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田的犁底层结构研究--以广西扶绥县“旱改水”项目为例
1
作者 莫京倚 韦举顺 +1 位作者 周世代 农芸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为了探明和改进不同土壤条件下,犁底层的渗水能力或保水能力,以广西扶绥县的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以下称“旱改水”项目)的犁底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区域内传统犁底层结构类型的基础上,探讨犁底层结构在不同土壤地质条件下的适... 为了探明和改进不同土壤条件下,犁底层的渗水能力或保水能力,以广西扶绥县的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以下称“旱改水”项目)的犁底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区域内传统犁底层结构类型的基础上,探讨犁底层结构在不同土壤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并就不良土壤质地条件下的犁底层结构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和施工工艺。结果表明,扶绥县现有传统犁底层结构为直碾式犁底层结构(PBS-SGP)和置换式犁底层结构(PBS-RP),新衍生(改进)的新型犁底层结构为渗浆式犁底层结构(PBS-CP)和混拌式犁底层结构(PBSCP),新衍生的两种犁底层结构,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犁底层结构在“旱改水”项目中应用的短板问题,为土整行业或“旱改水”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质条件 犁底层结构类型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非粮化”特征识别与优化调控研究——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为例
2
作者 王钰 尹秋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1-54,62,共5页
准确识别耕地“非粮化”空间特征,并提出优化管控措施,对耕地“非粮化”精确管控具有积极意义。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为例,从地类构成、坡度、景观格局、空间邻接、居民点耕作距离和交通便利度等方面对右江区耕地“非粮化”空间特征进行分... 准确识别耕地“非粮化”空间特征,并提出优化管控措施,对耕地“非粮化”精确管控具有积极意义。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为例,从地类构成、坡度、景观格局、空间邻接、居民点耕作距离和交通便利度等方面对右江区耕地“非粮化”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引导耕地趋粮化为目的,针对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提出优化调控措施。结果表明,右江区“非粮化”耕地总量达到308.38 km^(2),以旱地为主,其次为园地和林地。“非粮化”耕地坡度以大于6°为主,地形坡度低于25°时,“非粮化”面积随着坡度增加而增加。“非粮化”耕地破碎,与园地和林地的空间邻近度较高,相互作用强度较大。距农村居民点(低于800 m)和道路(低于1200 m)越近,“非粮化”耕地面积占比越大,“非粮化”耕地空间分布受耕作距离和交通便利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化 耕地 形态特征 优化调控 右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特产品土壤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隆安县“南宁香蕉”为例
3
作者 段正松 卢菊荣 +4 位作者 卢江妹 尹秋月 王钰 杜永良 卢昌艾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8期4-8,共5页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安排了土特产品土壤适宜性评价专项。本研究基于“土—特—产”三层内涵,选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宁香蕉”为实证对象,系统开展土壤适宜性评价实践,通过差异化密度样点布设,显著提升空间代表性与规范性,确定了包含2...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安排了土特产品土壤适宜性评价专项。本研究基于“土—特—产”三层内涵,选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宁香蕉”为实证对象,系统开展土壤适宜性评价实践,通过差异化密度样点布设,显著提升空间代表性与规范性,确定了包含2项限制性指标(极端低温频率、台风及强对流频率)、9项土壤指标(有效土层厚度、pH值、容重、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速效钾、电导率、交换性钙、交换性镁)、3项气候指标(年均降水量、年日照时数、≥10℃积温)、2项地形指标(海拔、坡度)以及水源距离1个其他指标在内的17项核心评价指标,并因地制宜增加了“基岩出露丰度>50%”和“排水条件不满足”2个限制性指标、“地形起伏度”1个充分性指标,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运用专家经验法、MaxEnt模型与熵权法的综合法评价吻合度最优。评价结果表明,隆安县74%区域为不适宜区(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冻害及石灰岩保肥性差),26%优势区和适宜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右江沿岸的那桐镇、丁当镇、乔建镇,建议在该区域进一步加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提出了土特产品土壤适宜性评价工作建议和成果应用建议,为土壤三普专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对优化土特产布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特产品 隆安“南宁香蕉” 土壤适宜性评价 指标 方法 乡村振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典型岩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的方法比较
4
作者 任艳 尹秋月 +2 位作者 尹晋磊 王钰 李鑫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3-682,共10页
本研究以隆安县测土配方施肥采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为基础,并划分岩溶区和受岩溶区影响的非岩溶区,使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和R语言的随机森林对环境变量进行筛选,构建了普通克里格(OK)、反距离加权(IDW)、线性回归(LR)、回归克里格(RK... 本研究以隆安县测土配方施肥采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为基础,并划分岩溶区和受岩溶区影响的非岩溶区,使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和R语言的随机森林对环境变量进行筛选,构建了普通克里格(OK)、反距离加权(IDW)、线性回归(LR)、回归克里格(RK)、地理加权回归(GWR)、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随机森林(RF)、随机森林克里格(RFK)等8种数字土壤制图模型,对比不同模型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的性能差异,探讨该区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方法。结果表明:(1)分区域预测后,岩溶区模型精度明显高于非岩溶区;(2)通过环境变量重要性排序,发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有机肥施用量、排水能力、高程、多年降水、灌溉能力等是影响岩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3)岩溶区预测模型整体精度由高到低排序为RFK>RF>RK>GWRK>GWR>IDW>LR>OK , RFK预测模型的精度最高,R^(2)为0.572;非岩溶区预测模型整体精度由高到低排序为RK>RFK>RF>LR>OK>GWRK>GWR>IDW,RK预测模型的精度最高,R^(2)为0.439;(4)预测模型LR、GWR和RF的残差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后,模型精度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表明土壤有机质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南亚热带岩溶区土壤有机质高精度制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南亚热带岩溶区 地统计学 随机森林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步骤及策略
