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形鲳鲹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彭敏 陈晓汉 +3 位作者 陈秀荔 蒋伟明 杨春玲 李咏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87-1991,共5页
利用AFLP技术对北部湾卵形鲳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可为卵形鲳鲹种质优化提供基础依据。研究采用10对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中共扩增出51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133个,占总位点数的25.93%,两个群体平均多态位点... 利用AFLP技术对北部湾卵形鲳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可为卵形鲳鲹种质优化提供基础依据。研究采用10对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中共扩增出51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133个,占总位点数的25.93%,两个群体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23.59%和18.32%,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养殖群体中低频位点明显减少而隐性纯合基因位点显著增加表明养殖群体丢失了低频基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小,群体遗传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AFLP 养殖群体 野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温速度下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耐寒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兰 林勇 +6 位作者 张永德 杨慧赞 卢其西 陆勤娟 李坤媛 蓝宝同 唐启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05-1709,共5页
测定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2、0.4、0.6和0.8℃/3 h匀速降温至所有试验鱼死亡,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持续时间、累计昏迷率和累计死亡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四... 测定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2、0.4、0.6和0.8℃/3 h匀速降温至所有试验鱼死亡,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持续时间、累计昏迷率和累计死亡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降温模式下,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昏迷温度范围为9.4~9.9℃,半数昏迷温度分别为8.6、8.4、9.2、9.8℃;低温死亡温度范围为7.9~9.5℃,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6、7.7、7.5和6.8℃。累计昏迷率与持续时间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6.426+0.063x、y=-3.512+0.074x、y=-2.431+0.081x和y=-1.454+0.080x。累计死亡率与持续时间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5.783+0.053x,y=-2.295+0.042x,y=-1.719+0.049x和y=-1.325+0.051x;0.2和0.8℃/3 h试验组的累计昏迷率与累计死亡率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47+1.027x和y=-0.019+0.059x。0.2℃/3 h试验组的降温速度较符合罗非鱼在寒冷环境下的自然规律,可以作为降温模式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降温速度 半致死温度 耐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章生 林勇 +5 位作者 杨慧赞 张永德 陈忠 黄姻 彭婷 张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 GF)、逻辑斯谛生长方程(Logistic GF)、Gompertz生长方程(Gompertz GF)和灰色动态生长方程(GD GF)等4种常用动物生长模型对网箱养殖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进行拟合,根据各... 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 GF)、逻辑斯谛生长方程(Logistic GF)、Gompertz生长方程(Gompertz GF)和灰色动态生长方程(GD GF)等4种常用动物生长模型对网箱养殖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进行拟合,根据各模型拟合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判断拟合程度。结果表明:VB GF生长模型对体重生长的拟合效果最好,而Gompertz GF生长模型对吉富罗非鱼体长生长的拟合效果最好。从实际拟合结果综合评价来看,VB GF生长方程最好,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39.008(1-1.005e-0.08t),R2=0.993;Wt=1514.50(1-1.025e-0.101t)3,R2=0.999,体重生长拐点为11.13月龄,相应的体长为22.92 cm,体重为448.74 g。吉富罗非鱼生长模型可以用于描述罗非鱼生长过程,反映机体生长发育规律,可为罗非鱼规模化养殖和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生长模型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IHHNV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秀荔 牛生洋 +6 位作者 赵永贞 彭敏 杨春玲 崔亮 蒋伟明 李咏梅 陈晓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9-34,共6页
利用SSR标记分析广西凡纳滨对虾育种中心选育的凡纳滨对虾品种中抗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家系的遗传多样性,为凡纳滨对虾抗IHHNV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体外攻毒试验,从育种中心构建的凡纳滨对虾家系中筛选出抗... 利用SSR标记分析广西凡纳滨对虾育种中心选育的凡纳滨对虾品种中抗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家系的遗传多样性,为凡纳滨对虾抗IHHNV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体外攻毒试验,从育种中心构建的凡纳滨对虾家系中筛选出抗IHHNV的家系,然后利用SSR标记对筛选出的抗IHHNV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在上述抗病毒品种中共检测到162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平均为3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72 8~0.479 7之间,平均为0.434 1;抗病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94 2,表明筛选出的抗病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IHHNV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fAFLP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敏 陈秀荔 +2 位作者 蒋伟明 杨春玲 李咏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阐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机制,采用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技术分析了企鹅珍珠贝广西涠洲岛、广东流沙湾和海南黎安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选取7对引物组合对90个个体(每个群体30个... 