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国土空间碳储量多情景模拟与区划管控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悦 覃盟琳 +2 位作者 庞雅月 吴欣芋 蒋红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2-1365,共14页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能力。然而LUCC受政策的限制,从而影响碳储量的变化。本研究基于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InVEST模型对广西国土空间2020—2...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能力。然而LUCC受政策的限制,从而影响碳储量的变化。本研究基于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InVEST模型对广西国土空间2020—2030年未来发展的3类情景的碳储情况进行预测,并通过标准椭圆差法、空间等级格局划分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分区演变规律,基于此提出“分区分级”管控和要素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2030年3种情景下,广西国土空间碳储量仅在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情景稳定提升,其他2类情景都大幅下降。②2020、2030年3类情景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格局呈高碳储围绕式多核联动、中碳储片状镶嵌于中部、低碳储点状分布;变化趋势呈东北—西南朝向;碳储量高值区聚集于广西北部与西部区域,低值区聚集于中部及南部沿海。③2020、2030年碳储分区变化分析中,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情景碳储核心区保持完整碳密度提升,而基于高强度的发展情景碳储变化分区形态最为剧烈,碳密度下降,基于中等强度的发展情景变化则位于另外两者中部。因此,依据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级分区管控和提出多情景要素优化对策,使碳储空间分析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有助于广西碳储资源的精准保护以及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新思路,助力广西“碳中和”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碳储量 多情景模拟 PLUS-InVEST模型 区划管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以佳木斯柳树岛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夏心怡 覃盟琳 +2 位作者 何淼 岳莉然 胡尚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斯柳树岛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柳树岛景观类型,调查鸟类资源,分析不同景观斑块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提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对鸟类栖息地进行分区保护、退化生境修复、生态廊道构建、自然岸线及水环境恢复、营建适宜生存的植被群落和后期监测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格局 G-F指数 鸟类栖息地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法与修复策略研究——以崇左市天等县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覃盟琳 朱梓铭 +1 位作者 胡城旗 丁迪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2-815,共14页
针对目前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分区方法与修复机制的情况,以天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践为依托案例,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范式,组建一套“构造安全格局—提取关键节点—识别修复区域”的市县国土空间生态... 针对目前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分区方法与修复机制的情况,以天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践为依托案例,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范式,组建一套“构造安全格局—提取关键节点—识别修复区域”的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法与操作流程,最终划分四大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类关键区域为整体修复与生态功能综合提升区,聚焦自然生境质量与产品供给,总计1341.02 km^2,占县域国土空间达61.93%,可划分为脆弱地带与生态多功能地带两种小类分别修复。第二类关键区域为流域保护与水环境综合整治区,注重流域、水源地、河湖这三小类的保护与修复,面积为17.96 km^2,仅占市域面积的0.83%,但对于维护天等县的生境涵养质量有重要作用。第三类关键区域为桂西南溶岩山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区,重点修复生境斑块、廊道及其缓冲地带这三小类区域,总占地728.26 km^2,为县域面积的33.63%。第四类关键区域为矿山系统整治与生态环境修复区,关注工矿资源的勘测保护与规划开采这两类,以矿山及其依附用地为主体,占地78.18 km^2,占比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修复分区 生态安全格局 景观阻力面 天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覃盟琳 宋苑震 +1 位作者 朱梓铭 柳玉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99,共8页
特色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城乡的关键纽带,但其逐渐暴露出竞争力不足、动力机制同质和发展路径硬化等问题。为厘清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因素与实现路径,首先构建以产业维度为核心,功能、形态和管理维度为辅... 特色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城乡的关键纽带,但其逐渐暴露出竞争力不足、动力机制同质和发展路径硬化等问题。为厘清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因素与实现路径,首先构建以产业维度为核心,功能、形态和管理维度为辅助的特色小城镇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现状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为依据,构建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路径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发展模拟;最后以苏南典型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寻找主要仿真情境并总结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研究指出,根植“小城镇+N”式基础,耦合政策引导、企业主体与市场化运作,并以高品质要素聚集助推可持续道路建设将成为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普适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城镇 核心竞争力 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路径 系统动力学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和电路理论的南宁市国土空间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宁琦 朱梓铭 +2 位作者 覃盟琳 史倩倩 宋苑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6-318,共13页
