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钦州市气象测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劳世毓 邢维东 李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4-25,共2页
对基层气象台站测报队伍建设进行调研,指出钦州市气象测报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为提高测报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 测报队伍 建设 问题 措施 广西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度监测站土壤水分人工对比观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中雄 黄汝红 +3 位作者 卢保英 马艺 王国安 黄光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309-5311,5319,共4页
以各种土壤含水量指标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建设中需要掌握的各种土壤含水量指标的人工测定计算和土壤水文常数测定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土壤水分测定 重量含水率 土壤水文常数 人工对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明 蔡木民 刘开道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96-397,共2页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表明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包括:加强防雷知识...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表明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包括: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等,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防雷现状 雷电灾害 成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较强降水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266-267,270,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和云图资料,对2010年4月2日发生在广西南部的一次大范围的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中低层的短波槽、切变线东移南压造成的,切变线南侧的辐合线是降水最强...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和云图资料,对2010年4月2日发生在广西南部的一次大范围的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中低层的短波槽、切变线东移南压造成的,切变线南侧的辐合线是降水最强的地方,它阻断了水汽向切变线附近的输送,数值预报资料对此次过程切变线南侧复杂的天气系统预报偏差大,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依赖程度高是此次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强降水过程 预报失误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秀县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7-18,共2页
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1958—2007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金秀县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等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50年来金秀县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上... 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1958—2007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金秀县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等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50年来金秀县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变化 广西金秀 1958—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5月7日广州市大暴雨过程分析
6
作者 梁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275-276,共2页
使用钦州市气象资料处理与分析系统对2010年5月7日广州市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前,西南暖湿急流为大暴雨落区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中层低能中心叠加在低层高能舌上形成了极不稳定的层结,南下的中... 使用钦州市气象资料处理与分析系统对2010年5月7日广州市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前,西南暖湿急流为大暴雨落区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中层低能中心叠加在低层高能舌上形成了极不稳定的层结,南下的中低层切变线和地南弱冷空气触发了这次大暴雨过程,大暴雨落区发生在低能中心及其向东南方向伸出的低能轴叠加在高能舌上的区域。高空单站剖面图反映了大暴雨发生前后不稳定能量增加和释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过程分析 广东广州 2009年5月7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