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1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1—2015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明
谢敏
+3 位作者
丁美花
许文龙
黄思琦
高菲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01—2015年间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遥感监测防城港市15 a来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特征。选用2001年、2008年和2015年获取的3期陆地卫星(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反演防城港市地表温度(la...
为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01—2015年间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遥感监测防城港市15 a来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特征。选用2001年、2008年和2015年获取的3期陆地卫星(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反演防城港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设置热岛强度及热岛比例指数2个评价指标,从热岛强度的时空分布和面积变化、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发展特征以及城市下垫面特性对热岛效应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防城港市热岛效应15 a间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防城港市各区市县建成区面积均呈迅速扩张的趋势;(2)城市热岛强度逐年增强,港口区强热岛区增幅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6.72%;(3)城市热岛比例指数逐年递增,东兴市最高,达到0.62;(4)城市绿地和水体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水体的作用距离和降温幅度均大于绿地,但防城港市建成区植被和水体的比例明显偏低。上述研究成果可为防城港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港市
地表温度(LST)
热岛强度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60年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26
2
作者
黄雪松
陈燕丽
+5 位作者
莫伟华
范航清
刘文爱
孙明
谢敏
徐圣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26-5033,共8页
利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6个市(县)的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象资料以及海平面资料,分析近60年来该生态区基本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红树林的影响,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红树植物可能造成的...
利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6个市(县)的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象资料以及海平面资料,分析近60年来该生态区基本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红树林的影响,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红树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数市(县)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霜冻日数减少;热带气旋影响个数减少但平均强度呈微弱增大趋势;大风日数减少;海平面呈缓慢上升趋势。根据Reg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未来40年(2021—2060年),在RCP4.5情景下,相对于参照时段(1986—2005年),该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将上升0.9—1.4℃,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升高,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减少;年降水量将增多1%—2%;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多;霜冻日数减少;预计未来30年,广西沿海的海平面较2019年上升40—160mm。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升高以及冬季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的减少将有利于热带红树植物的北扩;夏季高温导致的蒸发加剧及夏秋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多,可能加剧红树林病虫害。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和人为影响等多重作用会对红树林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红树林生态退化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60年
广西北部湾
红树林生态区
气候变化
气候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仁化县与广西容县沙田柚气候生态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
6
3
作者
梁敏妍
黄翠银
+4 位作者
张羽
罗晓玲
王华
史丽
杜尧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96-2503,共8页
【目的】对比广东仁化县与沙田柚原产地广西容县在沙田柚种植中的农业气候相似性,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为提升沙田柚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容县和广东仁化县两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2—2018年...
【目的】对比广东仁化县与沙田柚原产地广西容县在沙田柚种植中的农业气候相似性,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为提升沙田柚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容县和广东仁化县两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2—201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农业气候相似程度的诊断方法,对影响沙田柚生长和品质的气候生态条件进行分析;应用欧氏距离计算两县间的气候相似距离系数,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结果】在广东仁化县和广西容县的生态气候条件中,年极端最高气温、≥10.0℃年积温、日平均气温≥10.0℃天数两地均能很好地满足沙田柚的生长需求;年平均气温仁化县适宜沙田柚的生长,容县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仁化县更适宜沙田柚生长,其中,容县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仁化县则偶尔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年极端最低气温容县适宜沙田柚生长,仁化县会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容县略优于仁化县,其中,仁化县会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容县则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仁化县与容县间沙田柚主要生长期气候因子欧氏距离系数的均权综合系数为0.68,为3级相似。【结论】广东仁化县的生态气候条件能满足沙田柚的生长需求,可引种和驯化种植沙田柚,但在种植中要注意防御年度最低气温和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偏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农业气候相似程度诊断
欧氏距离
气候生态条件
广东仁化县
广西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被引量:
23
4
作者
何慧
陆虹
欧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时空特征
演变规律
阶段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气候区划
被引量:
45
5
作者
况雪源
苏志
涂方旭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研究过去有关广西气候区划的成果和196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以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6900℃和8000℃等积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以2-4月降水量300mm,200mm等雨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9℃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区的指标,制作新的广西气候区...
