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人民医院基于价值提升的绩效管理机制建设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恺慧 何志洪 韩丽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4,共2页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更好地发挥公立医院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健康中国做贡献非常重要。作者梳理总结了柳州市人民医院通过实施价值导向的绩效管理改革,...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更好地发挥公立医院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健康中国做贡献非常重要。作者梳理总结了柳州市人民医院通过实施价值导向的绩效管理改革,贯穿战略与运营管理,联动激励机制,在员工效能提升、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医院文化和价值逻辑重塑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效,为深入践行医院内涵式发展、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 绩效管理 高质量发展 医院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廖致红 蒋洪昆 +3 位作者 侯蓓蕾 马丽梅 潘柳吟 徐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4-315,共2页
目的: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 AutoSCAN-4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6-2008年9月共分离出12... 目的: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 AutoSCAN-4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6-2008年9月共分离出12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86.1%(105/122),血液中占6.6%(8/122),深静脉留置管和引流液共占5.7%。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菌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耐药率<50%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8.2%)、亚胺培南(31.5%)和复方新诺明(40.8%)。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霍尔德杆菌 洋葱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3
作者 张关敏 张艳华 +9 位作者 甄健存 陈英 张威 姜玲 王建青 卢晓阳 吕迁洲 张志清 刘代华 席加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6-1229,共4页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医疗机构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及合...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医疗机构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及合理应用,关系到肿瘤患者的治疗安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制,对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组织管理与制度、用药管理、药品监测与评价三个环节中的18个关键要素进行了规范要求,适用于开展肿瘤诊疗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该文阐述了该标准制定方法和基本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标准制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患儿的药学监护
4
作者 张文辉 覃禹 +1 位作者 韦翠薇 许斯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童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 1例5岁10个月患儿,女,诊断为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临床药师分析儿童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的发病机制,协助制定抗感染方案,并及时调整。结...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童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 1例5岁10个月患儿,女,诊断为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临床药师分析儿童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的发病机制,协助制定抗感染方案,并及时调整。结果 治疗40 d后患儿无发热,体温稳定,出院。结论 儿童库欣综合征并发曲霉菌脑脓肿的预后差,应引起临床高度警惕。尽早识别高危患者,手术引流并选择恰当的抗真菌药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曲霉菌脑脓肿 侵袭性肺曲霉病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取栓治疗超时间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覃惠洵 高文 +3 位作者 张皆德 王芳 黄光坚 陈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182例,术前经CT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证实存... 目的探讨血管内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182例,术前经CT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根据症状开始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将182例患者分为时间窗内(≤6h)组(156例)和超时间窗(>6h)组(26例)。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急诊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卒中病因分型、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协会/介入放射学协会(ASITN/SIR)分级、闭塞部位、静脉溶栓比例、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节点、取栓次数、补救治疗、血管再通情况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或3级为成功再通,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6分为死亡。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糖尿病、脑梗死病史、吸烟史、基线NIHSS评分、ASPECT评分、血糖水平、闭塞部位、ASITN/SIR0~1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窗内组患者静脉溶栓比例高于超时间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5%(60/156)比11.5%(3/26),χ^2=7.137,P=0.008]。(2)两组患者病因分型、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mTICI2b^3级、补救治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窗内组患者症状开始至影像学检查时间[146(110,229)min比307(234,349)min,Z=-5.182]、症状开始至股动脉穿刺时间[240(190,298)min比395(379,533)min,Z=-8.015]、症状开始至再通时间[329(281,388)min比492(442,567)min,Z=-6.648]均短于超时间窗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两组患者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和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预后良好比例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行血管内取栓治疗可获得与时间窗内患者相似的预后良好率,且未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内取栓治疗 超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气压弹道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 被引量:9
6
作者 覃庆平 王伟 +3 位作者 周毅 杨剑文 陈翔 陈悦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06-607,61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气压弹道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5月,采用瑞士EMS(第四代)超声/气压弹道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28例。膀胱单发结石9例,多发结石19例,结石大小1.2~5.0 cm,...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气压弹道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5月,采用瑞士EMS(第四代)超声/气压弹道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28例。膀胱单发结石9例,多发结石19例,结石大小1.2~5.0 cm,平均3.5 cm,其中结石直径>4 cm者5例。结果膀胱结石均成功击碎并吸出,碎石清石手术时间8~75 min,平均35 min。其中22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或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治疗,1例膀胱内异位节育器并发结石者先行碎石清石术,再用硬性异物钳将节育器向膀胱腔内拽入并经尿道取出。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及水中毒等并发症。结论 EMS(第四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尤其对于膀胱多发或较大结石(≤5 cm),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碎石 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并发消化道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涛 蒋忠胜 +4 位作者 兰慧慧 李敏基 胡家光 覃川 莫胜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354-4357,共4页
