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州湾海域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姜绪 韦秀梅 +4 位作者 冯艳微 韩慧宗 王圣 刘相全 童潼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1,共5页
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山东莱州湾海域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及幼虫发育。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小刀蛏性别可通过性腺颜色区分,雌性为白色,雄性为黄色;1个生殖周期为... 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山东莱州湾海域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及幼虫发育。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小刀蛏性别可通过性腺颜色区分,雌性为白色,雄性为黄色;1个生殖周期为1年,性腺发育经历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阶段;莱州湾繁殖期为6月中旬–7月上旬。小刀蛏受精卵卵径为50–55μm,在水温26℃、盐度28的条件下,经24 h发育至D形幼虫,10 d后幼虫发育变态为稚贝。对莱州湾小刀蛏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可为该海域小刀蛏的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蛏 繁殖生物学 性腺发育 胚胎及幼虫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载体填料在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贤丰 单洪伟 +2 位作者 张家松 马甡 李色东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7,33,共7页
为研究甘蔗渣作为载体填料用于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可行性,在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培养生物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海水养殖排放水处理系统。通过监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等水质指标浓度变化,水体游离细菌与载体附着细菌密... 为研究甘蔗渣作为载体填料用于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可行性,在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培养生物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海水养殖排放水处理系统。通过监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等水质指标浓度变化,水体游离细菌与载体附着细菌密度变化,评价甘蔗渣载体生物滤池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以甘蔗渣为载体的生物滤池挂膜所需时间为26 d,挂膜完成后甘蔗渣附着可培养总菌和芽孢杆菌密度分别为3×108cfu/g和7.8×107cfu/g。在处理养殖水体时,生物滤池中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分别控制在0.2 mg/L和0.05 mg/L以下,同时,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由3.3×103cfu/L增加至7×104cfu/L,弧菌数量由4.9×103cfu/L下降至3.1×101cfu/L。研究表明,以甘蔗渣为载体的海水曝气生物滤池能快速有效地完成挂膜,并在海水养殖排放水处理中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生物膜载体 曝气生物滤池 海水养殖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秀华 武和英 +3 位作者 杨冰 张琴 于党辉 黄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8,共7页
实验从山东德州市一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脱氮池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特性的菌株(编号DZYC02),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丁二酸钠、乙酸钠、柠檬酸钠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种类对菌株DZYC02脱... 实验从山东德州市一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脱氮池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特性的菌株(编号DZYC02),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丁二酸钠、乙酸钠、柠檬酸钠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种类对菌株DZYC02脱氨氮效果的影响;同时以蔗糖为碳源、NH4Cl为氮源,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初始pH及盐度对该菌株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DZYC02在以柠檬酸钠为碳源、C∶N≥15、pH 5~7、盐度0~15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24 h内对浓度为20 mg/L的NH+4的去除率达100%,48 h内对浓度为20 mg/L的NO-2去除率高达100%;将该菌采用浸泡方式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生物安全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ZYC02对斑马鱼表现出较好的安全特性。分别用Biolog细菌鉴定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ZYC02为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循环水养殖系统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脱氮菌 脱氮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滩水库水质与浮游生物完整性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娄方瑞 刘明涛 +4 位作者 程光平 介百飞 贾峥 李文红 张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47-152,共6页
周年性采样,测定岩滩水库主库区3种养殖类型水域主要水质因子,构建浮游生物完整性体系(P-IBI),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P-IBI指数值与水质因子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监测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岩滩水库围栏养殖水域(C水域)生... 周年性采样,测定岩滩水库主库区3种养殖类型水域主要水质因子,构建浮游生物完整性体系(P-IBI),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P-IBI指数值与水质因子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监测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岩滩水库围栏养殖水域(C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优于网箱养殖次密集水域(B水域)和网箱养殖密集水域(A水域);p H值、水温(WT)和化学耗氧量(CODMn)为影响3种养殖类型水域P-IBI指数值的主要理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滩水库 浮游生物完整性 灰色关联分析 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方格星虫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兰芳 张琴 +2 位作者 童潼 许明珠 陈江虹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5,共6页
