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贵乡土树种江南油杉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及壮苗繁育体系构建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蒋燚 刘菲 +5 位作者 刘雄盛 姜英 黄荣林 王勇 韦铄星 何应会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8年多时间,系统开展了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 var. cyclolepis)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评价与筛选及壮苗繁育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在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方面,进一步确定了江南油杉在我国油杉属中的分类地位及其识别的形态特征;明... 8年多时间,系统开展了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 var. cyclolepis)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评价与筛选及壮苗繁育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在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方面,进一步确定了江南油杉在我国油杉属中的分类地位及其识别的形态特征;明晰了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面,确定了我国全分布区江南油杉种质资源数量及分布等情况,弄清了天然林群落植物组成、主要群落类型、集中分布区域和分布特点,掌握了天然林典型群落的植物组成、层次结构、物种多样性、群落径级和高度结构及群落更新情况;确定了人工林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及其目标径阶下的最适经营密度,并探索出了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和气象因子及植物多样性与生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广西范围内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以材积最大收获量为目的的优树选择标准。在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面,弄清了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活力与传粉过程;确定了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合和培养条件及花粉最佳贮藏温度和时间;确定了江南油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源/家系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并具有较高遗传力;掌握了苗期根叶的物候期观测方法及其物候期变化规律,探明了苗期物候期内养分含量变化规律,获得了苗木培育精准施肥的基础数据;确定了江南油杉能适应重度干旱胁迫、总体耐盐性不强、苗木生长量随锰浓度降低而逐渐下降、能适应短时间高锰环境胁迫等特性;揭示了江南油杉种源苗期光合特征的差异性,福建种源为苗期光合特征表现最好的种源。在壮苗繁育体系构建方面,种群间种实性状有较高的稳定性,种子性状受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比球果大,海拔是主要影响因素;种源间种实各生物学参数差异显著,果径比可作为种子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千粒重是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种子萌发能力随种子来源地呈由西向东萌发能力逐渐增强的趋势;恒温比变温更适合种子萌发,模型预测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7.3℃;筛选出了较适宜种子萌发的光照、水分和基质条件,以切根为主的控根组合及显著促进根系生长的菌剂;确定了适宜苗木生长的肥料类型和配比,轻基质中复配功能菌显著提高苗木存活率和生长量;系统总结了营养杯实生苗培育技术,制定并发布了广西地方标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 收集与保存 评价与筛选 繁育体系构建 江南油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发展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章旗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410,共6页
推动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确保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广西主要用材林的发展进程,对主要用材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产业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 推动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确保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广西主要用材林的发展进程,对主要用材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产业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人工林定向培育及其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材林 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森林质量评价——以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莉雅 黄俊才 +6 位作者 廖南燕 刘菲 蒋燚 罗敦 彭志锋 梁晨 陈生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43-548,共6页
为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的森林质量,以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12项具体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和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反映森... 为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的森林质量,以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12项具体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和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反映森林林木生长、森林生长力、立地质量和林木结构信息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064%,较全面地反映森林质量状况;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的林木生长因子和指标层的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对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最大。依据森林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可将森林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为优、良、中和差,且各等级小班数量占比为4.87%、6.74%、61.95%和26.43%。森林质量以中等为主,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性系杉木球果及种子质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琳 陈琴 +9 位作者 陈仕昌 戴俊 董利军 陈晓明 谭文婧 陈代喜 黄开勇 李魁鹏 蓝肖 杨科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掌握广西二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子的品质特征及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质,对种子园28个无性系的球果总重、种子重、出籽率、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率和发芽势7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个无性系的... 