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药房计算机管理帐物经验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8期131-132,共2页
目的总结提高医院药房计算机管理账物相符率的经验。方法从药房盘点帐物符合率结果和药品流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寻影响因素。结果针对账物不符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改进帐物管理模式,提高了药品管理的质量。结论通过完善工作制度,... 目的总结提高医院药房计算机管理账物相符率的经验。方法从药房盘点帐物符合率结果和药品流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寻影响因素。结果针对账物不符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改进帐物管理模式,提高了药品管理的质量。结论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药品流通管理,可显著提高药房计算机管理的账物相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计算机管理 账物相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eNOS、MMP-1、TIMP-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文 覃家锦 +2 位作者 冯旭 冼磊 苏乃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肺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光镜下观察60例CHD患者肺小动脉形态,按照Heath-Ed...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肺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光镜下观察60例CHD患者肺小动脉形态,按照Heath-Edwards PH分级法分组,CHD无PH患者14例为对照组,CHD合并PHⅠ、Ⅱ、Ⅲ级46例为观察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患者肺组织中eNOS mRNA、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 MMP-1 mRNA、TIMP-1 mRNA、TIMP-1 mRNA/MMP-1 mRNA在观察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1),eNOS mRNA则低于观察组(P<0.01)。MMP-1 mRNA与TIMP-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9,P<0.01);MMP-1 mRNA、TIMP-1 mRNA、TIMP-1 mRNA/MMP-1 mRNA与PH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8、0.802、0.315,P均<0.05),eNOS mRNA与PH分级呈负相关(r=-0.714,P<0.01);TIMP-1 mRNA、MMP-1 mRNA、TIMP-1mRNA/MMP-1 mRNA与eNOS mRNA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7、-0.642、-0.777,P均<0.01)。结论 CHD合并PH患者肺组织中eNOS、MMP-1、TIMP-1表达失调,参与肺血管重构及PH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一氧化氮合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钰华 徐志伟 +1 位作者 蒋莉 梁健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入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同样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中效胰岛素和重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入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同样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中效胰岛素和重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组餐前、餐后2 h和凌晨2∶00血糖分别为(11.58±1.37)、(18.74±1.69)、(7.11±0.73)mmol/L,对照组餐前、餐后2 h和凌晨2∶00血糖分别为(11.59±1.49)、(17.95±1.55)、(7.68±0.5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餐前、餐后2 h和凌晨2∶00血糖分别为(5.44±0.75)、(6.21±0.77)、(4.45±0.51)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餐前、餐后2 h和凌晨2∶00血糖分别为(6.74±0.69)、(8.12±0.49)、(5.87±0.69)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糖达标天数远远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尿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血脂检查中均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糖尿病 血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细菌血培养联合检测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小芳 奉万盛 +1 位作者 周红翠 邱咏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9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与细菌血培养联合检测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53例感染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与细菌血培养联合检测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53例感染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再将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阳性球菌组与革兰阴性杆菌组及其他菌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PCT、WBC、CRP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3例感染患者中,血培养阳性72例(血培养阳性组),阴性81例(血培养阴性组)。血培养阳性组PCT、WBC、CRP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组,且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PCT、WBC、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48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3例,其他菌种11例;革兰阳性球菌组PCT、WBC水平与革兰阴性杆菌组、其他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组与其他菌组的PCT、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WBC、CRP是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但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哪种细菌,联合血培养检测,对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治及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血培养 细菌感染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模式MRI检查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鹏 李瑞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45-547,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常规CT和MRI检查不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给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大于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近年临床关注的多模式MRI对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常规CT和MRI检查不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给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大于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近年临床关注的多模式MRI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钟柏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93-95,99,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意愿进行分组,每组各78例。联合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单一组采用...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意愿进行分组,每组各78例。联合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单一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输卵管再通率、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及分娩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术后输卵管再通率、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剖宫产及人工助产率低于单一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宫内妊娠率及阴道分娩率,降低人工助产率,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 宫腹腔镜 联合手术 输卵管再通率 宫内妊娠 阴道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摄影与MR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维珍 韦寅 +2 位作者 陈鹏 李颖毅 黄恩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扩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58例(67个病灶)乳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数字化乳腺摄影、DWI、MRI动态增强,术后与病理进...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扩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58例(67个病灶)乳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数字化乳腺摄影、DWI、MRI动态增强,术后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三种方法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95×10-3mm2/s。