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甘蔗分生育期干旱特征与致灾危险性评估
1
作者 刘志平 匡昭敏 +3 位作者 郭媛 马瑞升 丁美花 吴炫柯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1-10,I0001,共11页
干旱致灾危险性是造成甘蔗干旱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甘蔗分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及致灾危险性评估对开展干旱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1~2020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数据,基于甘蔗水分亏缺距平指数,结合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表示... 干旱致灾危险性是造成甘蔗干旱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甘蔗分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及致灾危险性评估对开展干旱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1~2020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数据,基于甘蔗水分亏缺距平指数,结合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表示方法,构建甘蔗分生育期干旱致灾危险性指数,对广西甘蔗分生育期的干旱发生频率、强度特征以及致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甘蔗干旱在各个生育期均有发生且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性较大,总体上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相当均为最低,茎伸长期其次,工艺成熟期发生频率最高。在甘蔗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桂南干旱发生频率最高,桂中和桂北相当;茎伸长期干旱发生频率桂北、桂中和桂南相当;工艺成熟期桂南和桂中相当均为最高、桂北最低。甘蔗干旱强度随生育期推进显著增强,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相当均为最低、茎伸长期其次,在工艺成熟期最高,一般为重度和特重度干旱强度。甘蔗各个生育期均有干旱致灾危险,总体致灾危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艺成熟期、茎伸长期、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工艺成熟期较高且高风险区位于桂南和桂北大部,茎伸长期较高且高风险区位于桂东北大部和桂中局部,播种出苗期较高且高风险区主要为百色市大部,分蘖期广西大部为低风险区。因此,本文研究为提高甘蔗干旱风险预估预警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 致灾危险性 水分亏缺指数 分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作物降水适宜度评价模型在广西甘蔗的适用性比较
2
作者 刘武 匡昭敏 +3 位作者 张蕾 程俊淇 欧晔 赖嘉良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11-21,共11页
针对侯英雨等的模型(模型Ⅰ)和魏瑞江等的模型(模型Ⅱ)2种作物降水适宜度模型在广西甘蔗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并使用不同降水类型、不同降水时间尺度作为输入参数,以选出相对较好的输入降水类型和降水时间尺度。利用广西91个国家气象... 针对侯英雨等的模型(模型Ⅰ)和魏瑞江等的模型(模型Ⅱ)2种作物降水适宜度模型在广西甘蔗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并使用不同降水类型、不同降水时间尺度作为输入参数,以选出相对较好的输入降水类型和降水时间尺度。利用广西9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3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甘蔗降水适宜度,使用主产市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甘蔗观测资料进行验证,选取适宜的模型和降水类型分析广西甘蔗降水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比输入10、30日时间尺度降水量,模型Ⅱ适宜度与茎伸长的平均相关系数比模型Ⅰ分别高0.06、0.12,而模型Ⅰ在超出作物需水量上、下限时出现适宜度为0的跳跃现象,模型Ⅱ相对优于模型Ⅰ;2种模型的输入降水类型的相关度从高到低均为有效降水>观测降水>可利用降水;2种模型的输入降水时间尺度的相关度从高到低排序均为30日>10日;模型Ⅱ与茎伸长的相关性显著且用于作物适宜度的时空分析时差异明显,可应用于作物适宜度和长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适宜度 模型 甘蔗 评价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生产的气候风险评估
3
作者 李莉 匡昭敏 +2 位作者 欧钊荣 马瑞升 陈冬宇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科学系统评估广西甘蔗全生育期的气候风险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潜在影响,研究采用1961~2022年的长序列气象数据、气象灾害历史资料和甘蔗种植数据,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 为科学系统评估广西甘蔗全生育期的气候风险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潜在影响,研究采用1961~2022年的长序列气象数据、气象灾害历史资料和甘蔗种植数据,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甘蔗生产气候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结果表明,广西甘蔗气候风险度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东部和北部地区因干旱频率较高而风险度较高,而桂西、桂中和桂南沿海地区因降水和温度条件较好,风险度较低。预测至2030年,桂东北地区风险度将显著增加,而桂西地区风险度最低区域有所扩大,未来气候条件将加剧甘蔗生产在区域间的不平衡性。研究结论指出,针对高风险区域,应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优化甘蔗种植布局,推广抗旱抗寒品种,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气象灾害对甘蔗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广西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气候风险 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机收作业气候适宜度评价
4
作者 欧钊荣 匡昭敏 +1 位作者 李莉 莫妘捷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53-61,共9页
为提高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通过找出影响广西甘蔗机收作业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气候适宜度指数和模型,利用广西91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24年数据计算其适宜度,基于Arcgis技术进行网格推算并制作11月至翌年3月逐月的广西甘蔗机收作业... 为提高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通过找出影响广西甘蔗机收作业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气候适宜度指数和模型,利用广西91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24年数据计算其适宜度,基于Arcgis技术进行网格推算并制作11月至翌年3月逐月的广西甘蔗机收作业气候适宜度分布图,结果表明:广西甘蔗机收作业气候适宜度呈南高北低梯度式分布;11~12月沿海三市及崇左市大部蔗区处于最适宜区,其余蔗区处于次适宜-适宜区;1~3月沿海三市部分蔗区处于最适宜区,桂北大部蔗区处于不适宜区,其余蔗区处于次适宜-适宜区;广西甘蔗机收作业气候适宜度为12月>11月>1月>2月>3月。本文研究成果为加快推进广西甘蔗机收作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收作业 气候适宜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空地”多源数据的“摩羯”台风甘蔗倒伏监测评估——以上思县为例
