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建议
1
作者 农梦玲 梁琼月 +1 位作者 韦燕燕 李桂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12-214,221,共4页
基于新时代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业化转型改革背景,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对农业资源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及其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整合、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拓宽考核形式和增补开放大型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实... 基于新时代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业化转型改革背景,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对农业资源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及其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整合、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拓宽考核形式和增补开放大型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累积差异及富硒品种筛选
2
作者 贾海江 路丹 +5 位作者 范晓苏 石保峰 张宏旺 丘益明 黄崇峻 沈方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18,共11页
【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差异及对土壤硒富集效应,为丰富绿肥油菜品种及广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CY36)、丰油823(FY823)和沣油919(FY919)等19个绿肥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 【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差异及对土壤硒富集效应,为丰富绿肥油菜品种及广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CY36)、丰油823(FY823)和沣油919(FY919)等19个绿肥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生物量,氮、磷、钾和钙养分累积差异及对土壤硒吸收、富集的响应。【结果】不同绿肥油菜品种之间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地上部干生物量为4.49~6.62 g/盆,地下部为0.14~0.84 g/盆;总干生物量为4.82~7.14 g/盆。总生物量前3位的中双9号、沣油958和南油12显著高于生物量最低的3个品种(花油8号、川油36和华湘油12号);地上部氮、磷、钾和钙养分含量分别为8.86~19.64 g/kg、 0.69~2.24 g/kg、 13.07~37.68 g/kg和11.82~34.23 g/kg。浙油51号和花油6号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养分含量均较高。氮、磷、钾和钙含量综合评分排序前3位的油菜品种为浙油51、中双10号和花油6号。硒含量地上部为0.095~0.369 mg/kg,地下部为0.160~0.579 mg/kg;全株硒含量为0.111~0.382 mg/kg;沣油919、绵油88和圣光86的地上部、地下部和全株硒含量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他油菜品种;硒总累积量在0.552~2.286μg/盆,沣油919和绵油88显著高于其他油菜品种。【结论】综合各品种的养分累积量和硒素吸收特性,沣油919、绵油88和圣光86的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广西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肥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油菜 生物量 养分累积 硒含量 转移系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李俊 佟心 +4 位作者 王小云 高琼华 杨娟 郑霞林 王国全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119-122,共4页
对普通昆虫学课程标本种类、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3个方面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线上昆虫标本馆为基础,建设教学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团队建设,优... 对普通昆虫学课程标本种类、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3个方面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线上昆虫标本馆为基础,建设教学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团队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等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能力有所增强。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 标本种类 昆虫标本馆 标本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镁平衡施肥对烤烟生长与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梁琼月 贾海江 +7 位作者 何明雄 范晓苏 首安发 路丹 梁永进 石保峰 卢昌友 沈方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18,共9页
【目的】探明钾、镁养分平衡供给对烤烟光合特性与产质量的影响,为烤烟生产中钾镁肥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贺州烟区柳家镇(L)和朝东镇(C)2个试验点开展钾镁肥配比施用试验,设置CK:叶面喷施清水;T1:有机酸钾镁Ⅰ溶... 【目的】探明钾、镁养分平衡供给对烤烟光合特性与产质量的影响,为烤烟生产中钾镁肥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贺州烟区柳家镇(L)和朝东镇(C)2个试验点开展钾镁肥配比施用试验,设置CK:叶面喷施清水;T1:有机酸钾镁Ⅰ溶液(K2O 9%,MgO 7.5%);T2:有机酸钾镁Ⅱ溶液(K_(2)O 9%,MgO 3.75%)共3个处理,比较不同配比钾镁营养对烤烟生长、叶片质体色素及光合性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钾镁配合施肥显著促进烤烟的生长,柳家镇和朝东镇试验点中,株高和叶片数均以有机酸钾镁Ⅰ溶液处理提高效果最显著,其中,株高分别较CK提高16.05%和12.16%,叶片数分别提高9.29%和8.97%。柳家镇试验点有机酸钾镁Ⅱ溶液处理烟株的最大叶面积显著大于有机酸钾镁Ⅰ溶液,增幅达5.73%。钾镁配合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质体色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钾镁平衡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其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朝东镇试验点效果较好,2个试验点产量与产值均以有机酸钾镁Ⅱ溶液处理较佳。