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 被引量:41
1
作者 规划编写组 张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3-102,共10页
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分布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的特点。经过30年的治理,已形成各种成功的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要实现分类指导,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和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理成效,以县级行政... 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分布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的特点。经过30年的治理,已形成各种成功的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要实现分类指导,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和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理成效,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分区,将岩溶地区划分为桂东北山地丘陵治理区、桂中桂南岩溶盆地治理区、桂西北岩溶山地治理区、桂西南岩溶丘陵治理区4个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为主线,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工程及农业耕作三大措施,使有限的水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养殖—沼气—种植"、"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植树种草—养殖"生态治理模式,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人工育草,发展畜牧业,不仅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还要促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石漠化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经验剖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莫剑锋 陆志星 +3 位作者 黄永辉 尹国平 许奇聪 杨建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对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概况、工程完成情况、治理成效及其主要做法进行探讨分析,为我国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石漠化 综合治理 试点工程 成效经验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广西扶贫生态移民对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庞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49,共5页
扶贫开发是广西头号民生工程,没有连片特困地区的加快发展,没有600多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两个建成"目标就难以实现。扶贫生态搬迁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工程和关键突破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广西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开发是广西头号民生工程,没有连片特困地区的加快发展,没有600多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两个建成"目标就难以实现。扶贫生态搬迁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工程和关键突破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广西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遏制石漠化趋势和构建珠江—西江生态屏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文章以实践调研数据为支撑,综合梳理当前广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相关省份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经验做法,并重点提出加快广西扶贫生态移民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生态移民 对策建议 同步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的技术与内生权威:国家起源何以可能
4
作者 韩中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164,共17页
本文试图从无政府状态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国家起源的条件。本文以“冲突的技术”刻画人们在冲突中的争夺投入如何影响获胜的概率,而以“冲突的技术的弹性”刻画获胜概率对争夺投入的敏感性,进而构建了一个法律缺失环境下的内生权威模型... 本文试图从无政府状态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国家起源的条件。本文以“冲突的技术”刻画人们在冲突中的争夺投入如何影响获胜的概率,而以“冲突的技术的弹性”刻画获胜概率对争夺投入的敏感性,进而构建了一个法律缺失环境下的内生权威模型,证明了Hirshleifer(1995)关于无政府状态崩溃之后将会出现等级制的猜想,进而给出了国家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具体地,冲突的技术的弹性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没有权威的无政府状态成为均衡的社会秩序;冲突的技术的弹性大于这一临界值时,蕴含权威的等级制成为均衡的社会秩序。这表明,冲突的技术的弹性足够大,是国家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本文还以中国国家起源为例展示了该模型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政府状态 冲突的技术 内生权威 国家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水污染防治中地方政府议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璐 李郁芳 陆昂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跨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开始注重加强相互间合作,但合作常常流于形式,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章在分析跨界水污染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构建地... 跨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开始注重加强相互间合作,但合作常常流于形式,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章在分析跨界水污染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构建地区间议价机制作为跨区域合作的实施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建立相应的议价环境支持系统和议价过程支持系统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跨区域合作实施机制 议价环境支持系统 议价过程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异质性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丽娜 何斌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6,共5页
以Baldwin和Okubo的异质性企业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探讨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与资本支出规模、贸易自由度和迁移企业的生产率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引导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时应综... 以Baldwin和Okubo的异质性企业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探讨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与资本支出规模、贸易自由度和迁移企业的生产率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引导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时应综合考察区域的资本支出规模、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与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合理引导企业进行迁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产业集聚 空间选择 资本自由流动 生产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桂产业动态集聚与转移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豫萍 张卫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8,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引领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地的趋势和承接地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精准对接,成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引入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引领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地的趋势和承接地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精准对接,成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引入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广东和广西产业的集聚和转移进行分析,发现广东转出产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制造业和重工业,广西集聚程度较高的多为中上游产业,说明广西承接的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产品少、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必须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有针对性地发展强链补链延链产业,加快精准承接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转移与承接 动态集聚 行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编制体系探讨
8
作者 吴忠贵 文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C00期145-148,共4页
在总结国内多个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存在的无规划成果、概念不清、现状分析不透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规划编制体系,并对编制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要点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区域... 在总结国内多个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存在的无规划成果、概念不清、现状分析不透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规划编制体系,并对编制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要点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枢纽规划 编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毅夫教授:中国经济学界的一棵奇葩
9
作者 胡书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8,共7页
林毅夫教授是国际、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广泛,而核心理论则集中于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自生能力、农业监督问题与农业制度变迁、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粮食供给问题等方面。林毅夫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经济学界的相关领... 林毅夫教授是国际、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广泛,而核心理论则集中于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自生能力、农业监督问题与农业制度变迁、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粮食供给问题等方面。林毅夫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经济学界的相关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毅夫 发展经济学 制度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