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在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友珍 李爽 +2 位作者 侯德风 黄媛琛 曹莉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ICU医院获得性肺炎肺部细菌感染患者69例,及单纯随机选取同期该院非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71例,对其血清、痰液PCT在入...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ICU医院获得性肺炎肺部细菌感染患者69例,及单纯随机选取同期该院非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71例,对其血清、痰液PCT在入选时、2 d、7 d、治疗结束时的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获得性细菌肺炎组与非细菌肺炎组痰液降钙素原在入选时、2 d、7 d、治疗结束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医院获得性细菌肺炎组与非细菌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在入选时、2 d、7 d、治疗结束时水平比较依次为:(0.167±0.283)比(0.152±0.268)ng/ml(t=0.331,P=0.741)、(2.271±4.644)比(0.136±0.247)ng/ml(t=3.868,P=0.001)、(0.231±0.617)比(0.182±0.323)ng/ml(t=0.595,P=0.261)、(0.114±0.179)比(0.103±0.169)ng/ml(t=0.358,P=0.752)且2 d血清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P=0.001),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3.7%。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诊断中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治医院ICU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中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ICU 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降低儿科血培养污染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萍 周彩霞 +3 位作者 黄瑞娟 候德凤 伍宗燕 魏浩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降低儿科血培养污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4月306份儿科血培养标本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模式采集送检。选取2017年5月—8月289份儿科血培养标本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及全过程干预措施。观察2组血...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降低儿科血培养污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4月306份儿科血培养标本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模式采集送检。选取2017年5月—8月289份儿科血培养标本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及全过程干预措施。观察2组血标本采集送检的缺陷项目数及血培养污染率。结果观察组血标本采集送检的缺陷项目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培养污染率2.77%(8/289),低于对照组的7.19%(2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克服了单科室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有效解决部门实施过程中的合作性,能降低儿科血培养污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 血培养标本 污染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启芳 邱小芬 +2 位作者 张翠萍 杨建彬 陈卓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26-528,576,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其中轻度10例,中度20例,重度8例)、23例其他结肠炎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肠黏膜组织中MIF的...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其中轻度10例,中度20例,重度8例)、23例其他结肠炎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肠黏膜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结果UC患者的血清MIF水平高于其他结肠炎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IF水平(P<0.05);溃疡性结肠炎重度组的MIF水平高于轻度组[(12.204±2.340)μg/Lvs(9.060±1.444)μg/L,P<0.05]。溃疡性结肠炎重度组的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9.002±1.538)μg/Lvs(3.556±1.283)μg/L,P<0.05]。UC患者肠黏膜的MIF表达率为100%、染色明显增强,与其他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IF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控制MIF的产生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立立 吴永彬 +5 位作者 刘志冰 何黎莹 黄杨 林晓燕 杨海英 王兴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临床高发且症状相似的胃肠炎,急需能够快速准确鉴定两种病毒的方法。用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优化、温度调整、性能评估等建立从粪便中特异性检出诺如病毒(GⅠ、GⅡ型)和A组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临床高发且症状相似的胃肠炎,急需能够快速准确鉴定两种病毒的方法。用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优化、温度调整、性能评估等建立从粪便中特异性检出诺如病毒(GⅠ、GⅡ型)和A组轮状病毒试剂盒。结果显示,最低检测下限为1.0×10^(3)copies/mL,与当前交叉流行的其他16种病原均不发生特异性反应;组内及组间重复性良好,预混液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其检测能力与未处理组无差异。临床收集的276份腹泻样品,共检出诺如病毒GⅠ型15份,GⅡ型74份,A组轮状病毒45份,其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将为2种3个型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和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三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70检测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秦辛玲 黄立伟 +1 位作者 罗云 王玉春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E170检测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前列腺炎组(78例)、前列腺增生组(64例)及前列腺癌组(35例)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 目的:探讨E170检测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前列腺炎组(78例)、前列腺增生组(64例)及前列腺癌组(35例)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FPSA、FPSA/TPSA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列腺增生组TPSA、FPSA、FPSA/TPSA与另两组(正常组和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组与前列腺炎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PSA不同水平阶段,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所占比率不同(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前列腺癌的所占比率不同(P<0.05)。结论:应用ECLIA检测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更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前列腺癌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70 前列腺疾病 TPSA FPSA、FPSA/TP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爽 李西融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方面因为真菌感染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临床常用培养鉴定方法难以满足早期、快速诊断要求。一旦发生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预后差... 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方面因为真菌感染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临床常用培养鉴定方法难以满足早期、快速诊断要求。一旦发生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故临床对该病早期诊断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1 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友珍 张弘 莫碧媛 《华夏医学》 2004年第4期534-535,共2页
