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眼气象灾害指标及发生规律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匡昭敏 李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龙眼 气象灾害 指标 发生规律 生育期 防灾抗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结实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小曼 吴炫科 王超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363-3364,3367,共3页
[目的]科学地利用气候资源,以保证早稻高产稳产。[方法]应用1993~2008年柳州沙塘早稻生育状况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对早稻开花期、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与水稻空壳率、... [目的]科学地利用气候资源,以保证早稻高产稳产。[方法]应用1993~2008年柳州沙塘早稻生育状况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对早稻开花期、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与水稻空壳率、秕谷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早稻各生育期气象要素对早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早稻空壳率随着开花期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秕谷率随着乳熟前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乳熟后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早稻结实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根据其变化适当地进行人工调节,可降低早稻空壳率,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空壳率 秕谷率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粗糙集的气象因子选择在虾塘水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晶晶 罗永明 +3 位作者 张纲强 匡昭敏 谢映 曾行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2-740,共9页
基于邻域粗糙集对影响虾塘水温变化的气象因子进行选择,并选取模型预测虾塘水温,为南美白对虾养殖趋利避害提供科学参考。首先,将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气压、2 min风速、10 min风速和瞬时风速等8个气象因子组合输入S... 基于邻域粗糙集对影响虾塘水温变化的气象因子进行选择,并选取模型预测虾塘水温,为南美白对虾养殖趋利避害提供科学参考。首先,将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气压、2 min风速、10 min风速和瞬时风速等8个气象因子组合输入SFNN模型(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高斯回归模型和岭回归模型进行虾塘水温预测,选取预测效果最好的SFNN模型为本研究预测模型。然后,运用邻域粗糙集和熵理论,考虑气象因子和虾塘水温之间的相关性、冗余性和交互性,选出影响虾塘水温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最后,利用选出的主要气象因子和SFNN模型实现虾塘水温预测。将基于邻域粗糙集选出的5个气象因子组合与8个气象因子组合,以及8个气象单因子分别输入SFNN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邻域粗糙集选出的5个气象因子组合预测结果最好,其预测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分别为1.1211、1.2569和0.8938,决定系数(R2)为0.7916;在气象单因子中,气压对虾塘水温的预测结果较好。因此,基于邻域粗糙集选出的5个气象因子组合,通过SFNN模型进行虾塘水温预测结果最好,此方法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塘水温 气象因子 邻域粗糙集 SF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30年短时极端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煜飞 张强 +5 位作者 鞠晓慧 肖栋 杨和平 陈杰 廖捷 邓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4-1156,共13页
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以往对于日尺度以下的短时极端降水特征和短时极端降水阈值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气象局最新研制的1991~2021年中国2464个台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全国1 h、3 h降水频率特征,采用百分位法分别统计1 h和3 h极端... 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以往对于日尺度以下的短时极端降水特征和短时极端降水阈值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气象局最新研制的1991~2021年中国2464个台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全国1 h、3 h降水频率特征,采用百分位法分别统计1 h和3 h极端降水阈值,探究了中国短时极端降水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的部分台站1 h降水频率较大,可达12%,西北地区1 h降水频率普遍偏低,大部分台站低于3%。1991~2021年期间,1 h、3 h极端降水频率呈减少趋势。共有64.7%的站3 h极端降水频率线性趋势与1 h极端降水频率线性趋势一致。我国降水极值和极端降水阈值空间特征明显,1 h降水极端降水阈值基本呈东南大、西北小的空间特征,广东、广西、海南阈值相比我国其他地区偏大。海南、广东、广西和江苏省1 h降水历史平均极值超过80 mm h^(-1),其中海南省平均极值最高,达102.7 mm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观测 降水 质量控制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与预报数据融合的森林火险预报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永明 曾行吉 +2 位作者 谢映 何立 陈燕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804-9810,共7页
针对气象因子日变化波动大容易引起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变动大这一问题,参考布龙-戴维斯方案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模型的构建思路,利用2016—2020年广西1785个森林火灾样本和气象观测数据,建立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简称“模型”)。将气象... 针对气象因子日变化波动大容易引起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变动大这一问题,参考布龙-戴维斯方案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模型的构建思路,利用2016—2020年广西1785个森林火灾样本和气象观测数据,建立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简称“模型”)。将气象观测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出每日森林火险气象监测指数,同时,将智能网格预报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出每日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指数,然后利用加权算法将每日森林火险气象监测指数和每日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指数进行融合计算,得到森林火险气象融合预报指数。利用2021年6月—2023年6月789个火灾样本,对林火险气象融合预报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融合后未来1~7 d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准确率从82%~56%,较融合前预报准确率提升1%~3%,基本满足目前广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观测与预报 数据融合 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卫宁 匡昭敏 +4 位作者 卢远 李莉 何立 罗永明 曾行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296-17298,17329,共4页