研究过去有关广西气候区划的成果和196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以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6900℃和8000℃等积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以2-4月降水量300mm,200mm等雨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9℃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区的指标,制作新的广西气候区划,并评述各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广西气候划分为3个气候带,9个气候区。3个气候带自北向南分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各气候区命名为:中亚热带东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东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桂中气候区、中亚热带西南部气候区、南亚热带东部气候区、南亚热带中部气候区、南亚热带西部气候区、沿海北热带气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区划
气候带
气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
45
6
作者
李秀存
苏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气候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子,对旅游圣地的旅游气候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无论是对旅游部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爱好者选择旅游时间和地点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文中选取广西81个站点1966~1995年夏季(7月)的平...
气候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子,对旅游圣地的旅游气候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无论是对旅游部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爱好者选择旅游时间和地点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文中选取广西81个站点1966~1995年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作为评价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以集合论为基础,采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对广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是:(1)广西夏季最舒适的地方分布在桂东北、桂西北、桂西山区;(2)最不舒适的是左、右江河谷、浔江平原、南宁盆地、柳州盆地及钦州湾沿海;(3)桂中、桂西、桂东气候较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旅游
舒适度
模糊评判
广西
旅游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与实际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黄承标
何志远
庞庭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运用Lieth法估算广西森林气候生产潜力 ,并结合实测生物量进行研究表明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显示TSPt(2 2 .5 8t·hm-2 ·a-1) >TSPn(18.90t·hm-2 ·a-1) >TSPv(17.99t·hm-2 ·a-1) ;其产量的地域...
运用Lieth法估算广西森林气候生产潜力 ,并结合实测生物量进行研究表明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显示TSPt(2 2 .5 8t·hm-2 ·a-1) >TSPn(18.90t·hm-2 ·a-1) >TSPv(17.99t·hm-2 ·a-1) ;其产量的地域分布为TSPt 和TSPv 显示桂南 >桂中 >桂北 ;而TSPn 则显示桂北 >桂南 >桂中。广西森林主要树种的实际生产力均值为 6 .4 5t·hm-2 ·a-1,分别占TSPt、TSPn、TSPv 估测值的 2 8.6 %、34.1%、35 .9% ;实际光能利用率均值为 0 .30 % ,仅占理论估测值的 3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气候
可能生产力
实际生产力
广西
经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气候带的划分
被引量:
11
8
作者
涂方旭
苏志
刘任业
《广西科学》
CAS
1997年第3期196-201,共6页
根据有关文献和气候资料的分析,将广西划分为3个气候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以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指标,稳定通过10℃的积温8000℃可以作为北热带与南亚热带的分界线;而积温6900℃则可以作为南亚热带与中亚...
根据有关文献和气候资料的分析,将广西划分为3个气候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以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指标,稳定通过10℃的积温8000℃可以作为北热带与南亚热带的分界线;而积温6900℃则可以作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分界线。根据这一指标,广西北热带北界大约经过防城港市的那桐北、马路北、防城港、北海市的北海北、山口北一线;南亚热带北界从贺州市信都附近经平南北、武宣、宾阳、上林、马山、都安、巴马至田林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分
北热带
南亚热带
广西
气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
6
9
作者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冬季
冻害
气候变化
自然正交函数
周期性
年际变化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24
10
作者
覃卫坚
李耀先
覃志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315-18318,共4页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趋势很显著。春季和夏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均为0.4℃,春季趋势不显著,而夏季趋势显著。秋季和冬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分别为0.8和1.0℃,2个季节大部分地区趋势均显著。高温日数变化除了全州、忻城等少数地区有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有增多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高温日数50年平均增多了2.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气温
气候趋势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
19
11
作者
黄梅丽
林振敏
+2 位作者
丘平珠
黄雪松
陈德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00-206,共7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6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其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率分别为0.01204℃、0.00614℃...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6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其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率分别为0.01204℃、0.00614℃、0.01688℃),全区的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增温最明显;增温幅度存在区域差异,桂中和桂北的平均气温增幅较大。气候变暖将使热量资源增加,全区≥10℃活动积温将增加941~1 275℃,约平均增加14%;≥10℃的持续日数将增加5~50d,达291~365d。热量增加将改变作物品种布局,作物种植北界将向北移,种植高度将普遍提高,对桂北和山区的农业发展有利;但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作物产量波动加大;病虫草害加剧;干旱、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热量资源
气候变暖
农业
影响因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2
12
作者
黄梅丽
庞庭颐
+2 位作者
周绍毅
苏志
李社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607-3609,3618,共4页
根据1961~2000年有关气象站的气候资料和CIS数据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以此推算出德保县各乡村的热量、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值,分析了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特点;把德保县划分为3个农业气候区:...
