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糯质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桂珍 谢和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8期32-32,35,共2页
阐述了广西糯质玉米育种研究概况,指出近期广西糯质玉米选育应以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类型多样化为目标。最后综述广西糯质玉米选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广西糯质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广西 糯质玉米: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米品种资源研究简报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振光 李桂珍 《作物品种资源》 1989年第4期20-20,共1页
到1984年底止,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征集范围涉及82个县(市),占广西全部县(市)的94.3%,征集到原始材料3000多份,经初步整理后现保存1600多份。通过田间观察鉴定及室内考种,对已编入第一。
关键词 玉米 品种资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晓鸣 吴全安 张培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5,共3页
硫酸锌1000倍液对肿囊腐霉与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半径分别为16mm、2mm,而同一浓度的杀菌剂普力克为34mm与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6gZnSO4分批施入再接肿囊腐霉的发病率在25%~17%,接禾谷镰刀菌的发... 硫酸锌1000倍液对肿囊腐霉与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半径分别为16mm、2mm,而同一浓度的杀菌剂普力克为34mm与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6gZnSO4分批施入再接肿囊腐霉的发病率在25%~17%,接禾谷镰刀菌的发病率在17%,均低于对照区50%。10ml普力克分批施入盆土内,然后分别接入两菌,均未见发病。ZnSO4以667m215~2kg的用量与其他肥料组配成种肥,在大田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为7965%~8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 玉米 茎基腐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方玉米品种资源现状及利用途径 被引量:11
4
作者 韦桂旺 杨华铨 +1 位作者 覃兰秋 雷振光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58-60,共3页
在国家和广西农科院种质库内共保存广西地方玉米品种资源1217份,可分为硬粒、马齿、糯质、粉质、爆烈5个类型。主要分布于百色、河池、南宁、柳州和桂林五个地区。本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作了概括性描述,介绍了这些资源的... 在国家和广西农科院种质库内共保存广西地方玉米品种资源1217份,可分为硬粒、马齿、糯质、粉质、爆烈5个类型。主要分布于百色、河池、南宁、柳州和桂林五个地区。本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作了概括性描述,介绍了这些资源的利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玉米 品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21
5
作者 孔祥林 闫飞燕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玉米生产在广西粮食生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但目前在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甘蔗、木薯、蚕桑等作物的竞争,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广西玉米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措施是在抓好玉米生产、... 玉米生产在广西粮食生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但目前在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甘蔗、木薯、蚕桑等作物的竞争,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广西玉米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措施是在抓好玉米生产、确保广西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应积极发展专用特用型玉米和玉米产品深加工,延长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综合利用率,并利用东盟平台,促进玉米良种的出口,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粮食生产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常用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潜势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开健 杨华铨 +1 位作者 陈品娘 李惠贤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5期199-200,共2页
广西常用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潜势分析黄开健,杨华铨,陈品娘,李惠贤(广西玉米研究所邕宁明阳530227)本文对广西目前较常用的自选自交系和引进自交系某些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性状分析,可为玉米育种对这些自交... 广西常用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潜势分析黄开健,杨华铨,陈品娘,李惠贤(广西玉米研究所邕宁明阳530227)本文对广西目前较常用的自选自交系和引进自交系某些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性状分析,可为玉米育种对这些自交系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华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分析1980~1993年广西主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和良种区试资料,14年间累计种植面积在6700hm2以上的杂交种有20个,生产上应用的以群体改良种和顶交种为主。组成这些杂交种的主要亲本系有10个,年均种植面积占81.... 分析1980~1993年广西主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和良种区试资料,14年间累计种植面积在6700hm2以上的杂交种有20个,生产上应用的以群体改良种和顶交种为主。组成这些杂交种的主要亲本系有10个,年均种植面积占81.5%。本自治区选系方式以自选的二环系为主,亲本系来源以热带系为主。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狭窄,是籽粒产量育种水平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玉米 杂交种 亲本系 种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米育种目标及种质改良对策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述宽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根据广西生态特点、玉米耕作制度、生产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玉米育种存在问题 ,提出了玉米育种目标仍是高产、优质、多抗 ,种质改良应以广西地方种质资源为基础 ,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 ,建立核心种质库 ,改进育种手段 ,开展温、热带种质互... 