在烤烟化学成分方面,钾镁配合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总钾、总镁含量,降低钾镁比;提高下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论】施用钾镁平衡肥能不同程度促进烟株生长与产量提高,利于烟叶质体色素积累和光合性能提高,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增产与增值效果以喷施相同钾肥的基础上配施低镁处理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平衡施肥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化学成分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生不同作物对主栽番茄植株根系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覃欣仪 何丽珍 +3 位作者 肖可卓 庞师婵 宋静静 杨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为解决番茄连作障碍、构建番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栽培技术体系,设置番茄伴生生菜(A)、苋菜(B)、菜心(C)、葱(D)、薄荷(E)以及番茄单作(F)处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同样栽培管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不同作物伴生及... 为为解决番茄连作障碍、构建番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栽培技术体系,设置番茄伴生生菜(A)、苋菜(B)、菜心(C)、葱(D)、薄荷(E)以及番茄单作(F)处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同样栽培管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不同作物伴生及番茄单作处理下根系内生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伴生及单作番茄植株根系共有的排名前5的优势细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马赛菌属(Massilia);番茄伴生生菜(A)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新草小螺菌属(Noviherbaspirillum),番茄伴生苋菜(B)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番茄伴生葱(D)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爬管菌属(Herpetosiphon),番茄伴生薄荷(E)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番茄单作(F)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栖大理石菌属(Marmoricola)和糖霉菌属(Glycomyces);伴生及单作处理番茄共有的优势真菌属为油壶菌属(Olpidium)、unclassified_o_Sordariales、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番茄伴生生菜(A)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Immersiella,番茄伴生苋菜(B)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念珠菌属(Candida)、unclassified_c_Agaricomycetes和Phialemonium,番茄伴生菜心(C)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Rhizophagus、Plectosphaer⁃ella、Geminibasidium,番茄伴生葱(D)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unclassified_p_Chytridiomycota、unclassified_f_Ceratobasidiaceae、Ceratorhiza、unclassified_o_Boletales、unclassified_p_Basidiomycota,番茄单作(F)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赤霉属(Gibberella)。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番茄伴生不同作物使主栽番茄根系优势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属组成发生了变化,伴生条件下主栽番茄根系均富集了特异的优势内生细菌和真菌门、属。伴生富集的特异优势内生细菌或真菌门、属组成具有提升主栽番茄植株抵御环境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伴生 根系 内生微生物 连作障碍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种质资源形态和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
6
作者 王雅芸 莫常涛 +6 位作者 陆静芳 罗方煦 黄春娇 王爱勤 詹洁 何龙飞 肖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9-200,共12页
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种质,于2021—2020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详细记录了山药生长期、成熟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基本形态、植物学特征、生长性状及收获期山药块茎的长、粗、重量等经济性状,对27个表型指标、病害情况、测产结果等观测... 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种质,于2021—2020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详细记录了山药生长期、成熟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基本形态、植物学特征、生长性状及收获期山药块茎的长、粗、重量等经济性状,对27个表型指标、病害情况、测产结果等观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新复极差法对地下部特性指标的基本参数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对山药地下部相关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山药可聚为三大类;第1类具有较直的卷须和根状茎,薯类块茎较长;第2类的叶翻卷情况弱,块茎表现为多分枝;第3类山药植株均无托叶,蔓盘绕习性均为逆时针;部分地上部生长表型如卷须、叶型和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反映了山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块茎长度的极差、标准偏差最大,而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在山药块茎长度指标中,WM-1、TZ等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山药块茎宽度指标中,野生种1与平淮等有极显著差异,在山药块茎重量中野生种1、平淮等具有极显著差异。对产量性状相关指标进行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M-1、桂淮5号、TZ、上思那琴乡种质在产量性状方面得分最高,上思那琴乡、WM-1、XLS-3综合得分最高,综合性状良好,具有一定的引种价值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种质 性状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茎溃疡病植株茎组织细菌群落特征分析
7
作者 梁洲勇 姚姿婷 +4 位作者 曹雪颖 韦增亭 赵渊 朱桂宁 邹承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3-1034,共12页
