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PR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莫训群 姚军 黄梦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1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的STAT3、ER、PR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1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的STAT3、ER、PR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64%、62%、50%,在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TAT3、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47、0.010)。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6、0.026、0.027),癌组织中ER的表达均与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2、0.007、0.030)。P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值分别为0.004、0.030),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值为0.06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与PR呈正相关(rs=0.417,P=0.003),但与ER无相关关系(rs=0.271,P=0.057)。结论 STAT3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R无关,STAT3表达可能被孕激素调控,而这一激活过程与ER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CARD8 rs2043211和NLRP3 rs10754558的遗传共关联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吕洁 蒋晓山 +3 位作者 谭超 张晶 彭湘晖 林红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6-282,共7页
目的旨在探索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组分基因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8(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8,CARD8)rs2043211及NLRP3 rs10754558的组合多态性是否会影响中国汉族人群缺... 目的旨在探索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组分基因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8(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8,CARD8)rs2043211及NLRP3 rs10754558的组合多态性是否会影响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方法依据改良的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病因分型诊断标准,将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n=145)及小动脉型(n=89)缺血性脑卒中纳入本研究,收集对照组115例,应用TaqMan MGB RT-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以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NLRP3 rs10754558或CARD8 rs2043211单一基因的小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脑梗死两个亚组中的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s10754558的CG基因型与rs2043211的AT基因型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缺血性卒中的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并增加发病风险(P<0.01,OR=4.95,95%CI:1.69~14.51)。结论 NLRP3炎症小体组分基因的基因型组合CARD8 rs2043211/NLRP3 rs10754558 AT/CG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NLRP3炎症小体 CARD8rs2043211 NLRP3rs107545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佳 冯宝林 蒋成生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7期486-487,共2页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普通外科住院患者744份病历中的223例,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时间进行调查。结果:预防用药占60.2%,使用率最高为甲硝唑,头...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普通外科住院患者744份病历中的223例,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时间进行调查。结果:预防用药占60.2%,使用率最高为甲硝唑,头孢噻肟钠次之。结论:应制订普通外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对低舒张压的老年高血压血清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阳永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03-1505,1508,共4页
目的:观察西洋参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对低舒张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西洋参治疗该疾病的机制。方法:选取100名65岁以上的经正规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欠佳的低舒张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西洋参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对低舒张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西洋参治疗该疾病的机制。方法:选取100名65岁以上的经正规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欠佳的低舒张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为西洋参组,采用西洋参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另50例为单用药组,采用单纯降压药物治疗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s ICAM-1和s E-selectin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收缩压均有所下降,其中西洋参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西洋参组舒张压有所回升,且脉压下降显著,明显优于单用药组(P<0.01)。治疗前西洋参组s ICAM-1和s E-selectin水平与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s ICAM-1和s E-selectin均显著降低,但西洋参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洋参联合降压药物治疗低舒张压的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并能通过调节黏附分子的表达来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达到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血管硬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低舒张压 西洋参 血清E-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侵犯与鼻咽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恋 刘陶文 +3 位作者 屈元姣 曹轶林 陈熙 彭丽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侵犯(LVI)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D2-40及CKpan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6例鼻咽癌患者蜡块组织标本的LVI阳性率及淋巴管密度,分析LVI与LVD、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NPC...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侵犯(LVI)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D2-40及CKpan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6例鼻咽癌患者蜡块组织标本的LVI阳性率及淋巴管密度,分析LVI与LVD、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NPC组织的瘤周LVD明显高于瘤内LV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LVI阳性率为63.6%(42/66),LVI与瘤周LVD呈正相关(r=0.349,P<0.05),与瘤内LVD无明显关系(r=-0.340,P>0.05);淋巴结转移组LVI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I预测NPC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90.9%;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58.3%。LVI阳性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且与T分期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淋巴管侵犯可作为判断鼻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管侵犯 淋巴管密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认知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胃肠运动的关系
6
作者 叶琳 杜森 +1 位作者 朱琳 夏春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89-2792,共4页
目的:探索海马认知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胃肠运动的关系。方法:大鼠海马注射Aβ1-42构建认知障碍模型,检测血糖血脂水平,B超、推墨实验检测胃肠运动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实验组FPG、TG、TC、LDL分别为(7.92±... 目的:探索海马认知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胃肠运动的关系。方法:大鼠海马注射Aβ1-42构建认知障碍模型,检测血糖血脂水平,B超、推墨实验检测胃肠运动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实验组FPG、TG、TC、LDL分别为(7.92±0.29)mmol/L、(2.24±0.12)mmol/L、(4.67±0.12)mmol/L、(2.41±0.12)mmol/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单位时间肠蠕动次数、小肠推进比、胃排空率分别为(2.13±0.83)次、(44.35±7.53)%、(57.60±7.82)%,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为(64.98±3.7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大鼠海马认知障碍可能会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胃肠运动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 糖脂代谢 胃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唐京京 陈石桂 唐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对策,减少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将76例老年慢性病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采用如下对策预防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给老年慢病者...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对策,减少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将76例老年慢性病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采用如下对策预防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给老年慢病者肌注肺炎疫苗0.5mL每3年1次、流感疫苗0.5mL每1年1次,增强机体免疫力。(2)控制慢病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选用窄谱抗茵药,宜小剂量配双黄连等中药使用,用药7-0d停药。(3)加强口腔、咽部护理,使用0.3%碳酸氢钠盐水含漱;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菌药)。2组对比治疗后第7天、第10天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例数及治疗后第10天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耐药病例数、平均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对照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0、7例(P〈0.05):治疗后第10天实验组、对照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0、10例(P〈0.01):治疗后第10天实验组、对照组发生耐药例数分别为1、8例(P〈0.05);治疗后第10天买验组治愈3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7、3、18例,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平均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组采用的预防对策能有效预防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减少耐药病例数及住院次数、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