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行:预算绩效改革推进公共服务绩效管理
1
作者 卓越 黎雅婷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深化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供融合机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视角下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既有利于克服既往公共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深化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供融合机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视角下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既有利于克服既往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中的成本效益问题,又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绩效的全过程管理。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强化事前功能评估,重视协调绩效和功能的关系,能够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明确发展方向,提供导向依据和效能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 公共服务绩效管理 高质量公共服务 成本效益 事前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双重机器学习下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建链路径。研究发现:①以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为代表的制度松绑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推动数字政策环境、数字经济环境与数字社会环境优化,从而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②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松绑带来的驱动效应受到异质性因素干扰,其中在高政府效率、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化水平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嵌入制度变迁视角提供理论解读,为通过制度路径和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松绑 数字治理生态 新质生产力 大数据管理机构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滨海地区土地覆被信息提取及时空演变驱动机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为例
3
作者 廖超明 李宥儒 +6 位作者 徐彬彬 秦元丽 曾顺琪 云子恒 顾观海 韦媛媛 石春柔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4,共12页
[目的]开展北部湾滨海地区覆被信息提取及时空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为该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面向北部湾滨海地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为例,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平台(GEE),在随机森林模型中融合光谱特征、纹... [目的]开展北部湾滨海地区覆被信息提取及时空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为该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面向北部湾滨海地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为例,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平台(GEE),在随机森林模型中融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指数特征以及地形特征,完成2012—2022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数据集制作和格局演变分析,引入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探讨驱动机制。[结果]①经参数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可实现覆被信息有效提取,各期LUCC产品总体精度均在0.88~0.92,kappa系数介于0.86~0.90,结合4 km×4 km解译图斑与Google Earth同期同位高分辨率影像进行目视对比,表明解译结果与地物的实际布局具有较好一致性。②2012—2022年钦州市林地面积增加91.93 km^(2),耕地面积减少284.73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80.05 km^(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上升趋势。③研究期内,经济动力(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地形特征(高程、坡度)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012—2022年钦州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环境保护领域积极作为,未来应充分利用“平陆运河”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规划土地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地球引擎(GEE)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时空格局演变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探索——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春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Z期40-42,共3页
人才是国家和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公共服务。但是,目前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需求与培养出现了不和谐的状况,本文以广... 人才是国家和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公共服务。但是,目前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需求与培养出现了不和谐的状况,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试图采用整体性治理理论来分析现状,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观点,提出我国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公共服务 人才培养 公共管理专业 人才管理 发展总体战略 东盟经济圈 西南经济圈 前沿地带 区域经济 华南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转型视野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探析--以广西高校女大学生就业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乌尼日 胡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本文着重阐述全球经济形势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女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适应性等问题,找到西部女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的途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为当前高校女大学... 本文着重阐述全球经济形势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女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适应性等问题,找到西部女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的途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为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借鉴,切实为高校女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多视角的就业理念,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实现在就业领域中的男女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 经济转型 北部湾 女大学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公共政策传播的信息框架效应——基于“双减”政策的视频内容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璟浩 聂卉梓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传播 信息框架 框架效应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性韧性应急治理的建构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韦彬 韩䶮泽 王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1-845,890,共6页
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政府应急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治理情景中,针对现有科层结构暴露出的弱适应性、超负荷性、协同阻滞、低敏捷性的科层脆弱性特征,需要寻求新的治理方略。方法:从治理结构、方法、... 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政府应急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治理情景中,针对现有科层结构暴露出的弱适应性、超负荷性、协同阻滞、低敏捷性的科层脆弱性特征,需要寻求新的治理方略。方法:从治理结构、方法、机制、成效四重维度提出整体性韧性框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构建出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整体性韧性框架,并总结实现整体性韧性所需要的四条路径,即组织赋权、政策赋值、智技赋能、治理反馈。结论:应急治理需要突破科层结构栓,克服科层脆弱性风险,建构整体性韧性治理框架,以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多重风险,为有效治理突发事件提供新的理论启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脆弱性 整体性韧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城市社区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ISM-MICMAC的方法
8
作者 韦彬 白宜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0-1096,1125,共8页
