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峰丛洼地内涝滞洪的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1
作者
陈立华
杨文哲
+1 位作者
陈航
黄文举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峰丛洼地内涝滞洪是岩溶流域水循环的关键环节。针对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刻画峰丛洼地滞洪过程的不足,提出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洼地内涝滞洪模拟方法,构建考虑滞洪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岩溶(DK-XAJ-DF)水文模型,以刁江流域为研究区,开展流域...
峰丛洼地内涝滞洪是岩溶流域水循环的关键环节。针对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刻画峰丛洼地滞洪过程的不足,提出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洼地内涝滞洪模拟方法,构建考虑滞洪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岩溶(DK-XAJ-DF)水文模型,以刁江流域为研究区,开展流域内部龙头峰丛洼地内涝滞洪及河口、马陇水文站的逐小时径流模拟。结果表明:龙头洼地逐小时滞洪量模拟确定性系数达0.90,相对洪量误差为0.77%;验证期河口站与马陇站逐小时径流模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5和0.89,相对径流总量误差分别为3.0%和-4.4%;相较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将马陇站的洪峰流量与峰现时间的合格率分别从65%与70%提升至70%与80%。DK-XAJ-DF模型通过量化滞洪效应提升了岩溶区洪水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内涝滞洪
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岩溶区
峰丛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桂凯
黄瑞
+4 位作者
王国帅
王熙财
马龙
王蕾
莫崇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5,共9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植被WUE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1-2018年西江流域植被的WUE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的WUE增长速率最快,草地次之,耕地最慢。从空间分布来看,WUE值从广西中部的耕地向四周逐渐升高,WUE低值还零星分布在云南东部的台地和丘陵地区;西江流域15.23%,12.12%的区域WUE分别与气温、降水呈显著正相关;11.54%的区域WUE与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NDVI与WUE具有显著正相关性;WUE随海拔的上升呈上升-平缓-上升的趋势,在2 100 m左右,WUE出现明显波动。[结论]气候因子、NDVI、海拔、人类活动均不同程度影响西江流域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P
水分利用效率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峰丛洼地内涝滞洪的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1
作者
陈立华
杨文哲
陈航
黄文举
机构
广西
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
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区水安全与智慧调控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39002,52179010)。
文摘
峰丛洼地内涝滞洪是岩溶流域水循环的关键环节。针对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刻画峰丛洼地滞洪过程的不足,提出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洼地内涝滞洪模拟方法,构建考虑滞洪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岩溶(DK-XAJ-DF)水文模型,以刁江流域为研究区,开展流域内部龙头峰丛洼地内涝滞洪及河口、马陇水文站的逐小时径流模拟。结果表明:龙头洼地逐小时滞洪量模拟确定性系数达0.90,相对洪量误差为0.77%;验证期河口站与马陇站逐小时径流模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5和0.89,相对径流总量误差分别为3.0%和-4.4%;相较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将马陇站的洪峰流量与峰现时间的合格率分别从65%与70%提升至70%与80%。DK-XAJ-DF模型通过量化滞洪效应提升了岩溶区洪水模拟精度。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内涝滞洪
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岩溶区
峰丛洼地
Keywords
flood forecasting
flooding detention
distributed karst hydrological model
karst areas
peak-cluster depressio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桂凯
黄瑞
王国帅
王熙财
马龙
王蕾
莫崇勋
机构
广西
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
学院
工程
防灾与结构
安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
大学
广西
防灾减灾与
工程
安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900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361)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BZ2019022)。
文摘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植被WUE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1-2018年西江流域植被的WUE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的WUE增长速率最快,草地次之,耕地最慢。从空间分布来看,WUE值从广西中部的耕地向四周逐渐升高,WUE低值还零星分布在云南东部的台地和丘陵地区;西江流域15.23%,12.12%的区域WUE分别与气温、降水呈显著正相关;11.54%的区域WUE与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NDVI与WUE具有显著正相关性;WUE随海拔的上升呈上升-平缓-上升的趋势,在2 100 m左右,WUE出现明显波动。[结论]气候因子、NDVI、海拔、人类活动均不同程度影响西江流域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GPP
水分利用效率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西江流域
Keywords
GPP
water use efficiency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fluencing factors
Xi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34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峰丛洼地内涝滞洪的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陈立华
杨文哲
陈航
黄文举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孙桂凯
黄瑞
王国帅
王熙财
马龙
王蕾
莫崇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