目的 :通过比较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 Ag)的 3种方法 ,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TRFIA) ,观察敏感性。方法 :用上述 3种方法同步检测 1 0 3例患者血样本和质控品 ,经χ2 检... 目的 :通过比较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 Ag)的 3种方法 ,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TRFIA) ,观察敏感性。方法 :用上述 3种方法同步检测 1 0 3例患者血样本和质控品 ,经χ2 检验 ,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种检测方法对 HBs 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TRFIA 6 6 .99% ,GICA6 5 .0 5 % ,EL ISA6 4 .0 8%。结论 :3种方法检测敏感性 TRFIA>GICA>EL 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友珍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下呼吸道感染(LRTI)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β-防御素2、磷、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沉等对下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笔... 下呼吸道感染(LRTI)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β-防御素2、磷、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沉等对下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笔者对下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早期诊断与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诊断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启芳 杨建彬 陈卓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8例克罗恩病、23例其他结肠炎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患者...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8例克罗恩病、23例其他结肠炎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599±1.895)μg/L、(8.560±1.663)μg/L、(8.498±2.242)μg/L vs(5.363±1.841)μg/L(均P<0.01),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组高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组(均P<0.05),但是克罗恩病患者与其他结肠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MIF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12.204±2.340)μg/L vs(9.060±1.444)μg/L(P<0.05)。溃疡性结肠炎hsCRP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9.002±1.538)μg/L vs(3.556±1.283)μg/L(P<0.05)。结论MIF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可作为临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C反应蛋白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10
作者 胡欣 张弘 +1 位作者 陆新虹 郝丽莉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2型糖尿病(T2DM)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35例T2DM患者每日静脉滴注SF0.3g2周,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2型糖尿病(T2DM)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35例T2DM患者每日静脉滴注SF0.3g2周,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T、sCRP的浓度(P<0.01,P<0.05),能明显提高血液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P<0.05)。结论:SF能改善T2DM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SCRP及血脂水平,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糖尿病 血脂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11
作者 温玉洁 刘其爱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286-1287,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的异质性探析
12
作者 罗芳廷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肝损伤的异质性。方法: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归为肝炎组、红斑狼疮组。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肝损伤的异质性。方法: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归为肝炎组、红斑狼疮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自身免疫性肝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肝损伤的异质性。结果:肝炎组患者右上腹不适、肝脾肿大、腹胀、腹痛的发生率较高,红斑狼疮组患者恶心呕吐兼腹胀、下肢水肿、关节痛、心包积液、皮疹、发热的发生率较高。肝炎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经皮胆红素(TCB)、球蛋白(GLB)、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的水平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红斑狼疮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共同特征为AST、ALT异常及抗ds-DNA抗体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发生率较高;肝炎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较高,而红斑狼疮组患者的SS-A和SS-B抗体阳性率、狼疮细胞阳性率较高。通过病理学检查可知,肝炎组患者小叶结构破坏率、界面炎/碎屑坏死率均较高,红斑狼疮组患者肝小叶结构完好与干细胞弥漫性水肿率、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率及少量点灶状坏死率均较高。结论:相较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炎所导致的肝损伤更加严重,同时此类肝损伤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临床需加强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重视度与研究力度,以降低此病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伤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晶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8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208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者,痰培养共检出菌株...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8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208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者,痰培养共检出菌株16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7.8%),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0.2%)和真菌(31.9%)。最多的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最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细菌耐药性严重,真菌感染率较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放化疗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延召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对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其血液标本,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IFA)对其血液标... 目的:探讨对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其血液标本,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IFA)对其血液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这些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这些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4.37%(812/1830).在检测结果呈阳性的812例患者中,检出单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占73.77%(599/812),检出混合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占26.23(213/812).在检出单病原体感染的599例患者中,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占43.74%(262/599),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占26.04%(156/599),检出腺病毒感染的患者占17.03%(102/599),检出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占5.34%(32/599),检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占3.51%(21/599),检出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占2.00%(12/599),检出立克次氏体感染的患者占1.17%(7/599),检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占0.67%(4/599),检出嗜肺团菌感染的患者占0.50%(3/599).在检出混合病原体感染的213例患者中,检出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的患者占26.29%(56/213),检出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患者占64.79%(138/213),检出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占8.92%(19/213).结论:对本研究中1830例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较高,其发生的病原体感染多为单病原体感染.在发生单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检测 间接荧光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