数字化乳腺摄影、DWI-ADC、MRI动态增强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分别为68.6%、94.3%、85.7%、94.3%,特异性分别为81.3%、78.1%、81.3%、87.5%,准确性分别为74.6%、86.6%、83.6%、9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82.5%、83.3%、89.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3%、92.6%、83.9%、93.3%。结论 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扩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对乳腺癌普查初筛及初筛后的乳腺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化乳腺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预防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朋 陈海为 +4 位作者 曾锦霞 钱水英 黎新桂 郭浩 徐莉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措施在改善会厌清洁度,减少会厌部真菌定植,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ICU58例气管插管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Z5例)。干预组强化...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措施在改善会厌清洁度,减少会厌部真菌定植,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ICU58例气管插管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Z5例)。干预组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采取30°-45°半卧位,给予带有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功能的气管导管间歇吸引+鼻饲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强化口腔护理、冲注法会厌部保洁,纤支镜下会厌冲洗。对照组仅做常规口腔护理。以干预后10d作为疗效评价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会厌清洁度及会厌部定植真菌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会厌清洁度,经综合措施治疗后干预组会厌清洁度好转率为63.64%(经口插管)和83.33%(经鼻插管),干预组会厌清洁度好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措施治疗后干预组会厌部真菌定植阴转率达75.00%(经口插管)和88.89%(经鼻插管),干预组真菌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改善会厌清洁度,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厌清洁度 真菌定植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64例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冯建东 陆锐明 宁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67-69,共3页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选取梧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选取梧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2%(χ2=13.8290,P=0.0002);治疗组的止血时间[(20.45±10.51)h]明显少于对照组[(34.62±11.24)h](t=3.9208,P=0.0360);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6.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0704,P=0.0000)。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较垂体后叶素治疗能有效地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为临床急救首选使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邱静雯 翟锦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1—6月收治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6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急救护...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1—6月收治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6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措施。对比2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记录2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PCI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路径 球囊扩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伟坚 李庆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4-6,10,共4页
目的探索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71例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35例,应用传统开胸手术36例,... 目的探索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71例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35例,应用传统开胸手术36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的手术耗时分别为(150.63±35.21)、(187.47±26.3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8.29±66.09)、(365.97±70.46)mL,胸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14±0.70)、(3.61±0.71)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46±1.04)、(11.17±1.28)d,血清CRP术后第1、4天分别为(41.81±8.54)、(61.51±9.69)mg/L和(23.41±6.4)、(41.02±8.07)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电视胸腔镜手术组发生切口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少于传统开胸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率低,手术安全性好.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术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及其高危因素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兆华 《安徽医学》 2012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和冠心病高危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住院冠心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内科系统治疗的75例高危因素的非冠心病患者和我国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右侧颈-桡动脉(... 目的探讨冠心病和冠心病高危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住院冠心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内科系统治疗的75例高危因素的非冠心病患者和我国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右侧颈-桡动脉(RC-R)、右侧颈-股动脉(RC-F)、右侧股-踝动脉段(RF-A)进行监测,分析两组患者的PWV变化特征。结果冠心病患者和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均高于正常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和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其他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可作为冠心病监测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冠心病 高危因素 受试者工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口咽清洁度与真菌定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朋 钱水英 +3 位作者 陈海为 黎新桂 郭浩 徐莉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三级医院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清洁度与继发真菌定植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治疗、干预措施,减少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96例气管插管患者,... 目的 研究三级医院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清洁度与继发真菌定植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治疗、干预措施,减少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96例气管插管患者,自插管次日起每天早上观察口腔、会厌部清洁度,同时采集咽拭子、痰标本涂片进行真菌分纯培养、鉴定.结果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清洁度越差,真菌定植率越高;经口气管插管≥5d者比<5d者口咽清洁度差(62.86%比53.85%);经口气管插管者口咽清洁度比经鼻插管者差;气管插管时间≥5d者真菌定植率(会厌定植41.67%、下呼吸道定植20.83%)高于插管时间<5d者(会厌定植27.08%、下呼吸道定植9.38%),经口气管插管者真菌定植率(会厌定植42.71%、下呼吸道定植22.92%)高于经鼻插管者(会厌定植26.04%、下呼吸道定植7.29%).结论 综合ICU中气管插管患者受疾病、药物、各种治疗措施的影响口咽部的自洁能力降低,随着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口咽清洁度日益恶化,必然会相应增加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口咽清洁度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导管支撑下泪小管断端吻合手术38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95-996,共2页