【目的】比较火龙果健康植株与溃疡病植株茎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特征和功能差异,为揭示火龙果溃疡病发生机制和研究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火龙果健康植株和溃疡病植株茎组织,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植株茎组织内生细... 【目的】比较火龙果健康植株与溃疡病植株茎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特征和功能差异,为揭示火龙果溃疡病发生机制和研究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火龙果健康植株和溃疡病植株茎组织,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植株茎组织内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健康植株与罹病植株茎组织中的细菌群落特征差异。【结果】火龙果健康植株茎组织的细菌群落种类和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数均低于罹病植株;健康植株与罹病植株茎组织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细菌优势门中,罹病植株茎组织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异球菌门(Deinococcota)相对丰度较高,而健康植株茎组织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较高。罹病植株茎组织的优势细菌属有27个,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异球菌属(De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毛梭菌属(Lachnoclostridium)、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溶杆菌属(Lysobacter)、Klenkia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相对丰度较高。健康植株茎组织的优势细菌属有26个,其中绒毛杆菌科未分类属(norank_f_Muribacul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甲基杆菌属群(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黄单胞菌科未知属(unclassified_f_Xanthomonadaceae)、副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红球菌属(Rhodococc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放线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的相对丰度较高。线性判别分析(LEfSe)结果显示,健康植株茎组织具有较多指示菌群,而罹病植株茎组织的指示细菌属只有4个不同的属,分别是黄单胞菌属、短小杆菌属、毛梭菌属和新鞘氨醇单胞菌属(Novosphingobium)。细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溃疡病植株茎组织内生细菌在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其他氨基酸代谢和其他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4个二级功能层中的基因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茎(P<0.05)。【结论】火龙果发生茎溃疡病后其茎组织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改变,但部分优势菌属的比例发生明显改变,其中4个指示细菌属可能与溃疡病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溃疡病 茎组织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溃疡病对果皮组织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8
作者 姚姿婷 梁洲勇 +4 位作者 赵燕灵 韦小妹 赵渊 邹承武 朱桂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9-2161,共13页
水果果皮组织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提高水果品质和抗病性,但关于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比较缺乏。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火龙果健康幼果与溃疡病发生初期的罹病果果皮组织内生微生物群... 水果果皮组织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提高水果品质和抗病性,但关于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比较缺乏。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火龙果健康幼果与溃疡病发生初期的罹病果果皮组织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预测其群落功能,以了解溃疡病发生初期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火龙果青果期,健康果和罹病果果皮之间的内生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健康果果皮的内生微生物中,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异球菌门(Deinococcot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未鉴定门(unclassified_k__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溃疡病发生初期,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异球菌门的细菌和子囊菌门的真菌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下降,脱硫杆菌门的细菌和真菌未鉴定门的真菌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上升。随着菌群比例变化,罹病果皮内生细菌的化学异养、需氧化学异养、甲基营养以及甲醇氧化功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内生细菌的潜在致病性类群比例显著提高,内生真菌的腐生营养型、病理营养型和病理-共生营养型的比例显著下降,未知营养型的内生真菌比例显著上升。研究结果提供了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的生物信息,为揭示火龙果内生微生物在溃疡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利用内生有益微生物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溃疡病 果皮组织 内生细菌 内生真菌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5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表型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贵龙 何浩宁 +4 位作者 匡博文 罗灵 蒋正杰 玉明茂 杨细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31,共8页