根据广西生态特点、玉米耕作制度、生产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玉米育种存在问题 ,提出了玉米育种目标仍是高产、优质、多抗 ,种质改良应以广西地方种质资源为基础 ,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 ,建立核心种质库 ,改进育种手段 ,开展温、热带种质互导 ,创造新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玉米育种 育种目标 种质改良 核心种质库 地方种质资源 穿梭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开健 莫宗洁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广西玉米品种十二轮区域试验,参试种108个,入选品种49个,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的有14个,玉米籽粒产量随着轮次的增加呈波浪形上升趋势,显示我区玉米产量育种水平有较大的进展。杂交种应用面积最多的是顶三交种,推广面积... 广西玉米品种十二轮区域试验,参试种108个,入选品种49个,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的有14个,玉米籽粒产量随着轮次的增加呈波浪形上升趋势,显示我区玉米产量育种水平有较大的进展。杂交种应用面积最多的是顶三交种,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品种有17个,其中有3个顶交种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生产用种的亲本系主要集中在7087、桂102、南60—1、公N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区域试验 杂交种 种质基础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种质在广西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述宽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58-59,共2页
外引种质在广西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张述宽(广西玉米研究所邕宁明阳 530227)本文以引进国外的玉米种质在我区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情况,说明外引种质在我区玉米育种中的重要地位。1 广西玉米育种应用外来种质的概况七、八十年代,... 外引种质在广西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张述宽(广西玉米研究所邕宁明阳 530227)本文以引进国外的玉米种质在我区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情况,说明外引种质在我区玉米育种中的重要地位。1 广西玉米育种应用外来种质的概况七、八十年代,我区从印尼、泰国、墨西哥、美国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引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培坤 赵元璋 +1 位作者 黄永善 李石初 《广西植保》 1992年第4期9-12,共4页
1987年——1990年作了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三大病害的抗性鉴定。4年来田间人工接菌鉴定1281份种质资源,筛选出抗病性能好、抗性遗传稳定,配合力较高、农艺性状较好的抗源材料16份供育种单位应用,已先后组配的杂... 1987年——1990年作了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三大病害的抗性鉴定。4年来田间人工接菌鉴定1281份种质资源,筛选出抗病性能好、抗性遗传稳定,配合力较高、农艺性状较好的抗源材料16份供育种单位应用,已先后组配的杂交组合66个,其中已育成经省级鉴定并在生产上推广的有2个品种,有8个品种已通过省级区试,尚有4个品种正在区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培系利用研究简报
12
作者 程伟东 卢卫山 +1 位作者 吴茂纲 杭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利用花药的离体培养快速获得纯系,丰富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缩短育种年限。笔者等从1976年开展玉米单倍体育种工作以来,目前已获得近100个花培自交系,经过不断的测配和筛选,现仍保留50多个。花培系与常规系一样,也需... 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利用花药的离体培养快速获得纯系,丰富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缩短育种年限。笔者等从1976年开展玉米单倍体育种工作以来,目前已获得近100个花培自交系,经过不断的测配和筛选,现仍保留50多个。花培系与常规系一样,也需要进行配合力测定,才能确定其利用价值,为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对“七五”期间所获得的玉米花培系的配合力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对其利用的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组合 配合力 产量 花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玉米花粉植株分化率的研究
13
作者 杭玲 罗毓喜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89年第1期9-11,共3页
应用花药培养,对加快获得玉米自交系、缩短杂交育种年限有很大作用。但由于玉米花粉植株分化率很低,致使花药培养在应用上受到一定影响,因而研究提高玉米花粉植株分化率的技术及其机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近年对培养基的改良... 应用花药培养,对加快获得玉米自交系、缩短杂交育种年限有很大作用。但由于玉米花粉植株分化率很低,致使花药培养在应用上受到一定影响,因而研究提高玉米花粉植株分化率的技术及其机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近年对培养基的改良、选择诱导材料两方面获得的一些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药培养 育种 花粉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青枯病研究初报
14
作者 张培坤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6期286-288,共3页
1990—1996年,在广西、湖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采集玉米青枯病株共563株,进行病原菌分离,腐霉菌(Pythium)的分离频率为51.87%,镰刀菌(Fusarium)为35.35%,经致病性测定及再分离,证明腐... 1990—1996年,在广西、湖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采集玉米青枯病株共563株,进行病原菌分离,腐霉菌(Pythium)的分离频率为51.87%,镰刀菌(Fusarium)为35.35%,经致病性测定及再分离,证明腐霉菌是玉米青枯病的主要病原菌。实行轮作、种植抗病品种、增施锌肥可有效地防治该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腐霉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育种概况与广西玉米育种特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铭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3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左右。1986年平均亩产247公斤,总产量708.7亿公斤,比解放初期的单产提高174.4%,总产增长3.2倍。