目的:探讨以硬膜外导管为断端支撑物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在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下对38例38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显微镜下寻找鼻侧断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后作下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并留管3mo。结果:在38例患者中成功34例,其余4例因... 目的:探讨以硬膜外导管为断端支撑物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在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下对38例38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显微镜下寻找鼻侧断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后作下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并留管3mo。结果:在38例患者中成功34例,其余4例因术中未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而失败。结论: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断端支撑物行下泪小管吻合术,关键是寻找断端,该方法简便,手术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吻合术 硬膜外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痰液收集器在危重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0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方法对入住ICU的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病原体检测情况进行监测,将372例需要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且不能自行咳...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方法对入住ICU的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病原体检测情况进行监测,将372例需要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且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患者标本质量及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90.86%,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为84.94%,假阳性率为0.53%,假阴性率为3.76%,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可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使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增高,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降低,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痰液收集器 痰细菌培养 标本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黎柳莲 韦素惠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5期279-281,共3页
肠造口患者的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应用内容、服务形式、应用效果及相关展望等。
关键词 肠造口 家庭护理 协同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促进断指再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素惠 曾锦霞 +2 位作者 韦朝霞 李桂珍 滕立初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在促进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断指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 目的探讨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在促进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断指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末再植指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洗剂结合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断指再植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保证康复训练实施效果,促进再植指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洗剂 电话随访 延续性护理 断指再植 康复 中西医结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伟坚 刘钰华 李庆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梧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行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治疗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30例患者作... 目的:探讨导致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梧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行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治疗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30例患者作为有心律失常组,并在未发生心律失常的205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各无心律失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判别法(Baye s法)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3 d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术前有否糖尿病史及术前空腹血糖、最大通气量(MVV)%、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的百分比值(FEV1%)、体重指数、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氧合指数等指标。结果在235例患者中,术后1周内发生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的患者共30例,占手术患者的12.76%(30/23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心律失常组的年龄、术前3 d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MMV%、FEV1%、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氧合指数与无心律失常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判别法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EV1%、麻醉时间、术后氧合指数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Mahalanobis距离为10.21,F=36.7123,P〈0.01)。结论对高龄患者在术前加强肺功能锻炼、缩短麻醉时间和加强围术期呼吸、循环系统的监测和管理,防止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等是预防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毁损肺手术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枸橼酸钠溶液在血液透析临时留置导管封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伟坚 刘焕皓 喻小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8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2.5%枸橼酸钠用于血液透析临时留置导管封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观察组30例采用2.5%枸橼酸钠溶液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对比2组... 目的观察2.5%枸橼酸钠用于血液透析临时留置导管封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观察组30例采用2.5%枸橼酸钠溶液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对比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和封管相关费用。结果 2组导管留置时间和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封管相关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出血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导管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临时留置导管封管中,2.5%枸橼酸钠溶液与肝素钠溶液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肝素钠 枸橼酸钠 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燕玲 李红玲 伍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6月急诊科收治的需转运危重患者936例设为对照组,7月—12月收治的97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转运,观察组按照院内安全转运路径实施操作。评价2组转...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6月急诊科收治的需转运危重患者936例设为对照组,7月—12月收治的97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转运,观察组按照院内安全转运路径实施操作。评价2组转运后接收科室满意度以及转运存在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部科室满意度69.39%(510/735),检查科室满意度74.63%(153/20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3.92%(365/571)和60.65%(205/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的配置设备欠佳、交班病情不熟悉、转运前沟通解释不充分、人员准备不到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接收科室和辅助科室满意度,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