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灵山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孕产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后对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宪民 林玫 +18 位作者 陈锦妹 朱金辉 蓝光华 颜愉 陈欢欢 罗柳红 李珊珊 李彬 黄光华 李嘉卫 邓月琴 温平镜 黄玉满 朱秋映 孟琴 刘帅凤 吴秀玲 黄精华 陆华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3-748,共6页
目的评估广西灵山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产妇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用药后对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改进PMTCT的ART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艾滋病疫情位居第1位的灵山县... 目的评估广西灵山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产妇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用药后对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改进PMTCT的ART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艾滋病疫情位居第1位的灵山县作为研究现场,按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1)病例组为灵山县2010至2017年实施了PMTCT ART用药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HIV阴性婴儿,通过国家PMTCT系统数据库,收集分析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历史卡片和PMTCT资料;(2)对照组为灵山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健康孕产妇及其所生的健康婴儿,收集分析儿童生长发育资料。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定义为身高、体质量和头围3项主要指标中至少1项指标低于正常值范围。结果病例组HIV阳性孕产妇数及其所生婴儿数分别为391例和368例,母亲和婴儿的ART用药比例分别为87.21%(341/391)和95.38%(351/368);18月龄儿童的HIV阳性率为1.36%(5/368),死亡率为4.35%(16/368),HIV母婴传播率为2.01%(5/249)。病例组和对照组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2.12%(155/368)和23.06%(10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0,P<0.001)。结论广西灵山县HIV阳性孕产妇接受PMTCT ART用药后,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预防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HIV-1 B亚型假病毒的构建
2
作者 黄春湲 王洪 +8 位作者 梁浩 叶力 梁冰玉 蒋俊俊 陈荣凤 宁传艺 廖艳研 余军 黄颉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针对广西HIV-1 B亚型毒株构建一种优化的假病毒耐药检测模型,为表型耐药检测提供成本较低、简便易行的研究工具。方法从质粒p SV-EGFP中扩增出EGFP基因,采用双酶切法将EGFP基因克隆至骨架质粒p NL4-3.Luc.E-R-,以此构建假病毒重组... 目的针对广西HIV-1 B亚型毒株构建一种优化的假病毒耐药检测模型,为表型耐药检测提供成本较低、简便易行的研究工具。方法从质粒p SV-EGFP中扩增出EGFP基因,采用双酶切法将EGFP基因克隆至骨架质粒p NL4-3.Luc.E-R-,以此构建假病毒重组骨架质粒;采用RT-PCR方法从HIV-1 B亚型慢性感染者RNA中获得包膜蛋白基因,采用双酶切法将env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 DNATM3.1(+),以此构建重组包膜质粒;单转染重组包膜质粒至293t细胞验证表达;共转染重组质粒至293t细胞获得假病毒;采用与TZM-b1细胞共培养法,通过荧光表达检测验证假病毒感染性。结果两种质粒以质量比2:1(pc DNA3.1-env:p NL4-3.EGFP.E-R-)共转染至293t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上清获得假病毒。将假病毒加入到TZM-bl细胞共培养48 h后,可以观察到荧光表达。结论带有EGFP基因重组假病毒的系统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假病毒 耐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治理视角下的医疗保险反欺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菊 甘银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34,共7页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欺诈现象也不断增多,严重威胁到医疗保险基金和医保制度的稳健运行。作为保险欺诈"重灾区"的欧美国家,在反医疗欺诈措施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相互配合,医保反欺诈...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欺诈现象也不断增多,严重威胁到医疗保险基金和医保制度的稳健运行。作为保险欺诈"重灾区"的欧美国家,在反医疗欺诈措施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相互配合,医保反欺诈取得显著成效。文章论述了国外医疗保险反欺诈机制,得出建立医疗保险反欺诈机构、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补充作用、加强对医疗和医保机构欺诈的制约与监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反欺诈水平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反欺诈 国际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自我管理激励的理论逻辑与机制构建——基于医疗保险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甘银艳 孙菊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共4页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慢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被置于目标人群分类管理三级预防主线中,但慢病管理效果取决于是否建立基于医患双方行为的长效激励机制。对此,医疗保险应发挥杠杆作用,以价值共创和行为经济学理论为...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慢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被置于目标人群分类管理三级预防主线中,但慢病管理效果取决于是否建立基于医患双方行为的长效激励机制。对此,医疗保险应发挥杠杆作用,以价值共创和行为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探索构建慢病自我管理的激励机制,从供需两方面整合创新,提升慢病自我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自我管理 激励机制 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