为了构建一个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向地方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具有底线思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与绿色版图设计,提出了长时间序列演进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的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为了构建一个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向地方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具有底线思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与绿色版图设计,提出了长时间序列演进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的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新方法。以南宁市为研究区域,取2000—2020年为研究时间段,首先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结合斑块连通性指数进行生态源地的提取与景观阻力值的设定,其次运用电路理论构建总体生态网络并提取关键廊道,最后借助Linkage mapper工具生成重要夹点进行综合部署与落地以优化生态网络。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研究区南部重点走廊质量有所改善,但较少有走廊连接南部地区与东南方角落。期间,生态网络平均电流值持续上升,2020年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达到最大,生境质量最佳;综合利用MSPA和电路理论可以有效地确定源区并精准判断生态网络的落地与演变规律。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网络格局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一套思路与具体方案,是新时期国土空间多要素统筹规划和优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 电路理论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网络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平衡导向下北部湾城市群碳汇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苑震 覃盟琳 +2 位作者 袁倩文 朱梓铭 王小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082,共12页
为构建基于低碳导向的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空间组织体系,优化用地布局并重塑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利用MODIS遥感卫星获取并解译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空间碳汇用地数据,对碳汇用地面积、景观格局、碳汇容量变化进行分析,最终基于“碳平衡”理念,探... 为构建基于低碳导向的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空间组织体系,优化用地布局并重塑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利用MODIS遥感卫星获取并解译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空间碳汇用地数据,对碳汇用地面积、景观格局、碳汇容量变化进行分析,最终基于“碳平衡”理念,探讨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空间碳汇用地布局优化的普适路径。结果表明:①碳汇用地失衡是国土空间碳循环失衡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碳汇用地面积减少、景观破坏化、固碳能力下降等方面;②以碳平衡为总体目标,可以增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能力,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与破坏,实现“减排,增质”的空间优化;③打造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多元素、多层次、网络化的复合型用地优化格局,需要落实具体的碳汇用地调整,维护生态系统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平衡 北部湾城市群 国土空间规划 碳汇用地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储量最大化的流域多目标土地利用分区优化模拟——以广西西江清水河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欣芋 覃盟琳 +3 位作者 蒋红波 赵胤程 罗丁丁 王政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2-1762,共11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固存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优化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广西西江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FLUS-InVEST耦合模型预测2060年清水河流域4种模拟情景(基线情景、...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固存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优化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广西西江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FLUS-InVEST耦合模型预测2060年清水河流域4种模拟情景(基线情景、耕地保护情景、水域保护情景、高碳储用地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的时空发展特征;针对高、中、低碳储能力等级区域适宜发展的方向,构建基于碳储量最大化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优化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并运用FLU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流域上、中、下游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态格局,探讨其与碳储量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4种模拟情景下,2060年流域碳储量仅在高碳储用地保护情景下稳定提升,其他3种情景都大幅下降;2)基于优化方案,2060年流域内林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面积稳定增长,草地、耕地面积相对减少且连片耕地保持不变,流域整体碳储量增长达1.32×10^(6)t;3)流域土地利用形态格局影响碳储量,且不同流段存在空间异质性,整体上斑块呈现复杂不规则的形态和较高的聚集度、连接度,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碳储量。优化策略能更好地满足流域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并统筹流域整体发展,增加流域碳储量的同时推动总体效益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拟 碳储量 多目标 分区优化 FLUS-InVEST模型 清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海平面上升影响预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苑震 覃盟琳 +1 位作者 朱梓铭 黎航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0-940,共11页