为阐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机制,采用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技术分析了企鹅珍珠贝广西涠洲岛、广东流沙湾和海南黎安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选取7对引物组合对90个个体(每个群体30个)进行fAFLP扩增,结果发现每个个体均能扩增出清晰的、可重复的扩增条带,每对引物的扩增位点数在100—163之间,共得到895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数为865个;涠洲岛、流沙湾和黎安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70.73%、63.13%、66.82%。Nei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634、0.1558、0.1783,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635、0.2474、0.2932。3个群体间遗传相似度在0.9722—0.9824之间,遗传距离在0.0177—0.0282之间。根据遗传距离绘制UPGMA聚类图,但Mantel检验结果显示企鹅珍珠贝三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结果均显示企鹅珍珠贝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7.91%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92.09%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分析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基因流Nm发现3个群体有基本相同的遗传结构,有明显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表明北海涠洲岛群体、湛江流沙湾群体和海南黎安群体的企鹅珍珠贝种质有较高的多态位点比例,但未发生显著地理分化。这一结果为我国企鹅珍珠贝的良种选育以及种质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野生群体 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抗病性状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佳杰 周宇 +3 位作者 沈夏霜 李莉 罗永巨 甘西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21,共6页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抗病群体和易感病群体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30个微卫星位点中20个能扩增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清晰条带;抗病群体和易感病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5,2.4个;观测...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抗病群体和易感病群体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30个微卫星位点中20个能扩增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清晰条带;抗病群体和易感病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5,2.4个;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69和0.441,0.440和0.476;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59和0.379;UNH845和UNH189位点在抗病群体中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GM180位点在易感病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指数为0.055和0.054。此外,GM251和GM462位点的差异等位基因片段(135,198 bp)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易感病群体,推测这2个基因片段与抗病性状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抗病群体与易感病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筛选出2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为开展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抗病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营盘新珍珠贝养殖区浮游植物现状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大鹏 何安尤 +1 位作者 张益峰 甘西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2010-2011年,按季节在北海营盘新珍珠贝养殖区海域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对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有浮游植物36属、82种;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优势种分别为细柱藻属(Leptocylindrus)、海链藻属(Thalas... 2010-2011年,按季节在北海营盘新珍珠贝养殖区海域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对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有浮游植物36属、82种;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优势种分别为细柱藻属(Leptocylindrus)、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角毛藻属(Thalassiosira)、菱形藻属(Nitzschia)和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各季节各站位浮游植物数量在2.8×104~9.6×104个/L,均位于同一数量级,多样性指数为2.54~2.94,均匀度指数在0.47~0.55,水质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作为规划的珍珠贝养殖区,该海域饵料生物数量偏低,是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营盘 新珍珠贝养殖区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评估及其表型性状相关系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佳杰 沈夏霜 +2 位作者 周宇 谭芸 甘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吉富罗非鱼的生长规律及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吉富罗非鱼的养殖和亲本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菲律宾、马来西亚2个吉富罗非鱼群体及其杂交组合为试材,对它们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性状指标(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 【目的】探讨吉富罗非鱼的生长规律及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吉富罗非鱼的养殖和亲本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菲律宾、马来西亚2个吉富罗非鱼群体及其杂交组合为试材,对它们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性状指标(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其杂交种3个群体的日增质量分别为4.90,3.77和4.16g/尾,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分别为5.63,5.42和5.49%/d,3个群体间的日增质量和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差异显著(P<0.05)。