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广西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和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黎旺长 刘玮玮 +1 位作者 龙佳佳 杨小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15-2422,共8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分析广西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的遗传结构,挖掘出广西地方猪种的选择基因,为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对广西地方猪种(巴马香猪、东山猪和陆川猪)和西方商业猪种(杜洛克猪、...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分析广西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的遗传结构,挖掘出广西地方猪种的选择基因,为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对广西地方猪种(巴马香猪、东山猪和陆川猪)和西方商业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共60头猪个体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经质控后分别进行猪种亲缘关系、主成分层次、连锁不平衡衰减、群体遗传结构、系统发育进化树及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等分析。【结果】西方商业猪种与广西地方猪种间的群体遗传关系较远,西方商业猪种群体聚集在一起,而广西地方猪种群体较分散;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6个猪种聚类成3个分支,其中,东山猪单独聚为一支,巴马香猪和陆川猪聚为一支,而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聚类在另一分支上。广西地方猪种组均被选择的位点共有641个受选择区域,最终定位注释到108个基因,其中Cenpp基因的受选择区域高达25个。这些基因显著注释到自然杀伤细胞分化正向调控、翻译抑制因子活性、mRNA调控元件结合、肽激素加工、正调控细胞迁移参与新生血管生成、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活性及离子跨膜转运调控等GO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富集于内吞作用、cGMP-PKG信号、胆汁分泌、肌醇磷酸盐代谢和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通路上。【结论】广西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广西地方猪种内部存在较高的近交现象,部分猪种可能受到西方商业猪种的影响,而导致其血统不纯。广西地方猪种共有641个受选择信号区域,定位注释到的108个基因主要参与离子跨膜转运、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正调控细胞迁移及新生血管生成等通路,其中Mrps27基因可能与广西地方猪种独特的生长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猪种 西方商业猪种 遗传多样性 选择信号 基因组重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北部6省2020年~2021年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2
作者 阮氏璧凤 李标 +4 位作者 袁海峰 胡庭俊 邓武黄 长英德 韦英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2-457,479,共7页
非洲猪瘟病毒(ASFV)自2019年在越南被发现以来,迅速在越南全国范围内传播。为了解ASFV在越南北部的流行及其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越南北部6省的250份疑似ASFV感染病死猪的组织病料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ASFV,... 非洲猪瘟病毒(ASFV)自2019年在越南被发现以来,迅速在越南全国范围内传播。为了解ASFV在越南北部的流行及其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越南北部6省的250份疑似ASFV感染病死猪的组织病料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ASFV,进一步采用PCR扩增ASFV阳性组织样品中的B646L(p72)基因、EP402R(CD2v)基因和I73R~I329L基因的IGR区域,并测序后采用DNAStar 7.0的MegAlign软件比对分析上述3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每个省均选取10份阳性样品的B646L基因和EP402R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I73R~I329L基因的IGR区进行核苷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250份组织样品均为ASFV阳性,本研究获得的所有B646L基因和EP402R基因之间的同源性均达100%,与GenBank中ASFV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1%~100%、66.9%~99.7%,其中B646L基因与中国ASFV分离株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与2012年乌干达ASFV分离株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低,而与EP402R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的是格鲁吉亚、俄罗斯ASFV分离株,同源性最低的是葡萄牙ASFV分离株。基于B646L和EP402R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结果均显示,本研究获得的上述基因均与中国、格鲁吉亚ASFV分离株相应基因的亲缘性更近,属于基因型II,血清型SG8。对IGR区的I73R~I329L基因进行核苷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2020年采集的ASFV阳性样品属于ASFV的IGR II型变异体,至少有IGR I和IGR II型2种ASFV在越南传播。本研究揭示了越南早期ASFV的变化,对预防ASFV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B646L基因 EP402R基因 I73R~I329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llerRed介导消除鸡原始生殖细胞的研究
3
作者 张嘉乐 黄振文 +7 位作者 贾肖轩 彭煜琳 温静儿 季娜 许惠艳 刘兴廷 冉明霞 陆阳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6-3146,共11页
