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荣林 蒋燚 +1 位作者 刘菲 刘雄盛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优树选择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因子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菲 蒋燚 +5 位作者 韦烁星 张家昌 王勇 黄荣林 姜英 刘雄盛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选择广西6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植点,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生长指标测定,以5株优势木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对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在阳坡的生长优于... 选择广西6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植点,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生长指标测定,以5株优势木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对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在阳坡的生长优于阴坡;在下坡的生长优于中坡,在上坡的生长为三种坡位中最低;在斜坡的生长水平优于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地形因子 坡向 坡位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过程中尾巨桉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媛 卢翠香 +3 位作者 陈健波 黄腾华 卢有伟 罗颖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62-265,共4页
本研究以5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切片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干燥初期0~4 h曲线下降速度较快,4 ... 本研究以5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切片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干燥初期0~4 h曲线下降速度较快,4 h以后含水率下降速度减慢曲线趋向平缓;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木材含水率影响极显著;干燥温度和微波辐射功率对干燥速度影响极显著,木材初含水率对干燥速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微波干燥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中游5种不同森林类型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5
4
作者 申文辉 何琴飞 +2 位作者 郑威 彭玉华 何峰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325-332,共8页
以珠江流域中游苍梧地区5种不同典型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在其森林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林下的植被主要以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山苍子(Li... 以珠江流域中游苍梧地区5种不同典型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在其森林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林下的植被主要以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山苍子(Litsea cubeba)为主。不同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基本呈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趋势,说明草本、灌木物种多样性相对乔木层高。长周期的混交林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相对短周期的速生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桉树(Eucalyptus spp.)林及针叶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要高。建议在珠江流域中游尽量选择针阔混交林或长周期阔叶林作为水源涵养林树种,避免选择短周期速生树种及针叶树种纯林作为水源涵养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物种组成 植物多样性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中上游都安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谭长强 彭玉华 +3 位作者 申文辉 何琴飞 刘秀 何峰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346-351,共6页
为了研究珠江流域都安地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5种典型森林类型,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都安地区5种森林类型林地灌草... 为了研究珠江流域都安地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5种典型森林类型,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都安地区5种森林类型林地灌草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A层(0—15ore)非毛管孔隙度为1.38%一6.56%,土壤毛管孔隙度为39.32%~59.73%,林下最大持水量为1296.29~t752.52t/hm2。总体而言,土壤A层毛管孑L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均大于B层(15—30em),土壤密度则B层大于A层,土壤持水深度及总持水量均为A层大于B层。除青冈林外,林下水源含蓄能力大小顺序为马尾松+荷木混交林〉任豆林〉桉树林〉马尾松林。该地区土壤对森林水源涵养的调蓄能力占林下调蓄能力的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持水量 森林类型 枯落物 灌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房属锯材树种引种与出苗率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庆兰 刘媛 +5 位作者 黄云 梁泰昌 卢翠香 周维 陈健波 项东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以伞房属(Corymbia)4个锯材树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播种育苗,然后统计小苗出土率、苗高和地径,并结合种源地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23个种源间小苗出土率差异明显;种源间苗高、地径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斑皮柠檬桉(Corymb... 以伞房属(Corymbia)4个锯材树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播种育苗,然后统计小苗出土率、苗高和地径,并结合种源地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23个种源间小苗出土率差异明显;种源间苗高、地径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斑皮柠檬桉(Corymbia cltriodora ssp.variegata)的种源20756的苗高表现最突出,苗高为17.79 cm,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的种源21040和柠檬桉(Corymbia cltriodora)的种源19693的地径表现最突出,地径≧2.0 cm。相关分析表明,苗高与地径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苗高、地径与小苗出土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经度、纬度和海拔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地径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小苗出土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均呈现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房属 种源 引种 育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媛 卢翠香 陈健波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通过室内抑菌圈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4种变色菌的抑制能力,初步筛选用于制备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配方,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1%~0.1%的甲基硫菌灵(Me-TBZ)、0.1%~2.0%的丙环唑(PPZ)、0.1%~2.0%的戊唑醇(TBZ)和5%~30%的二癸基二甲基氯... 