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抢救性调查收集及其抗病性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文龙 梁云涛 +11 位作者 罗翠婷 乔卫华 吴宇翔 程云连 何金富 张丽芳 李克敌 徐志健 黄雪琼 肖晓蓉 郑晓明 杨庆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1453,共13页
针对广西野生稻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抢救性收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发掘其抗病基因,对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调查和收集,并对收集的部分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稻原记载的44个分布点中,... 针对广西野生稻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抢救性收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发掘其抗病基因,对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调查和收集,并对收集的部分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稻原记载的44个分布点中,仅剩24个尚有野生稻分布,濒危状况十分严重,近10年来野生稻分布点消失比例高达45.5%,水源被破坏和杂草竞争是危害野生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素;按照野生稻取样原则,共抢救性收集到11个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群体共317份种质资源;利用国际强毒菌株PXO99对177份材料进行白叶枯抗性鉴定,采用离体戳伤叶片鉴定的方法进行不同病菌小种(Guy11、RB22、FJ-3-2、FJ-3-5、FJ-2-3)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白叶枯抗性资源27份,稻瘟病抗性资源105份,兼抗白叶枯和稻瘟病的种质资源5份。针对广西野生稻抗病资源丰富但消失严重的问题,建议加强收集和保护,并加大种质资源鉴定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濒危状况 收集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构建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2
作者 黄照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6期164-165,共2页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农业经济,广西近年来开展的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广西农业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尚未全面建立。本文从法制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了构建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的对策措施...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农业经济,广西近年来开展的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广西农业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尚未全面建立。本文从法制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了构建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的对策措施,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苏莹莹 蓝合永 +4 位作者 吴泽标 谭正龙 陶仕龙 谢俭仕 黎晓峰 《农技服务》 2024年第2期98-102,共5页
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推进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对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为提升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分析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与分布情况、主要利用方式与典型模式,... 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推进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对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为提升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分析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与分布情况、主要利用方式与典型模式,指出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供需端不平衡、市场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缺乏适宜农机设备、秸秆离田机械化程度低、技术支撑不强、秸秆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扶持、突出主攻方向、完善产业链条、加大研发力度、强化技术支撑、抓好舆论宣传、加强示范引导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综合利用 现状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盛勤 《江西农业》 2020年第18期69-70,共2页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在近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为了使农业更加健康地发展,我国已开始采用科学、合理的举措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这些举措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的发展环境,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解决。因此...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在近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为了使农业更加健康地发展,我国已开始采用科学、合理的举措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这些举措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的发展环境,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解决。因此,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的对策,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保护措施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5
作者 何明菊 黄树生 +3 位作者 陈丽清 覃杨华 包卓婷 刘文奇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5-27,52,共4页
肥料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子,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等性状来影响产量。鉴于此,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农民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新型肥料和机械深施肥料4种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 肥料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子,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等性状来影响产量。鉴于此,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农民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新型肥料和机械深施肥料4种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氮磷钾区产量表现为机械深施肥料>农民习惯施肥>施用新型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料和施用新型肥料氮磷钾区产量均高于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新型肥料及机械深施肥料能提高水稻产量。各施肥模式下,水稻氮肥利用率为53.49%~55.39%,磷肥利用率为16.08%~21.52%,钾肥利用率为20.00%~32.44%,其中以农民习惯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最低。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新型肥料及机械深施肥料均能提高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 施肥模式 性状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