【目的】对比385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征,为挖掘和利用广西蔗区的优良甘蔗种质资源及选育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桶栽方式种植385份来源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和台湾地区及美国的甘蔗种质资源,在甘蔗... 【目的】对比385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征,为挖掘和利用广西蔗区的优良甘蔗种质资源及选育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桶栽方式种植385份来源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和台湾地区及美国的甘蔗种质资源,在甘蔗成熟期早期对有效茎数、茎径、叶长、叶宽和锤度等5个重要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差异分析及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其表型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甘蔗种质资源。【结果】不同地区来源的甘蔗种质在5个表型性状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演进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广东和云南及美国甘蔗种质的锤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世代4或世代5达到最高值;我国广西和云南及美国甘蔗种质的叶长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叶长与锤度、有效茎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而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宽与叶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锤度与有效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茎径呈显著负相关。根据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365份甘蔗种质材料分为11个类群,其中,桂糖23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4号等14份甘蔗种质被划分为第Ⅴ类群,在锤度、茎径和有效茎数等表型性状上的综合表现远优于其他类群。【结论】供试的385种甘蔗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基础,叶片性状和产糖量构成因素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产糖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共筛选出14份早熟甘蔗种质,包括桂糖23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4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市植烟区叶面喷施硼肥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
10
作者 范晓苏 梁芳婷 +7 位作者 贾海江 首安发 梁琼月 韦建玉 石保峰 方明棵 沈方科 罗源群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硼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贺州市富川县开展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和1个对照,研究不同硼肥喷施次数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0.06%的硼肥2~3次(T2、T3)的烤烟烟叶产量和产值高于对照;T3的烤... 为探究叶面喷施硼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贺州市富川县开展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和1个对照,研究不同硼肥喷施次数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0.06%的硼肥2~3次(T2、T3)的烤烟烟叶产量和产值高于对照;T3的烤烟烟叶产量最高、产值最大,显著增产24.36%和增收33.83%。叶面喷施硼肥可以提高烤烟烟叶总氮含量且使其更趋于最适值,降低糖碱比,协调烟叶化学成分;T1的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T3次之;叶面喷施硼肥可以显著提高烤烟烟叶的硼含量。叶面喷施硼肥有助于提高烤烟烟叶产量产值和协调烟叶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产量产值 烟叶化学成分 贺州市植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富硒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宏旺 张得平 +6 位作者 陈慧珠 石保峰 贾海江 首安发 唐新莲 鲁婷 沈方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42-50,共9页
【目的】探明施用不同的硫、磷水平对烤烟烟叶硒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烟205为材料,采用二元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方案,测定了烤烟烟叶及地下部硒含量、土壤pH、地上部生物量。【结果】旺长期时,施加KH_2PO_4 4.33 g/kg、(NH_4... 【目的】探明施用不同的硫、磷水平对烤烟烟叶硒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烟205为材料,采用二元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方案,测定了烤烟烟叶及地下部硒含量、土壤pH、地上部生物量。【结果】旺长期时,施加KH_2PO_4 4.33 g/kg、(NH_4)_2SO_4 1.45 g/kg,对烤烟旺长期的硒的吸收量是处于协同作用的,其他处理中硫磷营养对烤烟富硒的效应是拮抗作用。而对于成熟期,施加KH_2PO_4 8.65 g/kg、(NH_4)_2SO_4 5.81 g/kg,对烤烟成熟期的硒的吸收量是协同作用,而施加KH_2PO_4分别为15.39、6.8、10.73、7.69 g/kg,(NH_4)_2SO_4分别为0、3.62、8.33、4.17 g/kg时,硫磷营养对烤烟富硒的效应为协同作用。两个时期烤烟地下部的硒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地上部硒含量相比,成熟期的烟叶硒含量要比旺长期的高。另外,单施磷营养比单施硫营养的烤烟有更高的富硒促进效应。【结论】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富硒的影响因烤烟的生育期及不同器官而异。在实验设计的磷硫用量范围类,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的硒含量增加为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诱抗剂诱导火龙果抗溃疡病的试验初报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界秋 李杨秀 吴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6,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2%香菇多糖水剂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3种诱抗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6%阿泰...