以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幼虫、稚虫和成虫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方格星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幼虫、稚虫和成虫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56.46%、66.40%和74.84%,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2.51... 以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幼虫、稚虫和成虫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方格星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幼虫、稚虫和成虫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56.46%、66.40%和74.84%,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2.51%、2.65%和2.95%,粗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30.89%、18.88%和7.86%,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35%、5.81%和5.62%,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93.54%、89.04%和85.95%。随着方格星虫的生长发育,粗蛋白和粗脂肪质量分数逐渐升高,粗灰分、总糖和水分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大部分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在一定的阶段内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3个生长阶段甘氨酸(Gly)和组氨酸(His)含量分别为2.90%、6.94%、5.57%和1.15%、1.51%、1.48%,在幼虫到稚虫阶段均显著增加(P<0.05),成虫阶段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His则保持相对恒定。3个生长阶段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分别为31.98%、27.56%和32.61%,差异显著(P<0.05),成虫最高;稚虫呈味氨基酸(DAA)/TAA最高,为58.76%,幼虫和成虫无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 呈味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东京湾云纹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声平 陈超 庄志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9,共6页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东京湾群体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显示,其东京湾群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亚中部着丝粒3对;其余21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东京湾群体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显示,其东京湾群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亚中部着丝粒3对;其余21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4,核型公式为:2n=48,6sm+42t,NF=54;第24对染色体的短臂的形态具有多态性。该鱼染色体臂数高于石斑鱼类的原始核型类群,属于石斑鱼属的特化类群。云纹石斑鱼日本东京湾群体与厦门群体染色体核型存在显著差异,东京湾群体比厦门群体多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可能是长期隔离导致染色体重组进化形成的。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可利用不同地理群体间的种内杂交优势改良云纹石斑鱼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格星虫多糖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董兰芳 张琴 +1 位作者 童潼 许明珠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289-293,共5页
通过比较水提和碱提方格星虫粗多糖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方格星虫粗多糖提取中的优劣。结果,水提粗多糖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不敏感,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度敏感,对其它细菌均为低敏感;... 通过比较水提和碱提方格星虫粗多糖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方格星虫粗多糖提取中的优劣。结果,水提粗多糖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不敏感,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度敏感,对其它细菌均为低敏感;碱提粗多糖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s)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低敏感,对白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remoris)和副溶血弧菌中度敏感,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高度敏感。表明,碱提粗多糖的抗菌活性较水提粗多糖强。两种方法提取的方格星虫粗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水提和碱提多糖浓度均在800μg·mL-1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为40.32%和39.86%;两种多糖浓度分别在800μg·mL-1和600μg·mL-1时对超氧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9.91%和5.86%。表明,水提方格星虫粗多糖的抗氧化性强于碱提粗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多糖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格星虫多糖碱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许明珠 张琴 +2 位作者 童潼 于海瑞 董兰芳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研究碱法提取方格星虫体壁中水溶性方格星虫多糖的条件及优化。【方法】根据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碱液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方格星虫多糖得... 【目的】研究碱法提取方格星虫体壁中水溶性方格星虫多糖的条件及优化。【方法】根据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碱液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方格星虫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碱液浓度;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6g/mL,时间4h,碱液(NaOH)的质量分数为8%。【结论】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多糖浸提提取率最大为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多糖 碱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格星虫全人工养殖技术示范推广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家林 邹杰 +1 位作者 蒋艳 张琴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12期19-21,共3页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又名裸体方格星虫或光裸星虫,俗称“沙虫”,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而素有“海滩香肠”的美誉,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海产品,为广西海洋渔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全人工养殖 技术示范 光裸星虫 营养丰富 营养成分 海洋渔业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硒酵母和维生素E对刺参生长、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琴 麦康森 +4 位作者 张文兵 马洪明 艾庆辉 徐玮 刘付志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5-1755,共11页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硒酵母和维生素E对刺参生长、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4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250 mg/kg的维生素E,每一维生素E水平下分别添加0、100、300和600 mg/kg的硒酵母,共制成8种试验饲料,...