(2)养殖45d之后,马来西亚群体的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菲律宾群体和杂交群体,而菲律宾群体与杂交群体的日增质量出现显著差异是在养殖75d之后。(3)3个群体间的体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质量与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马来西亚群体的生长优势最明显,同时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能 表型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精子超低温保存前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春玲 陈秀荔 +5 位作者 赵永贞 李咏梅 彭敏 杨彦豪 何苹萍 陈晓汉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6,共5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超低温保存前后南美白对虾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正常精子由圆球形的主体部和棘突组成,主体部由顶体、亚顶体区、细胞核和环核细胞质带组成。超低温冷冻处理及升温复苏后受损精子棘突...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超低温保存前后南美白对虾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正常精子由圆球形的主体部和棘突组成,主体部由顶体、亚顶体区、细胞核和环核细胞质带组成。超低温冷冻处理及升温复苏后受损精子棘突脱落,顶体囊泡化,精子细胞膜皱缩、肿胀,膜间腔增大,损伤严重者,顶体脱落,核变形,核膜破裂,核出现空泡化。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处理及升温复苏过程主要造成南美白对虾精子的顶体和膜结构的损伤,致使精子成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精子 超低温保存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微生物DNA对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婷 张彬 +7 位作者 梁万文 陈福艳 陈明 余晓丽 雷爱莹 王瑞 罗永巨 甘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3-1477,共5页
将4种微生物基因组DNA腹腔注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8 h后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在攻毒后24和48 h采血,通过测定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以及血液中病原菌感染量和死亡率,探讨注射4... 将4种微生物基因组DNA腹腔注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8 h后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在攻毒后24和48 h采血,通过测定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以及血液中病原菌感染量和死亡率,探讨注射4种微生物DNA对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的作用。结果显示,注射大肠杆菌DNA的实验组,LSZ、AKP和SOD均无明显变化(P>0.05),表现为先略低于对照组后升至正常水平;而注射鮰爱德华氏菌DNA、毕赤酵母DNA和生理盐水的实验鱼,LSZ和AKP表现出明显变化(P<0.05),LSZ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而AKP变化趋势则不同。注射感染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其中24 h大肠杆菌组感染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48 h各试验组的细菌感染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以大肠杆菌组和嗜水气单胞菌组最低,且其死亡率也最低,表明注射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基因DNA和嗜水气单胞菌基因DNA能增强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基因组DNA 海豚链球菌 溶菌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人工养殖与繁殖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艳玲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11期1-4,共4页
黄鳝,俗称鳝鱼,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为温热带淡水底柄生活鱼类,是我国的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黄鳝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泰国、日本等国家,尤以我国分布最广,在湖泊、河流、沟渠等水体中最为常见。黄鳝与其他淡... 黄鳝,俗称鳝鱼,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为温热带淡水底柄生活鱼类,是我国的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黄鳝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泰国、日本等国家,尤以我国分布最广,在湖泊、河流、沟渠等水体中最为常见。黄鳝与其他淡水名优水产动物相比,具有肉质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食用和药用价值高,内脏与骨骼小.出肉率高,可在庭院养殖亦可规模化养殖,养殖场所无特别要求,易于饲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属 人工养殖 繁殖 名优鱼类 规模化养殖 硬骨鱼纲 水产动物 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品系奥利亚罗非鱼网箱养殖生长性能评估
12
作者 曾兰 林勇 +1 位作者 张永德 陈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8-712,共5页
为了选出生长性能优秀的罗非鱼品系,以3个品系(广东、美国、埃及)奥利亚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对其网箱生长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雄鱼之间、雌鱼之间的绝对增重率(AGR)和特定增重率(SGR)差异极显著(P<0.01);末重变异系数以广东奥利亚... 为了选出生长性能优秀的罗非鱼品系,以3个品系(广东、美国、埃及)奥利亚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对其网箱生长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雄鱼之间、雌鱼之间的绝对增重率(AGR)和特定增重率(SGR)差异极显著(P<0.01);末重变异系数以广东奥利亚罗非鱼最大,广东雄鱼和埃及雄鱼差异显著(P<0.05),美国雌鱼和广东、埃及雌鱼差异显著(P<0.05);雄鱼之间、雌鱼之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形态上埃及奥利亚雄鱼头小、背高、体厚,埃及奥利亚雌鱼体型狭长。埃及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在绝对增重率、特定增重率、形态性状等方面表现较好,生长性能优越,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绝对增重率 特定增重率 生长性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相关分析及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俊 凌正宝 +6 位作者 唐瞻杨 罗永巨 郭忠宝 郭恩彦 严欣 张明 甘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2-1278,共7页
