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邵元元 黄海思 +4 位作者 侯显达 崔学宇 曾文萍 彭玉娇 郑海富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19,32,共6页
为探究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为自然保护区人工林植被的恢复、桉树林林分改造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天然次生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八角林、桉树林3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为探究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为自然保护区人工林植被的恢复、桉树林林分改造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天然次生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八角林、桉树林3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类型中,桉树林和八角林土壤的脲酶活性最高,而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均较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次生阔叶林最强,人工桉树林最弱。天然次生阔叶林和八角林土壤微生物对六类碳源的利用能力较其他3种林分高,桉树林最低。总的来看,在4种不同林分中,桉树林的土壤质量相对最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海富 邓必玉 +1 位作者 邵元元 李常诚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43-47,共5页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与核心,是制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研究百色市8种林分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百色市森林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阔叶林生物多...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与核心,是制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研究百色市8种林分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百色市森林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最高,其次为杉木林、竹林和石山灌木林,松树林、桉树林、灌木经济林和乔木经济林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百色市2017年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703.01亿元,不同林分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阔叶林、石山灌木林、杉木林、松树林、桉树林、灌木经济木林、乔木经济林和竹林林。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认知,促进百色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价值 规范 评估 百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巨大口蘑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黎金锋 覃培升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3期43-45,共3页
野生巨大口蘑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生长温度范围25℃ ̄30℃,适宜的pH为8.0,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好;耐CO2;最佳无机盐为MgSO4和KH2PO4;添加VB1对菌丝生长有利。
关键词 巨大口蘑 菌丝体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艳露 谢玲 +3 位作者 刘斌 曾凤花 廖仕同 张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本研究对广西香蕉主产区的香蕉根系样本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开展其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对了解广西香蕉与其根部内生真菌间的关系以及探索其内生真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从168个香蕉根... 本研究对广西香蕉主产区的香蕉根系样本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开展其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对了解广西香蕉与其根部内生真菌间的关系以及探索其内生真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从168个香蕉根段中共分离获得352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5纲17目34科43属62个分类单元,不同分类单元的代表菌株中,有41株菌株能够产生分生孢子(66.13%)。其中,优势纲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相对频率(RF)分别为66.19%和20.45%;优势目为肉座菌目(Hypocre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和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相对频率分别为55.4%、17.61%和9.66%;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未鉴定属3、帚枝霉属(Sarocladium)、未鉴定属2、弯孢属(Curvularia)和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相对频率分别为32.39%、15.06%、13.35%、5.11%、3.98%、3.41%、3.13%和2.84%,后5个属的相对频率未超过10%,其优势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系数结果表明,南宁地区坛洛镇TL2样地和锣圩镇LX样地的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群落分布较均匀。相似度系数分析显示,钦州地区大成镇2个样地(DC1、DC2)间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群组成相似度最高(C_(s)=0.67)。不同采样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香蕉提供了不同的生境,是影响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菌F_5生长与絮凝剂产生的研究
5