根据1961~2000年有关气象站的气候资料和CIS数据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以此推算出德保县各乡村的热量、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值,分析了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特点;把德保县划分为3个农业气候区:温暖气候小区、温和气候小区和温凉气候小区;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喜凉蔬菜和花卉产业,建立名特优林业商品生产基地,发展优质水果产业等合理开发与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小气候资源
开发与利用
德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大范围暴雨气候异常对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的响应
被引量:
3
13
作者
覃卫坚
李栋梁
蔡悦幸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使用1961—2016年广西7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逐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资料,利用相关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广西大范围...
使用1961—2016年广西7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逐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资料,利用相关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广西大范围暴雨气候异常对PDO的响应。结果表明: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存在显著增多的突变新特征,对PDO有反位相变化的响应。当PDO处于冷位相时,对应着5—8月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显著性偏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边沿的东南风容易形成季风槽;形成从新几内亚岛东北部沿海到华南地区的低空风场为“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波列传播,使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偏多。当PDO处于暖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相反,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暴雨
年代际变化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冷(暖)位相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水稻主要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20
14
作者
涂方旭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70-373,共4页
气候与水稻生产关系密切。文章根据广西88个气象站1951~200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的水稻安全播种期、安全插秧期、安全齐穗期及安全成熟期,为确保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气候
安全播种期
安全齐穗期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制作广西甘蔗气候区划
被引量:
5
15
作者
涂方旭
况雪源
黄雪松
《广西蔗糖》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研究广西甘蔗气候区划。以稳定通过20℃期间的积温和5年一遇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甘蔗气候区划的指标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的方法 ,制作了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将广西甘蔗生产划分为4个气候区 :最适宜气候区、适宜气候区。
关键词
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
广西
甘蔗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9年广西春季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
2
16
作者
徐圣璇
周美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191-192,共2页
本文对2019年广西春季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春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春季,广西平均气温偏高,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3月、4月偏多而5月偏少;日照时数偏少,其中5月...
本文对2019年广西春季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春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春季,广西平均气温偏高,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3月、4月偏多而5月偏少;日照时数偏少,其中5月显著偏少。春季多数时段光照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季内出现的低温阴雨、强降水给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气候特征
农业
影响
广西
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气候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5
17
作者
吴筱雯
何洁琳
+2 位作者
李妍君
宋洁慧
秦川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6-456,共11页
利用气候自然影响因子和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评价体系,定量评价2000—2019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市气候天然容量波动增大,北海和防城港增长趋势显著,...
利用气候自然影响因子和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评价体系,定量评价2000—2019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市气候天然容量波动增大,北海和防城港增长趋势显著,反映了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波动剧烈,总体增长不显著;各地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力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协调发展力的增长仍不足以平衡自然影响因子和城市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北部湾城市群气候承载力整体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反映气候环境对沿海城市建设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三市气候承载力对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指标的变化响应敏感,极端低温、大风、干旱(持续无降雨)和暴雨事件是沿海城市群气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因子。在今后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升气候承载力需要提高科技环保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低能耗绿色发展道路,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城市群
气候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典型沙生红树林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
3
18
作者
孙明
陈燕丽
+2 位作者
谢敏
莫伟华
潘良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5-678,共14页
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植被生态系统。广西红树林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研究红树林GPP变化特征,深入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以期为全面了解红树林碳循环动态和制定相应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植被生态系统。广西红树林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研究红树林GPP变化特征,深入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以期为全面了解红树林碳循环动态和制定相应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红树林的保育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目前,尚未见有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开展广西红树林GPP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广西北海市沙生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同时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区,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结合冠层实景观测技术,系统分析红树林GPP的月平均日变化特征、季平均日变化特征、月累积变化特征及年累积变化特征,并利用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通径分析,研究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地表5 cm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降雨量在日、月尺度与GPP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GPP的平均日变化曲线在月和季尺度上呈倒“U”型分布,月累积年内呈现“双峰一谷”的变化趋势,春季和秋季为波峰,夏季为波谷;红树林冠层植被指数的分析表明,夏季波谷是由于虫害爆发导致GPP下降。2019-2022年GPP年累积分别为1.28×10^(3)、1.29×10^(3)、1.36×10^(3)、1.38×10^(3)g∙m^(-2)∙a^(-1)(以C计,下同),年累积量均值为1.33×10^(3)g∙m^(-2)∙a^(-1),GPP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但GPP显著小于东南沿海观测站点,这与研究区的土壤类型、群落结构以及观测站区域外部扰动有关。对红树林GPP产生直接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产生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地表5 cm温度。综上,北海沙生红树林GPP与东南沿海相比较弱,随着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GPP缓慢递增,但病虫害对红树林GPP影响较大,应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红树林碳汇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生态修复区
红树林
涡度相关系统
总初级生产力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通量塔的广西白骨壤群落虫害影响固碳监测
被引量:
1
19
作者
孙明
谢敏
+2 位作者
陈燕丽
莫伟华
潘良浩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85-593,共9页
虫害是影响红树林生长的重要生物因子。为深入了解虫害对红树林固碳的影响,以广西北海市典型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分析虫害对白骨壤群落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虫害影响,研...
