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岩溶地区5种用材树种生长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侯远瑞 凌福诚 +3 位作者 杨秀昕 黄小荣 申文辉 庞世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极显著。其中翅荚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88 m、12.74 cm、0.090 66 m^3;其次是柚木,分别为11.21m、10.52 cm,0.056 29 m^3;初步认为翅荚木和柚木早期速生,可作为用材树种在广西岩溶地区推广造林,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5种用材树种中,翅荚木、柚木冠幅较大,其次是海南蒲桃、秋枫,顶果木冠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材树种 岩溶地区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桉树梢枯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廖旺姣 邹东霞 +3 位作者 黄乃秀 薛振南 吴耀军 朱英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239-15242,共4页
[目的]鉴定引起广西桉树梢枯病的病原菌。[方法]对近年发生在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百色、梧州等地的桉树梢枯病进行了采样调查、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Mau... [目的]鉴定引起广西桉树梢枯病的病原菌。[方法]对近年发生在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百色、梧州等地的桉树梢枯病进行了采样调查、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Maubl]、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Pennycook&Samuels)Crous,Slippers&A.J.L Phillips]和拟隐孢壳菌(Cryptospotiopsis sp.Bub.et Kabat)均可导致桉树梢枯病的发生。[结论]为桉树梢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梢枯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种源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幼媚 刘海龙 +3 位作者 王以红 蔡玲 朱积余 杨开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435-1436,1553,共3页
[目的]揭示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结构。[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人工选育的广西3个种源的红锥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9条引物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6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PPF)为54.87%,单个居群的多态带百分... [目的]揭示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结构。[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人工选育的广西3个种源的红锥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9条引物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6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PPF)为54.87%,单个居群的多态带百分率PPF为46.90%~47.79%。在物种水平上,期望杂合度(Hpop)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366和0.2198。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275,表明经人工选育后的红锥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的个体占87.25%,12.7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间。各群体之间的遗传一致度I为0.9593~0.9765,红锥群体水平的基因流Nm为3.423。[结论]ISSR-PCR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边材防蓝变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媛 项东云 +2 位作者 陈健波 罗建举 卢翠香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7,34,共4页
以18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边材为试材,采用4种杀菌剂、3种变色菌进行室内防蓝变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抑菌效果优于五氯酚钠,可作为五氯酚钠的低毒替代药剂用于木材防蓝变侵袭。
关键词 马尾松 杀菌剂 变色菌 防治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种子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建勇 于永辉 梁瑞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1期78-79,共2页
分别报道了广西维管植物新记录1种西南水马齿(Callitriche fehmedianii)和1变种柔毛小柱悬钩子(Rubus columellaris var.villosus),并列出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关键词 西南水马齿 柔毛小柱悬钩子 广西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志玲 郝海坤 +3 位作者 曹艳云 彭玉华 王旭军 刘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5,43,共5页
以红锥嫩枝插穗为材料,用清水处理,研究红锥插穗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韧皮部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插穗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在扦插过程中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ABA、ZR、GA3等激素... 以红锥嫩枝插穗为材料,用清水处理,研究红锥插穗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韧皮部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插穗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在扦插过程中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ABA、ZR、GA3等激素含量在扦插过程中基本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判别生根难易的IAA/ABA比值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ZR/IAA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外部形态学观察结果,红锥插穗扦插后第21d开始生根,第60天生根基本结束,生根率达92.5%,说明插穗自身的激素含量影响生根性状,红锥插穗自身的激素含量有利于生根,故红锥插穗生根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扦插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组培生根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博雯 袁剑英 +3 位作者 覃子海 肖玉菲 张烨 刘海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3,208,共5页
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一种新兴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根据枝叶成分定向选育出的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更是具有极佳的生产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NAA和IBA 2种生长调节剂对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单芽生根... 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一种新兴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根据枝叶成分定向选育出的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更是具有极佳的生产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NAA和IBA 2种生长调节剂对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单芽生根具有促进作用;随后选择WPM、B5、MS作为基本培养进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2B5+NAA0.2mg·L^(-1)+IBA0.5mg·L^(-1)中生根率为91.67%±2.72%,根系发育状况较好,整体生根效果最好。对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发现,培养基因素是影响生根率的主要因素。按照极差推测的影响因素排序为培养基>NAA浓度>IBA浓度,其中最优方案为1/2 B5+NAA0.2 mg·L^(-1)+IBA0.2mg·L^(-1),推测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茶树 组织培养 生根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眼蜂防治红树林害虫的释放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德伟 邓艳 +1 位作者 常明山 蒋学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5,41,共3页