作者 钟冬梅 马光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用选择性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富集、分离筛选出11株絮凝剂产生菌,其中一株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暂命名F5.其菌落圆形凸起、光滑、无色透明,其细胞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荚膜、芽孢,因其可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初步鉴定其为固氮菌.经对其... 用选择性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富集、分离筛选出11株絮凝剂产生菌,其中一株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暂命名F5.其菌落圆形凸起、光滑、无色透明,其细胞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荚膜、芽孢,因其可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初步鉴定其为固氮菌.经对其最佳生长和絮凝剂产生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无氮液体培养基,温度25~30℃,起始pH 7~7.5,通气量摇床转速120 r/min等最佳条件下,产生的絮凝剂可使浓度为5 000 mg/L高岭土悬浮液在10 min内絮凝率高达99.8%,经多次试验可稳定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菌种筛选 条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不同栽培方案及其子实体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圣麟 方亮 +1 位作者 苏广林 刘斌 《广东蚕业》 2021年第12期18-20,共3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木屑搭配菌草后对虎奶菇产量及其子实体抗氧化的影响。选取苦楝木屑、松木屑和杉木屑3种木屑,共设置3种不同栽培配方:A.苦楝木屑52%、菌草26%、麸皮20%、石灰1%、石膏1%;B.松木屑52%、菌草26%、麸皮20%、石灰1%、石膏1%...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木屑搭配菌草后对虎奶菇产量及其子实体抗氧化的影响。选取苦楝木屑、松木屑和杉木屑3种木屑,共设置3种不同栽培配方:A.苦楝木屑52%、菌草26%、麸皮20%、石灰1%、石膏1%;B.松木屑52%、菌草26%、麸皮20%、石灰1%、石膏1%;C.杉木屑52%、菌草26%、麸皮20%、石灰1%、石膏1%。测定不同配方下的菌包产量、子实体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的子实体产量最高,达到160.13 g/包;配方B栽培的子实体的多糖、三萜和多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1.84 mg/g、14.76 mg/g、4.37 mg/g;配方B栽培的子实体的醇提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7 mg/m L醇提物的清除率可达81.50%;配方A栽培的子实体的醇提物对ABTS的清除能力最强,1.0 mg/m L醇提物的清除率可达8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奶菇 木屑 栽培 产量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铁皮石斛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4 位作者 蓝桃菊 陈艳露 覃丽萍 NARISAWA Kazuhiko 刘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88,共6页
从不同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04株真菌,通过对白菜的致病性测定筛选获得1株能显著促进白菜生长的内生真菌菌株24L-4。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进行ITS-r DNA和18S-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Devriesia lagerstroem。该菌株对铁皮... 从不同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04株真菌,通过对白菜的致病性测定筛选获得1株能显著促进白菜生长的内生真菌菌株24L-4。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进行ITS-r DNA和18S-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Devriesia lagerstroem。该菌株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质量分别较未接种对照处理增加33.3%、65.7%、27.3%和45.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时,盆栽试验表明:D.lagerstroem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较无接种对照增加104.0%、83.9%和114.7%,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微镜观察发现:D.lagerstroem可定殖于铁皮石斛根部的外皮层和皮层。研究结果表明,D.lagerstroem对铁皮石斛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用于铁皮石斛菌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riesia lagerstroem 铁皮石斛 内生真菌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引进菌株对铁皮石斛的接种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3 位作者 覃丽萍 蓝桃菊 NARISAWA Kazuhiko 苏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与植物共生的内生真菌,研究DSE对铁皮石斛苗生长的影响,可为铁皮石斛专用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为7个DSE菌株分别与铁皮石斛组培苗和盆栽苗共生培养两个阶段,按不同DSE菌株接... 【目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与植物共生的内生真菌,研究DSE对铁皮石斛苗生长的影响,可为铁皮石斛专用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为7个DSE菌株分别与铁皮石斛组培苗和盆栽苗共生培养两个阶段,按不同DSE菌株接种铁皮石斛组培苗设7个处理,另以不接种菌株为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指标;按不同DSE菌株制成的菌液浇灌盆栽苗设7个处理,以未浇菌液为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铁皮石斛盆栽苗生长指标。【结果】供试菌株均能与铁皮石斛苗共生,其中菌株24L-4处理的促生作用较为突出;接种该菌株后,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重分别较对照处理显著增长33.3%、65.7%、27.3%和45.1%;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重和干重分别较对照显著增长104.0%、83.9%和114.7%;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菌株的深色有隔菌丝和类似微菌核的定殖结构分布于铁皮石斛根部皮层的细胞内。【结论】DSE真菌能明显提高铁皮石斛的生产能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铁皮石斛 接种 组培苗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根围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分离及接种效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玲 刘斌 +5 位作者 覃丽萍 张雯龙 李松 秦碧霞 史国英 邓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5-640,共6页