通过室内抑菌圈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4种变色菌的抑制能力,初步筛选用于制备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配方,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1%~0.1%的甲基硫菌灵(Me-TBZ)、0.1%~2.0%的丙环唑(PPZ)、0.1%~2.0%的戊唑醇(TBZ)和5%~30%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混合复配,添加有机溶剂10%~30%乙醇胺和10%~30%乙醇,该混合剂对变色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防霉剂 抑菌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4个无性系茎部差异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肖玉菲 袁剑英 +3 位作者 刘海龙 刘雄盛 晏巢 陈博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66,74,共7页
以桉树4个无性系(GLU4、GLGU9、GLU16、DH32-29)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茎部解剖结构、含水量、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桉树4个无性系的茎部解剖结构基本相同,但结构... 以桉树4个无性系(GLU4、GLGU9、GLU16、DH32-29)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茎部解剖结构、含水量、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桉树4个无性系的茎部解剖结构基本相同,但结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GLU16的第5节茎段表皮厚度和木质部厚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保水和输导能力,更能适应苗木迅速的生长。DH32-29第5节茎段髓腔面积较其他3个桉树无性系大,可能其营养物质的贮藏能力更强。4个无性系含水量差异不大,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相对显著。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的比值与表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木质部面积占茎横切面积的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GLU4木质素含量较高,可能其茎的机械强度与抗菌能力较强。GLU4纤维素含量较高,且木质素与纤维素比值较低,更适宜作为制浆原料和生物质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解剖结构 木质素含量 纤维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志玲 申文辉 +3 位作者 郝海坤 彭玉华 谭长强 刘秀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对广西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库的6个地理种源121个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优树子代的3年生树高、胸径、材积进行测定与分析,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子代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极显著,利用综合育种值评分法选择出25个优良子代,其... 对广西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库的6个地理种源121个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优树子代的3年生树高、胸径、材积进行测定与分析,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子代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极显著,利用综合育种值评分法选择出25个优良子代,其树高、胸径、材积比子代平均值分别增加15.0%、30.19%、76.08%,其平均现实遗传增益分别为15.14%、30.13%、75.96%,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1.31%、23.14%、59.25%,入选优树子代均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优树 子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差异与决选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魁鹏 陈代喜 +4 位作者 黄开勇 戴俊 肖建军 罗启亮 辛坚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测定广西本地转化培育和从湖南引进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试验林17年和21年生的生长量,结合这些无性系试验林7年和9年生时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无性系生长量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生... 测定广西本地转化培育和从湖南引进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试验林17年和21年生的生长量,结合这些无性系试验林7年和9年生时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无性系生长量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生长性状的差异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试验林17年生的生长表现与21年生时显著相关,表明杉木无性系在17年生或更早林龄阶段时已可进行决选。根据决选结果,运用3类聚类法进行的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参试无性系9年生时进行选择比7年生的选对率提高了24.0%。相对于对照无性系,7个优良无性系的材积增益在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皮桉5个种源光响应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庆兰 蒋钰渝 +6 位作者 杨中宁 覃明眺 苏福聪 邓紫宇 项东云 陈健波 郑永邓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 5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各种源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C_i)、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强梯度变化的趋势一致。种源20598和2... 以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 5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各种源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C_i)、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强梯度变化的趋势一致。种源20598和20772光饱和点较大(分别为1 571.43、1 550.00μmol·m^(-2)·s^(-1)),但光补偿点较高(分别为45.05、36.92μmol·m^(-2)·s^(-1)),其利用强光能力最强,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差;种源20884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最低(分别为1 350、1.28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差,弱光的能力最强;种源20772属于高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9属于较高净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884属于中等净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8和21075属于低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通过分析斑皮桉5个种源的光合特性,引种和栽培时可根据栽植地的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皮桉 种源 光响应曲线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草-牧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分析及模式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蔚 韦铄星 +3 位作者 张烨 黄荣林 刘菲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进行桉-草-牧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初步筛选出桉(2 m×3 m)+象草+涠洲黄牛、桉(2 m×3 m)+象草+波尔山羊和桉(2 m×6 m)+象草+涠洲黄牛、桉(2 m×6 m)+象草+波尔山羊4种具有良好综合效...