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6个广西审定丝苗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多样性鉴定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强 李炜 +7 位作者 罗同平 唐梅 孙富 陈雷 何彰杰 莫海玲 何聪 卢宏琮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为了明确广西审定水稻丝苗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差异与趋同程度,选用2017—2023年广西审定的66个丝苗品种为材料,对18个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表型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66个品种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多样... 为了明确广西审定水稻丝苗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差异与趋同程度,选用2017—2023年广西审定的66个丝苗品种为材料,对18个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表型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66个品种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多样性丰富;基于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的品种间欧氏距离聚类,可分为5类,包含29个品种的类群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表现趋同,此类群包含两系杂交稻品种、三系杂交稻品种和常规稻品种;两系杂交稻品种表型多样性最高,分布于各个类群中,常规稻最低,基本被聚在同一大类中。类群间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具有相同母本或相同父本的品种基本聚归同类,品种间欧氏距离短。育种组配间会出现亲缘关系较远、农艺和品质性状接近的趋同情况。结果可为广西丝苗型水稻品种的组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农艺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分析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梅 孙富 +6 位作者 何聪 卢宏琮 黄鹂 夏秀忠 唐忠平 钟志坚 陆桂耀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分析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理清香稻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为选育优质香稻品种提供参考。为分析广西审定的24个常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 分析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理清香稻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为选育优质香稻品种提供参考。为分析广西审定的24个常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8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参数中观测等位基因数(Na)变化幅度为1~9,平均为3.54;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变化幅度为1~4.5534,平均为2.0736,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是RM21,其次是RM481、RM493和RM258,说明这4对引物有较高的检测效率;Shannon’s指数(I)的变化幅度为0~1.7942,平均为0.7726;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的变化幅度为0~0.7541,平均为0.3732,属于中度多态位点,说明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24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299~0.9600,其中‘三香628’与‘农香32’遗传相似系数最小,说明这2个品种遗传基础差异最大,亲缘关系最远,‘万香696’与‘广粮香2号’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说明这2个品种遗传基础差异较小,亲缘关系接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在相似系数0.504处可以分为3个大类群和4个亚类群,第Ⅰ大类2个品种,第Ⅱ大类19个品种,第Ⅲ大类3个品种;第Ⅱ大类在相似系数0.624处可分为4个亚类,第ⅰ亚类1个品种,第ⅱ亚类14个品种,第ⅲ亚类3个品种,第ⅳ亚类1个品种。研究结果表明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够丰富。以数字编码形式构建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其分析结果可为广西常规香稻品种选育和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常规香稻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优质水稻恢复系桂3158的选育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维永 梁海福 +4 位作者 戴高兴 周萌 陈韦韦 马志广 邓国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桂315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桂796(5 B4/印度大穗稻//198 R)为母本,以恢复系中间材料(IR 36/合浦野生稻//IR 24)为父本杂交,其F1与桂582(桂99//Calotoc/02428)进行复交后用系谱法经9代筛选和优势鉴定选育而成,具有大穗多... 桂315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桂796(5 B4/印度大穗稻//198 R)为母本,以恢复系中间材料(IR 36/合浦野生稻//IR 24)为父本杂交,其F1与桂582(桂99//Calotoc/02428)进行复交后用系谱法经9代筛选和优势鉴定选育而成,具有大穗多粒,稻米品质优良及稻瘟病抗性较强等特点。桂3158所配组合利达优3158和万太优3158分别于2017、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型 优质 水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桂南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旌优华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威豪 罗永明 +5 位作者 班兆丹 吴全满 刘百龙 吴全清 韦志传 韦善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5-156,160,共3页
杂交水稻新品种旌优华占201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8年在广西横县试种、示范,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株型适中、抗倒力强、优质高产稳产广等特点。本文总结了旌优华占在横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 杂交水稻新品种旌优华占201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8年在广西横县试种、示范,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株型适中、抗倒力强、优质高产稳产广等特点。本文总结了旌优华占在横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旌优华占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桂恢1561的有利基因鉴定和育种利用
5
作者 齐金岗 李孝琼 +4 位作者 刘开强 陈颖 王小姣 赵丽冰 郭嗣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挖掘野生稻有利基因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是当前水稻育种研究的热点。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获得了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桂恢1561,通过农艺性状考查、配合力测定和稻飞虱抗性鉴定,确认桂恢1561粒大(32.2 g)、穗长(28.3 cm)、优质、兼抗褐飞虱... 挖掘野生稻有利基因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是当前水稻育种研究的热点。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获得了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桂恢1561,通过农艺性状考查、配合力测定和稻飞虱抗性鉴定,确认桂恢1561粒大(32.2 g)、穗长(28.3 cm)、优质、兼抗褐飞虱(抗级2.5)和白背飞虱(抗级2.9)、配合力好,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利用桂1025/桂恢1561构建的重组自交系和近等基因系对来自于桂恢1561的有利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对PL9、GS12、Bph31(t)和Wbph9(t)等4个主效基因进行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桂恢1561有利基因导入多个骨干亲本,创制出9个新的优质、多抗恢复系;进一步以桂恢1561及其衍生系作为恢复系选育出11个优势杂交稻组合,其中,华浙优1561和旱优711已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野生稻 基因渗入系 桂恢1561 育种 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旌优华占在越南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永明 班兆丹 +7 位作者 吴全满 刘百龙 吴全清 韦志传 刘云 韦善富 吴松泽 王威豪 《中国种业》 202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通过将中国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旌优华占在越南兴安省、北江省进行试种、示范,鉴定该品种在越南的适应性、产量和抗性表现,并总结了旌优华占在越南的丰产栽培技术,为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越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越南 推广 旌优华占 杂交水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桂两优5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海福 邓国富 +6 位作者 戴高兴 周维永 陈韦韦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高利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桂两优5号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两系不育系桂科-2 S与恢复系桂539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桂中、桂北早造种植其生育期122.2 d,比对照五优308长0.2 d,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59 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0.88%,... 桂两优5号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两系不育系桂科-2 S与恢复系桂539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桂中、桂北早造种植其生育期122.2 d,比对照五优308长0.2 d,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59 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0.88%,稻米品质达农业部部颁二级米标准,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9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优质 桂两优5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万太优3158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梅 孙富 +4 位作者 向镜 卢宏琮 何聪 戴高兴 陈惠哲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超级稻万太优3158属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对2019年和2020年万太优3158早稻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机插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的表现情况进行介绍,并从适时适量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控施化肥、严控灌溉等方面总结了机插栽培技... 超级稻万太优3158属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对2019年和2020年万太优3158早稻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机插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的表现情况进行介绍,并从适时适量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控施化肥、严控灌溉等方面总结了机插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太优3158 早稻 机插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博Ⅲ优638的选育及其在国内、越南及缅甸的生产力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威豪 刘百龙 +3 位作者 杨名通 韦善富 熊昭志 黄桂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培育适合中国华南及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稻作区种植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杂交水稻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感光不育系博ⅢA与优势恢复系R638配组育成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博Ⅲ... 【目的】培育适合中国华南及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稻作区种植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杂交水稻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感光不育系博ⅢA与优势恢复系R638配组育成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博Ⅲ优638,于2013-2014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晚造感光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17-2018年在缅甸和越南进行试种。【结果】博Ⅲ优638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米质优、田间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在缅甸、越南也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结论】博Ⅲ优638可在华南地区适合种植感光品种的稻作区种植,并可引种到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Ⅲ优638 感光型杂交稻 生产力试验 缅甸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