从广西8个甘蔗主产区分离得到10个DSE菌株。这些菌株的核糖体DNA的28S基因D1/D2区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似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个菌株在系统树上聚为3个大分支。其中4个菌株以68%的支持率与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 从广西8个甘蔗主产区分离得到10个DSE菌株。这些菌株的核糖体DNA的28S基因D1/D2区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似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个菌株在系统树上聚为3个大分支。其中4个菌株以68%的支持率与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Lophiostoma sp.和Emericella sp.聚为一大类;5个菌株在84%的支持率上与Conlarium sp.、Cercophora sp.和Schizothecium sp.聚为一大类;1个菌株与Phialocephala fortinii聚为一类,支持率为100%。10个菌株均能与甘蔗共生而无致病性,其中7个菌株接种甘蔗组培苗平均干重高于对照,选取干重最高的2个菌株接种甘蔗盆栽苗,接种处理的平均株高、茎宽、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甘蔗 NJ系统发育树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酿酒酵母菌株的成分差异 被引量:6
10
作者 赖钧灼 刘斌 +2 位作者 王桂文 陶站华 黄庶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2-417,共6页
应用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比较了六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株的同步化细胞,从而获知菌株间细胞成分的差异。利用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酿酒酵母同步化细胞,分别对六个酵母菌株的同步化单细胞进行拉曼信号收集,并结... 应用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比较了六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株的同步化细胞,从而获知菌株间细胞成分的差异。利用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酿酒酵母同步化细胞,分别对六个酵母菌株的同步化单细胞进行拉曼信号收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辨别函数分析(DFA)两种多元统计分析光谱差异。结果表明,细胞的拉曼光谱表征其物质的基本组成与结构,六个菌株的拉曼光谱比较发现菌株间细胞的蛋白质、脂类的差异较大,而核酸类物质相差较小。六个菌株的拉曼光谱经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得到区分,辨别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菌株间光谱差异最大共有14个峰:706,862,918,997,1 073,1 127,1 269,1 291,1 305,1 429,1 465,1 591,1 602和1 652cm-1,其中10个峰归属为蛋白质,3个峰归属为脂类,1个峰归属为核酸。根据DFA载荷,从1 340个谱线中提取出上述的14个谱峰进行新的DFA结果,与前面的结果是一致的。此方法能在单个活体细胞中进行,无需复杂前处理,能较好地研究遗传本质相差较小的酿酒酵母菌株间的成分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多元统计 单细胞 酿酒酵母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培养料青、绿霉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覃培升 刘斌 +1 位作者 黎金锋 黄福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从南宁市平菇栽培原料、污染菌包、污染菌种和霉变子实体中分离青、绿霉菌,获得菌株47个,采用形态学比较观察和rDNAITS1—5.8S—ITS2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鉴定出侧耳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桔青霉、托姆青霉和短密青霉6... 从南宁市平菇栽培原料、污染菌包、污染菌种和霉变子实体中分离青、绿霉菌,获得菌株47个,采用形态学比较观察和rDNAITS1—5.8S—ITS2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鉴定出侧耳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桔青霉、托姆青霉和短密青霉6个种。6个菌株均在40℃以上死亡,湿度在40%以下不能生长,pH值高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霉菌 ITS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叶栽培平菇配方优化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黎金锋 姚晓华 +2 位作者 邱丰文 任宇哲 邓作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70,共2页
用不同配比甘蔗叶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50%甘蔗叶、25%杂木糠、10%棉籽壳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到104.05%。
关键词 平菇 甘蔗叶 配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叶袋栽鸡腿菇试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金锋 姚晓华 +2 位作者 邱丰文 蒙作军 任宇哲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0,共2页
用不同配比甘蔗叶进行鸡腿菇袋栽试验,结果表明,以75%甘蔗叶加10%棉籽壳、8%麦麸、5%桐麸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
关键词 鸡腿菇 甘蔗叶 袋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微肥对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金锋 刘斌 +1 位作者 覃培升 莫天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2-4953,共2页