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2%香菇多糖水剂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3种诱抗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低于1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的抑菌效果为0;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水分散粒剂诱导抗病性效果达到60%以上,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的诱导抗病性效果超过了80%,其中5%氨基寡糖素水剂83.33mg/L和2%香菇多糖水剂33.33mg/L诱导抗病性效果分别达到89.81%和8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溃疡病 诱抗剂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花生饼肥配施对番茄根际土壤及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庞师婵 王帅帅 +5 位作者 张文静 黄子粤 覃仁柳 肖健 唐小付 杨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设置不施肥(A)、100%氮肥(B)、75%氮肥/25%花生饼肥(C)、50%氮肥/50%花生饼肥(D)、25%氮肥/75%花生饼肥(E)及100%花生饼肥(F),共6组处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及根系内生细菌多样性,探讨氮肥/花生饼肥不同配比处理... 设置不施肥(A)、100%氮肥(B)、75%氮肥/25%花生饼肥(C)、50%氮肥/50%花生饼肥(D)、25%氮肥/75%花生饼肥(E)及100%花生饼肥(F),共6组处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及根系内生细菌多样性,探讨氮肥/花生饼肥不同配比处理对番茄根际土壤及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番茄的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A)相比,不同施肥处理的根际土壤优势细菌门分类组成的占比发生了改变;单一的氮肥和饼肥处理均导致番茄植株内生细菌优势细菌门的数量减少;与不施肥(A)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和根系内生细菌中优势细菌属的组成和占比。B处理或F处理条件下,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脂菌属(Sphingobium)、泛菌属(Pantoe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等优势菌属缺失,不仅不利于营造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微环境健康,而且不利于植株抗性能力的提升;此外,单一的氮肥或饼肥处理,诱导了青枯菌属(Ralstonia)等病原细菌富集,并成为植株根系优势内生细菌属,不利于改良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微环境和提高番茄植株抗性;25%氮肥和75%饼肥处理是改良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微环境以及提高番茄植株抗性的最佳施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氮肥/花生饼肥 根际土壤 内生细菌 有机肥 细菌群落 植株抗性 减量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嫁接植株根系内生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覃仁柳 庞师婵 +3 位作者 唐小付 黄子粤 肖健 杨尚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2-1072,共11页
【目的】探究嫁接对番茄植株根系内生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为番茄生产上筛选和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普通品种新组合1号和宝砧1号为砧木,以桃太郎为接穗进行嫁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 【目的】探究嫁接对番茄植株根系内生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为番茄生产上筛选和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普通品种新组合1号和宝砧1号为砧木,以桃太郎为接穗进行嫁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分析各品种自根植株(新砧、宝砧和桃太郎处理)及其嫁接组合植株(桃太郎/新砧和桃太郎/宝砧处理)根系内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构。【结果】桃太郎/新砧和桃太郎/宝砧处理根系内生细菌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3.58和3.55,均显著大于相应的桃太郎处理根系(P<0.05,下同),而桃太郎/新砧、桃太郎/宝砧、新砧、宝砧和桃太郎处理根系间内生真菌的Shann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桃太郎/新砧和桃太郎/宝砧处理根系内生细菌的Heip指数分别为0.14和0.11,均显著大于桃太郎处理根系,明显大于相应的新砧和宝砧处理根系,而桃太郎/新砧、桃太郎/宝砧、新砧、宝砧和桃太郎处理根系间内生真菌的Heip指数无显著差异,表明嫁接可改变番茄植株根系的内生微生物多样性,尤其可提高根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改善其均匀度。在门分类水平,桃太郎/新砧和桃太郎/宝砧处理根系内生细菌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其细菌组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20.74%和18.36%及16.60%和8.71%)均高于其相应的新砧、宝砧和桃太郎处理根系,内生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其真菌组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比桃太郎处理降低6.57和11.97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桃太郎/新砧和桃太郎/宝砧处理根系内生细菌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其细菌组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19.37%和12.22%,分别低于其相应的新砧、宝砧和桃太郎处理根系,同时,嫁接除改变番茄植株根系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和真菌属群落结构的占比外,还可富集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和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等具有解磷、固氮等促生功能的有益内生菌属;番茄嫁接植株拥有更丰富的微生物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和特有OTU数量。【结论】番茄嫁接植株根系具有较其砧木和接穗实生自根植株根系更丰富的内生细菌多样性和更均匀的群落结构;在门和属分类水平,番茄嫁接植株根系的内生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病原微生物数量减少,并富集具有解磷和固氮等促生功能的有益内生菌属,拥有更丰富的微生物OTU和特有OTU,是番茄嫁接植株抗性得以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嫁接 高通量测序 根系 内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锈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帅 樊怡君 +5 位作者 石前 罗敏诗 宋荻 肖文军 王国全 黄桂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59-63,共5页