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尼罗罗非鱼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相关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以研究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 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尼罗罗非鱼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相关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以研究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与全长、体长、体高的相关性相对显著,与尾柄长的相关性不明显。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尼罗罗非鱼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高于0.983,其中以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1),运用这3种模型对尼罗罗非鱼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比较分析较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相关分析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ANT2基因的克隆及低温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殷勤 崔亮 +6 位作者 彭金霞 韦嫔媛 谢达祥 陈秀荔 王志伟 李奎 陈晓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适应低温的分子机理,实验对从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抑制性消减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360 bp EST序列进行了研究。首先,同源比对显示该EST片段与其他物种的ANT2基因高度同源,命名为凡纳滨对虾ANT2基因(LVANT2);其次,通过构建...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适应低温的分子机理,实验对从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抑制性消减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360 bp EST序列进行了研究。首先,同源比对显示该EST片段与其他物种的ANT2基因高度同源,命名为凡纳滨对虾ANT2基因(LVANT2);其次,通过构建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全长cDNA文库,PCR扩增获得LVANT2基因的全长cDNA1540 bp,其中包括101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36个氨基酸残基。然后,对基因进行了不同组织和低温处理的表达谱分析:(1)组织表达谱的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2)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15℃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13℃开始呈下调表达,11℃时表达量又升高;13℃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发现该基因在12h内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48h后表达量最高。LVANT2基因的低温诱导表达模式说明其可能在凡纳滨对虾低温适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ANT2 表达量 抑制性消减文库 cDNA全长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肌球蛋白轻链基因MLC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文兰 盛小伟 +3 位作者 高永华 陈晓汉 马宁 熊建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8-1563,共6页
以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获得MLC基因,克隆获得全长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包含462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153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17.5ku,等电点... 以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获得MLC基因,克隆获得全长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包含462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153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17.5ku,等电点为4.67。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MLC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期的肌肉组织中表达情况,显示MLC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的心脏、肝胰腺、肌肉、胃、肠、眼柄、鳃和血等组织或器官中都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低;在日龄为45 d的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日龄为10 d的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肌球蛋白轻链 抑制性差减杂交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BT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勤 彭金霞 +4 位作者 崔亮 谢达祥 王志伟 李奎 陈晓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96-2400,共5页
通过电子克隆所得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首次克隆得到长655 bp的凡纳滨对虾通用转录因子3(Basic Tran-scription Factor 3,BTF3)基因序列,其中包括5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推算分子量约45.79 kDa,理论等电... 通过电子克隆所得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首次克隆得到长655 bp的凡纳滨对虾通用转录因子3(Basic Tran-scription Factor 3,BTF3)基因序列,其中包括5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推算分子量约45.79 kDa,理论等电点为4.9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TF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保守的NAC结构功能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该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肌肉组织表达量最高,在肠中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BTF3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MT基因序列及其在卵巢发育和低温胁迫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金霞 房振峰 +7 位作者 韦嫔媛 胡睿宇 李咏梅 蒋伟明 陈秀荔 赵永贞 李文红 陈晓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3,共6页