为了研究未来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大都市圈的影响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范围,以2050年为时间节点,构建由潜在损害性、脆弱性和抵御性为决策层维度的海平面上升影响预估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模拟法、CA-Markov空间模拟法和前移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未来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大都市圈的影响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范围,以2050年为时间节点,构建由潜在损害性、脆弱性和抵御性为决策层维度的海平面上升影响预估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模拟法、CA-Markov空间模拟法和前移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2050年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以此预估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的海平面上升影响。研究表明:1)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约有21500 km^2的用地表现为中度以上影响等级,约占该区域面积的40%,主要为距海岸线0~10 km地区、长江南岸0~15 km地区、长江北岸0~10 km地区以及太湖沿岸等地区。2)同时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分析:舟山市、上海市所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大;苏州市、南通市和嘉兴市则表现为中度影响;无锡市、宁波市、常州市和湖州市表现为低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影响预估 评价体系 数据模拟预测 上海大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评价的长沙市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红波 覃盟琳 +2 位作者 王政强 罗丁丁 吴欣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5-1333,共9页
为快速有效地划分长沙市生态修复优先级,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簇—城市化强度”体系的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研究框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聚类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空间统计等方法,识别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对生态系统服务簇... 为快速有效地划分长沙市生态修复优先级,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簇—城市化强度”体系的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研究框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聚类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空间统计等方法,识别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对生态系统服务簇综合服务能力演变和城市化强度变化进行空间统计,进而识别出研究区生态修复优先区,并提出生态修复和保护策略。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大量侵占城市周边土地,致使长沙市主城区4个生态系统服务簇在2000—2020年,有1821个网格(占比为20.15%)发生了服务簇类型的改变;城市扩张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致使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簇发展的影响始终是负面的,且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其负面影响愈加明显;生态修复优先区被划分为5个等级,2609个网格(占比为28.87%)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其中Ⅰ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占比为13.53%,Ⅱ级、Ⅲ级、Ⅳ级占比分别为0.58%、12.53%、2.23%。Ⅰ级和Ⅲ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应注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Ⅱ级和Ⅳ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和生态保护区则应注重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持。该方法能够快速定位高速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受损同时发生的区域,并为不同分区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同时,降低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簇 优先区识别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想模式与区划方法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庞雅月 朱梓铭 +1 位作者 叶宗达 覃盟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3-943,共11页
为了构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国土生态修复格局与区划方案,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通过组构面状生态基底、生态网络、生态夹点确定生态安全模式,识别理想的生态修复模式和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中,面状生态基底... 为了构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国土生态修复格局与区划方案,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通过组构面状生态基底、生态网络、生态夹点确定生态安全模式,识别理想的生态修复模式和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中,面状生态基底共有高、中、低3种安全等级;生态网络由39块生态源地与493条生态廊道组成;此外,生态夹点共有踏脚石、障碍点、脆弱点3种类型,数量分别为179、225、253。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想模式由陆域生态格局、城镇阻力格局、生态网络骨架、海湾结构体系4部分组成。分区方案关注生态系统修复、流域治理、生物保护、土地整治与矿山治理5项内容,最终分为5类修复大区和12类修复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生态分区 北部湾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维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琦 覃盟琳 +1 位作者 崔益友 朱梓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8-55,共8页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初步确立,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各级规划的编制基础,已成为地方规划实践的先遣程序。文章提出契合新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表示—绘制—交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新思维,以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践为例,从...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初步确立,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各级规划的编制基础,已成为地方规划实践的先遣程序。文章提出契合新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表示—绘制—交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新思维,以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践为例,从数据层、视图层和控制层三级逐层落实边界划定全生命周期的新思维范式。在数据表示方面,集成智慧大地信息与城乡空间数据,基于双评价基准资料评判汇总三类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边界的绘制框定底线;在边界绘制方面,立足地方实情,采用正向需求“六步法”智能平衡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强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边界划定的弹性与留白;在管制交互方面,立足群体感知与众智协同,增强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性与协作性,实现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边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开发边界 底线思维 弹性思维 柳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