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国有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建议 被引量:9
1
作者 高风 文仕知 +4 位作者 李松海 王斌 许春林 段萍果 韦铄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23-127,135,共6页
根据广西国有雅长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林地、林木蓄积、森林类别和森林质量等方面研究了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4年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比较,从森林起源、林种、龄组和优势树种(组)等方面对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 根据广西国有雅长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林地、林木蓄积、森林类别和森林质量等方面研究了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4年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比较,从森林起源、林种、龄组和优势树种(组)等方面对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高价值森林培育、多功能森林经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建议,为实现林场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长林场 森林资源 评价分析 可持续经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第3代杉木种子园子代在广西造林的早期表现 被引量:7
2
作者 程琳 陈代喜 +9 位作者 黄开勇 戴俊 陈晓明 李魁鹏 谭文靖 董利军 唐红亮 覃孟哲 韦连尤 王家妍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对福建第3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子代林在广西前3年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以探究福建种源在广西造林初期的适应性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子代林生长量在不同试验点及不同林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年生子代林在广西整体表现为... 对福建第3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子代林在广西前3年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以探究福建种源在广西造林初期的适应性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子代林生长量在不同试验点及不同林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年生子代林在广西整体表现为林分胸径与单株材积均显著高于对照。3年生子代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3.57 m、4.46 cm和0.004 m^3,分别高于对照5.04%、11.66%和26.89%。子代林在广西生长表现良好,生长优势明显,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的造林效果较好,可为广西进一步开展杉木育种研究和良种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优质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表现 杉木 福建第3代种子园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会利 何福英 +6 位作者 陆星任 农慧 宋贤冲 苏寒 付军 覃鹏飞 曹继钊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关键环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广西区直林场开展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现状的调查,对林下草灌保留、除草方式、除草剂使用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各林场通常采取人工和除草剂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 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关键环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广西区直林场开展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现状的调查,对林下草灌保留、除草方式、除草剂使用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各林场通常采取人工和除草剂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第一年抚育1~3次,第二年至第四年抚育0~1次,采伐前抚育1次;林下植被抚育时草灌保留高度在10~20 cm以下,部分林场林下灌木保留10%~30%;抚育成本675~1275元/hm^(2);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草舒、草乙疏等,均含有草甘膦成分,施用量为7.5~18.75 kg/hm^(2)。采取多样化的桉树林下植被抚育方式,以平衡桉树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关系,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林下植被抚育方式 除草剂使用 区直林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皮柠檬桉新芽枯萎病病变过程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4
作者 甘春雁 唐庆兰 +3 位作者 朱慧 邓紫宇 李昌荣 陈升侃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目的】研究斑皮柠檬桉新芽枯萎病病变过程的转录组动态,解析发病过程的防御应答规律,为伞房属树种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斑皮柠檬桉发病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RSEM软件计算基... 【目的】研究斑皮柠檬桉新芽枯萎病病变过程的转录组动态,解析发病过程的防御应答规律,为伞房属树种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斑皮柠檬桉发病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RSEM软件计算基因表达量(TPM),通过edgeR和STEM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并进行病害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结果】从病害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D5、D7、D10和D14)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16、334、1437和24个,病害发展前期(D5阶段)的DEGs较少,D10阶段的DEGs最多,D14阶段与D10阶段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大;GO功能富集的DEGs主要集中在代谢过程、细胞进程、刺激响应、催化活性、结合和转录调节因子活性等。DEGs的表达模式分析获得5个显著富集的模式,其中4个模式的基因均在D10阶段高表达,模式16基因随病害发展表达量上升,与病害密切相关。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MPK3基因(Cocit.L1842)、WRKY家族转录因子编码基因(Cocit.H3601、Cocit.K0371)及水杨酸信号途径的TGA转录因子编码基因(Cocit.H3839)上调表达,通过调控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的表达、乙烯生物合成、植保素生物合成等过程,进而调控斑皮柠檬桉对新芽枯萎病的防御反应。【结论】斑皮柠檬桉抗病相关基因对新芽枯萎病的响应较迟缓;病菌侵染后第10天的防御响应最激烈,是整个病害发展过程的关键阶段,与病害的进一步传播相关;MAPK信号通路和水杨酸信号通路是斑皮柠檬桉防御反应的重要途径,MPK3基因、WRKY及TGA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在防御反应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皮柠檬桉 新芽枯萎病 病害发展 转录组动态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合欢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和群落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韦铄星 梁瑞龙 +4 位作者 林建勇 何应会 姜英 欧汉彪 韦海航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了解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和群落特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野外踏查和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6个主要分布省(自治区)的香合欢天然林资源和4个典型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合欢主要分布于我国海... 