【目的】构建特异性表达KillerRed(KR)的鸡原始生殖细胞系(PGCs),为制备生殖细胞可消除的受体鸡胚和提高外源PGCs在嵌合体中的基因传递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hyPBase转座酶将KR整合到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基因组中,建立稳定... 【目的】构建特异性表达KillerRed(KR)的鸡原始生殖细胞系(PGCs),为制备生殖细胞可消除的受体鸡胚和提高外源PGCs在嵌合体中的基因传递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hyPBase转座酶将KR整合到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基因组中,建立稳定表达CAG-KR-EGFP的DF-1细胞系(KR-DF-1)。利用绿光照射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DF-1的消除效率。采用CRISP/Cas9系统将KR定点敲入到鸡生殖细胞水平的PGCs中DAZL基因的第11号外显子中,建立生殖细胞特异表达DAZL-KR-EGFP的PGCs细胞系(KR-PGCs)。利用绿光照射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PGCs消除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微注射KR-PGCs到受体鸡胚,孵化产生嵌合体后代,PCR检测嵌合体后代精液中是否含有KR。【结果】成功构建KR-DF-1,与野生型DF-1相比,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绿光照射后,KR-DF-1死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成功构建KR-PGCs,绿光照射后,KR-PGCs死亡率极显著升高,细胞核呈破碎状;绿光照射12h,KR-PGCs中SOD2和CAS3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细胞计数结果显示,KR-PGCs在绿光照射后出现负增长;KR-PGCs的特异性基因DAZL、DDX4、Pou5f3、NANOG和DNA1正常表达,仍具有迁移定植到性腺的能力,且性成熟嵌合体公鸡精液能产生含KR的精液。【结论】成功构建了在DAZL基因位点特异性表达KR的KR-GCs细胞系,且绿光照射后可特异性消除KR-PGCs。通过显微注射成功获得了含有KR-PGCs且能产生含KR精液的嵌合体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KillerRed 特异性消除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骨骼肌差异lncRNA分析
4
作者 胡梦灵 范新浩 +5 位作者 姚一龙 闫超 谢炳坤 兰干球 梁晶 唐中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59,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lncRNA,筛选与骨骼肌发育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明确lncRNA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月龄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 【目的】通过对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lncRNA,筛选与骨骼肌发育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明确lncRNA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月龄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以错误发现率(FDR)<0.05且|log2Fold Change|>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预测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构建其与靶基因互作网络。【结果】在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肌间共鉴定出6316个DEGs和675个差异表达lncRNA;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主要涉及代谢过程、肌肉组织发育及骨骼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在Hippo和Wnt信号通路显著富集(P<0.05),说明差异表达lncRNA与骨骼肌细胞的增殖、自噬和分化相关;对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MSTRG.16703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其在巴马香猪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lncRNA-MSTRG.16703与靶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上调靶基因包括QKI、MBNL1和YBX2,QKI和MBNL1在均与可变剪接相关。【结论】在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间发现的差异表达lncRNA是调控骨骼肌发育的候选基因,其靶基因主要富集在Hippo和Wnt等骨骼肌发育相关信号通路。lncRNA-MSTRG.16703的表达差异最大且在巴马香猪中上调,其靶基因在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和肌纤维形成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杜洛克猪 背最长肌 转录组测序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甜苷Ⅲ延缓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磊 曾筱乔 +5 位作者 高祖维 吴诗瑶 彭珂 严煜钧 万润田 梁兴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9-1960,共12页