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硒酵母和维生素E对刺参生长、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4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250 mg/kg的维生素E,每一维生素E水平下分别添加0、100、300和600 mg/kg的硒酵母,共制成8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3.52±0.08)g的刺参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刺参,其中饲喂未添加硒酵母和维生素E的基础饲料的组为对照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硒酵母和维生素E对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高剂量硒酵母(600 mg/kg)和维生素E(250 mg/kg)添加组刺参的SGR最高。当饲料中不添加维生素E时,刺参的吞噬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酚氧化酶(PO)活性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硒酵母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且600 mg/kg硒酵母添加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饲料中250 mg/kg的维生素E时,添加600 mg/kg硒酵母组刺参的吞噬活性、RB活性和PO活性均高于其他硒酵母添加组,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硒酵母和维生素E均可显著影响刺参感染灿烂弧菌后的14 d内的累积死亡率(P<0.05)。当饲料中不添加维生素E时,刺参的累积死亡率随着硒酵母添加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P>0.05)。当饲料中添加250 mg/kg的维生素E时,各硒酵母添加组刺参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硒酵母和维生素E均可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免疫力和抗病力,同时添加600 mg/kg硒酵母和250 mg/kg的维生素E是本研究最优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硒酵母 维生素E 免疫力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对罗非鱼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海瑞 张琴 +6 位作者 姜燕 胡修贵 刘世武 李伟忠 张保仁 范晶晶 崔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以初始体重7.30±0.12g的奥尼杂交罗非鱼幼鱼为对象,在池塘内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d的养殖试验。试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低鱼粉含量(2%)的实用饲料(D1~D5)。其中,D1为对照组,含有30%豆粕;在D2里用花生粕蛋白替代D1中50%的豆粕蛋白... 以初始体重7.30±0.12g的奥尼杂交罗非鱼幼鱼为对象,在池塘内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d的养殖试验。试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低鱼粉含量(2%)的实用饲料(D1~D5)。其中,D1为对照组,含有30%豆粕;在D2里用花生粕蛋白替代D1中50%的豆粕蛋白;D3~D5是在Diet2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5%晶体赖氨酸+0.05%晶体蛋氨酸、0.25%微囊赖氨酸+0.05%微囊蛋氨酸、0.50%微囊赖氨酸+0.10%微囊蛋氨酸。饲料中添加0.5%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用于测定营养成分或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罗非鱼的成活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D5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D2组最低;D2与D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5和对照组(P<0.05)。D5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2与D3组(P<0.05);罗非鱼的肥满度在对照组、D4与D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2与D3组(P<0.05);罗非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脂肪、总能及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在对照组、D4与D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D2组(P<0.05);花生粕替代豆粕及添加晶体或微囊氨基酸对罗非鱼体常规成分和必需氨基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豆粕 花生粕 赖氨酸 蛋氨酸 生长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流水池塘系统中俄罗斯鲟幼鱼代谢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志飞 温海深 +2 位作者 李吉方 来长青 刘传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398,共6页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放养密度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幼鱼血液激素、生理生化组分的影响机制,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别按2.5 kg/m^3(80 ind./m^2)(SD1组)、3.6 kg/m^3(115 ind./m^2)(SD...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放养密度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幼鱼血液激素、生理生化组分的影响机制,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别按2.5 kg/m^3(80 ind./m^2)(SD1组)、3.6 kg/m^3(115 ind./m^2)(SD2组)和4.7 kg/m^3(150 ind./m^2)(SD3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6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俄罗斯鲟幼鱼养殖50 d后,各密度组试验鱼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至90 d时,SD3密度组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SD1、SD2密度组;高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血红蛋白含量与养殖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养殖密度中俄罗斯鲟幼鱼的白细胞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SD3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较SD1、SD2组大幅增多,表明长期高密度养殖对俄罗斯鲟幼鱼免疫机能产生一定影响;各密度组血糖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SD1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SD2、SD3组(P<0.05);各密度组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SD3组血液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SD1、SD2组(P<0.05),且SD1和SD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养殖密度达到12.12 kg/m^3时,俄罗斯鲟幼鱼皮质醇含量急剧增加,加速幼鱼糖异生作用,耗能增加,试验鱼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俄罗斯鲟幼鱼能量利用顺序依次为血糖>血清蛋白>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养殖密度 激素 血液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糖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许明珠 张琴 +5 位作者 童万平 董兰芳 童潼 程光平 黄国强 蒋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4-54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7 200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6组方格星虫稚虫分别饲喂糖水平为1.89%、7.35%、12.8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7 200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6组方格星虫稚虫分别饲喂糖水平为1.89%、7.35%、12.81%、18.27%、23.73%和29.19%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糖水平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糖水平为1.89%~18.27%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糖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饲料糖水平继续增加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下降(P<0.05)。