为了解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和群落特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野外踏查和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6个主要分布省(自治区)的香合欢天然林资源和4个典型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合欢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西南各县、云南西部和南部及四川等地;多分布于垂直海拔850 m以下,干热河谷地区可分布于垂直海拔1600 m以上;分布区年均降水量788~1675.3 mm,年均气温19.3~25.7℃,最高气温42.5℃,最低气温-7℃,多属典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低(干)热河谷气候。香合欢常以优势树种或伴生树种存在于天然林群落,但其天然林群落结构不稳定,天然更新易受人为活动干扰和天然植被恢复进程影响。香合欢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高价值用材林发展的优选树种,应加强其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苗木繁育与栽培、良种选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群落特征 调查分析 香合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主要种特征差异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娟 欧汉彪 +1 位作者 林建勇 梁瑞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并详细介绍主要树种的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中国楠属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紫楠(P.sheareri)、闽楠(P.bournei)及白楠(P.neurantha)分布范围最广;综合比较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广西适宜推广种植的楠属树种有闽楠、桢楠(P.zhennan)及崖楠(P.yai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调查分析 楠属 特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CAD基因小片段RNAi对烟草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博雯 肖玉菲 +4 位作者 李军集 张烨 覃子海 张晓宁 刘海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深入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肉桂酰乙醇脱氢酶(CAD)基因序列中的关键片段并利用其进行木质素合成调控。【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EuCAD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筛选,获得一段44 b... 【目的】深入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肉桂酰乙醇脱氢酶(CAD)基因序列中的关键片段并利用其进行木质素合成调控。【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EuCAD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筛选,获得一段44 bp关键序列用于构建RNA干扰载体并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基因表达水平、木质素含量等表型进行检测。【结果】获得28个转基因株系,转基因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与野生型无异,随机挑选3个株系进行检测,发现CAD基因表达水平均较野生型显著降低,以R1株系降幅最大,降至野生型的12.51%。对R1株系进一步检测发现,其茎部直径与野生型无异,但木质部厚度较野生型显著降低,其中第4节处降低11.75%,第6节处降低10.06%,茎部整体木质素含量较野生型降低15.26%。表明该RNAi片段显著抑制烟草中CAD基因表达并影响烟草木质素合成。【结论】通过序列分析筛选出的EuCAD基因小片段,可通过RNA干扰显著影响烟草木质素合成,为尾叶桉木质素合成调控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酰乙醇脱氢酶 RNA干扰片段 木质素合成 烟草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合欢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及生长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姜英 韦铄星 +2 位作者 林建勇 欧汉彪 梁瑞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研究不同种源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种子表型性状及苗期生长情况,了解种子性状的自然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化规律,为香合欢选优策略的制定及在广西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海南三亚、海南乐东、广西乐业、云南景洪和四川盐边... 研究不同种源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种子表型性状及苗期生长情况,了解种子性状的自然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化规律,为香合欢选优策略的制定及在广西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海南三亚、海南乐东、广西乐业、云南景洪和四川盐边5个种源的香合欢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开展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合欢的种子表型性状及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最优的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苗高和地径分别为云南景洪种源(60.70 g)、四川盐边种源(8.36 mm)、广西乐业种源(5.98 mm)、云南景洪种源(2.28 mm)、海南三亚种源(77.6 cm)和广西乐业种源(4.97 mm)。香合欢种子表型性状变异主要受经纬度和年均气温的影响,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年均气温、纬度、海拔和年均日照时长的影响。初步筛选出云南景洪、海南三亚、广西乐业和海南乐东4个种源,适合在广西南宁地区育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香合欢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茶树对淹水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正兴 肖玉菲 +6 位作者 莫云善 陈博雯 覃子海 张烨 张晓宁 覃玉凤 刘海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1年生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套盆法进行盆栽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对澳洲茶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60 d内叶片不萎蔫,苗木成活率为100%,但苗木生长速度... 以1年生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套盆法进行盆栽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对澳洲茶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60 d内叶片不萎蔫,苗木成活率为100%,但苗木生长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淹水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为淹水胁迫的主要响应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前10 d波动升高,之后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16 d较高;硝酸还原酶(NR)活性18~30 d时较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前38 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呈连续M型变化后降为胁迫前的水平;脯氨酸含量在16 d时急剧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澳洲茶树具有较强的耐涝性,可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调节代谢逐渐适应淹水环境,但生长速度较慢,为保证其生长速度,在淹水时应及时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响应 淹水胁迫 澳洲茶树 双套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