5
作者 黄昌学 黄彩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1期54-56,共3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村庄建设占用土地面积较大。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编制好科学、合理、实用的村庄规划,对村庄用地布局进行优化。该文明确了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提出了村庄规划编制策略,从而确保规划项目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村庄建设占用土地面积较大。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编制好科学、合理、实用的村庄规划,对村庄用地布局进行优化。该文明确了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提出了村庄规划编制策略,从而确保规划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保障规划项目能够持续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规划编制 基本要求 步骤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的对策研究
6
作者 彭洪恒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4期79-81,共3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稳住地方耕地面积红线,县域耕地保护已经成为自然资源部门的基础工作,通过耕地保护来推进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保障基本农...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稳住地方耕地面积红线,县域耕地保护已经成为自然资源部门的基础工作,通过耕地保护来推进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保障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势必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探讨有效对策,以促进县域范围内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方法,以及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优化划定技术、加强政府与社会协同作用等一系列策略。研究表明,只有在法律保障、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力、地方政府责任感以及公众参与等多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些对策的落实,将有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县域耕地保护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耕地保护 基本农田 储备区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北部湾湿地水体信息提取研究
7
作者 任鹏洲 段正松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湿地水体信息提取已成为滨海湿地区域水资源及动植物保护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北部湾地区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水体信息的提取试验,对比分析单波段阈值法、归一化水体指数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提取... 湿地水体信息提取已成为滨海湿地区域水资源及动植物保护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北部湾地区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水体信息的提取试验,对比分析单波段阈值法、归一化水体指数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水体效果最佳,适用于北部湾湿地水体的快速提取,为国产高分遥感影像湿地水体信息提取及遥感变化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北部湾 高分二号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发展规划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优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丘宪通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4期82-84,共3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成为重要议题。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其保护对于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着土地流转、...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成为重要议题。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其保护对于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着土地流转、开发建设等多重压力。本文基于乡村发展规划,探讨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必要性以及现状,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以有效平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乡村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规划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鹿寨县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晋磊 任艳 +1 位作者 陈兰康 尹秋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5期189-190,195,共3页
以鹿寨县为列,介绍了广西自治区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方法,详细分析了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揭示了鹿寨县耕地质量等别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
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 农用地质量等 国土资源管理 鹿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10
作者 杨旺彬 罗华艳 钟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46-10848,共3页
