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兵 魏江生 +3 位作者 俞社保 梁建平 蔡会德 农胜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1,117,共7页
利用广西2009年二次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8388.93亿元/... 利用广西2009年二次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8388.93亿元/每年,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平均为6.070万元/每年,7项服务功能的价值量排序: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不同林分类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软阔类(37.86%)>松类(14.79%)>桉树(12.07%)>杉木(10.61%)>石山灌木林(7.71%)>灌木经济林(3.60%)>栎类(3.25%)>硬阔类(2.98%)>乔木经济林(2.69%)>竹林(2.55%)>土山灌木林(1.88%)>红树林(0.02%)。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和核算绿色GDP以及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庭院景观规划设计及植物造景 被引量:1
2
作者 莫春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250-251,253,共3页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庭院景观规划设计及植物造景,以期为庭院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庭院景观 规划设计 植物造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党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江锦烽 杨承伶 +3 位作者 陈国平 龙佳峰 苏树祥 黄文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5-19,25,共6页
通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主要调查草原样地基本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主要植物种类、样地综合植被盖度等要素,综合测算广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广西共布设监测样地812个,测算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2.76%,较2019年... 通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主要调查草原样地基本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主要植物种类、样地综合植被盖度等要素,综合测算广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广西共布设监测样地812个,测算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2.76%,较2019年提高0.93%,其中,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植物的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为84.11%、82.88%、89.00%。同时对关系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原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广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供重要基础指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综合植被盖度 样地布设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占用征收林地管理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科 韦龙斌 陈秀庭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23-25,共3页
广西省占用征收林地管理的现状,分析占用征收林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管理体制、改革占用征收林地定额指标管理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占用征收林地 林地保护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文翰 《现代园艺》 2022年第7期61-64,共4页
森林康养产业是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物,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问题培育出的新生业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有效尝试,是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 森林康养产业是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物,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问题培育出的新生业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有效尝试,是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证明。通过研究国际、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森林资源、区位及市场优势,提出可供参考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为各地区进一步探索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产业融合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柳州鸟类物种组成与分布
6
作者 谭丽凤 程志营 +4 位作者 谭飞 刘志元 俸海刀 孙家杰 李斌强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9,共9页
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对现有的柳州鸟类名录进行汇总和编目。结果显示:广西柳州共有鸟类399种,隶属于20目69科,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5%,占广西鸟类总数的53.6%;新增加柳州鸟类新记录26种,其中红颈苇鹀为广西鸟类新记录;... 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对现有的柳州鸟类名录进行汇总和编目。结果显示:广西柳州共有鸟类399种,隶属于20目69科,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5%,占广西鸟类总数的53.6%;新增加柳州鸟类新记录26种,其中红颈苇鹀为广西鸟类新记录;鸟类组成中,繁殖鸟类(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计249种,构成了柳州鸟类物种组成的主体,65.45%的繁殖鸟类属于东洋型的种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5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胁物种21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胁物种9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Ⅰ的有4种,附录Ⅱ的有45种,中国特有种12种。综上所述,柳州市具有丰富的鸟类多样性,是广西鸟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加强栖息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监测和鼓励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更好地服务于柳州市鸟类研究与保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新记录 自然保护区 柳州 生物编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韦立权 沈伟航 +3 位作者 韩锋 宁攸凉 刘亚 胡冬冬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为科学测算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验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和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并对2006—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已... 为科学测算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验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和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并对2006—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已由超高速增长转向较高速增长;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更适用于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4.19%、46.94%和55.97%,总体呈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经济增长超过一半的贡献来自林业科技进步,广西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科技进步贡献率 增长核算模型 林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发现霍氏鼠耳蝠及印支鼠耳蝠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佩莹 何向阳 +5 位作者 王龙祥 邓瑾 黄泽双 陈创杰 邱源 张礼标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鼠耳蝠(Myotis)是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共有100余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9),中国分布有27种,其中在广西分布有7种(魏辅文等,2022)。本研究组于2023年5—6月调查广西翼手目资源期间,使用手抄网捕... 鼠耳蝠(Myotis)是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共有100余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9),中国分布有27种,其中在广西分布有7种(魏辅文等,2022)。本研究组于2023年5—6月调查广西翼手目资源期间,使用手抄网捕获7只蝙蝠,其中4只体型中等偏小(标本号:GIZ230833♀、GIZ230849♀、GIZ230896♂、GIZ232309♂),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进行物种鉴定,为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另外3只体型中等(标本号:GIZ231087♀、GIZ231088♂、GIZ231089♀),经鉴定,为印支鼠耳蝠(M.indochinensis),皆为广西蝙蝠分布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蝠) 霍氏鼠耳蝠 印支鼠耳蝠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天牛科新记录属和种