在红树林湿地内释放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防治红树林害虫存在诸多因素的限制。该文比较3种不同的释放赤眼蜂方法,以寻找能保证赤眼蜂蜂卡羽化率高、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方法。结果表明,这3种释放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红树林湿地内释放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防治红树林害虫存在诸多因素的限制。该文比较3种不同的释放赤眼蜂方法,以寻找能保证赤眼蜂蜂卡羽化率高、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方法。结果表明,这3种释放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红树林 释放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不同品种(系)对茶黄蓟马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德伟 邓艳 +2 位作者 蒋学建 常明山 罗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0-622,F0003,共4页
茶黄蓟马又称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属缨翅目蓟马科(Thysanoptera:Thripidae)[1],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河南等省区;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马来西亚、... 茶黄蓟马又称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属缨翅目蓟马科(Thysanoptera:Thripidae)[1],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河南等省区;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2-3]。主要寄主有茶叶(Camellia sinensis O.Ktze)、葡萄(Vitis vinifera L.)、芒果(Mangifera indica L.)、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蓟马 油茶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中澳洲茶树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博雯 袁剑英 +4 位作者 覃子海 张烨 肖玉菲 张晓宁 刘海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573-576,共4页
为探明淹水胁迫过程中澳洲茶树的生理响应机制,对其淹水胁迫下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前期,ZR,GA3,IAA和ABA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都呈小幅波动,而胁迫中、后期,ZR,GA3,IAA这3种促进植株生长的激素整体呈升高... 为探明淹水胁迫过程中澳洲茶树的生理响应机制,对其淹水胁迫下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前期,ZR,GA3,IAA和ABA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都呈小幅波动,而胁迫中、后期,ZR,GA3,IAA这3种促进植株生长的激素整体呈升高趋势,ABA则呈下降趋势,(ZR+GA3+IAA)/ABA的值也逐渐升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澳洲茶树在淹水条件下的激素应答机制,为种植生产中的合理用水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茶树 淹水胁迫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1
作者 蓝肖 董利军 +3 位作者 黄开勇 陈代喜 李德伟 莫柳园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其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泛,部分种类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杉木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发生情况,以及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杉木病虫...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其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泛,部分种类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杉木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发生情况,以及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杉木病虫害发生及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天然更新及其幼苗生长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烨 韦铄星 +3 位作者 蒋燚 刘菲 刘雄盛 王勇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3期334-337,共4页
对27年生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和天然更新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树高年均生长0.87 m,胸径年均生长0.96 cm;天然更新幼苗地径分布在0.5-3.0 mm之间,苗高在30 cm以内,并集中于东、南方位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幼... 对27年生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和天然更新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树高年均生长0.87 m,胸径年均生长0.96 cm;天然更新幼苗地径分布在0.5-3.0 mm之间,苗高在30 cm以内,并集中于东、南方位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幼苗生长密度峰值出现在距离树干1 m和4 m处。江南油杉人工林的幼苗生长期,应及时抚育除草,避免遮挡光照,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天然更新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榉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海龙 李俊福 +5 位作者 覃子海 陈博雯 李密密 张日清 朱积余 肖玉菲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国内学者围绕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包括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造林技术、遗传育种、木材材性、种群分布及动态、组培快繁等,这些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大叶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叶榉 榉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翠香 刘媛 +4 位作者 任世奇 邓紫宇 唐庆兰 陈健波 项东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352-358,共7页
为揭示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木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以广西沙塘林场22年生邓恩桉为材料,采用解析木法,对纤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系统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邓恩桉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值分别为940.84、17.49、9.08μm,... 为揭示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木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以广西沙塘林场22年生邓恩桉为材料,采用解析木法,对纤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系统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邓恩桉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值分别为940.84、17.49、9.08μm,长宽比、腔径比和壁腔比均值分别为55.91、0.48、1.21;除腔径比外,其余5个纤维指标随着树龄增加逐渐增大;除长宽比外,其余5个纤维指标沿树干高度向上先增加后减小。6个纤维指标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多项式方程能较好的描述纤维形态参数与树龄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纤维形态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方法复壮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东霞 徐庆玲 +1 位作者 廖旺姣 黄华艳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365-368,共4页