目的:本研究将关注点聚焦于城市社区内部,通过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影响社区韧性的关键因素和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如何保证城市社区韧性的持续内驱力、提升社区韧性水平提出建议。方法:运用ISM-MICMAC方法探究影响因素的内在层次性和... 目的:本研究将关注点聚焦于城市社区内部,通过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影响社区韧性的关键因素和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如何保证城市社区韧性的持续内驱力、提升社区韧性水平提出建议。方法:运用ISM-MICMAC方法探究影响因素的内在层次性和各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进一步探究因素间的影响路径。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居民参与水平、社区自治能力、社区组织再造是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韧性水平的根本因素,并且具有较高的驱动力。基于此,本文从组织、物理、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社区韧性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城市社区 韧性水平 影响因素 ISM-MICMA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研究——基于Bootstrap-DEA和Tobit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邓蒙 冯启明 彭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Bootstrap-DEA模型测算2015—2020年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静态、动态运行效率,借助Tobit模型检验各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结果:2015—... 目的:分析近年来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Bootstrap-DEA模型测算2015—2020年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静态、动态运行效率,借助Tobit模型检验各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结果:2015—2020年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小于0.9,未达到有效状态;6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处于退步状态;医护比、全科医生数占比、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人均GDP、重点人群数量对综合效率有正向影响,出院者平均住院日、门急诊病人人均费用对综合效率有负向影响。结论: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退步,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指数下降,建议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与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乡镇卫生院 运行效率 Bootstrap-DEA T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与重塑:乡村现代化转型的行动逻辑——基于广西S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亚彪 王巨光 李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8,共15页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乡村融入开放市场的现代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实践中缺乏可行的行动逻辑和指导框架。本文从乡村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广西S村现代化转型实践案例...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乡村融入开放市场的现代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实践中缺乏可行的行动逻辑和指导框架。本文从乡村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广西S村现代化转型实践案例,引入组织管理领域中的资源依赖理论,并将该理论修正为中国乡村现代化情境下的双向资源依赖理论,这为乡村现代化转型中乡村内外部系统互动的起底逻辑提供了一种解释。同时,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构乡村系统在城乡互动中的演变机制,构建了“互动与重塑”乡村现代化转型的行动逻辑框架。乡村内外部系统互动,通过改变乡村系统外部环境的机制,促使其内部系统中农民主体性、资源与制度的适应性改变,进而推动乡村系统演变。乡村系统演变在乡村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重塑的过程中,以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就业方式、消费观念、村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对村级治理组织的态度转变为表征,最终实现乡村现代化转型的目标。这为乡村内外部系统互动、乡村系统演变与乡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完整的行动逻辑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系统 乡村振兴 乡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环境保护工作研究——以广西为例
11
作者 李林颖 马云丽 《河南农业》 2017年第5期43-45,共3页
生态环境是所有公民得以生存发展的摇篮。最近几年,在广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广西各地的环境问题却日渐恶劣,环境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主体环保意识不足,忽视公共利益;政府掌舵实施,服务意... 生态环境是所有公民得以生存发展的摇篮。最近几年,在广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广西各地的环境问题却日渐恶劣,环境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主体环保意识不足,忽视公共利益;政府掌舵实施,服务意识不足;地方政府主体思考缺乏战略性,行动缺乏民主性;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公众参与不足等。为此,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服务而非掌舵",提出提高广西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即强化政府主体环保责任意识,要始终把公众的生存环境公共利益当作政府不懈努力去争取完成的指标,并要具备战略眼光和民主意识,还要激励广大公民主动参加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理论 环境保护工作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重叠:对基层情境中政策执行失效的一种解释——以广西A县就业帮扶车间政策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六招 罗凤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7,共12页
既有研究对政策执行失效的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且多从静态视角出发分析其中的结构性困境,相对忽视了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协同作用与目标内嵌式关联。基于“治理重叠”的分析框架,解码政策执行失效的形塑逻辑,即政策何以呈现无效帮扶、表面化... 既有研究对政策执行失效的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且多从静态视角出发分析其中的结构性困境,相对忽视了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协同作用与目标内嵌式关联。基于“治理重叠”的分析框架,解码政策执行失效的形塑逻辑,即政策何以呈现无效帮扶、表面化与短期化发展的失效样态。基层政府在压力型体制与职能分散化的治理场域下,基于整合功能失效及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形成主体职责交叉和责任归属重叠的现象,陷入“无人负责”的执行困境;在多重目标逻辑与多元受众利益诉求叠加的情境下,基层政府策略性地进行政策注意力分配与偏好性执行,使目标群体处于需求断层与利益搁置状态,最终导致政策执行失效。对政策执行失效的解释不应囿于主体本身,而是将政策主体、客体及政策目标的互动关系结合起来,从多情境与整体性层面对政策执行失效的肇因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失效 政策效果 治理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毅清 陈潇寒 舒全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共事物泛指除私人物品之外,所有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以除私人物品之外的公共事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们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认识,...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共事物泛指除私人物品之外,所有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以除私人物品之外的公共事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们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认识,以及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方案。目前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已经经历了两代集体行动理论的发展,正朝着第三代集体行动理论进行开拓。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围绕劳动力外流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以及土地问题与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之间的关系展开。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如何系统诊断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挑战,现有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物治理 集体行动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地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
14