柑橘锈螨是重要柑橘害螨之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柑橘产区,危害柑橘叶片和果实,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为有效防控柑橘锈螨的发生及危害提供参考依据,从柑橘锈螨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不同柑橘对柑橘锈螨抗性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 柑橘锈螨是重要柑橘害螨之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柑橘产区,危害柑橘叶片和果实,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为有效防控柑橘锈螨的发生及危害提供参考依据,从柑橘锈螨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不同柑橘对柑橘锈螨抗性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柑橘锈螨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锈螨 形态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防治方法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烟草甲毒杀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烟叶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逸超 苏赞 +4 位作者 雷薇 陈义昌 邹克兴 陈琦 邹承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8-1576,共9页
【目的】明确一株具有烟草甲毒杀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醇化过程中对烟叶的影响,为烟叶仓库中应用Bt菌剂防控烟草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0.1 g Bt菌剂处理1 kg烟叶的比例作处理... 【目的】明确一株具有烟草甲毒杀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醇化过程中对烟叶的影响,为烟叶仓库中应用Bt菌剂防控烟草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0.1 g Bt菌剂处理1 kg烟叶的比例作处理,以未喷施Bt菌剂的烟叶作为对照,在仓库中贮藏12个月后,每隔2个月采集醇化阶段烟叶,对总糖、还原糖、氯、总植物碱、钾、总氮和淀粉等7项常规化学成分,以及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甜度、余味、浓度和劲头等10项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和评估。同时对醇化24个月的烟叶样品使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比较分析喷施Bt菌剂和未喷施Bt菌剂的烟叶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结果】Bt菌剂处理后,烟叶的7项常规化学成分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感官质量的5项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其中香气量和杂气的评吸得分表现为处理组优于对照组,香气质、透发性和甜度的评吸得分表现为对照组优于处理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细菌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组中,纲、目、科和属分类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为杆菌纲(Bacilli,95.9%)、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95.9%)、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96.0%)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95.9%),而在对照组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为丙型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47.6%)、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31.3%)、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33.7%)和志贺氏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22.9%)。处理组和对照组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Chao1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处理组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组,Beta多样性分析证明2组间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后,烟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较小,不造成烟叶品质的下降,说明在仓储中使用该菌株防控烟草甲的经济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烟叶 醇化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硫氧还蛋白AhTRX 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霞 潘春柳 +4 位作者 苏桂军 詹洁 王爱勤 肖冬 何龙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2-1260,共9页
h型硫氧还蛋白(TRX h)是最多的一类硫氧还蛋白,在种子萌发、氧化还原、信号传递以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途径中起重要作用。以花生铝敏感品种‘中花2号’和耐铝品种‘99-1507’为材料,对h型硫氧还蛋白亚族成员AhTRX h进行克隆和... h型硫氧还蛋白(TRX h)是最多的一类硫氧还蛋白,在种子萌发、氧化还原、信号传递以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途径中起重要作用。以花生铝敏感品种‘中花2号’和耐铝品种‘99-1507’为材料,对h型硫氧还蛋白亚族成员AhTRX h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长为42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42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花生TRX h与鹰嘴豆TRX h、拟南芥TH9亲缘关系较近,且含有保守活性位点WCGPC;亚细胞定位显示,AhTRX h定位于叶绿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6p-1-AhTRX h,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菌种,在上清和沉淀均有表达,纯化获得可溶的具活性的重组蛋白,体外检测重组蛋白没有明显的发生亚硝基化的趋势。酵母双杂显示,AhTRX h蛋白没有自激活性,筛选花生文库获得互作蛋白——钙网蛋白和金属硫蛋白。该结果表明AhTRX h可能通过与钙网蛋白和金属硫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花生对铝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硫氧还蛋白 铝胁迫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晨瑜 曾燕红 +3 位作者 马俊卿 刘璐 王文奇 黄京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1-1837,共7页