饲料糖水平对虫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虫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饲料糖水平为23.73%时达到最大值。虫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饲料糖水平为29.19%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糖水平对虫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虫体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酶和淀粉酶分别在饲料糖水平为23.75%、18.27%时达到最大值。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出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糖的适宜水平为1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稚虫 糖水平 生长 体组成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志飞 温海深 +3 位作者 赵艳飞 李吉方 来长青 刘传忠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389-395,共7页
【目的】为了给俄罗斯鲟鱼(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养殖管理提供借鉴,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kg/m^3(SD1)、3.6kg/m^3(... 【目的】为了给俄罗斯鲟鱼(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养殖管理提供借鉴,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kg/m^3(SD1)、3.6kg/m^3(SD2)和4.7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m×4.4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d。【结果】SD3组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SD1组和SD2组(P<0.05),表明较高的养殖密度打破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抑制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发挥。SD3组幼鱼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SD1组、SD2组(P<0.05),这是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的表现。随着养殖密度增加俄罗斯鲟幼鱼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逐渐升高,肝体指数降低。SD3组俄罗斯鲟幼鱼脾脏系数显著低于SD1、SD2组水平(P<0.05),血液溶菌酶活性以及C3补体因子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过分提高养殖密度,将会导致俄罗斯鲟幼鱼出现拥挤胁迫,使机体的自由基"稳态性动态平衡"遭受破坏,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肝脏和脾脏均受损,免疫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且随养殖密度增加抑制效应愈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养殖密度 超氧化物歧化酶 代谢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灰海马幼体生长、成活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晓东 张琴 +2 位作者 王韩信 李燕 陆锦天 《水产科技情报》 201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通过给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 Perry)初生幼体口服卤虫包膜的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探讨其对海马幼体生长、成活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共计3批初生的灰海马幼体(3对亲本一次产出的全部幼体),每批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 通过给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 Perry)初生幼体口服卤虫包膜的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探讨其对海马幼体生长、成活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共计3批初生的灰海马幼体(3对亲本一次产出的全部幼体),每批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批幼体作为3个重复组,以排除初生幼体质量不同引起的差异。试验组投喂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处理过的卤虫幼体,对照组投喂未经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处理的卤虫幼体,试验时间为25 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灰海马幼体体长和体长增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方面,仅第3批中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两批无显著差异;3批次试验组灰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酶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间除第3批试验灰海马幼体的脂肪酶活力及第1批试验灰海马幼体的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批次中试验组灰海马肠道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口服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人工养殖灰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及肠道消化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微生态制剂 灰海马 生长 成活率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格星虫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艳 谢一兴 +5 位作者 邹杰 李蕾藓 孙仁杰 王欣 张琴 聂振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11,共5页
目的:对方格星虫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方格星虫匀浆后于室温下用乙醇提取,然后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分别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检测,同时与合成的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_C)进行对照,并对有抗氧化活性的提取物进行... 目的:对方格星虫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方格星虫匀浆后于室温下用乙醇提取,然后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分别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检测,同时与合成的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_C)进行对照,并对有抗氧化活性的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层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弱;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鉴定出59个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和甾体为主要成分;方格星虫水层具有多种成分,包括蛋白质、总糖、牛磺酸和SOD等。结论:不饱和脂肪酸、甾体、多肽、牛磺酸和SOD对方格星虫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抗氧化活性 气质联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甘氨酸可提高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孝毅 张琴 +4 位作者 李俊 刘东 张含乐 张文兵 麦康森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8,共8页