5
作者 马瑞升 丁美花 +2 位作者 李晓征 宫志宏 匡昭敏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为客观高效精准地评估台风引起的甘蔗倒伏情况,提升精细化甘蔗气象服务能力,本文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影像、地面气象观测和倒伏灾情调查数据,以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为例,对2024年9月初“摩羯”台风过境造成的甘蔗倒伏情况进行评估,... 为客观高效精准地评估台风引起的甘蔗倒伏情况,提升精细化甘蔗气象服务能力,本文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影像、地面气象观测和倒伏灾情调查数据,以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为例,对2024年9月初“摩羯”台风过境造成的甘蔗倒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基于“天空地”多源数据融合的甘蔗倒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南方云层影响,在台风影响前后能够完成大面积甘蔗倒伏监测工作,经检验精度超过90%;②7级以上大风即可引起茎伸长后期的甘蔗发生中等以上倒伏,对甘蔗生产造成损失;③受台风“摩羯”影响,上思县甘蔗倒伏发生率为87.8%,其中中等倒伏占比46.8%,严重倒伏占比41.0%,不考虑补救措施的情况下,评估甘蔗产量损失9.4%,约21.92万t,蔗糖产量损失13.9%,约4.05万t。这些结果为甘蔗种植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甘蔗保险定损提供了参考。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多源数据融合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类似灾害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法借鉴。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该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甘蔗倒伏监测的精度和效率,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甘蔗 倒伏 监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特征的甘蔗出苗期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志平 匡昭敏 +4 位作者 马瑞升 吴炫柯 王达 李莉 朱辛华 《甘蔗糖业》 2020年第5期41-46,共6页
为了实现田间甘蔗出苗期的自动观测,本文基于2015~2016年广西柳城县甘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实时采集的甘蔗生长图像,结合人工平行观测资料,分析甘蔗植株图像的突变性和渐变性特征,利用G/B、G/R特征指标和连通域标记方法分割植株图像及... 为了实现田间甘蔗出苗期的自动观测,本文基于2015~2016年广西柳城县甘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实时采集的甘蔗生长图像,结合人工平行观测资料,分析甘蔗植株图像的突变性和渐变性特征,利用G/B、G/R特征指标和连通域标记方法分割植株图像及消除杂草,并基于植株整体性检测实现甘蔗出苗期自动识别。利用识别方法对2016~2018年广西扶绥县甘蔗出苗期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基于图像特征自动识别甘蔗出苗期是可行的;同时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工平行观测结果相比,出苗期起始和结束的时间3年分别相差6、5和3天,总体识别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出苗期 图像特征 覆盖度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日较差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匡昭敏 欧钊荣 +3 位作者 李莉 陈冬宇 李政 刘志平 《甘蔗糖业》 2022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更科学精准地评估和预测甘蔗蔗糖分,提高蔗糖产量预报的准确率,本文结合无雨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主要对2007~2021年广西32个甘蔗主产县(市、区)气象站历年9~11月、12月~翌年2月气温日较差对相应榨季广西平均蔗糖分的影... 为更科学精准地评估和预测甘蔗蔗糖分,提高蔗糖产量预报的准确率,本文结合无雨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主要对2007~2021年广西32个甘蔗主产县(市、区)气象站历年9~11月、12月~翌年2月气温日较差对相应榨季广西平均蔗糖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甘蔗蔗糖分转化积累关键期(9~11月)气温日较差大利于蔗糖分转化积累;②可基于9~11月气温日较差并结合未来降雨、光照等气象要素开展榨季甘蔗蔗糖分转化积累影响预估和蔗糖分预报。研究结果能为保障我国食糖安全以及糖企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日较差 甘蔗 蔗糖分 气象影响评估 蔗糖分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糖料蔗压榨期机收作业气候适宜性评估及应对气候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匡昭敏 欧钊荣 +1 位作者 黄艳红 刘志平 《甘蔗糖业》 2021年第1期32-35,共4页
利用1979~2019年40个压榨期(11月至翌年3月)的无雨日数资料,从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演变特征2个维度对广西糖料蔗压榨期机收作业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11月至翌年1月广西蔗区平均机收作业适宜(无雨)天数53天,接近三分之二时间... 利用1979~2019年40个压榨期(11月至翌年3月)的无雨日数资料,从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演变特征2个维度对广西糖料蔗压榨期机收作业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11月至翌年1月广西蔗区平均机收作业适宜(无雨)天数53天,接近三分之二时间适宜机收作业,而2~3月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适宜机收作业;全压榨期机收作业适宜天数最多区域为百色市右江河谷蔗区,达三分之二以上,崇左市等西南部蔗区和北海市等南部蔗区次之,贵港、横县和来宾市的象州以南等广西中部的大部分蔗区再次之,上述蔗区机收作业适宜天数占压榨期总天数的一半以上,而柳州、河池等北部蔗区机收作业适宜天数低于一半。广西蔗区全压榨期机收作业适宜(无雨)天数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每10年2.8天,其中1月、2月为上升趋势,11月则呈减少趋势。从而提出了以12月至翌年1月作为广西糖料蔗集中机收时段,把右江河谷、桂西南和桂南蔗区作为机收作业大面积推广优先区域,研发轻便型机器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料蔗 榨季 机收作业 气候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