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金秀野生茶树的形态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亚辉 卢政通 +4 位作者 吴春兰 李奇英 赖幸菲 赵文芳 袁思思 《福建茶叶》 2014年第1期14-21,共8页
金秀野生茶树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3种(见表2),其中六巷茶树为乔木或小乔木树型,白牛和圣堂山茶树为乔木树型,共和、六段、杨柳屯和东温茶树为灌木树型。树姿多为半开张,只有圣堂山和生长在八角林中的白牛野生茶树树姿为直立... 金秀野生茶树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3种(见表2),其中六巷茶树为乔木或小乔木树型,白牛和圣堂山茶树为乔木树型,共和、六段、杨柳屯和东温茶树为灌木树型。树姿多为半开张,只有圣堂山和生长在八角林中的白牛野生茶树树姿为直立型。乔木型茶树是原始型,灌木型茶树是进化型。与前人对云南大茶树、江华苦茶、以及陈亮等对广西十万大山野茶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形态学特征 广西 小乔木 灌木型 江华苦茶 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秀野生茶树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现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亚辉 卢政通 +6 位作者 曾贞 李奇英 刘秋凤 赵文芳 袁思思 吴春兰 赖幸菲 《中国茶叶》 2015年第7期22-23,共2页
2012年至今,广西金秀县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金秀野生茶树资源调查及研究项目,对金秀县境内原生野生茶的资源、种类及性状进行系统研究。普查工作组在了解、收集古茶树、古茶园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深入金秀、长垌、罗香、大樟、... 2012年至今,广西金秀县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金秀野生茶树资源调查及研究项目,对金秀县境内原生野生茶的资源、种类及性状进行系统研究。普查工作组在了解、收集古茶树、古茶园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深入金秀、长垌、罗香、大樟、六巷、忠良等8个乡镇及4个野生茶片区,实地察看野生茶生态环境、生长状况,测量、记录野生茶树数据,并进行了植物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主要生理活性研究,从野生茶树资源中选育了10余个优良新品系进行无性繁殖及品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茶树资源 植物形态学 主要生理活性 金秀县 罗香 大樟 非酯型儿茶素 生化成分 大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秀茶树资源考察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亚辉 卢政通 +6 位作者 吴春兰 赖幸菲 李奇英 赵文芳 袁思思 龙明强 曾贞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2期7-8,共2页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茶树资源丰富,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迅猛。受县委、县政府委托,我们于2012年10月、11月先后两次深入该县大瑶山区进行了茶树资源调查、考察。
关键词 资源考察 茶树 资源丰富 茶叶产业 资源调查 县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茶树资源——广西白牛茶
4
作者 黄亚辉 赵文芳 +6 位作者 袁思思 吴春兰 朱燕 赖幸菲 李奇英 张旭 曾贞 《中国茶叶》 2017年第4期18-19,共2页
广西大瑶山产茶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就有了产茶的记载。金秀县白牛茶以其能碎铜钱而被当做最为神奇的茶广为传颂。上世纪80年代,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曾亲临白牛屯,并赋诗一首:“不少传闻流古今,西山白毫碧云天;铜钱嚼碎表优劣,石乳奇... 广西大瑶山产茶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就有了产茶的记载。金秀县白牛茶以其能碎铜钱而被当做最为神奇的茶广为传颂。上世纪80年代,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曾亲临白牛屯,并赋诗一首:“不少传闻流古今,西山白毫碧云天;铜钱嚼碎表优劣,石乳奇茗永世珍。”指的就是这一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资源 广西 茶叶专家 大瑶山 金秀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牛大茶树的植物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亚辉 卢政通 +4 位作者 吴春兰 赖幸菲 李奇英 龙明强 曾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2-602,604,共2页
调查了白牛大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的植物学特征,结果发现其花柱类型十分罕见,在同一株茶树上包含3种类型的花柱.研究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
关键词 广西金秀白牛 茶树 植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