虫害是影响红树林生长的重要生物因子。为深入了解虫害对红树林固碳的影响,以广西北海市典型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分析虫害对白骨壤群落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虫害影响,研究区白骨壤群落全年物候曲线呈“双峰一谷”变化特征,夏季为NEE累积最低时段。4—8月为白骨壤群落虫害爆发主要时段;受虫害影响后,白骨壤群落的生态恢复仅需1~2个月,说明白骨壤群落对虫害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较强。2019—2022年,白骨壤群落NEE年累积量分别为-3.92×10^(2)、-4.03×10^(2)、-4.02×10^(2)和-4.61×10^(2) gC/m2,NEE呈缓慢上升趋势;受虫害影响,白骨壤群落NEE年累积损失率均值为22.08%。虫害对白骨壤群落NEE具有明显影响,应加大虫害防治力度,有效降低虫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发挥红树林的固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广西
白骨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与相态变化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35
20
作者
翟盘茂
廖圳
+3 位作者
陈阳
余荣
袁宇锋
陆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持续性降水和固态降水(或近地面气温为0℃左右的降水)都能导致洪涝和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的极端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中外围绕降水量、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降水...
持续性降水和固态降水(或近地面气温为0℃左右的降水)都能导致洪涝和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的极端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中外围绕降水量、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因此,围绕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相关研究,对近20余年来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研究指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特征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区域上的不一致性。有关降水持续性变化方面,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过程及其产生的降水量呈现增多趋势,但北方地区呈现减少的趋势,而西南地区长持续性降水呈下降趋势。至于降水相态变化方面,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雨雪冰冻事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总体呈减少趋势。这些变化除了与气候变暖有关外,可能还与大气遥相关模态、低频振荡及ENSO事件等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今后应该更多开展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特征、可能机理以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可能联系方面的研究,以期通过相关研究深入理解中国降水持续性与相态变化的规律、成因及其与旱涝、低温雨雪灾害等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降水持续性
相态变化
低温雨雪冰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1—2015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明
谢敏
丁美花
许文龙
黄思琦
高菲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减灾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
中心
遥感应用试验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广西
防城港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
出处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基金
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防城港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编号:防科转140240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数据的广西冰雪灾害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4GXNSFBA118214)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重点项目"蔗糖产量预测及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技术研究"(编号:GYHY201406030)共同资助
文摘
为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01—2015年间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遥感监测防城港市15 a来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特征。选用2001年、2008年和2015年获取的3期陆地卫星(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反演防城港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设置热岛强度及热岛比例指数2个评价指标,从热岛强度的时空分布和面积变化、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发展特征以及城市下垫面特性对热岛效应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防城港市热岛效应15 a间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防城港市各区市县建成区面积均呈迅速扩张的趋势;(2)城市热岛强度逐年增强,港口区强热岛区增幅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6.72%;(3)城市热岛比例指数逐年递增,东兴市最高,达到0.62;(4)城市绿地和水体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水体的作用距离和降温幅度均大于绿地,但防城港市建成区植被和水体的比例明显偏低。上述研究成果可为防城港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防城港市
地表温度(LST)
热岛强度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Keywords
Fangchengga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heat island intensity
urban-heat-island ratio index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60年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26
2
作者
黄雪松
陈燕丽
莫伟华
范航清
刘文爱
孙明
谢敏
徐圣璇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科学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
中心
卫星遥感应用试验基地
广西
红树林研究
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26-5033,共8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2030)
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2020ZZXM15)
+1 种基金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MC-201804)
广西气象局气象科研计划(桂气科2019M02)。
文摘