在低温处理仔虾全长cDNA文库的筛选测序中,获得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mei)金属硫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425个碱基,包含177 bp开放阅读框,上游98 bp的非编码区及下游150 bp的非编码区,编码58个氨基酸,其中半胱氨酸含量丰... 在低温处理仔虾全长cDNA文库的筛选测序中,获得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mei)金属硫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425个碱基,包含177 bp开放阅读框,上游98 bp的非编码区及下游150 bp的非编码区,编码58个氨基酸,其中半胱氨酸含量丰富,富含金属硫蛋白典型的Cys-X(1-3)-Cys结构。多序列比对表明,凡纳滨对虾MT蛋白序列与美洲螯龙虾(Homarus americanus)MT蛋白序列具最高同源性72.4%。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MT基因在卵巢组织中呈优势表达,在不同发育期的卵巢中的表达量都很高,在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上调表达。实验所得结果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金属硫蛋白基因在生殖发育和低温应激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金属硫蛋白 低温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仔虾全长cDNA文库及troponin I基因三种拷贝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金霞 房振峰 +6 位作者 韦嫔媛 李咏梅 蒋伟明 陈秀荔 赵永贞 李文红 陈晓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9,共7页
运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的滴度为1.05×106pfu/mL,重组率94%,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0kb。随机选取116个克隆进行测序鉴定,获得111条有效序列,其unigene比例79.2%,涵盖了蛋白质合成、细胞... 运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的滴度为1.05×106pfu/mL,重组率94%,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0kb。随机选取116个克隆进行测序鉴定,获得111条有效序列,其unigene比例79.2%,涵盖了蛋白质合成、细胞骨架、核糖体结构、信号传导、代谢、细胞周期、能量产生与转换、转录、抗逆及防御、生物发育等10多种功能类别,其中与发育(10.34%)及抗逆及防御(10.34%)相关基因占20.68%。对测序获得的肌肉发育相关trioponinⅠ基因的3个不同拷贝进行了序列和进化比较分析。研究为发育和耐寒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探索创造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cDNA文库 耐寒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三个世代耐寒性能的选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忠 唐章生 +5 位作者 林勇 杨慧赞 张永德 黄姻 彭婷 张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法,以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自然种群作为选育种群进行自繁,通过耐寒与生长性能评价及低温选育,获得埃及品系尼罗基础群和核心群各1个,基础群1 180尾,选留率30.50%;P0代核心群292尾,雌雄比例为1∶1,选留率16.48%;P1...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法,以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自然种群作为选育种群进行自繁,通过耐寒与生长性能评价及低温选育,获得埃及品系尼罗基础群和核心群各1个,基础群1 180尾,选留率30.50%;P0代核心群292尾,雌雄比例为1∶1,选留率16.48%;P1代核心群均由10个家系组成,每个家系选留80~100尾,选留率25%左右,核心群的个体在400尾左右。在核心群选育的基础上,应用巢式配对的方法配对P1代家系283个,产苗家系137个,配对成功率48.41%,产苗135 550尾;配对P2代家系91个,产苗家系42个,配对成功率46.13%,产苗30 400尾。选留的10个家系耐寒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P1和P2代的平均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07°C和7.75°C,比自然种群低7.88%和13.98%,平均相对存活率分别提高21.52%和26.35%,平均生长速度提高9.77%和18.90%;其中P1和P2代耐寒性能最好家系的半致死温度分别比自然种群降低9.13%和18.98%,平均相对存活率提高25.29%和30.34%,生长速度提高15.87%和33.00%。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耐寒选育P1、P2代的所有家系和核心群的耐寒和生长性能均高于自然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品系 尼罗罗非鱼 耐寒性能 家系选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罗非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姻 唐章生 +5 位作者 林勇 陈忠 杨慧赞 张永德 彭婷 张妍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⑴在外界环境温度从28℃降至16℃时,罗非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含量均有下降或显...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⑴在外界环境温度从28℃降至16℃时,罗非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含量均有下降或显著下降;但当温度继续降至10℃时,这些指标均显著上升,恢复或超过常温下的水平。⑵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相对于16℃组,12℃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下降;但相对于28℃组,10℃组RDW-CV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16℃或12℃组,10℃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比率(P-LCR)均显著升高,但是10℃组与28℃组间差异均不显著。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GB、MCH、MCHC与胁迫温度显著相关,平均红细胞压积(MCV)与水温呈正相关,其中MCV和MCHC两个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HGB、MCH、MCHC和MCV可作为低温胁迫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罗非鱼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