研究盆栽条件下,接种与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黄花蒿的株高、苗干重和根干重均显著增加,增... 研究盆栽条件下,接种与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黄花蒿的株高、苗干重和根干重均显著增加,增幅均达到20%以上;接种AMF也改善了黄花蒿的根系形态,除了根系半径以外,根长增加了87.0%、根表面积增加了97.0%、根体积增加了10.7%、根尖数增加了38.4%、根分叉数增加了75.6%、根系活力提高了19.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未接种AMF的黄花蒿基质中的根系分泌物(NM-S)相比,接种AMF下黄花蒿基质中的根系分泌物(AM-S)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74.3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6.13%,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203%,有机酸的种类增多且含量显著提高;但接种AMF对黄花蒿水培液中根系分泌物含量的影响却呈现出了相反的作用。说明接种AMF有助于改善黄花蒿的根系形态,提高根系活力,在基质中促进根系分泌物的分泌,从而使黄花蒿汲取更多养分、提高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黄花蒿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苋菜根际土壤肥力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心如 王群凯 +3 位作者 陈源 黄子粤 宋静静 杨尚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9-768,共10页
【目的】探究平衡施肥对苋菜根际土壤肥力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塑造肥沃的苋菜根际土壤微环境及构建高产优质苋菜生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施肥(空白对照,CK)、缺钾施肥(NP)、缺氮施肥(... 【目的】探究平衡施肥对苋菜根际土壤肥力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塑造肥沃的苋菜根际土壤微环境及构建高产优质苋菜生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施肥(空白对照,CK)、缺钾施肥(NP)、缺氮施肥(PK)、缺磷施肥(NK)和平衡施肥[氮磷钾(NPK)肥施用量分别为188.0、53.0和50.0 kg/hm^(2)]处理条件下苋菜根际的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施用不同配比的N、P、K肥均可明显提高苋菜根际土壤中β-葡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酶活性;与NPK处理相比,非平衡施肥处理苋菜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N和P含量总体上偏低;各施肥处理均有助于增加苋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但仅NPK处理可提高苋菜根际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细菌门分类水平,各施肥处理苋菜根际土壤优势细菌门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Patesci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Myxococcota细菌的丰度占比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细菌的丰度占比减少;在细菌属分类水平,施肥处理不仅可明显改变苋菜根际细菌属分类水平的丰度占比,还可富集一些特有的优势细菌属[unclassified_o_Saccharimonadales、norank_f_LWQ8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真菌门分类水平,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unclassified_k_Fungi是所有施肥处理根际土壤中共有的优势真菌;在真菌属分类水平,Plectosphaerella、unclassified_f_Chytridiaceae、Gibellulopsis、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被孢霉菌属(Mortierella)、unclassified_k_Fungi和漆斑菌属(Myrothecium)真菌是不同施肥处理根际土壤中丰度占比排在前10位且CK土壤中缺失的优势真菌属。【结论】施用不同配比的N、P、K肥均有助于提高苋菜根际土壤肥力并营造健康的土壤环境,其中平衡施肥(N、P、K肥施用量分别为188.0、53.0和50.0 kg/hm^(2))的效果最明显,能提高苋菜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善苋菜根际土壤微环境,可在苋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 平衡施肥 根际 土壤肥力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实形状番茄品种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妍 陈思宇 +2 位作者 肖健 宋静静 杨尚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86-2595,共10页
【目的】解析果实形状不同番茄品种植株茎部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探究内生细菌与果实形状间的相关性,为构建新型番茄育种评价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4种果实形状(椭圆形、扁平形、长形和圆球形)... 【目的】解析果实形状不同番茄品种植株茎部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探究内生细菌与果实形状间的相关性,为构建新型番茄育种评价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4种果实形状(椭圆形、扁平形、长形和圆球形)番茄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进行相关代谢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4种果实形状番茄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中共鉴定到31门84纲206目347科655属1045种1660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其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间和丰富度指数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4种果实形状番茄的植株茎部优势内生细菌门类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但门分类水平丰度占比存在差异;在属分类水平,青枯菌属(Ralstoni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短颈细菌属(Brevibacterium)、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是4种果实形状不同番茄的植株茎部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4种果实形状番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基因的一级功能层共有6类生物代谢通路,其中代谢(Metabolism)为4种果实形状番茄茎部内生细菌的主要功能,而内生细菌的二级功能层预测基因种类相近,但基因拷贝数存在差异。【结论】4种果实形状番茄的植株茎部均富集了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但各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丰度占比各异;同时还富集了特有优势内生细菌属。其中,特有优势内生细菌属及其代谢功能参与调控或影响番茄果实形状的形成。番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有望作为指示番茄果实形状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形状 高通量测序 内生细菌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