利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6个市(县)的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象资料以及海平面资料,分析近60年来该生态区基本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红树林的影响,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红树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数市(县)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霜冻日数减少;热带气旋影响个数减少但平均强度呈微弱增大趋势;大风日数减少;海平面呈缓慢上升趋势。根据Reg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未来40年(2021—2060年),在RCP4.5情景下,相对于参照时段(1986—2005年),该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将上升0.9—1.4℃,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升高,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减少;年降水量将增多1%—2%;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多;霜冻日数减少;预计未来30年,广西沿海的海平面较2019年上升40—160mm。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升高以及冬季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的减少将有利于热带红树植物的北扩;夏季高温导致的蒸发加剧及夏秋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多,可能加剧红树林病虫害。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和人为影响等多重作用会对红树林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红树林生态退化风险增大。
关键词
近60年
广西北部湾
红树林生态区
气候变化
气候影响
Keywords
past 60 years
Guangxi Beibu Gulf
mangrove biome
climate change
climate influence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仁化县与广西容县沙田柚气候生态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
6
3
作者
梁敏妍
黄翠银
张羽
罗晓玲
王华
史丽
杜尧东
机构
江门市气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广东省
气候中心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96-2503,共8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912)
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RMC2018M49)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创新团队专项(201701)
文摘
【目的】对比广东仁化县与沙田柚原产地广西容县在沙田柚种植中的农业气候相似性,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为提升沙田柚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容县和广东仁化县两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2—201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农业气候相似程度的诊断方法,对影响沙田柚生长和品质的气候生态条件进行分析;应用欧氏距离计算两县间的气候相似距离系数,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结果】在广东仁化县和广西容县的生态气候条件中,年极端最高气温、≥10.0℃年积温、日平均气温≥10.0℃天数两地均能很好地满足沙田柚的生长需求;年平均气温仁化县适宜沙田柚的生长,容县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仁化县更适宜沙田柚生长,其中,容县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仁化县则偶尔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年极端最低气温容县适宜沙田柚生长,仁化县会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容县略优于仁化县,其中,仁化县会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容县则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仁化县与容县间沙田柚主要生长期气候因子欧氏距离系数的均权综合系数为0.68,为3级相似。【结论】广东仁化县的生态气候条件能满足沙田柚的生长需求,可引种和驯化种植沙田柚,但在种植中要注意防御年度最低气温和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偏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沙田柚
农业气候相似程度诊断
欧氏距离
气候生态条件
广东仁化县
广西容县
Keywords
Shatian pomelo
diagnostic methods for agroclimatic similarity
Euclidean distance
climatic ecological conditions
Renhua
Guangdong
Rongxian
Guangxi
分类号
S6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被引量:
23
4
作者
何慧
陆虹
欧艺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728074)资助
文摘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洪涝
时空特征
演变规律
阶段性
突变
Keywords
flood frequency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
evolution law
stage characteristic
abrupt change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气候区划
被引量:
45
5
作者
况雪源
苏志
涂方旭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728075)资助
文摘
研究过去有关广西气候区划的成果和196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以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6900℃和8000℃等积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以2-4月降水量300mm,200mm等雨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9℃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区的指标,制作新的广西气候区划,并评述各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广西气候划分为3个气候带,9个气候区。3个气候带自北向南分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各气候区命名为:中亚热带东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东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桂中气候区、中亚热带西南部气候区、南亚热带东部气候区、南亚热带中部气候区、南亚热带西部气候区、沿海北热带气候区。
关键词
气候
区划
气候带
气候区
Keywords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climate zone, climate district
分类号
P45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
45
6
作者
李秀存
苏志
机构
广西
气象局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文摘
气候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子,对旅游圣地的旅游气候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无论是对旅游部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爱好者选择旅游时间和地点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文中选取广西81个站点1966~1995年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作为评价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以集合论为基础,采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对广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是:(1)广西夏季最舒适的地方分布在桂东北、桂西北、桂西山区;(2)最不舒适的是左、右江河谷、浔江平原、南宁盆地、柳州盆地及钦州湾沿海;(3)桂中、桂西、桂东气候较宜人。
关键词
气候
旅游
舒适度
模糊评判
广西
旅游业发展
Keywords
Climate
Tourism
Comfortablleness
Fuzzy evaluation
分类号
F592.76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与实际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黄承标
何志远
庞庭颐
机构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文摘
运用Lieth法估算广西森林气候生产潜力 ,并结合实测生物量进行研究表明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显示TSPt(2 2 .5 8t·hm-2 ·a-1) >TSPn(18.90t·hm-2 ·a-1) >TSPv(17.99t·hm-2 ·a-1) ;其产量的地域分布为TSPt 和TSPv 显示桂南 >桂中 >桂北 ;而TSPn 则显示桂北 >桂南 >桂中。广西森林主要树种的实际生产力均值为 6 .4 5t·hm-2 ·a-1,分别占TSPt、TSPn、TSPv 估测值的 2 8.6 %、34.1%、35 .9% ;实际光能利用率均值为 0 .30 % ,仅占理论估测值的 37.5 %。