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进行桉-草-牧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初步筛选出桉(2 m×3 m)+象草+涠洲黄牛、桉(2 m×3 m)+象草+波尔山羊和桉(2 m×6 m)+象草+涠洲黄牛、桉(2 m×6 m)+象草+波尔山羊4种具有良好综合效益的复合经营模式,其综合效益关联度分别为0.904 0、0.885 0、0.882 0和0.863 7,比桉树纯林提高了46.52%以上。同时经过评价指标的分析,最终选择确定Shannon-Wiener指数、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全K、桉树树高、桉树胸径、桉树种植年均投入、桉树种植年均收入、牧草营养养分和林农接受程度等12个指标,可应用于构建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并反映系统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牧草 复合经营 综合效益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玉华 黄志玲 +5 位作者 郝海坤 申文辉 曹艳云 谭长强 欧芷阳 郑威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通过对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扦插苗种植后的生长动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结果表明:蚬木是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蚬木扦插苗种植后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树高一年有2... 通过对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扦插苗种植后的生长动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结果表明:蚬木是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蚬木扦插苗种植后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树高一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地径一年有1个生长高峰期;据生长模型将蚬木扦插苗种植后年生长进程划分为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始盛期和盛末期较短,高峰期较长;树高与地径年生长阶段表现出非同步性,地径生长起始点较树高推迟23 d,而高峰日较树高提前86 d;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高峰持续时间分别为308 d和197 d,高峰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84.94%和70.87%。因此,在蚬木生长高峰期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肥料的管理,促进其生长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蚬木 生长节律 回归分析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元素对桉树枝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旺姣 朱英芝 +2 位作者 邹东霞 黄乃秀 吴耀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明确不同营养元素对桉树枝枯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丝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不同N、P、K、Ca、Mg、B、Cu、Zn、Fe、Mn元素及不同浓度对桉树枝枯病菌菌丝进行培养,观测菌落大小、菌落长势、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结果表明:... 为明确不同营养元素对桉树枝枯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丝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不同N、P、K、Ca、Mg、B、Cu、Zn、Fe、Mn元素及不同浓度对桉树枝枯病菌菌丝进行培养,观测菌落大小、菌落长势、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结果表明:(NH_4)_2CO、KCl、CaCl_2、MgSO_4、H_3BO_3和MnSO_4均能促进菌丝生长,且(NH_4)_2CO、KCl和H_3BO_3在2μmol/L处理时菌丝生长达到最高峰,密度最大;CaCl_2和MnSO_4处理随浓度增加,菌丝生长加快,在8μmol/L时,菌落直径达最大;CuSO_4、ZnSO_4和FeSO_4能抑制菌丝生长,随元素浓度增高,菌丝生长减慢,密度小、稀疏;低浓度KH_2PO_4处理能促进菌丝生长,在高浓度时却能抑制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枯病菌 营养元素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草-牧复合经营模式设计及种养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燚 韦铄星 +2 位作者 黄荣林 程亮 顾克潇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根据广西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选择桂牧1号杂交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ennisetum 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Mott、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非洲狗尾草(Setaria anceps)、圆叶舞草(Codariocalyx... 根据广西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选择桂牧1号杂交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ennisetum 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Mott、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非洲狗尾草(Setaria anceps)、圆叶舞草(Codariocalyx gyroides)、合萌(Aeschynomene americana var.americana)、白花扁豆(Semen dolichoris)、速生槐(Sophora japonica)7种牧草品种,按2 m×3 m、2 m×4 m、2 m×6 m(2 m×3 m间隔1行2 m×3 m)3种间种模式设置桉树+牧草的种植,然后,分别用2 m×3 m和2 m×6 m模式种植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山毛豆2种牧草喂养涠洲黄牛和波尔山羊。介绍其有关模式设计和种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草-牧 复合经营 种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柄木三个单株RAPD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安家成 张照远 黄妹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406-408,共3页
以膝柄木(Bhesa sinica)3个单株为研究对象,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9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52个DNA条带,其中30条为多态性条带,其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7.69%。采用UPGMA法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 以膝柄木(Bhesa sinica)3个单株为研究对象,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9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52个DNA条带,其中30条为多态性条带,其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7.69%。采用UPGMA法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出单株B和D亲缘关系较近,B、D两单株与单株A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柄木 RAPD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