采用2种方法复壮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BD-10-4,虫尸复壮法获得产孢量最高的菌株为BD-7-2,产孢量为(66.67±0.60)×108个/m L,是BD-10-4产孢量的近2倍;活虫复壮法获得产孢量最高的菌株是BD-8-5,产孢量为(54±2.11)×... 采用2种方法复壮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BD-10-4,虫尸复壮法获得产孢量最高的菌株为BD-7-2,产孢量为(66.67±0.60)×108个/m L,是BD-10-4产孢量的近2倍;活虫复壮法获得产孢量最高的菌株是BD-8-5,产孢量为(54±2.11)×108个/m L,是BD-10-4的1.5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D-7-2的毒力最高,LT50值为3.94 d,其次是BD-8-5,LT50值为5.08 d,毒力最低的是菌株BD-10-4,LT50值为5.1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球孢白僵菌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子园2个无性系木材密度变异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婕 黄永利 杨章旗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2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初级种子园中选择2个无性系:桂GC427A和桂GC557A各3株伐倒,利用圆盘取样法于1.3m、5m和10m近伐根面各取厚3cm圆盘样品,采用最大含水量法测定纵向1.3m、5m、10m,径向外层、中层、内层的木材生材密度和... 在2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初级种子园中选择2个无性系:桂GC427A和桂GC557A各3株伐倒,利用圆盘取样法于1.3m、5m和10m近伐根面各取厚3cm圆盘样品,采用最大含水量法测定纵向1.3m、5m、10m,径向外层、中层、内层的木材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共18个密度指标,研究其径向和纵向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径向变化表现为外层>中层>内层,纵向5m>1.3m>10m;径向中层的木材密度最接近平均密度,径向外层的木材密度与平均密度相差最远,不宜作为马尾松无性系的选择指标;2个无性系的径向和纵向均匀性均达0.93以上,具有良好的木材均匀性,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较小,其中以桂GC557A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变异 马尾松 种子园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降温过程中邓恩桉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紫宇 周维 +2 位作者 郭东强 陈健波 项东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以引种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为材料,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邓恩桉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其中可溶性糖含量... 以引种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为材料,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邓恩桉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75.27%和86.26%,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只增加了4.42%。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是邓恩桉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渗透调节物质 自然降温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覃其云 黄荣新 +4 位作者 潘波 曹继钊 唐健 农必昌 靳宝川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66-69,84,共5页
在广西巴马县连续3 a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处理A:N∶P_2O_5∶K_2O=16∶6∶8;处理B:N∶P_2O_5∶K_2O=12∶8∶10;处理C:N∶P_2O_5∶K_2O=10∶10∶10;CK:不施肥(对照))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 在广西巴马县连续3 a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处理A:N∶P_2O_5∶K_2O=16∶6∶8;处理B:N∶P_2O_5∶K_2O=12∶8∶10;处理C:N∶P_2O_5∶K_2O=10∶10∶10;CK:不施肥(对照))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有良好促进作用,其树高、地径、冠幅的肥效反应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处理A施肥效果最佳,其各项生长指标增长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CK(不施肥)处理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油茶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耀军 常明山 +1 位作者 李德伟 蒋学建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
文章通过人工接种和连续跟踪调查,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 ~28.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成虫、虫瘿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79,10.25,10... 文章通过人工接种和连续跟踪调查,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 ~28.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成虫、虫瘿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79,10.25,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53.42,749.73,811.75 d·℃.该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09年发生代数的理论值为5.23代,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中龄林生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克钻 郭东强 +2 位作者 卢陆峰 蓝创造 陈健波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是优良的耐寒桉树树种,其大径材培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2009年营建的9年生邓恩桉林分进行保存率、胸径、树高和形质调查分析,为邓恩桉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坡位的林分保存率...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是优良的耐寒桉树树种,其大径材培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2009年营建的9年生邓恩桉林分进行保存率、胸径、树高和形质调查分析,为邓恩桉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坡位的林分保存率、胸径、树高和形质存在差异。上坡的保存率最高(60%)。不同坡位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株材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下坡的生长量最高,平均树高为22.9 m、平均胸径17.8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29m^3、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5.09 m^3。下坡的林木干形最优,63.46%的林木没有明显弯曲;上坡的林木干形最差。邓恩桉实生苗林分生长分化大,在培育过程中应根据各坡位的情况采取相应强度的间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中龄林 生长效应 形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