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李宏军
蒙志浩
黄葵
杨一清
刘钊
吴惠风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内七、八科
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艾滋病科
贺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43-947,共5页
-
基金
11.5重大专项支持项目(2008ZX10001-006)
-
文摘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病理资料,10例行胸部CT检查,13例行X线胸片检查,所有病例经细菌培养证实,其中1例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证实,1例经支气管活检证实。结果:1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马红球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单侧肺门区的中心型类似球形密度增高阴影,9例,占70%,合并空洞及液平面10例,占77%,胸腔积液3例,占23%,病灶发生在肺的内带10例,占77%,发生在外带1例,占7%;病理表现为肺泡内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符合坏死性肺炎的病理发展过程。8个月随访13例艾滋病患者抗马红球菌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9例肺部空洞缩小。1例死亡,1例失访,1例病灶完全吸收,1例尚无复查。结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为单侧肺门区的中心型类似球形密度增高阴影,实变,继发空洞,肺野毛玻璃样变,小结节及树芽征;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
-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红球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Key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Rhodococcus equi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