[目的]简化制作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产品的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评估图件的精细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GIS和数学、气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以干旱监测、评估为核心,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 [目的]简化制作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产品的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评估图件的精细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GIS和数学、气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以干旱监测、评估为核心,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结果]应用该系统对广西2006年11月4日的干旱进行监测,并用实际情况进行检验,证明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结论]基于GIS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了GIS与专业监测、评估模型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灵活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可视化表达,实现了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功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监测与评估系统 GIS 专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桂林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巧云 曾行吉 +2 位作者 廖雪萍 周凤珏 黄京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87-192,201,共7页
运用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对桂林市2014—2019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环境承载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4—2019年,桂林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能值投入波动不大,辅... 运用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对桂林市2014—2019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环境承载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4—2019年,桂林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能值投入波动不大,辅助能值投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可更新辅助能值投入中,劳动力能值占94.46%。能值产出中,种植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畜牧业和林业。能值投资率持续处在较低水平;净能值产出率在2014—2017年逐年递增,2018年开始递减,维持在较高水平;环境负载率较低,环境压力小,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桂林市 环境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P在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卓健 廖胜石 +2 位作者 苏传程 邓悦 张小琼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9,共11页
通过临近时次、临近空间降水回波性质相似假设,以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快速动态分级法(Fast Dynamic Categorical method,FDC)为核心,设计广西区域分钟级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模型。在单部雷达估测降水时,分两层三次使用感知器寻求合理的降... 通过临近时次、临近空间降水回波性质相似假设,以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快速动态分级法(Fast Dynamic Categorical method,FDC)为核心,设计广西区域分钟级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模型。在单部雷达估测降水时,分两层三次使用感知器寻求合理的降水类型分类Z-I关系,首先将FDC看为一种多分类算法,根据单站雷达各级回波的降水估测结果误差将回波区内的站点分为强站点和弱站点两类,然后分别对这两类站点再次使用FDC建立新的强、弱两类Z-I关系。在多部雷达组网联合估测定量降水时,将各雷达估测值等权重看待,将单部雷达估测作为一个分支,通过连结方式构建一个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无站点回波区采用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选择合适的MLP求得的Z-I关系估算降水量。对2019年3—10月试验产品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以区域站组成的训练组小时降水相关系数达0.9737,以国家级气象台站组成的测试组相关系数达0.8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动态分级法 K近邻 多层感知器 定量降水估测 Z-I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特征的雷达径向干扰回波识别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卓健 廖胜石 +3 位作者 周冬静 郭彬 苏彦 刘银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7-799,共13页
通过对2020年1月广西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拼图产品中存在径向干扰回波的166个样本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径向数据特征分析的径向干扰回波识别方法:径向数据判定法(Radial Data Determine,RDD)。径向数据判定法方法通过建立4个... 通过对2020年1月广西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拼图产品中存在径向干扰回波的166个样本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径向数据特征分析的径向干扰回波识别方法:径向数据判定法(Radial Data Determine,RDD)。径向数据判定法方法通过建立4个特征参数来描述反射率因子纵向和横向的数据特征,基于决策树方法识别出径向干扰回波。运用径向数据判定法对该166个样本进行回算,发现径向数据判定法不仅能识别出小幅度的径向干扰回波,而且能有效识别出大幅度高强度的径向干扰回波,识别和滤除效果良好。经过对2019—2020年不同天气过程下的约3 784个样本(包括有或无干扰回波)进行了应用检验,同样发现径向数据判定法对径向干扰回波的正确识别率高,误识别损失小,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业务应用前景。最后,给出了径向数据判定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干扰 数据特征 新一代天气雷达 径向数据判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