为掌握广西二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子的品质特征及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质,对种子园28个无性系的球果总重、种子重、出籽率、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率和发芽势7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个无性系的球果总重、种子重、出籽率、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值分别为1.71 kg、0.16 kg、9.47%、7.525 g、71.57%、36.66%和11.06%;不同无性系各质量指标均存在极显著遗传差异;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和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出籽率与种子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其他6个指标均不存在单一的正相关性。根据综合评定,筛选出10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可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球果质量 种子质量 杉木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低龄桉树木材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翠香 周维 +4 位作者 刘媛 林家纯 李桂兰 覃引鸾 陈健波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4期490-496,共7页
以低龄桉树(Eucalyptus spp.)为试验材料,通过蒸汽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条件变化对木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热处理后,桉树木材全干密度、气干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基本密度有增大趋势。升温速度对处理材3种木材密度有显著或极显... 以低龄桉树(Eucalyptus spp.)为试验材料,通过蒸汽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条件变化对木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热处理后,桉树木材全干密度、气干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基本密度有增大趋势。升温速度对处理材3种木材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处理温度对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有显著影响,恒温时间对3种木材密度影响不显著。3种因素对木材密度影响程度为升温速度>处理温度>恒温时间。对低龄桉树木材进行热处理,要准确把握升温速度和处理温度,才能有效控制热处理材密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木材密度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油杉幼苗接种AMF的菌根浸染及依赖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姜英 刘菲 +4 位作者 刘雄盛 李娟 何应会 黄荣林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i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4个菌剂(HUN03B、XJ08A、HEB04、XJ04B)进行接种,检测接种AMF后幼苗的菌根浸染情况,测定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进行菌根依... 为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i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4个菌剂(HUN03B、XJ08A、HEB04、XJ04B)进行接种,检测接种AMF后幼苗的菌根浸染情况,测定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进行菌根依赖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菌剂均能对根系进行浸染,形成丛枝菌根结构,但浸染所需时间较长,接种360天后才检测到菌根结构;接种XJ08A菌剂处理的浸染率最高(41.57%),接种其他菌剂处理的浸染率较低(16.87%~35.96%)。接种AMF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苗木的生长。接种4个菌剂后,苗木表现出的菌根依赖性不同,对HEB04表现为弱依赖,对HUN03B表现为中等依赖,对XJ08A和XJ04B表现为强依赖。综合比较,接种XJ08A菌剂处理表现较优,对江南油杉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浸染率 苗期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 江南油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翅荚木优良种源与家系早期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侯远瑞 钟瑜 +2 位作者 黄小荣 申文辉 庞世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种源与家系早期选择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速生的翅荚木(Zenia insignis)优良种源和家系,对5年生翅荚木4个地理种源和105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及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间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极... 种源与家系早期选择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速生的翅荚木(Zenia insignis)优良种源和家系,对5年生翅荚木4个地理种源和105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及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间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以材积为评价指标对种源进行选择,初步选出忻城和平果种源两个优良种源,其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5.97%和11.43%;以育种值综合评分法,初步选出11个优良家系,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6.07%、22.99%和78.90%。结果可为翅荚木初级种子园建设及进一步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选择 翅荚木 种源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序桉与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模式初步筛选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健波 黄康庭 +6 位作者 莫雅芳 陈宗福 邓紫宇 唐庆兰 郭东强 何春 陈升侃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494-498,共5页
为研究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闽楠(Phoebe bour⁃nei)混交造林初期林分产量效应,以3.5年生大花序桉与红锥、火力楠、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各处理林木单... 为研究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闽楠(Phoebe bour⁃nei)混交造林初期林分产量效应,以3.5年生大花序桉与红锥、火力楠、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各处理林木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结果显示,在高峰试验点,MD4处理的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最大,比PD1处理高出14.23%;MD1和MD2处理的红锥平均单株材积比PD2处理分别高出14.29%和12.68%;MD3和MD4处理的火力楠平均单株材积比PD3处理分别高出26.87%和32.93%。在大桂山试验点,ML1处理的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最大,比PL1处理高出14.52%;ML1和ML3处理的闽楠平均单株材积比PL2处理分别高出11.17%和4.96%。