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广西地区医院手术室器械预处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丽萍 蒋维连 +7 位作者 韦秋英 何春红 雷春芳 李青 洪梅 陈丽红 李世康 谢园园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广西地区各级医院手术室器械预处理管理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便利抽取广西地区130家医院各1名手术室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器械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管理、腔镜手术器械管理、精密手...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广西地区各级医院手术室器械预处理管理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便利抽取广西地区130家医院各1名手术室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器械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管理、腔镜手术器械管理、精密手术器械管理等内容。结果130家医院中,16(12.31%)家医院有供应室24 h值班接收器械,59(45.38%)家医院建立了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系统,64(49.23%)家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成立了手术器械防控小组。常规器械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管理、腔镜手术器械管理、精密手术器械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广西地区部分医院手术室器械预处理尚未达到精细化的管理水平,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并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手术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手术器械 护理管理 感染 防控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浦鹏飞 阎位明 +1 位作者 桑达 艾莎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旨在对比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静吸... 目的旨在对比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静吸全身麻醉组(B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C组),各40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麻醉效果及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及术毕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同时比较B组和C组术毕停药后至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三组麻醉后10min血压显著下降和心率显著增快且与麻醉前5 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苏醒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C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A、B和C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90.0%和100.0%,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浦鹏飞 阎位明 +1 位作者 桑达 艾莎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106-108,共3页
目的旨在通过应用连续腰麻(CSA)和腰-硬联合麻醉(CESA)行下肢手术的对比,探讨CSA的临床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收集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CSA组和CESA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 目的旨在通过应用连续腰麻(CSA)和腰-硬联合麻醉(CESA)行下肢手术的对比,探讨CSA的临床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收集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CSA组和CESA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CSA组向蛛网膜下腔置入Spinocath管1~2 cm并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2 mL,CESA组通过腰-硬联合麻醉针的内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2 mL,然后向头端硬膜外腔置管3~4 cm。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感觉及运动阻滞参数、Bromage评分、加用辅助药、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麻醉后最低值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CESA组较CSA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P<0.05);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参数、麻醉效果评定及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A组不良反应及辅助药用量明显多于CSA组(P<0.05)。结论连续腰麻应用于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佳、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控性强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腰麻 左旋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比重单侧腰麻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浦鹏飞 阎位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轻比重单侧腰麻在下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选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院拟行下肢手术且ASAⅡ~Ⅲ级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于L2~3或L3~4间隙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167%轻比重布... 目的:探讨轻比重单侧腰麻在下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选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院拟行下肢手术且ASAⅡ~Ⅲ级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于L2~3或L3~4间隙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167%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3 ml(A组)、0.25%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2 ml(B组)、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2 ml(C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5 min,给药后5、10 min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下肢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种不同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均可产生单侧阻滞的麻醉效果,效果评定A组优25例,良5例;B组优24例,良6例;C组优26例,良4例,三组优良率均为100%;A、B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0%、13.3%,与C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A组:(132.5±25.4)、(110.6±23.6)min;B组:(135.5±26.9)、(115.7±25.3)min]明显短于C组[(178.3±28.3)、(153.4±31.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麻醉有效镇痛时间C组明显高于A、B组。结论:轻比重单侧腰麻应用于下肢手术具有麻醉起效迅速、阻滞效果理想、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轻比重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浦鹏飞 阎位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旨在分析和研究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本院治疗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ASAⅡ~Ⅲ级的超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治疗组)和布比卡因组(对照组)各45例,采用... 目的旨在分析和研究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本院治疗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ASAⅡ~Ⅲ级的超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治疗组)和布比卡因组(对照组)各45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CSEA)方法于L2-3或L3-4间隙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4%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溶液3 mL和0.4%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3 mL,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后血压及心率参数变化、感觉和运动阻滞参数、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麻醉效果对照组优36例,良9例,治疗组优40例,良5例,两组优良率均为100%;治疗组感觉恢复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低血压8例(17.78%),治疗组3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轻比重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