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民工土地流转权益保障与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单海涛
卢俊寰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土地流转是我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工的权益却往往受到侵害。从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流转基本现状出发,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及影响因素,并就合理规...
土地流转是我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工的权益却往往受到侵害。从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流转基本现状出发,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及影响因素,并就合理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工权益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工权益
土地产权
政策措施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贫困时空分异格局与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童新华
何彦谚
韦燕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8,共7页
广西是我国西南山区贫困差异较大的脱贫攻坚地区。运用计量学方法,分析广西贫困时空异质特征,定量测度贫困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结果显示:广西县域贫困空间异质性格局具有时空稳定性,贫困空间依赖性较强;地形起伏度、工业化率...
广西是我国西南山区贫困差异较大的脱贫攻坚地区。运用计量学方法,分析广西贫困时空异质特征,定量测度贫困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结果显示:广西县域贫困空间异质性格局具有时空稳定性,贫困空间依赖性较强;地形起伏度、工业化率和房地产开发程度是导致广西贫困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土地扶贫政策的制定要根据贫困空间格局及影响贫困显著因素的特点因地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时空格局
显著因素
影响机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影响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韦燕飞
何彦谚
童新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1-8,共8页
地形因子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模式,影响土地经济产出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恶劣的地形条件是导致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地形条件差异较大、贫困形势严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为研究区域,选取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地形起伏...
地形因子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模式,影响土地经济产出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恶劣的地形条件是导致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地形条件差异较大、贫困形势严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为研究区域,选取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地面粗糙度等5个地形因子,探讨其与区域贫困的空间异质性、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利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影响效应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各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格局影响具有一定空间吻合性,主要表现为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地形因子与区域贫困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在99%显著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空间集聚现象;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等4个因子与区域贫困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其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呈现以融江为轴心的“U”形向外逐级递减的趋势,地面粗糙度与区域贫困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其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呈现由西北部向东南逐级递减的趋势。最后,从国土扶贫视角提出对广西扶贫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贫困
地形因子
影响效应
空间格局
国土扶贫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时间尺度气象因子影响露水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高志永
汪有科
+4 位作者
周玉红
魏新光
张琳琳
陈滇豫
卢俊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8,41,共8页
露水量对微观尺度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是决定露水能否形成及露水量大小的关键。为研究半干旱区气象因子对梨枣树结露的影响,以黄土半干旱区2年生梨枣树为试验材料,对梨枣树冠层内的露水量以及影响因子:距地表2m高处风速μ、冠层相对湿度RH...
露水量对微观尺度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是决定露水能否形成及露水量大小的关键。为研究半干旱区气象因子对梨枣树结露的影响,以黄土半干旱区2年生梨枣树为试验材料,对梨枣树冠层内的露水量以及影响因子:距地表2m高处风速μ、冠层相对湿度RH、冠层温度T、冠层温度露点差DPD、冠层饱和差VPD、土壤5cm处的温度T5进行了同步监测,并利用通径分析法在分和小时尺度上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条件下,不同因子对露水量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分尺度上,敏感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有4个,敏感性大小次序为:T>VPD>DPD>RH。在时尺度上,敏感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有5个,敏感性大小次序为:RH>VPD>μ>DPD>T。无论在分还是时尺度上VPD对露水量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敏感性不会随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他因子的尺度效应会因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水量
气象因子
微观尺度
敏感性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沟壑区竹节式聚水沟聚水改土效应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蔺君
汪有科
+3 位作者
卫新东
肖森
赵霞
卢俊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69,共7页
试验以水平阶地为对照,于7-9月在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测定了竹节式聚水沟中间、上侧和下侧的土壤水分,并于4月初和9月末测定了聚水沟样地的土壤容重。结果表明:7-9月,各时期聚水沟整体土壤水分均高于水平阶地且差异均达到极...