9
作者 王子翔 谢广林 +2 位作者 王文凯 王志伟 谭卫宁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97-204,共8页
在广西开展的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2属18种昆虫为本地区首次记录。新记录属为伪鹿天牛属(Pseudomacrochenus)和伪糙天牛属(Pseudotrachystola);新记录种中有9种为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昆... 在广西开展的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2属18种昆虫为本地区首次记录。新记录属为伪鹿天牛属(Pseudomacrochenus)和伪糙天牛属(Pseudotrachystola);新记录种中有9种为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昆虫,9种为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昆虫。对每个物种进行简要描述,提供识别特征和彩色照片,并列出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天牛科 新记录 广西 西南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桉树现实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庆玲 李丽娟 +3 位作者 杨承伶 韦素怀 韩斐扬 谢素平 《桉树科技》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快速准确地掌握广西桉树林的生长过程及林木蓄积量生长潜力,采用临时标准地年龄序列法,选择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林分密度均中等的标准地调查数据并建立各年龄序列的现实林分胸径、蓄积量的生长量和生长率序列数据,分别拟合得到以年... 为快速准确地掌握广西桉树林的生长过程及林木蓄积量生长潜力,采用临时标准地年龄序列法,选择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林分密度均中等的标准地调查数据并建立各年龄序列的现实林分胸径、蓄积量的生长量和生长率序列数据,分别拟合得到以年龄为自变量的一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Y=735.81016×A^(-2.10757)和以林分平均胸径、年龄为自变量的二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Y=36965.39174×(D^(2.122)×A)^(-1.05841)。整体检验结果表明:一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总相对误差(TRE)小于2%,平均系统误差(ASE)小于5%,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小于7%,预估精度P达到97%以上;二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TRE、ASE绝对值小于1%,MPSE小于6%,预估精度P达到97.5%以上;一元、二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各项指标均满足编制林业数表技术规程的精度要求,二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各项指标整体优于一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利用一元、二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制定一元、二元林分蓄积量生长率表,为森林资源资产清查、森林采伐限额测算和开展采伐迹地原有林木蓄积量和出材量调查等工作提供科学方法,降低调查工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林分蓄积量 生长率 林分平均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格局与可达性分析
11
作者 谈思仪 杨丽萍 +3 位作者 盛立洁 戴蒲英 唐庆 邓智联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给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优化提供实证参考,以广西2018—2022年认定的81家森林人家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对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等可能影响可达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 为给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优化提供实证参考,以广西2018—2022年认定的81家森林人家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对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等可能影响可达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不均衡性,但向均匀分布发展;空间分布集聚性增强,总体以各市市区为中心,呈“多点扩展”-“圈层蔓延”-“分散连片”的演变趋势;热点区呈由点状向片状演变的格局,形成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东西贯穿带,其与钦州市、南宁市和贺州市形成连续片状热点区。广西森林人家可达性整体水平不高,受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影响较大,交通指向性明显。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和可达性区域差异均较明显,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耦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人家 GIS 可达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广西油茶造林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12
作者 张庆观 韦立权 +3 位作者 龙佳峰 李伟彬 刘凯 韦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0-14,39,共6页
为挖掘广西油茶新造林的潜力空间,根据广西造林绿化空间评估成果、林木采伐、饮用水源区桉树改造、旱地改造和人工起源公益林调整等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广西油茶种植要求、国土空间规划和林业实际经营情况,使用加权法估测广西各市油茶造... 为挖掘广西油茶新造林的潜力空间,根据广西造林绿化空间评估成果、林木采伐、饮用水源区桉树改造、旱地改造和人工起源公益林调整等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广西油茶种植要求、国土空间规划和林业实际经营情况,使用加权法估测广西各市油茶造林潜在土地资源面积。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油茶造林潜在土地面积为30.72万hm^(2),可以满足“十四五”期间广西各市油茶造林任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造林 土地资源 供给潜力 国土空间规划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退耕还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程远 余铸 +2 位作者 李春 陈新军 韦立权 《桉树科技》 2025年第2期78-86,共9页
开展长期退耕还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动态监测,可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推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退耕还林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研究... 开展长期退耕还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动态监测,可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推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退耕还林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开展长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20—2023年期间,广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从425.99亿元稳步增长至514.35亿元,总增长率达20.74%,年均增加量为29.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91%。广西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监测广西松材线虫病疫区的适宜航高研究
14
