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的鉴定与分子定位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加兴 马增凤 +11 位作者 宋建东 刘驰 李永桃 黄大辉 韦绍丽 张月雄 密克 黄金艳 陈淼 蒙姣荣 李容柏 陈保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8,共7页
以两份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DP15和DP30为供体、9311为受体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苗期耐冷性QTL;利用苗期耐冷性最强的1个代换系构建QTL作图群体,用SSR标记对其主效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源DP15和DP30所含的苗期耐冷性... 以两份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DP15和DP30为供体、9311为受体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苗期耐冷性QTL;利用苗期耐冷性最强的1个代换系构建QTL作图群体,用SSR标记对其主效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源DP15和DP30所含的苗期耐冷性QTL的数量、位点及耐冷性效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基本上覆盖两个亲本全基因组的230份BC4F2代换系中共发现19个苗期耐冷性QTL,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第3和第8染色体上有比较密集的苗期耐冷性QTL分布。这19个分布于全基因组的苗期耐冷性QTL被分别分离到不同的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里,效应最小的微效QTL位点所在的代换系在苗期耐冷性鉴定中的活苗率仅为8%,而效应最大的主效QTL位点所在代换系的活苗率达到74%。这个主效QTLqSCT-3-1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着丝点附近长臂上的RM15031-RM3400区间,距离最近的标记RM15040、RM1164的遗传距离为1.8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普通野生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