为研究饲料甘氨酸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氧化和抗应激反应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130.35±8.37)g的大黄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网箱)50尾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的甘氨酸(0、0.6%、1.2%、2.4%、4.8%... 为研究饲料甘氨酸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氧化和抗应激反应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130.35±8.37)g的大黄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网箱)50尾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的甘氨酸(0、0.6%、1.2%、2.4%、4.8%和6.0%),配制出甘氨酸实测含量分别为(1.58%、2.15%、2.75%、3.96%、6.33%和7.51%)的6种实验饲料。经过30 d养殖后,对大黄鱼进行拖网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实验结束后,饲料处理未对大黄鱼的存活和体成分产生显著影响。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在饲料甘氨酸含量为2.75%时达到最大值,而丙二醛的含量在甘氨酸含量为3.96%时达到最小值,但与2.75%组无显著差异(P>0.05)。以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根据二次曲线回归模型得出大黄鱼饲料中甘氨酸的适宜含量为3.57%。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均在饲料甘氨酸含量为2.75%时呈现最小值(P<0.05)。在拖网应激前,饲料甘氨酸含量为2.75%时,大黄鱼血清皮质醇的含量最高。在拖网应激后,该处理的大黄鱼血清皮质醇的变化幅度最小,而此时的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综合考虑大黄鱼的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本研究推荐大黄鱼饲料中甘氨酸的适宜含量为2.75%–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甘氨酸 抗氧化 抗应激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琴 许明珠 +5 位作者 童潼 童万平 董兰芳 程光平 邹杰 蒋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配制5种不同糖脂比(0.68、1.02、1.62、2.61和4.35)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16.77±0.40)mg的5组方格星虫稚虫8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配制5种不同糖脂比(0.68、1.02、1.62、2.61和4.35)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16.77±0.40)mg的5组方格星虫稚虫8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结果表明:饲料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稚虫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糖脂比的增大先升后降,当饲料糖脂比为2.61(糖含量为20.64%,粗脂肪含量为7.92%)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451.78%和3.41%/d。饲料糖脂比对虫体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虫体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糖脂比为4.35(糖含量为24.56%,粗脂肪含量为5.64%)时,水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并与饲料糖脂比为0.68(糖含量为10.48%,粗脂肪含量为15.43%)时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糖脂比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出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最适糖脂比为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稚虫 糖脂比 生长 体成分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源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成活率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琴 许明珠 +3 位作者 程光平 董兰芳 童潼 黄国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8,共7页
以初始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投喂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糊化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糖源的7种等氮(45%蛋白)等脂(9%脂肪)饲料56d,研究饲料中的糖源对稚星虫生长、成活率及体... 以初始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投喂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糊化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糖源的7种等氮(45%蛋白)等脂(9%脂肪)饲料56d,研究饲料中的糖源对稚星虫生长、成活率及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糊化玉米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处理组(P<0.05),而饲料中糖源对稚星虫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体组成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体水分和体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葡萄糖处理组方格星虫稚虫的体水分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土豆淀粉组(P<0.05),其他各实验组差异不显著;葡萄糖处理组方格星虫稚虫的体粗蛋白含量最低,显著低于糊化及非糊化淀粉组(P<0.05)。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体粗脂肪含量及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稚星虫对大分子糖类(淀粉)的利用能力显著优于双糖(蔗糖)和单糖(葡萄糖)。另外,玉米淀粉预糊化显著提高了方格星虫稚虫对玉米淀粉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糖源 生长 成活率 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源饲料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生长、体组成、血糖水平和肝脏糖酵解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兰芳 张琴 +3 位作者 程光平 许明珠 童潼 熊向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9,共8页
分别以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饲料,对初始体重为(31.24±0.58)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比较不同糖源饲料对卵形鲳鲹生长、体组成、血液指标和糖酵解... 分别以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饲料,对初始体重为(31.24±0.58)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比较不同糖源饲料对卵形鲳鲹生长、体组成、血液指标和糖酵解酶活力的影响,筛选出最有利于生长的糖种类。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糖分子量增大有增大的趋势,其中,糊化玉米淀粉的WG和SGR最高分别为335.35%和2.62%/d;不同糖源组的脏体比(VSI)、肝体比(HSI)、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及血糖、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为葡萄糖组最高;除己糖激酶(HK)活力外,各糖源组的其他糖酵解酶活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亦是葡萄糖组最高。在本实验条件下,卵形鲳鲹对淀粉类大分子糖的利用效果优于葡萄糖等小分子糖类,糊化玉米淀粉组的生长效果最好;不同糖源饲料对卵形鲳鲹糖代谢过程中糖原合成、糖脂转化、糖酵解等途径的相关指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糖源 生长 体组成 血糖 糖酵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