玉米生产取得这些成就,玉米良种的选育和推广起了极其...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左右。1986年平均亩产247公斤,总产量708.7亿公斤,比解放初期的单产提高174.4%,总产增长3.2倍。玉米生产取得这些成就,玉米良种的选育和推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西玉米育种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浩儒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80年代初期和中期,广西玉米育种工作成绩显著,选出的品种在生产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进入90年代,除单交种有所进展外,其它的品种选育尤其是顶三交种的选育,没有新的突破。其原因是没有过硬单交种(组合)和新的父本种(系)。... 80年代初期和中期,广西玉米育种工作成绩显著,选出的品种在生产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进入90年代,除单交种有所进展外,其它的品种选育尤其是顶三交种的选育,没有新的突破。其原因是没有过硬单交种(组合)和新的父本种(系)。因而目前的育种工作应以单交种为主攻方向,同时抓好优良单交种为基础的顶三交种选育和综合种的合成,培育二环系,使它成为“一肩挑”育种程序,以提高单交种利用率和其它品种选育成效,做到早出品种,多出品种,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促进全区玉米生产全面发展。欲达此目的,首先要加强自交系和群体改良种的研究,打好育种工作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广西 杂交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燕听 时成俏 李体琛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7期142-143,共2页
通过2002~2006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对广西目前鲜食糯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及抗性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广西近期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目标是加强对薄皮性状和抗性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注重抗倒、耐寒、耐热、耐涝、耐旱的优质糯玉米... 通过2002~2006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对广西目前鲜食糯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及抗性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广西近期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目标是加强对薄皮性状和抗性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注重抗倒、耐寒、耐热、耐涝、耐旱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品种现状 发展方向 广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玉米农艺性状 被引量:9
18
作者 谭贤杰 覃兰秋 +5 位作者 廖金秀 周锦国 江禹奉 谢和霞 程伟东 吴子恺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6,共5页
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多属于数量性状范畴,这类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使其遗传极为复杂,并且性状间常存在复杂相关关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间的复杂关系使得育种中对以产量为目标的选择极为困难。多元统计分析... 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多属于数量性状范畴,这类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使其遗传极为复杂,并且性状间常存在复杂相关关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间的复杂关系使得育种中对以产量为目标的选择极为困难。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性综合分析方法。合理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加深对性状间相互关系的遗传规律及各相关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认识,为新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35个玉米品种(组合)的20个农艺性状应用GGE双标图、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日产量、千粒重、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20个农艺性状可综合为6个公因子;以6个公因子为综合指标对35个品种(组合)聚类结果聚成17个类群,其中G8、G14、G12、G10和G17为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GGE—biplot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培杂交种桂花1号和桂三1号的选育及其利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杭玲 卢卫山 +2 位作者 罗毓喜 刘华 程伟东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1年第4期149-151,共3页
用水白×77杂交一代花粉经人工培养育成纯合二倍体花粉自交系倍11,它与常规自交系白158杂交育成的单交种桂花1号,以桂花1号做母本与常规系白M9—2杂交育成的三交种桂三1号,各世代之间的主要性状和生活力均表现相对稳定,两者多点试... 用水白×77杂交一代花粉经人工培养育成纯合二倍体花粉自交系倍11,它与常规自交系白158杂交育成的单交种桂花1号,以桂花1号做母本与常规系白M9—2杂交育成的三交种桂三1号,各世代之间的主要性状和生活力均表现相对稳定,两者多点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药培养 杂种 桂花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广西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莫新 朱国金 程伟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4-239,共6页
本文用1983—1985年广西春大豆区试播种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广西春大豆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的关键气象因子:播种至出苗期为土壤温度;出苗至始花期为日平均气温和降水日数;始花至成熟期为日照时数;出苗至成... 本文用1983—1985年广西春大豆区试播种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广西春大豆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的关键气象因子:播种至出苗期为土壤温度;出苗至始花期为日平均气温和降水日数;始花至成熟期为日照时数;出苗至成熟期为降水日数。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始花至成熟期的温度日较差、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温度日较差和降水量对广西春大豆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发育 产量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