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峰丛洼地内涝滞洪的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1
作者 陈立华 杨文哲 +1 位作者 陈航 黄文举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峰丛洼地内涝滞洪是岩溶流域水循环的关键环节。针对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刻画峰丛洼地滞洪过程的不足,提出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洼地内涝滞洪模拟方法,构建考虑滞洪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岩溶(DK-XAJ-DF)水文模型,以刁江流域为研究区,开展流域... 峰丛洼地内涝滞洪是岩溶流域水循环的关键环节。针对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刻画峰丛洼地滞洪过程的不足,提出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洼地内涝滞洪模拟方法,构建考虑滞洪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岩溶(DK-XAJ-DF)水文模型,以刁江流域为研究区,开展流域内部龙头峰丛洼地内涝滞洪及河口、马陇水文站的逐小时径流模拟。结果表明:龙头洼地逐小时滞洪量模拟确定性系数达0.90,相对洪量误差为0.77%;验证期河口站与马陇站逐小时径流模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5和0.89,相对径流总量误差分别为3.0%和-4.4%;相较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将马陇站的洪峰流量与峰现时间的合格率分别从65%与70%提升至70%与80%。DK-XAJ-DF模型通过量化滞洪效应提升了岩溶区洪水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内涝滞洪 分布式岩溶水文模型 岩溶区 峰丛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桂凯 黄瑞 +4 位作者 王国帅 王熙财 马龙 王蕾 莫崇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5,共9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植被WUE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1-2018年西江流域植被的WUE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的WUE增长速率最快,草地次之,耕地最慢。从空间分布来看,WUE值从广西中部的耕地向四周逐渐升高,WUE低值还零星分布在云南东部的台地和丘陵地区;西江流域15.23%,12.12%的区域WUE分别与气温、降水呈显著正相关;11.54%的区域WUE与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NDVI与WUE具有显著正相关性;WUE随海拔的上升呈上升-平缓-上升的趋势,在2 100 m左右,WUE出现明显波动。[结论]气候因子、NDVI、海拔、人类活动均不同程度影响西江流域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P 水分利用效率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