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雅长林场林地养分空间分布及肥力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媛媛 郑党斌 +4 位作者 岑祖明 陆星任 韩俊学 张宏旺 唐健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全面了解区域林地综合肥力状况,以广西雅长林场为研究区,采用网格化布点方式采集89个土样,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指数和法计算综合指数,对研究区林地进行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整体呈酸... 为全面了解区域林地综合肥力状况,以广西雅长林场为研究区,采用网格化布点方式采集89个土样,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指数和法计算综合指数,对研究区林地进行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整体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中等水平,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锰、有效硼含量为低水平,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含量较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很低。林地土壤肥力综合分区评价结果表明,那成分场、九龙分场和雅庭分场的小部分区域综合肥力较高,益来分场、九龙分场、雅长分场、雅庭分场和那成分场的小部分区域综合肥力中等,东明分场、新寨分场、花坪分场、果麻分场、二沟分场和雅庭分场的小部分区域综合肥力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雅长林场高质量经营营林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统计分析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肥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改良人工林马尾松尺寸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玲 陈松武 +3 位作者 何林韩 黄海英 王浏浏 罗玉芬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马尾松是广西地区重要的人工林资源之一,但其尺寸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使用。本研究选用基于SiO_(2)的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进行改良,探讨了浸渍时间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 马尾松是广西地区重要的人工林资源之一,但其尺寸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使用。本研究选用基于SiO_(2)的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进行改良,探讨了浸渍时间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揭示了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的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 h溶胶浸渍处理的改性马尾松尺寸稳定性最好,相较于未处理的马尾松,浸渍6 h的改性马尾松的浸渍率为5%,60 h吸水质量增加率由34.7%降低至28.2%,60 h吸湿体积膨胀率由16.5%降低至11.1%,72 h抗老化性能由18.02的色差值降低为11.9。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机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形成玻璃层状及膨胀结构可以阻挡水分的进入;其二,通过氢键及化学键的形式与细胞壁进行结合,以起到永久的润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尺寸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 S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年生格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储量与分配特征
3
作者 田野 黄莉雅 +5 位作者 黄俊才 樊容源 梁晨 林婧 叶绍明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了解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和储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分配特征,以桂东南地区60年生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60年生格木人工林不同土层(0~10、10~30、30~50和50~100 cm)土壤理化性质、SOC及... 为了解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和储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分配特征,以桂东南地区60年生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60年生格木人工林不同土层(0~10、10~30、30~50和50~100 cm)土壤理化性质、SOC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和储量。结果表明,60年生格木人工林土壤呈强酸性;随土层深度加深,pH值显著上升,速效磷(AP)、全磷(TP)、碱解氮(AN)、全氮(TN)、全钾(TK)、S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及SOC和EOC储量均下降,均在0~10 cm土层最高。土壤容重、速效钾(AK)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DOC储量在不同土层均差异不显著。在0~100 cm土层中,SOC含量与E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60年生格木人工林土壤抗干扰能力较强,DOC不易流失,EOC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储量 活性有机碳 分配特征 格木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干旱对江南油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菲 潘淑民 +7 位作者 庞艳萍 黄莉雅 马金满 姜英 刘雄盛 李娟 王凌晖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4-22,共9页
为分析持续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变化及主要作用物质,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供水为CK,分析持续干旱第7、14、21和28天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 为分析持续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变化及主要作用物质,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供水为CK,分析持续干旱第7、14、21和28天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持续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通过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或Pro进行渗透调节,通过提升SOD、POD或CAT等保护酶活性消除植物体内活性氧。可溶性糖在短期干旱时(7天)发挥主要调节作用,Pro在中短期干旱时(14天)发挥主要调节作用,可溶性蛋白在中长期(21天)和长期(28天)干旱时发挥主要调节作用。SOD在短期和中短期干旱时(7~14天)起主要作用,CAT在中长期干旱时(21天)起主要作用,POD在长期干旱时(28天)起主要作用。在江南油杉遭受持续干旱的整个周期中,Pro发挥主要渗透调节作用,CAT为重要的保护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干旱胁迫 江南油杉 渗透调节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花芽分化期叶片生理及营养动态变化
5
作者 谭长强 覃文锋 +5 位作者 陆顺能 覃延珍 吴鹏 郑威 蒙峰 申文辉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揭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花芽分化期叶片生理及营养动态变化,以5年生红锥为试材,测定红锥不同花芽分化阶段叶片生理及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在冬前和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明显下降,在花簇苞片原基和花簇... 为揭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花芽分化期叶片生理及营养动态变化,以5年生红锥为试材,测定红锥不同花芽分化阶段叶片生理及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在冬前和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明显下降,在花簇苞片原基和花簇原基分化期上升。淀粉含量在冬前和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呈上升趋势,在花簇苞片原基分化期下降,在花簇原基分化中、后期升至较高水平。SOD活性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冬前花序原基分化期及花簇原基分化初期均有小幅下降。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活性类似,但在花簇原基分化期下降幅度较大,之后保持中等水平。C/N在整个形态分化期均高于生理分化期。N含量在形态分化开始后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冬前花序原基及花簇原基分化期对Mg的消耗较大;花簇原基分化初期对K的消耗较大。Mn含量在花簇原基分化初期有一定下降,总体呈上升趋势。Fe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冬前花序原基及花簇原基分化期对Fe的消耗较大;Zn含量在冬前和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均高于生理分化期。N与Fe、Mg与Ca和Fe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N与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推测在红锥生理分化期增施Fe、N、Mg和K肥,在形态分化期适当增施Mn、Ca、Zn和K肥,可有效促进红锥花芽分化。同时,应注意控制元素浓度,避免产生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芽分化 矿质元素 抗氧化酶 红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混交林生长特性及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谢雨瑶 李鹏 +2 位作者 颜培栋 陈钊铭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为给桉树混交林营建提供参考,采用典型样地法,研究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MPEE)、尾巨桉×马尾松×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MPCE)... 为给桉树混交林营建提供参考,采用典型样地法,研究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MPEE)、尾巨桉×马尾松×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MPCE)、尾巨桉×马尾松(MPE)和尾巨桉纯林(PE)4种林分的生长特性及灌木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PE中的桉树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其他林分,表明MPE对桉树单株生长有促进作用。混交林中,MPCE的总蓄积量最高。4种林分林下植物群落基本一致,共有41科64属68种植物;MPE混交林下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31科44属45种植物,其多样性指数整体高于其他林分类型。在尾巨桉纯林改造和升级过程中,应考虑营造尾巨桉×马尾松混交林,更有利于桉树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 植物多样性 桉树人工林 混交林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