作者 邢磊 李雨书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1-73,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县域地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对广西南宁市横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供给现状深入剖析该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据此为横县政府完...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县域地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对广西南宁市横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供给现状深入剖析该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据此为横县政府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出构建多元投资机制、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改造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升级使用功能,合理布局设施网络、促进公共体育资源共享,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维护、完善管理机制等优化对策,以期为广西其他县域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地区 公共体育设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外部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广西涉农科研院所实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培军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9-253,共5页
针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政策环境,设计了包括评价机制、使用机制、培训机制等6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成因及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政策环境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政策环境,设计了包括评价机制、使用机制、培训机制等6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成因及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政策环境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工作单位及人才自身层面提出了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外部政策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成长环境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凡 李明阳 王泽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融合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能够...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融合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该核心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四链”融合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而数字经济成为充分发挥“四链”融合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维度检验发现,四个维度均能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链的作用最为明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四链”融合对于东部、中部地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大。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四链”融合在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周边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清 谢宝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研析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可为后续各级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政策体系。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用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政府出台的26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 研析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可为后续各级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政策体系。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用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政府出台的26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探讨现有政策存在的不足。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在政策工具结构、政策任务分布及政策工具与政策任务协同匹配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极大影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可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平衡政策任务分布以及调适政策工具与政策任务协同匹配三方面着手,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策文本 政策工具 政策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借势、平台嵌入与内部重塑:数字乡村的“新外生发展”过程
18
作者 曾凡军 陈永洲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80,共9页
基于新外生发展理论,构建“行政借势-平台嵌入-内部重塑”分析框架,对G省A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展开探索性案例分析,揭示数字乡村的发展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政府体系通过行政借势推进数字乡村政策实施,而企业体系的平台嵌入能够有效弥... 基于新外生发展理论,构建“行政借势-平台嵌入-内部重塑”分析框架,对G省A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展开探索性案例分析,揭示数字乡村的发展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政府体系通过行政借势推进数字乡村政策实施,而企业体系的平台嵌入能够有效弥补乡村资源不足,进而激活乡村内部重塑,推动数字乡村实现;省级政府运用权威借势、县级政府采用考核借势、乡级政府实施工作借势、村级组织则通过焦点借势,实现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顺利推进;平台化的数字乡村不断吸纳嵌入企业的显性资源、知识资源和衍生资源,弥补乡村资源不足;在外部力量介入下,乡村内生力量出于发展价值考量与外生力量有效衔接,激活内部重塑过程,而后形成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分别反馈于政府体系和企业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据此,建议优化政策纵向衔接,加强政企合作,立足乡村优势资源,打造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新外生发展 行政借势 平台嵌入 内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政绩考核转型与新质生产力
19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74,共20页
政绩考核转型及其相伴的政府角色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3年政绩考核新规构造的准自然实验,在委托代理和注意力分配框架下,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和2010—2021年城市数据,考察了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影响... 政绩考核转型及其相伴的政府角色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3年政绩考核新规构造的准自然实验,在委托代理和注意力分配框架下,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和2010—2021年城市数据,考察了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影响及作用链路。结果发现:政绩考核转型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原因在于政绩考核转型引致政府角色转变,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政绩考核转型会强化政府的资助者和执法者角色,通过增加财政科技支出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政绩考核转型会深化政府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角色,通过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创业活跃度,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异质性分析证实,在不同条件下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具有异质性影响,在高政府效率、强地方政府竞争和强官员晋升激励的城市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既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延展了政绩考核体系的解释范围,也为通过确立正确政绩观和官员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绩考核转型 新质生产力 多任务委托代理 注意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治理: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路径分析——基于柳州市L村的调查
20
作者 徐莺 李乃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257-259,266,共4页
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行动受多重关系的影响,推动农民有效参与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柳州市L村水环境治理实践中,通过政治、制度和认知等要素的嵌入,充分发挥农民治理主体作用,有效推动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嵌入政治要素为农民参与... 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行动受多重关系的影响,推动农民有效参与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柳州市L村水环境治理实践中,通过政治、制度和认知等要素的嵌入,充分发挥农民治理主体作用,有效推动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嵌入政治要素为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提供政治基础;嵌入制度要素为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确立规则;嵌入认知要素强化农民水环境治理参与意识。上述治理要素的嵌入和共同作用,为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理论 农民参与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