作者 林鑫 贾丹丹 江思卫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探寻无人机(UAVs)监测广西松材线虫病疫区的适宜航高,本研究选取实际监测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代表型无人机M3E和P4R,对同一区域分别以100、300、500 m 3种航高采集数据,并采用人工判读的方法对影像中的松树(Pinus L.)枯死木进行识别,确... 为探寻无人机(UAVs)监测广西松材线虫病疫区的适宜航高,本研究选取实际监测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代表型无人机M3E和P4R,对同一区域分别以100、300、500 m 3种航高采集数据,并采用人工判读的方法对影像中的松树(Pinus L.)枯死木进行识别,确定不同航高下无人机的作业效率与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1)100 m航高下M3E、P4R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最低,分别为112.87 hm^(2)/h和73.97 hm^(2)/h,但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8.08%和92.59%;(2)300 m航高下M3E、P4R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分别为349.77 hm^(2)/h和180.45 hm^(2)/h,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7.93%和87.50%;(3)500 m航高下M3E、P4R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最高,分别为555.51 hm^(2)/h和333.31 hm^(2)/h,但识别准确率最低,分别为69.70%和53.33%。综合考虑无人机的识别准确率与作业效率,300 m航高是实际工作中最适宜的飞行高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监测广西松材线虫病疫区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监测 无人机 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马尾松立木干形差异性分析
15
作者 韦立权 徐庆玲 +2 位作者 曾春阳 刘峰 岑巨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
【目的】立木干形是立木材积测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干形相关指标差异分析,准确表达立木干形变化,对测算树种材积及指导测树数表修编、促进林木蓄积资源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广西马尾松人工林采伐样木485株和各产区广泛... 【目的】立木干形是立木材积测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干形相关指标差异分析,准确表达立木干形变化,对测算树种材积及指导测树数表修编、促进林木蓄积资源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广西马尾松人工林采伐样木485株和各产区广泛布设的标准地及其解析木,采用变异系数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实际验证法对包括胸高形数、实验形数及正形数等主要干形指标的径级及树高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1)实验形数在形数系列指标中变异系数最小为7.65%,平均值为0.408 0,和现行使用的马尾松实验形数值(0.396)呈较大偏差;胸高形数及1/4、1/10、2/10、3/10树高处正形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7.86%、8.36%、11.18%、12.23%、12.19%;2)样木的实验形数及胸高形数在广西不同产区间差异不显著;3)主要干形指标应用及修编前后二元材积表计算的材积与另置检验样本320株样木实际材积相比较,平均实验形数法验证的材积相对误差小于2%。【结论】广西不同产区间马尾松立木实验形数及胸高形数差异不显著,实验形数变异系数最小,样木平均实验形数指标值使用精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实验形数 胸高形数 正形数 立木材积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绿化空间评估划定研究
16
作者 何彬元 黄霞 蒋骏晖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784-5795,共12页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法、ArcGIS叠加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国土空间用地类型状况、生境质量水平和生境退化程度以及规划适宜造林绿化用地规模,并按生境质量等级分类精准识别国土...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法、ArcGIS叠加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国土空间用地类型状况、生境质量水平和生境退化程度以及规划适宜造林绿化用地规模,并按生境质量等级分类精准识别国土绿化空间优先区域与一般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域用地类型主要为林地与耕地,占总面积87.56%.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0.3930;生境质量为中等、良好、优秀3个等级面积占44.34%,生境质量为差和较差2个等级面积占55.66%;生境退化度指数平均值为0.3199,生境退化属较严重等级状况;研究区生境质量总体现状属于中等偏差等级.适宜作为造林绿化空间用途管控的规划图斑个数为48967个、规划面积为30091hm^(2).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国土绿化优先区域面积为24276hm^(2)、一般区域面积为5815hm^(2).造林绿化适宜空间评估划定涉及政策法规、生态需求、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国际责任及公众参与等多维度驱动力,综合驱动作用显著.通过评估划定城市群适宜造林绿化用地空间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精细化用途管控,实施城乡绿化空间“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有助于解决我国城市群生态建设项目用地难和“造林绿化落地上图”信息化管理短板问题,为城市群生态建设实现“合法合规、施策精准、智慧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 国土绿化空间分类分区 驱动力 InVEST模型评估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森林公园建设初探——以广西亚计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申报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竟甯 潘丁晖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4期143-144,共2页
以广西亚计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申报为例,针对森林公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森林公园的开发不应一味跟风,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作为卖点,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合理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 森林风景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个岩溶区椴树属新种石山锻“现身”广西
18
作者 覃永华 韦苏宁 《广西林业》 2025年第4期6-6,共1页
近日,由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技术团队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拟创建区调查时,发现一锦葵科椴树属植物新种——石山锻(Tilia saxatilis Z.C.Lu&W.B.Xu).这是人们首次在岩溶地区发现椴树属植物.相关研究成果... 近日,由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技术团队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拟创建区调查时,发现一锦葵科椴树属植物新种——石山锻(Tilia saxatilis Z.C.Lu&W.B.Xu).这是人们首次在岩溶地区发现椴树属植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Phyto Ke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属 锦葵科 岩溶区 新种 石山锻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发展历程与展望
19
作者 贾洪亮 秦勇 +2 位作者 丁诗东 张伟 庞祝婷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9-14,共6页
回顾了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包括起步期、建立期、复查期和生态综合监测期4个阶段的主要调查方法和技术革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广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 回顾了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包括起步期、建立期、复查期和生态综合监测期4个阶段的主要调查方法和技术革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广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此外,还针对当前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清查体系 广西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下的“农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以广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20
作者 王江楠 零丽斯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7期49-52,共4页
乡村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复合型融合发展体系,在产业结构优化、文明乡风建设、生态治理提升、就业渠道拓展和村落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出多元价值。“农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于一二三产... 乡村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复合型融合发展体系,在产业结构优化、文明乡风建设、生态治理提升、就业渠道拓展和村落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出多元价值。“农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于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延伸,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新型产业的示范推广平台和城乡要素流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农文旅康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