在新形势下,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保障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的重要途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的选取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 在新形势下,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保障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的重要途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的选取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县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选取新思路,为同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选择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土地 试点区块 三江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东县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潜力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雪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260-263,共4页
本文以田东县为例,在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与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综合整治潜力、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生态修复潜力等级;以行政村作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以田东县为例,在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与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综合整治潜力、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生态修复潜力等级;以行政村作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得到国土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结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修复 潜力评价 广西田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期市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研究——以百色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艳 段正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137-140,共4页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做好规划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工作,保证市域内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者亟需考虑的问题。该文详述了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提出“分类型—方法”的预测模式,并以百色市为例,对百色市2025年...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做好规划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工作,保证市域内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者亟需考虑的问题。该文详述了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提出“分类型—方法”的预测模式,并以百色市为例,对百色市2025年和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市域 建设用地规模 规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服务的土壤肥力评价工作流模型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艳 陈兰康 +2 位作者 陈家赢 张海涛 张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8,共8页
基于桌面的传统肥力评价受到数据更新、运算复杂等影响很难实时获取评价结果。根据工作流技术及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的地理信息服务规范,提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所有数据... 基于桌面的传统肥力评价受到数据更新、运算复杂等影响很难实时获取评价结果。根据工作流技术及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的地理信息服务规范,提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所有数据获取和处理功能都包装成符合OGC标准的服务,并在工作流平台中通过调用服务相关操作将各操作转换为标准的活动,连接各操作活动来实现自动处理功能。为验证该方法,对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土壤属性进行分析,将该区域土壤数据部署成数据服务,将肥力评价相关操作步骤制作成工作流模型,在工作流模型中调用数据服务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理信息服务和工作流技术的结合,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肥力评价,同时,该方法提高了肥力评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 地理信息服务 工作流 肥力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研究——以钦州市钦北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华艳 杨旺彬 冯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776-11778,共3页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的划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钦州市钦北区为例,探讨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划定新思路,为同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划定提供...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的划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钦州市钦北区为例,探讨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划定新思路,为同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划定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潜力 钦州市钦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临高县早稻面积提取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警鉴 李洪忠 +3 位作者 华璀 孙毓蔓 陈劲松 韩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1-199,共9页
为了探讨双极化Sentinel-1A雷达影像数据识别提取早稻面积分布信息的能力,在分析典型地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基础上,沿用极化差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和极化比值SAR图像对典型地物分类有着重要作用的思路,提出... 为了探讨双极化Sentinel-1A雷达影像数据识别提取早稻面积分布信息的能力,在分析典型地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基础上,沿用极化差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和极化比值SAR图像对典型地物分类有着重要作用的思路,提出水体归一化参数,随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方法和阈值分类方法选取单时相、多时相水体归一化极化SAR数据(2017年3月10日、3月22日、4月3日、4月15日、4月27日)提取早稻面积。结果表明,阈值分类方法优于SVM分类方法,其总体精度为89. 01%,Kappa系数为0. 823 1,早稻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2. 68%和82. 26%;种植面积为1. 