[目的]探讨氨基酸微肥对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作用效果。[方法]菌丝生长测试培养基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为对照,按容积比例分别加入0.036%、0.042%、0.050%、0.063%、0.083%、0.125%、0.250%的氨基酸微肥,获得稀释2 800、2 ... [目的]探讨氨基酸微肥对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作用效果。[方法]菌丝生长测试培养基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为对照,按容积比例分别加入0.036%、0.042%、0.050%、0.063%、0.083%、0.125%、0.250%的氨基酸微肥,获得稀释2 800、2 400、2 000、1 600、1 200、800和400倍的氨基酸微肥试验用培养基。[结果]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中添加0.05%(稀释2 000倍)的氨基酸微肥,使柱状田头菇日均生长速度最快,为3.79 mm/d,菌丝干重增加也达到最大,比对照增加119.25%;在菇蕾形成前,以稀释2 000倍液的氨基酸微肥喷洒培养料,生物学效率达到70.69%,比对照增产24.18%。[结论]氨基酸微肥对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氨基酸微肥稀释2 000倍液对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具有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柱状田头菇 菌丝生长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对Pb^(2+)·Cd^(2+)的耐受与富集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敏 吴小建 +2 位作者 李明娟 黎金锋 刘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230-14232,14269,共4页
[目的]研究双孢蘑菇对Pb2+、Cd2+的耐受与富集效应。[方法]在双孢蘑菇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b2+、Cd2+,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子实体和菌丝体的Pb2+、Cd2+含量。[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双孢蘑菇对Pb2+、Cd2+的富集量随Pb2+、Cd2+浓度... [目的]研究双孢蘑菇对Pb2+、Cd2+的耐受与富集效应。[方法]在双孢蘑菇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b2+、Cd2+,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子实体和菌丝体的Pb2+、Cd2+含量。[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双孢蘑菇对Pb2+、Cd2+的富集量随Pb2+、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子实体不同部位富集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其中Pb2+含量分别为19.42、16.42、15.30 mg/kg,Cd2+含量分别为38.56、35.73、11.80 mg/kg。复合胁迫下,Pb2+的富集量高于单一Pb2+胁迫而Cd2+的富集量低于单一Cd2+胁迫。[结论]双孢蘑菇对Pb2+、Cd2+具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PB2+ Cd2+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生产种常见问题及生产改进 被引量:7
16
作者 覃培升 黎金锋 黄福常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对双孢蘑菇生产种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生产改进,规范操作措施,提高优质生产种成品率,为本地区逐年增加的双孢蘑菇栽培提供优质可靠的生产用种。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生产种 常见问题 生产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叶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黎金锋 覃培升 刘斌 《食用菌》 2009年第3期37-38,共2页
当前平菇栽培已相当普及,利用各种材料栽培平菇也有较多研究,稻草、麦秆、棉子壳等均可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Bano and Srivastava,1962;Jandaik and Kapoor,1974;刘纯业,1980),杂草也可用于平菇栽培(Das&Muk herjee,2007)... 当前平菇栽培已相当普及,利用各种材料栽培平菇也有较多研究,稻草、麦秆、棉子壳等均可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Bano and Srivastava,1962;Jandaik and Kapoor,1974;刘纯业,1980),杂草也可用于平菇栽培(Das&Muk herjee,2007),但利用甘蔗叶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研究报道较少。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5%以上,收蔗4170万t,而甘蔗叶作为甘蔗副产品占甘蔗总量的10%,年产量每年几百万吨的甘蔗叶除少量作为牛饲料使用外,大部分就地焚烧作肥料还田或晒干后作为农家燃料,既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甘蔗叶 配方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实践教学与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食用菌栽培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培升 韦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433-13434,13438,共3页
从高校实践教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问题,从食用菌实践教学过程谈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创业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自主创业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杆栽培鸡腿菇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金锋 覃培升 +1 位作者 黄素萍 刘斌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2期17-18,共2页
用不同配比香蕉杆进行栽培鸡腿菇试验,结果表明,以香蕉杆50%加棉籽壳15%、麦麸10%、玉米粉5%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2潮菇统计生物转化率85.53%。
关键词 鸡腿菇 香蕉杆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圆盘菌及其无性型
20
作者 任艳玲 刘斌 +1 位作者 陈艳露 李永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东方圆盘菌Orbilia orientalis及其无性型的鉴定.【方法】从枯树枝上采集标本;通过子囊孢子弹射法分离到其无性型.【结果和结论】该标本被鉴定为Orbilia orientalis;无性型被鉴定为Drechslerella cf.brochopaga;建立了有性型Orb... 【目的】东方圆盘菌Orbilia orientalis及其无性型的鉴定.【方法】从枯树枝上采集标本;通过子囊孢子弹射法分离到其无性型.【结果和结论】该标本被鉴定为Orbilia orientalis;无性型被鉴定为Drechslerella cf.brochopaga;建立了有性型Orbilia orientalis和无性型Drechslerella cf.brochopaga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圆盘菌有性型 东方圆盘菌无性型 有性型无性型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