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昕娟 《南方园艺》 2021年第5期75-77,共3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现状,同时,针对广西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完整的种植业灾害防灾减灾队伍;完善灾前防御、灾中减损、灾后恢复防控体系;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现状,同时,针对广西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完整的种植业灾害防灾减灾队伍;完善灾前防御、灾中减损、灾后恢复防控体系;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构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机制进一步提升农业灾害风险监测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监测预警 现状 问题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蚕桑产业的时空演变和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华 邹凌峰 +4 位作者 廖勇 陈张晴 杜海鹏 周贤 罗明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全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2000—2022年广西蚕茧产量和桑园面积数据探究广西全区蚕桑产业时空演变规律,并使用2011—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探究广西蚕桑产业的时空演变规律、集聚特... 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全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2000—2022年广西蚕茧产量和桑园面积数据探究广西全区蚕桑产业时空演变规律,并使用2011—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探究广西蚕桑产业的时空演变规律、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全区来看广西蚕茧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桑园面积有所萎缩;分地级市来看,各地级市之间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并存在集聚效应。在蚕茧产量的影响因素方面,桑园面积和政府支持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桑园面积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强科技研发创新,确保广西蚕茧产量全国第一的位置;创新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合理利用不利因素的溢出效应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蚕茧产量 桑园面积 产业集聚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16构筑广西信息进村入户“高速路”
3
作者 黄腾仪 吴炳科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21期121-123,共3页
广西12316自开通运行以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拓展信息服务内容;培育农业专家团队,提升咨询服务效能;拓宽全新媒体渠道,打造移动服务时代;强化宣传推广体验,树立为农服务品牌... 广西12316自开通运行以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拓展信息服务内容;培育农业专家团队,提升咨询服务效能;拓宽全新媒体渠道,打造移动服务时代;强化宣传推广体验,树立为农服务品牌,多渠道、多手段拓展信息服务,强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能,成为了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信息进村入户的“高速路”,实现“三农”信息服务的变革创新,促进全区“三农”信息服务整体联动,推动新时期“三农”信息服务在广西的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 高速路 广西 服务内容 “三农”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农业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果产业增长模式、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以柑橘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勇 陈劲欢 黄清 《农业工程》 2020年第9期120-127,共8页
从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等方面阐述广西柑橘类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通过LMDI分解法对其产值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推进广西柑橘类水果产业发展。
关键词 增长模式 优质优价 供给侧结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果产业大数据系统应用与发展建议
5
作者 吴炳科 牙莉 刘斯莉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第8期76-79,共4页
广西地处亚热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广西的水果品种丰富、产量巨大,2018年果园面积126.36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砂糖桔、芒果、沃柑、荔枝、龙眼、火龙果、百香果、柿子等水果在种植面积与产量上稳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亚热... 广西地处亚热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广西的水果品种丰富、产量巨大,2018年果园面积126.36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砂糖桔、芒果、沃柑、荔枝、龙眼、火龙果、百香果、柿子等水果在种植面积与产量上稳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亚热带水果的“果园子”。近年来,广西紧紧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标准建设,聚焦资源整合,着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广西农业云平台和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核心,打造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助力广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业 果园面积 亚热带水果 大数据中心 水果品种 大数据系统 现代农业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惠贤 刘永贤 +3 位作者 农梦玲 李文宝 梁海玲 杨为芳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6期334-337,共4页
为了寻找合适广西冬种免耕栽培的高产马铃薯品种,2009年冬我们首次从青海引进了部分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广西开展了不同种植畦面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青薯7号与青薯8号出苗均比较快而整齐;青薯8号在现蕾期与成熟期的株高均比较适宜,... 为了寻找合适广西冬种免耕栽培的高产马铃薯品种,2009年冬我们首次从青海引进了部分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广西开展了不同种植畦面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青薯7号与青薯8号出苗均比较快而整齐;青薯8号在现蕾期与成熟期的株高均比较适宜,茎较粗,叶片数较多,具有夺高产的生长优势;同一马铃薯品种小畦种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均大于大畦种植,除青薯8号外,鲜薯产量也以小畦种植处理较高。可见,在免耕马铃薯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马铃薯的品种特性,适宜的安排马铃薯种植方式,以实现免耕马铃薯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免耕栽培 种植方式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江乡古树茶加工白茶关键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春雨 廖贤军 +3 位作者 陈昕娟 吴潜华 周如鹍 刘芳 《南方园艺》 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
华江瑶族乡位于兴安县西北部,其茶树生长在华南最高峰--猫儿山东侧的深山野岭,长年浸润在云山雾海中,在清朝时定为贡茶,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加工华江古树茶白茶,经过萎凋、拼筛、拼堆、干燥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华江瑶族乡位于兴安县西北部,其茶树生长在华南最高峰--猫儿山东侧的深山野岭,长年浸润在云山雾海中,在清朝时定为贡茶,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加工华江古树茶白茶,经过萎凋、拼筛、拼堆、干燥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即可制成品质优良的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江古树茶 特征特性 白茶 加工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袋培和土壤栽培非洲菊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刘斯莉 张友泓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6期68-69,共2页
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自然环境,通过基质袋培和传统土壤栽培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分别对非洲菊花茎长、花茎粗、花朵直径、连续经过两个夏天后的产量、保苗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显示用基质栽培的非洲菊,商品性要优于... 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自然环境,通过基质袋培和传统土壤栽培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分别对非洲菊花茎长、花茎粗、花朵直径、连续经过两个夏天后的产量、保苗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显示用基质栽培的非洲菊,商品性要优于用土壤栽培的,产量也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土壤栽培,特别是对‘热带草原’‘玲珑’这样比较难种植、但市场需求量又大的品种来说,在保苗护苗方面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栽培 非洲菊 基质栽培 保苗率 护苗 基质袋培 对比分析 茎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寒害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黄腾仪 吴炳科 饶珠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7期113-116,共4页
香蕉是广西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优势水果产业之一,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冬春寒流易对香蕉植株造成寒害,从而受灾减产。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香蕉生产自然风险的抵抗能力尤为重要。该文介绍了广西香蕉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 香蕉是广西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优势水果产业之一,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冬春寒流易对香蕉植株造成寒害,从而受灾减产。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香蕉生产自然风险的抵抗能力尤为重要。该文介绍了广西香蕉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提出建设香蕉寒害预警功能,抽取关键致灾因子建设寒害预警模型,并借助大数据技术生成综合寒害指数,经专家会商后确定预警等级,给出应对措施。同时,采用可视化展示技术。该平台可通过互联网为香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预警信息服务,起到防患于未然、稳产降损的作用。目前,该平台功能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计算结果与专家判断基本一致,可为政府、蕉农和专家提供决策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预警 寒害指数 农业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