关键词
森林气候
可能生产力
实际生产力
广西
经济产量
Keywords
climat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reality potential productivity
forest in Guangxi
分类号
S718.55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气候带的划分
被引量:
11
8
作者
涂方旭
苏志
刘任业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1997年第3期196-201,共6页
文摘
根据有关文献和气候资料的分析,将广西划分为3个气候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以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指标,稳定通过10℃的积温8000℃可以作为北热带与南亚热带的分界线;而积温6900℃则可以作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分界线。根据这一指标,广西北热带北界大约经过防城港市的那桐北、马路北、防城港、北海市的北海北、山口北一线;南亚热带北界从贺州市信都附近经平南北、武宣、宾阳、上林、马山、都安、巴马至田林一线。
关键词
划分
北热带
南亚热带
广西
气候带
Keywords
division of climatic zone,north tropical zone,south subtropical zone,middle subtropical zone
分类号
P46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
6
9
作者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机构
广西
气象局
广西
气象减灾研究所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007023)
文摘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关键词
广西
冬季
冻害
气候变化
自然正交函数
周期性
年际变化
农业
Keywords
Freezing damage
Climatic changing
Guangxi
分类号
S426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24
10
作者
覃卫坚
李耀先
覃志年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广西
气象学会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315-18318,共4页
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青0991060)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03)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趋势很显著。春季和夏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均为0.4℃,春季趋势不显著,而夏季趋势显著。秋季和冬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分别为0.8和1.0℃,2个季节大部分地区趋势均显著。高温日数变化除了全州、忻城等少数地区有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有增多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高温日数50年平均增多了2.8 d。
关键词
广西
气温
气候趋势
蒙特卡罗方法
Keywords
Guangxi
Temperature
Climate trend
Monte Carlo method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
19
11
作者
黄梅丽
林振敏
丘平珠
黄雪松
陈德诚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广西
气象减灾研究所
广西
气象档案馆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桂科青0542001)
文摘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6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其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率分别为0.01204℃、0.00614℃、0.01688℃),全区的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增温最明显;增温幅度存在区域差异,桂中和桂北的平均气温增幅较大。气候变暖将使热量资源增加,全区≥10℃活动积温将增加941~1 275℃,约平均增加14%;≥10℃的持续日数将增加5~50d,达291~365d。热量增加将改变作物品种布局,作物种植北界将向北移,种植高度将普遍提高,对桂北和山区的农业发展有利;但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作物产量波动加大;病虫草害加剧;干旱、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关键词
气温
热量资源
气候变暖
农业
影响因素
广西
Keywords
temperature
thermal resources
climate warming
agriculture
influencing factor
Guangxi
分类号
S161.2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S161.367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2
12
作者
黄梅丽
庞庭颐
周绍毅
苏志
李社富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607-3609,3618,共4页
文摘
根据1961~2000年有关气象站的气候资料和CIS数据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以此推算出德保县各乡村的热量、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值,分析了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特点;把德保县划分为3个农业气候区:温暖气候小区、温和气候小区和温凉气候小区;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喜凉蔬菜和花卉产业,建立名特优林业商品生产基地,发展优质水果产业等合理开发与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
小气候资源
开发与利用
德保县
Keywords
Village Microclimatic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Debao county
分类号
F323.27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大范围暴雨气候异常对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的响应
被引量:
3
13
作者
覃卫坚
李栋梁
蔡悦幸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GXNSFAA245048)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2107500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0GXNSFAA159092)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1961—2016年广西7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逐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资料,利用相关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广西大范围暴雨气候异常对PDO的响应。结果表明: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存在显著增多的突变新特征,对PDO有反位相变化的响应。当PDO处于冷位相时,对应着5—8月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显著性偏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边沿的东南风容易形成季风槽;形成从新几内亚岛东北部沿海到华南地区的低空风场为“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波列传播,使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偏多。当PDO处于暖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相反,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偏少。
关键词
大范围暴雨
年代际变化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冷(暖)位相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Keywords
large-scale rainstorm
decadal chang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cold(warm)phas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分类号
