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作物智能数据库设计系统的研究
1
作者 刘波 宋嗣迪 陈燕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5-116,143,共3页
数据库是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文章介绍了智能数据库设计系统的结构,并以农作物中的水稻作物数据库为例,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智能数据库管理的功能。
关键词 智能数据库 农作物 决策支持系统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吕永成 刘红婷 郭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为建立一种新的农业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以系统论为指导,应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对目前广泛使用的诊断模型进行交叉与综合创新研究,构建出一种融合各种模型功能的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并通过多种现实复杂系... 为建立一种新的农业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以系统论为指导,应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对目前广泛使用的诊断模型进行交叉与综合创新研究,构建出一种融合各种模型功能的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并通过多种现实复杂系统问题诊断分析的应用与验证。诊断结果能真实反映问题的因果关系,能把现实系统存在的问题系统化、层次化,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潜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现实系统问题进行科学诊断与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有效工具。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系统 模糊诊断模型 综合集成法 诊断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F1X方法在LIS属性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3
作者 宦伟锋 吕永成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IDEF1X 土地管理 数据库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信息检索及其优化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凌波 吕永成 +2 位作者 周水庚 周傲英 Ng Wee Siong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3-177,共5页
本文研究对等计算(P2P)环境中语义丰富的信息检索及其优化策略,提出了P2P信息检索系统(PIRS),实现了P2P环境中语义丰富的信息检索,定义了一套评价PIRS效率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决定PIRS效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基于向量... 本文研究对等计算(P2P)环境中语义丰富的信息检索及其优化策略,提出了P2P信息检索系统(PIRS),实现了P2P环境中语义丰富的信息检索,定义了一套评价PIRS效率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决定PIRS效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节点数据分类管理策略、基于节点聚类的系统数据管理策略以及自适应查询路由策略,并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计算 信息检索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型对不同播期优质籼稻品质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钧铭 江立庚 吕永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了探讨优质稻谷品质在播期间变异特征,以大粒型品种八桂香,小粒型品种桂华占、油占8号、七桂占等4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以中粒型品种珍桂矮为对照,进行分期播种,以农业部最新行业标准的一级优质籼稻标准为参考样,利用灰色关联度... 为了探讨优质稻谷品质在播期间变异特征,以大粒型品种八桂香,小粒型品种桂华占、油占8号、七桂占等4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以中粒型品种珍桂矮为对照,进行分期播种,以农业部最新行业标准的一级优质籼稻标准为参考样,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求得参试品种与参考样的关联度系数,依米质优劣将不同品种排序。结果表明:籼型稻谷粒型影响稻谷品质优劣。播期的适当推迟对提高稻谷品质有利。品质的优劣与品种密切相关,优质品种是获得优质稻谷的重要前提,但是优质稻谷也受栽培方式和气候影响。稻米品质优劣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品种、稻谷粒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稻 播期 关联度 稻米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农业经济模糊聚类分析与区划 被引量:6
6
作者 郭珉 黄景文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以南宁华侨投资区为例 ,根据生产结构、资料来源选取 6个指标 ,进行生态农业经济系统聚类分析 ,对得到的 3种经济类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证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和应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
关键词 区域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模糊聚类 区域分布 生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理论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永成 余定诚 +3 位作者 马继汇 黄永明 陆文伟 朱亚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1-245,250,共6页
依据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特征与任务,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动力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的红壤小流域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量转化... 依据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特征与任务,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动力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的红壤小流域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分析研究综合集成系统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实践证明这些理论与技术方法先进、科学、实用性强.图3,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小流域 生态农业规划 GIS MIS SD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小流域农作物生产潜力分析——以敢上小流域为例
8
作者 余定诚 陆文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4-177,182,共5页
采用层次递减法,对敢上小流域农作物生产潜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光、温、水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光温潜力有效发挥的首要限制因子是土壤肥力,其次是水分条件.表3,参7。
关键词 农作物 生产潜力 红壤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