【目的】验证罗汉果甜苷Ⅲ是否具有延缓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进程的功效,为采用植物提取物延缓卵母细胞体外老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44 h获得的猪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孤雌激活筛选出罗汉果甜苷Ⅲ对猪卵母细胞的有效作用... 【目的】验证罗汉果甜苷Ⅲ是否具有延缓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进程的功效,为采用植物提取物延缓卵母细胞体外老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44 h获得的猪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孤雌激活筛选出罗汉果甜苷Ⅲ对猪卵母细胞的有效作用浓度;然后设新鲜卵母细胞(Fresh)、老化卵母细胞(Aging)及老化卵母细胞添加罗汉果甜苷Ⅲ(MogⅢ)3个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别检测猪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和分布、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水平、DNA损伤、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及早期凋亡水平等指标。【结果】老化导致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分裂率及囊胚发育率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而添加罗汉果甜苷Ⅲ能有效提高老化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尤其以添加25.0µmol/L罗汉果甜苷Ⅲ的效果最优,故确定25.0µmol/L为罗汉果甜苷Ⅲ的有效作用浓度。与Fresh组猪卵母细胞相比,Aging组猪卵母细胞线粒体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下同)、ATP含量极显著下降、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抗氧化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而ROS水平、γ-H2AX荧光强度和Annexin-V阳性率均极显著上升;但添加25.0µmol/L罗汉果甜苷Ⅲ后上述问题均得到有效改善,即罗汉果甜苷Ⅲ能有效缓解猪卵母细胞的老化进程。【结论】罗汉果甜苷Ⅲ通过改善老化猪卵母细胞线粒体数量和ATP含量的异常、恢复ROS平衡、上调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缓解猪卵母细胞老化引起的DNA损伤和早期凋亡,而有效延缓猪卵母细胞的老化进程,进而提高猪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老化 罗汉果甜苷Ⅲ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VEGFA基因多态性与窝产仔数的关联分析
6
作者 刘巧玲 陈奎蓉 +3 位作者 张琰芳 梁靓 梁晶 兰干球 《中国猪业》 2024年第6期14-25,共12页
母猪的窝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养猪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及内皮细胞完整性的一种分子,有研究表明,VEGFA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猪VEGFA基因的多态性与窝产... 母猪的窝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养猪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及内皮细胞完整性的一种分子,有研究表明,VEGFA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猪VEGFA基因的多态性与窝产仔数的关联,本研究选取485头大白猪和290头巴马香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VEGFA基因SNP位点进行分型,并利用关联分析方法筛选与母猪窝产仔数性状关联的SNP位点。结果发现,在巴马香猪和大白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7个和4个SNP位点,巴马香猪群体中VEGFA基因有6个SNP位点与第1、2、4、6胎窝产仔数均显著关联(P<0.05),在大白猪群体中VEGFA基因有4个SNP位点与第2、3胎窝产仔数显著关联(P<0.05);本研究发现VEGFA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香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存在显著关联,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A 基因 窝产仔数 SNP 关联分析 多态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Caspase9特异性诱导鸡原始生殖细胞消除的研究
7
作者 孙玲玲 黄振文 +4 位作者 田奎 张嘉乐 郑基坛 濮黎萍 陆阳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40-3348,共9页
【目的】制备在生殖细胞特异表达iCaspase9的鸡原始生殖细胞系(PGCs),提升外源性PGCs的生殖传递效率,为生产诱导不育的雄性或雌性受体鸡胚打下基础。【方法】利用piggyBac转座子将iCaspase9片段整合到鸡基因组中,构建稳定转染iCaspase9... 【目的】制备在生殖细胞特异表达iCaspase9的鸡原始生殖细胞系(PGCs),提升外源性PGCs的生殖传递效率,为生产诱导不育的雄性或雌性受体鸡胚打下基础。【方法】利用piggyBac转座子将iCaspase9片段整合到鸡基因组中,构建稳定转染iCaspase9片段的CAG-iCaspase9-mCherry DF-1细胞系,通过荧光微显镜观察鉴定其在iCaspase9系统诱导底物B/B二聚化配体作用下的细胞消除效果;再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iCaspase9片段定点插入DAZL基因第11外显子之后构建Dazl-iCaspase9-EGFP PGCs,经iCaspase9片段插入鉴定和PGCs生殖特性鉴定后,通过荧光微显镜观察鉴定其在B/B二聚化配体诱导下的消除效果。【结果】成功建立的CAG-iCaspase9-mCherry DF-1细胞系与野生型DF-1细胞(WT DF-1)的生长增殖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CCK-8法测定发现,0.25~5.00 nmol/L B/B二聚化配体对WT DF-1细胞生长数量无显著影响,但CAG-iCaspase9-mCherry DF-1细胞在添加B/B二聚化配体后,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且失去正常的细胞形态,逐渐变圆甚至凋亡。成功建立的DAZL-iCaspase9-EGFP PGCs仍特异性高表达Cvh、Nanog、PouV、DAZL、Cdh和Ddx4等生殖细胞相关基因,在蛋白水平上也能鉴定出DAZL、SSEA1和CVH等蛋白,说明插入iCaspse9片段后并没有改变生PGCs的殖细胞特异性;在0.25 nmol/L B/B二聚化配体诱导作用下,DAZL-iCaspae9-EGFP PGCs数量显著减少,几乎全部消除,说明iCaspase9系统可诱导细胞凋亡而有效消除内源性PGCs。【结论】利用i Caspase9系统构建获得的DAZL-iCaspase9-EGFP PGCs在不改变其生殖细胞特性的同时,可在B/B二聚化配体诱导下有效消除内源性PGCs,为建立高效鸡种质资源恢复和基因编辑鸡制备等研究提供无内源性PGCs的受体鸡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PGCs) iCaspase9 基因编辑 细胞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