P43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水稻主要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20
14
作者
涂方旭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70-373,共4页
文摘
气候与水稻生产关系密切。文章根据广西88个气象站1951~200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的水稻安全播种期、安全插秧期、安全齐穗期及安全成熟期,为确保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气候
安全播种期
安全齐穗期
广西
Keywords
rice
climate
safe seeding date
safe full heading date
Gunagxi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制作广西甘蔗气候区划
被引量:
5
15
作者
涂方旭
况雪源
黄雪松
机构
广西
气候中心
出处
《广西蔗糖》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文摘
研究广西甘蔗气候区划。以稳定通过20℃期间的积温和5年一遇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甘蔗气候区划的指标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的方法 ,制作了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将广西甘蔗生产划分为4个气候区 :最适宜气候区、适宜气候区。
关键词
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
广西
甘蔗
气候区划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9年广西春季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
2
16
作者
徐圣璇
周美丽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191-192,共2页
基金
广西区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气候变化对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评估”(桂气科201503)。
文摘
本文对2019年广西春季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春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春季,广西平均气温偏高,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3月、4月偏多而5月偏少;日照时数偏少,其中5月显著偏少。春季多数时段光照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季内出现的低温阴雨、强降水给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
春季
气候特征
农业
影响
广西
2019年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气候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5
17
作者
吴筱雯
何洁琳
李妍君
宋洁慧
秦川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海市气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6-456,共11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0GXNSFAA297121)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22080060)
广西气象局创新团队。
文摘
利用气候自然影响因子和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评价体系,定量评价2000—2019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市气候天然容量波动增大,北海和防城港增长趋势显著,反映了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波动剧烈,总体增长不显著;各地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力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协调发展力的增长仍不足以平衡自然影响因子和城市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北部湾城市群气候承载力整体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反映气候环境对沿海城市建设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三市气候承载力对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指标的变化响应敏感,极端低温、大风、干旱(持续无降雨)和暴雨事件是沿海城市群气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因子。在今后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升气候承载力需要提高科技环保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低能耗绿色发展道路,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城市群
气候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
Keywords
Guangxi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典型沙生红树林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
3
18
作者
孙明
陈燕丽
谢敏
莫伟华
潘良浩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科学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广西
海洋科学院(
广西
红树林研究
中心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5-678,共1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586)
广西气象科研计划项目(桂气科2022Z04)
+1 种基金
北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开放实验室-专项课题项目(BNCO-S202302)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75)。
文摘
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植被生态系统。广西红树林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研究红树林GPP变化特征,深入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以期为全面了解红树林碳循环动态和制定相应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红树林的保育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目前,尚未见有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开展广西红树林GPP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广西北海市沙生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同时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区,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结合冠层实景观测技术,系统分析红树林GPP的月平均日变化特征、季平均日变化特征、月累积变化特征及年累积变化特征,并利用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通径分析,研究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地表5 cm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降雨量在日、月尺度与GPP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GPP的平均日变化曲线在月和季尺度上呈倒“U”型分布,月累积年内呈现“双峰一谷”的变化趋势,春季和秋季为波峰,夏季为波谷;红树林冠层植被指数的分析表明,夏季波谷是由于虫害爆发导致GPP下降。2019-2022年GPP年累积分别为1.28×10^(3)、1.29×10^(3)、1.36×10^(3)、1.38×10^(3)g∙m^(-2)∙a^(-1)(以C计,下同),年累积量均值为1.33×10^(3)g∙m^(-2)∙a^(-1),GPP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但GPP显著小于东南沿海观测站点,这与研究区的土壤类型、群落结构以及观测站区域外部扰动有关。对红树林GPP产生直接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产生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地表5 cm温度。综上,北海沙生红树林GPP与东南沿海相比较弱,随着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GPP缓慢递增,但病虫害对红树林GPP影响较大,应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红树林碳汇功能的提升。