目的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TSM初治患者63例,将其分为无消化道出血组(34例)和消化道出血组(29例)。回顾性分析DTSM患者... 目的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TSM初治患者63例,将其分为无消化道出血组(34例)和消化道出血组(29例)。回顾性分析DTS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PLT)[β=-0.037,OR=0.946,95%CI(0.937,0.979)]、凝血酶原时间(PT)[β=0.376,OR=1.457,95%CI(1.082,1.961)]是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P=1/(1+e^(-y)),Y=-3.612+0.376×PT-0.037×PLT,其中P为患者的出血概率,Y为预测指数。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4.757,df=8,P=0.78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CI(0.815,0.985),P<0.001],当P值的最佳临界值为0.5393,即P≥0.539 3预测并发消化道出血,<0.539 3预测不并发消化道出血时,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86.21%,特异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预测值为88.89%,总正确率为90.48%。结论 PLT、PT可用于预测模型的构建。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DTSM患者是否并发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胃肠出血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42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同青 胡朝晖 谢湘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对42例重度OVCF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对42例重度OVCF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所有骨折椎体高度均少于原椎体的1/3。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射骨水泥。结果42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6~45 min,出血量<5 ml,骨水泥注射量1.5~3.5 ml。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对称,无穿刺并发症。3个椎体骨水泥渗漏,渗漏率7.1%。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8.6±0.6)、(3.7±0.5)、(2.1±0.6)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分别为9.6°±3.4°、8.9°±3.1°、8.9°±2.6°,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0)。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重度OVCF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弓根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涛 蒋忠胜 +5 位作者 李敏基 莫胜林 张鹏 胡家光 覃锦玉 蒙达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背景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肺孢子菌(PJ)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指征性疾病。AIDS合并PCP患者多以亚急性发病为主,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内科治疗效果差、短期内病死率高,因此对该类患者近期预... 背景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肺孢子菌(PJ)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指征性疾病。AIDS合并PCP患者多以亚急性发病为主,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内科治疗效果差、短期内病死率高,因此对该类患者近期预后需进行准确预测,以便指导临床救治。目的分析影响AIDS合并PCP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8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300例,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随机分组(建模组241例和验模组59例)。回顾性分析建模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用验模组患者资料评价预后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蛋白(ALB)〔OR=0.759,95%CI(0.595,0.967)〕、乳酸脱氢酶(LDH)〔OR=1.009,95%CI(1.003,1.015)〕、CD4^+T淋巴细胞计数〔OR=0.878,95%CI(0.790,0.97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OR=1.164,95%CI(1.073,1.262)〕是AIDS合并PCP患者的预后独立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P=1/(1+e^-y),Y=-0.278-0.276×ALB-0.131×CD4^+T淋巴细胞计数+0.009×LDH+0.152×P(A-a)O2,其中P为患者的恶化概率,Y为预测指数。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3.974,df=8,P=0.85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6〔95%CI(0.970,1.000),P<0.001〕。验模组验证结果显示:所构建模型预测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正确率分别为97.50%、89.47%、94.44%、95.12%和94.91%。结论ALB、LDH、CD4^+T淋巴细胞计数、P(A-a)O2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后判断模型的构建。本研究中所构建的预后模型能够较准确的预测AIDS合并PCP患者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预测模型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特异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志斌 林希平 +3 位作者 杨彤 杜娟 李柳杭 赵应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提示 ,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 ,且用药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体内氮平衡的监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义昆 夏涛 +2 位作者 蔡震 廖夏莉 刘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5期666-668,共3页
目的监测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体内氮平衡。方法将24例行腹部手术并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收集24h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尿液总氮,计算氮平衡。结果凯氏定氮法测定低、中、高浓度总氮回收率分别为99.16%,101.24%,102.94%,RS... 目的监测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体内氮平衡。方法将24例行腹部手术并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收集24h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尿液总氮,计算氮平衡。结果凯氏定氮法测定低、中、高浓度总氮回收率分别为99.16%,101.24%,102.94%,RSD分别为1.52%,0.78%和0.74%。日内精密度RSD=0.32%,日间精密度RSD=0.67%。患者3d氮平衡分别为(-2.59±1.66),(-1.23±1.98)和(-0.14±2.11)。结论凯氏定氮法可用于尿液中总氮的含量测定;腹部手术并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3d内仍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 肠外营养 氮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1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又先 袁林 +2 位作者 陈艳青 明芳 庞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5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Gal...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5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Galectin-1蛋白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HR-HPV感染情况,分析Galectin-1与CIN及HR-HPV的关系。结果:Galectin-1蛋白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0.0%、40.0%、56.0%、48.1%,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加重,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宫颈癌和CINⅡ、CINⅢ的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Ⅰ(P<0.01),宫颈癌与CINⅡ、CINⅢ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在有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有否HR-HPV的感染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ectin-1蛋白表达增强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有一定关系,HR-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Galectin-1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忠胜 陈涛 +2 位作者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IV 肝硬化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健平 刘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分析红霉素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36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予红霉素5mg/(kg·次),qd;B组,予红霉素5mg/(kg·次),q12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分析红霉素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36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予红霉素5mg/(kg·次),qd;B组,予红霉素5mg/(kg·次),q12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霉素血药浓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红霉素用药第1天的血药浓度均低于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为1.91±0.85μg/mlvs.3.36±2.26μg/ml;B组2.07±0.81vs.2.98±1.27μg/ml,P均<0.01)。