试验以水平阶地为对照,于7-9月在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测定了竹节式聚水沟中间、上侧和下侧的土壤水分,并于4月初和9月末测定了聚水沟样地的土壤容重。结果表明:7-9月,各时期聚水沟整体土壤水分均高于水平阶地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200cm土层内聚水沟的储水量比水平阶地最高增加了53.54mm,增长率为29.5%;各时期聚水沟不同位置上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沟中间>上侧>下侧,且中间与上、下侧土壤水分差异各时期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上侧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下侧小;各时期聚水沟整体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0~40cm土层最高,且从7月30日后呈不断下降趋势,>40~100cm土层次之,各时期变化幅度较小,>100~200cm土层最低,但呈不断增长趋势;沟内填充材料可以显著降低沟底10cm以内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大总孔隙度(p<0.05)。竹节式聚水沟较水平阶地更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缓解浅层土壤干层形成,同时也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集聚水、保墒、改土于一体的新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竹节式聚水沟
土壤水分
土壤结构
微地形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工土地流转权益保障与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单海涛
卢俊寰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文摘
土地流转是我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工的权益却往往受到侵害。从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流转基本现状出发,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及影响因素,并就合理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工权益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工权益
土地产权
政策措施
广西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贫困时空分异格局与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童新华
何彦谚
韦燕飞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自然
资源
与测绘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039)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7FGL016,17FGL014)
南宁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L08)
文摘
广西是我国西南山区贫困差异较大的脱贫攻坚地区。运用计量学方法,分析广西贫困时空异质特征,定量测度贫困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结果显示:广西县域贫困空间异质性格局具有时空稳定性,贫困空间依赖性较强;地形起伏度、工业化率和房地产开发程度是导致广西贫困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土地扶贫政策的制定要根据贫困空间格局及影响贫困显著因素的特点因地施策。
关键词
贫困
时空格局
显著因素
影响机制
广西
Keywords
poverty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e mechanism
Guangxi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影响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韦燕飞
何彦谚
童新华
机构
广西
师范学院
国土资源
与测绘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广西
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61039)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17FGL016、17FGL014)
广西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13L08)
文摘
地形因子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模式,影响土地经济产出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恶劣的地形条件是导致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地形条件差异较大、贫困形势严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为研究区域,选取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地面粗糙度等5个地形因子,探讨其与区域贫困的空间异质性、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利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影响效应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各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格局影响具有一定空间吻合性,主要表现为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地形因子与区域贫困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在99%显著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空间集聚现象;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等4个因子与区域贫困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其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呈现以融江为轴心的“U”形向外逐级递减的趋势,地面粗糙度与区域贫困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其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呈现由西北部向东南逐级递减的趋势。最后,从国土扶贫视角提出对广西扶贫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贫困
地形因子
影响效应
空间格局
国土扶贫
精准扶贫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时间尺度气象因子影响露水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高志永
汪有科
周玉红
魏新光
张琳琳
陈滇豫
卢俊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8,41,共8页
基金
西北生态脆弱区经济作物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29B04)
西北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20B03)
山地红枣旱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KTZB02-03-02)
文摘
露水量对微观尺度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是决定露水能否形成及露水量大小的关键。为研究半干旱区气象因子对梨枣树结露的影响,以黄土半干旱区2年生梨枣树为试验材料,对梨枣树冠层内的露水量以及影响因子:距地表2m高处风速μ、冠层相对湿度RH、冠层温度T、冠层温度露点差DPD、冠层饱和差VPD、土壤5cm处的温度T5进行了同步监测,并利用通径分析法在分和小时尺度上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条件下,不同因子对露水量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分尺度上,敏感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有4个,敏感性大小次序为:T>VPD>DPD>RH。在时尺度上,敏感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有5个,敏感性大小次序为:RH>VPD>μ>DPD>T。无论在分还是时尺度上VPD对露水量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敏感性不会随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他因子的尺度效应会因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
露水量
气象因子
微观尺度
敏感性
通径分析
Keywords
dew amount
meteorological factor
micro scale
sensitivity
path analysis
分类号
S71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竹节式聚水沟聚水改土效应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蔺君
汪有科
卫新东
肖森
赵霞
卢俊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
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
资源
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6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9B04)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2011KTCL02-02)
文摘
试验以水平阶地为对照,于7-9月在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测定了竹节式聚水沟中间、上侧和下侧的土壤水分,并于4月初和9月末测定了聚水沟样地的土壤容重。结果表明:7-9月,各时期聚水沟整体土壤水分均高于水平阶地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200cm土层内聚水沟的储水量比水平阶地最高增加了53.54mm,增长率为29.5%;各时期聚水沟不同位置上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沟中间>上侧>下侧,且中间与上、下侧土壤水分差异各时期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上侧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下侧小;各时期聚水沟整体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0~40cm土层最高,且从7月30日后呈不断下降趋势,>40~100cm土层次之,各时期变化幅度较小,>100~200cm土层最低,但呈不断增长趋势;沟内填充材料可以显著降低沟底10cm以内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大总孔隙度(p<0.05)。竹节式聚水沟较水平阶地更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缓解浅层土壤干层形成,同时也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集聚水、保墒、改土于一体的新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竹节式聚水沟
土壤水分
土壤结构
微地形改造
Keywords
Hilly Loess Region
bamboo knot-shaped water harvesting ditche
soil moisture
soil struc-ture
micro-topography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S27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民工土地流转权益保障与对策的探讨
单海涛
卢俊寰
《浙江农业科学》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西贫困时空分异格局与影响机制分析
童新华
何彦谚
韦燕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西地形因子对区域贫困影响空间格局分析
韦燕飞
何彦谚
童新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观时间尺度气象因子影响露水量的通径分析
高志永
汪有科
周玉红
魏新光
张琳琳
陈滇豫
卢俊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土丘陵沟壑区竹节式聚水沟聚水改土效应研究
蔺君
汪有科
卫新东
肖森
赵霞
卢俊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