29万hm2,与临高县主要的早稻生产基地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由此可得,多参数的极化SAR数据可以提高识别提取地物的精度,提取早稻面积的最佳监测数据为多时相水体归一化VH极化SAR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面积 Sentinel-1A 后向散射系数 水体归一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坝溯源冲刷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秋诗 黄尔 罗利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0-284,共5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堰塞湖泄流过程中的溯源冲刷规律,参考唐家山堰塞湖设计了室内水槽试验。结合试验结果进行纵剖面形态演变模拟,得到的冲刷初期形态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对比分析了入库流量和坝体级配对溯源冲刷速度和累计溯源冲刷量的影... 为了进一步认识堰塞湖泄流过程中的溯源冲刷规律,参考唐家山堰塞湖设计了室内水槽试验。结合试验结果进行纵剖面形态演变模拟,得到的冲刷初期形态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对比分析了入库流量和坝体级配对溯源冲刷速度和累计溯源冲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溯源冲刷速度和累计溯源冲刷量与入库流量正相关,与坝体粗沙含量反相关;冲刷速度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减小;入库流量和坝体级配影响溃口形成的过程,总的累计溯源冲刷量在各种条件下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溯源冲刷 纵剖面形态 冲刷速度 累计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影响下的水稻长势极化特征提取 被引量:2
17
作者 庾露 黄艳霞 +1 位作者 刘警鉴 段炼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2-998,共7页
【目的】直接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后向散射系数监测水稻Oryza sativa等南方作物长势的方法易受降雨影响,在时序曲线上易产生大幅波动。研究降低这一影响的方法,以期获得更准确反映水稻长势规律的结果。【方法】以广西桂平市水稻栽植... 【目的】直接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后向散射系数监测水稻Oryza sativa等南方作物长势的方法易受降雨影响,在时序曲线上易产生大幅波动。研究降低这一影响的方法,以期获得更准确反映水稻长势规律的结果。【方法】以广西桂平市水稻栽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8年3−11月共23期Sentinel-1双极化SAR数据,以及同期降雨数据,分析水稻长势在降雨影响下的同向极化(VV)和交叉极化(VH)后向散射系数时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VV和VH后向散射系数组合的改进方法——归一化差分后向散射指数(NDBI),并结合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NDBI时序曲线的平均曲率为0.86,低于VV和VH时序曲线的平均曲率(分别为2.90和2.31),表明NDBI时序曲线的变化趋势更为平稳,受降雨不规则波动的影响更小。早、晚2季水稻的NDBI时序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稻幼苗期、分蘖拔节期、长穗期和结实期各阶段的极化特征,即幼苗期主要以二次反射为主,而从分蘖拔节时期开始到长穗期再到结实期直至收割,体反射和漫反射不断增强,二次散射逐渐减小。【结论】利用NDBI方法降低了降雨对极化特征时序曲线扰动的影响,获得更准确的水稻长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降雨 水稻 极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岩溶山地区土地开垦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举顺 罗崇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以平果县新安镇土地开垦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为例,研究不同评价因素对新增耕地国家利用等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开垦工程措施可有效提升新增耕地质量,为后期桂西岩溶山地区土地开垦项目提高新增耕地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增耕地 质量等别 桂西岩溶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东县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兰康 段正松 +1 位作者 罗崇连 李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432-1434,共3页
针对田东县耕地情况,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补充调查,重新测算耕地质量等别,形成最新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田东县耕地质量利用等别分布在4~10等,耕地质量总体较好,高等地、中等地占全... 针对田东县耕地情况,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补充调查,重新测算耕地质量等别,形成最新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田东县耕地质量利用等别分布在4~10等,耕地质量总体较好,高等地、中等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3.33%,主要分布在平马镇、祥周镇、林逢镇和思林镇,低等地主要分布在那拔镇、朔良镇、印茶镇和作登乡。该研究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国土资源管理及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耕地 土地评价 空间分布 田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秋月 王钰 任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60-64,共5页
分析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重点分析耕地的时空演变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耕地保护等相关土地政策提供参考。利用ArcGis、Fragstats 4.2等软件,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探索了2009—2020... 分析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重点分析耕地的时空演变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耕地保护等相关土地政策提供参考。利用ArcGis、Fragstats 4.2等软件,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探索了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4个县(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揭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1)2009—2020年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4个县(市)耕地减少规模2.42万hm~2,年均减少率为1%,优质耕地有所减少;(2)2009—2020年间,研究区域的建设用地总量净增1.14万hm~2,年均增长率2.74%,城市扩张不断侵蚀优质耕地;(3)研究区近10年间景观格局发生变化,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林地景观优势度增加,喀斯特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耕地景观形状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耕地保护 景观格局指数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