关键词
广西
生态修复区
红树林
涡度相关系统
总初级生产力
通径分析
Keywords
Guangxi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a
mangrove
eddy covariance system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Path analysi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通量塔的广西白骨壤群落虫害影响固碳监测
被引量:
1
19
作者
孙明
谢敏
陈燕丽
莫伟华
潘良浩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科学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广西
海洋科学院(
广西
红树林研究
中心
)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85-593,共9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586)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75)
+1 种基金
广西气象科研计划项目(桂气科2022Z04)
北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开放实验室-专项课题项目(BNCO-S202302)。
文摘
虫害是影响红树林生长的重要生物因子。为深入了解虫害对红树林固碳的影响,以广西北海市典型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分析虫害对白骨壤群落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虫害影响,研究区白骨壤群落全年物候曲线呈“双峰一谷”变化特征,夏季为NEE累积最低时段。4—8月为白骨壤群落虫害爆发主要时段;受虫害影响后,白骨壤群落的生态恢复仅需1~2个月,说明白骨壤群落对虫害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较强。2019—2022年,白骨壤群落NEE年累积量分别为-3.92×10^(2)、-4.03×10^(2)、-4.02×10^(2)和-4.61×10^(2) gC/m2,NEE呈缓慢上升趋势;受虫害影响,白骨壤群落NEE年累积损失率均值为22.08%。虫害对白骨壤群落NEE具有明显影响,应加大虫害防治力度,有效降低虫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发挥红树林的固碳功能。
关键词
虫害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广西
白骨壤
Keywords
pest
net ecosystem exchange
Guangxi
Avicennia marina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与相态变化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35
20
作者
翟盘茂
廖圳
陈阳
余荣
袁宇锋
陆虹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094
41375091和41565005)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344051601021)
文摘
持续性降水和固态降水(或近地面气温为0℃左右的降水)都能导致洪涝和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的极端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中外围绕降水量、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因此,围绕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相关研究,对近20余年来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研究指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特征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区域上的不一致性。有关降水持续性变化方面,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过程及其产生的降水量呈现增多趋势,但北方地区呈现减少的趋势,而西南地区长持续性降水呈下降趋势。至于降水相态变化方面,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雨雪冰冻事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总体呈减少趋势。这些变化除了与气候变暖有关外,可能还与大气遥相关模态、低频振荡及ENSO事件等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今后应该更多开展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和相态变化的特征、可能机理以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可能联系方面的研究,以期通过相关研究深入理解中国降水持续性与相态变化的规律、成因及其与旱涝、低温雨雪灾害等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的认识。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降水持续性
相态变化
低温雨雪冰冻事件
Keywords
Climate warming, Precipitation persistence, Phase change, Snow and freezing event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1—2015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研究
孙明
谢敏
丁美花
许文龙
黄思琦
高菲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60年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黄雪松
陈燕丽
莫伟华
范航清
刘文爱
孙明
谢敏
徐圣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东仁化县与广西容县沙田柚气候生态适应性比较
梁敏妍
黄翠银
张羽
罗晓玲
王华
史丽
杜尧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何慧
陆虹
欧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西气候区划
况雪源
苏志
涂方旭
《广西科学》
CAS
2007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李秀存
苏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与实际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黄承标
何志远
庞庭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广西气候带的划分
涂方旭
苏志
刘任业
《广西科学》
CAS
199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广西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覃卫坚
李耀先
覃志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广西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黄梅丽
林振敏
丘平珠
黄雪松
陈德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广西德保县乡村小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黄梅丽
庞庭颐
周绍毅
苏志
李社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广西大范围暴雨气候异常对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的响应
覃卫坚
李栋梁
蔡悦幸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广西水稻主要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涂方旭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制作广西甘蔗气候区划
涂方旭
况雪源
黄雪松
《广西蔗糖》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2019年广西春季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徐圣璇
周美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气候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吴筱雯
何洁琳
李妍君
宋洁慧
秦川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广西典型沙生红树林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孙明
陈燕丽
谢敏
莫伟华
潘良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通量塔的广西白骨壤群落虫害影响固碳监测
孙明
谢敏
陈燕丽
莫伟华
潘良浩
《广西林业科学》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与相态变化的研究综述
翟盘茂
廖圳
陈阳
余荣
袁宇锋
陆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