在高峰试验点,MD1、MD2、MD3和MD4处理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53.05、52.91、53.42和53.79 m^(3)/hm^(2),分别是PD1处理林分蓄积量的0.96、0.96、0.97和0.98倍;在大桂山试验点,ML1、ML2和ML3混交处理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59.42、46.92和46.98 m^(3)/hm^(2),分别是PL1处理林分蓄积量的0.97、0.76和0.76倍。综合单株材积及蓄积生长量指标,9行大花序桉+3行红锥/火力楠、8行大花序桉+2行红锥/火力楠、9行大花序桉+3行闽楠模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红锥 火力楠 闽楠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初期生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戴俊 陈琴 +6 位作者 陈代喜 罗启亮 董利军 黄开勇 程琳 韦家国 黄鹏艳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在不同试验地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闽楠(Phoebe bournei)、刨花润楠(Machilu spauhoi)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早期生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生长量在贝江河林场和山口林... 在不同试验地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闽楠(Phoebe bournei)、刨花润楠(Machilu spauhoi)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早期生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生长量在贝江河林场和山口林场的不同混交模式间差异显著,在同一混交模式下不同试验地间亦有差异。初步筛选出红锥为适合与杉木混交的阔叶树种。在杉木+红锥混交模式中,杉木年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1.33 m和2.06 cm,红锥年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1.14 m和1.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效应 混交林 杉木 阔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楠木种源/家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与初步选择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瑞龙 李娟 +2 位作者 林建勇 董利军 黄康庭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4期430-437,共8页
在广西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和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连续2年进行楠木(Phoebe bournei)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楠木苗期生长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生长量随纬度和经度增加而减少;楠木种源地气象因子与苗木生长呈显著关系,其中,温度... 在广西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和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连续2年进行楠木(Phoebe bournei)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楠木苗期生长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生长量随纬度和经度增加而减少;楠木种源地气象因子与苗木生长呈显著关系,其中,温度指标(年均温、≥10℃年积温及无霜期)多呈现正相关关系,降雨指标(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苗期生长最好的3个种源为重庆江津、四川泸州和广西富川,在贝江河林场,其1年生苗比平均苗高高出17.88%~41.43%,比平均地径高出8.83%~19.22%;按约20%的比例选择优良家系,每组试验选择的20个最优家系结果不同,除贝江河林场广西资源家系1年生苗入选,其他均为广西富川、重庆江津、四川泸州3个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 地理变异 家系 楠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及贮藏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海坤 申文辉 +2 位作者 曹艳云 黄志玲 谭长强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为给红锥(Castanopsis hystirx)人工授粉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测定红锥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探讨花粉的最佳离体萌发条件和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采用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培养液,培养温度为25℃,花粉萌发率最高(28.23%),花粉管... 为给红锥(Castanopsis hystirx)人工授粉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测定红锥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探讨花粉的最佳离体萌发条件和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采用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培养液,培养温度为25℃,花粉萌发率最高(28.23%),花粉管长度最长(260.45μm);采用-20℃+干燥剂或-80℃+干燥剂贮藏花粉效果较好,贮藏365天,萌发率仍有30.54%和26.43%,花粉管长度为108.61和95.65μm。低温、干燥有利于红锥花粉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方法 花粉离体萌发 红锥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白林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武 蓝坚 +6 位作者 林婧 梁春晓 陈春明 尤广怀 朱柳霏 邓楠楠 邓小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3期291-296,共6页
为了解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地的肥力状况,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等指标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不同层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 为了解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地的肥力状况,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等指标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不同层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90%~105.84%,A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5.88%~141.85%,B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36%~98.49%,除pH值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总体上,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8.38 g/kg、0.89 g/kg、0.27 g/kg、2.07 mg/kg和36.63 mg/kg,均处于贫或极贫水平;微量元素中,有效铁的平均含量为130.32mg/kg,达到极富水平,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55和0.21 mg/kg,均处于贫或极贫状态;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73,肥力等级为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内梅罗指数法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