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重、血药浓度等16个因素与红霉素有效性均无关(P>0.05)。结论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均有一定疗效,红霉素给药第1天的血药浓度低于第5天,不同给药方案与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血药浓度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28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韦敏 肖亿 +1 位作者 肖萍 李文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盐酸哌替啶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2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2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盐酸哌替啶50 mg+0.9%氯化...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盐酸哌替啶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2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2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盐酸哌替啶5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地佐辛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0~120 min期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缓解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疗效相当,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可以替代盐酸哌替啶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哌替啶 盐酸 肾绞痛 输尿管结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儿窒息致颅脑损伤的B超与CT检查对照:附69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希平 麦辛慈 +1 位作者 赵志斌 胡建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围产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IGH)或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重要病因。本文对69例具有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的围产儿进行颅脑B超(US)与CT检查对照,旨在探讨US与CT在围产儿窒息后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围产儿 窒息 颅脑损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对炎症反应程度、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少芳 黎华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对炎症反应程度、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观察组血清PCT含量中位数进一...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对炎症反应程度、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观察组血清PCT含量中位数进一步分为高PCT组、低PCT组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新生儿血清炎症介质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PC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PCT组、低PCT组血清中炎症介质IL-1β、IL-6、IL-8、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T含量上升,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6、IL-8、TNF-α含量增加(P<0.05);高PCT组、低PCT组常规超声参数CO、LVEF水平,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参数GLSr、GCSr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cTnⅠ、H-FABP、HBDH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CT含量上升,CO、LVEF水平及GLSr、GCSr绝对值降低,指标cTnⅠ、H-FABP、HBDH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PCT含量与炎症反应程度、心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伤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降钙素原 炎症反应 脏器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65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代华 关玉珍 周咏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观察地尔硫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血液透析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5例行规律血液透析、联用3种降压药(其中一种为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控释片)血压仍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加用地尔硫片,起始剂量30 mg,3或4次·d^-1,根据血压每2 d... 目的观察地尔硫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血液透析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5例行规律血液透析、联用3种降压药(其中一种为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控释片)血压仍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加用地尔硫片,起始剂量30 mg,3或4次·d^-1,根据血压每2 d增加剂量1次,逐渐加至满意疗效,最高360 mg·d-1,1个月内其他治疗药物及透析方案不变。如有效,继续给予含硝苯地平+地尔硫的治疗方案,并根据血压调整给药方案。监测加药后2,4周心率、血压;治疗有效者继续使用,疗程6个月,随访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加用地尔硫片前血压(186.3±17.8)/(95.0±12.9) mmHg,心率(81.3±13.3)次·min^-1;加用地尔硫片后2周,血压(159.1±14.6)/(82.2±11.4) mmHg,心率(79.4±11.3)次·min^-1,有效率76.92%;加药后4周血压(150.6±12.4)/(77.7±10.7) mmHg,心率(75.4±14.1)次·min^-1,有效率92.31%。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1例,与地尔硫和硝苯地平无关;发生心动过缓1例,与合用其他药物有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对心率无显著影响,需注意地尔硫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 硝苯地平 血液透析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蔡洁 林世红 +6 位作者 韦成信 徐向新 潘柳萍 黄琦 罗辑 郑华 黄霭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8期2756-2757,共2页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健康状况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5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例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50例通过所建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健康状况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5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例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50例通过所建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采用自制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病人自我管理好于对照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行为护理干预,改变病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病人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体外保护肝细胞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韦敏 陈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以10 mg·mL-1异烟肼作用24 h,诱导肝细胞损伤,加入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24和48 h后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肝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1~10 mg·...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以10 mg·mL-1异烟肼作用24 h,诱导肝细胞损伤,加入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24和48 h后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肝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1~10 mg·mL-1异甘草酸镁对异烟肼损伤的肝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异甘草酸镁浓度增加,促进肝细胞增殖作用增强。结论 1~10 mg·mL-1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能保护异烟肼损伤后的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异烟肼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