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两株鸽胚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王鹏 黄振兴 +3 位作者 刘林敏 张明霞 陈田 韦天超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39-142,共4页
为了解广西某规模化种鸽场中鸽胚沙门菌的感染情况,采集疑似沙门菌感染死亡的鸽胚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与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死亡鸽胚中分离到两株沙门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短小、... 为了解广西某规模化种鸽场中鸽胚沙门菌的感染情况,采集疑似沙门菌感染死亡的鸽胚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与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死亡鸽胚中分离到两株沙门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短小、两端钝圆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鉴定符合沙门菌的生化特性;PCR扩增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两株沙门菌血清学鉴定均为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药敏试验表明,两株鼠伤寒沙门菌均对青霉素、萘啶酸、磺胺异噁唑、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和利福平耐药,对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和氯霉素敏感;对阿莫西林、甲氧苄啶、链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本试验结果可为鸽子沙门菌的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犬和猫肠道病毒的病原学调查研究
2
作者 黎波宏 黄馨 +8 位作者 何庆元 方友桥 满婷婷 陈建材 周华波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陈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1,共8页
为了解引起广西地区犬和猫腹泻等肠道病原的分布情况,并探究犬和猫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中及早诊治和防控肠道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采集宠物犬和猫粪便拭子样品394份(犬样品172份,猫样品222份),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 为了解引起广西地区犬和猫腹泻等肠道病原的分布情况,并探究犬和猫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中及早诊治和防控肠道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采集宠物犬和猫粪便拭子样品394份(犬样品172份,猫样品222份),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筛查犬细小病毒(CPV)、猫瘟病毒(FPV)和查帕马细小病毒(ChPV)等13种主要犬和猫肠道病毒,并分析肠道病毒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免疫状况和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犬粪便样品中总阳性样品数为49份,占比28.49%;其中CPV的阳性率最高,达到15.12%,临床症状为典型的肠道症状;其次,犬粪便样品中还检测到犬冠状病毒(CCoV,4.65%)、猫杯状病毒(FCV,4.07%)、嵴病毒(KoV,4.07%)、博卡病毒(BoV,3.49%)、犬瘟热病毒(CDV,2.91%)和布法病毒(BuV,0.58%);其中11份粪便样品混合感染了2种及以上种类的肠道病毒,CPV感染占10份。幼龄犬对CCoV和FCV比较易感;各肠道病毒阳性率与性别无相关性,部分肠道病毒阳性率与免疫状况和临床症状有相关性。猫粪便样品中总阳性样品数为32份,占比14.41%;FPV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11%;其次,猫粪便样品中还检测到新型肠道病毒,包括FCV(4.05%)、ChPV(1.35%)、BoV(1.35%)、BuV(0.45%)和猫冠状病毒(FCoV,0.45%);其中混合感染样品仅4份,而FCV感染占3份。FPV和BoV阳性率与猫的年龄和免疫状况存在相关性,各肠道病毒阳性率与猫的性别和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值得关注的是,犬和猫粪便中均可检测到A型流感病毒(IAV),阳性率分别为2.91%和0.45%。综上表明,CPV和FPV仍是引起犬和猫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同时也是混合感染的重要组成;多种新型肠道病毒的阳性率虽然不高,但仍是引起肠道或肠外疾病中不可忽视的病原;IAV的检出再次强调了犬和猫作为“中间宿主”的重要作用。本试验结果不仅为犬和猫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预警,也为切断宠物-人IAV传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和猫粪便样品 肠道病毒 混合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病毒与多种家禽免疫抑制病毒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鑫 黄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124,共9页
马立克病(MD)是一种鸡的淋巴增殖性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危害家禽免疫系统,当家禽免疫系统受抑制时,其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引起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马立克病病毒(MDV)常与... 马立克病(MD)是一种鸡的淋巴增殖性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危害家禽免疫系统,当家禽免疫系统受抑制时,其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引起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马立克病病毒(MDV)常与其他家禽病毒混合感染。文章重点综述了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重要的禽免疫抑制病毒与MDV混合感染时对宿主免疫应答影响和病程病理变化的进展,以期为防控鸡传染病,开发具有更广泛保护作用的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 禽白血病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鸡传染性贫血 免疫抑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筏参与冠状病毒感染的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芊卉 张愉 +1 位作者 张桃妮 磨美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2-2122,共11页
冠状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其基因组极易发生突变和重组,给冠状病毒病防控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除了安全高效的疫苗,急需广谱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复制依赖的宿主因子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广谱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脂筏是位于... 冠状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其基因组极易发生突变和重组,给冠状病毒病防控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除了安全高效的疫苗,急需广谱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复制依赖的宿主因子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广谱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脂筏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一类特殊脂质微结构域,也是多种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结合位点,在冠状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脂筏的结构和功能、冠状病毒入侵及其与脂筏的关联性、脂筏参与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脂筏在冠状病毒病防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冠状病毒治疗靶点的研发提供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筏 冠状病毒 入侵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5
作者 李子杨 相亦飞 +4 位作者 钟雅文 陈佳琪 刘牛 何睿妮 何家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6-120,共5页
中药是传统的天然药物资源,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不同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与症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存在差异,选用适宜的方式手段对所需成分进行提取,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草药资源。论文通过... 中药是传统的天然药物资源,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不同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与症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存在差异,选用适宜的方式手段对所需成分进行提取,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草药资源。论文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对目前常用的现代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酶法、组织破碎提取技术、动态逆流提取技术以及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澄清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法和分子蒸馏技术等,旨在为中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为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西番莲果皮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王梦会 易丹丹 +5 位作者 赵林艺 张睿 韦茜尹 钟雅文 吴春璇 何家康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1-77,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西番莲果皮多糖工艺,并通过体内外试验探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复合酶配比(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西番莲果皮多... 试验旨在优化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西番莲果皮多糖工艺,并通过体内外试验探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复合酶配比(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西番莲果皮多糖的工艺,并评价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复合酶最适添加量为果胶酶0.5%、木瓜蛋白酶1.5%、纤维素酶2.0%,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西番莲果皮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5℃、pH值5.4、提取时间149 min,实际多糖得率6.37%。西番莲果皮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研究表明,西番莲果皮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可为西番莲果皮多糖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皮 多糖 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猪场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7
作者 李逸楠 张佳妮 +7 位作者 纪宛彤 吴钰兴 麻润雯 张凌源 李茂宁 韦懿仙 王晓晔 李珣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耐药基因的扩增、细菌全基因的测序、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试验方法,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以及临床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菌在TSA平板上长出金黄色凸起菌落,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该致病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泰乐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呈耐药,对多西环素表现为中介。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将该菌株接种到健康猪的皮肤上能造成严重且典型的皮炎症状。本研究顺利分离到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全基因分析和致病性分析,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该病的预防及用药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皮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猪场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麻润雯 纪宛彤 +7 位作者 韦雪彬 章翊君 李逸楠 吴钰兴 韦懿仙 王晓晔 李珣 李茂宁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地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一种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主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葡萄球菌(Sau)、链球菌(SS)、粪肠球菌(Efa)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co)...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地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一种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主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葡萄球菌(Sau)、链球菌(SS)、粪肠球菌(Efa)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co)、沙门氏菌(Sal)、肺炎克雷伯菌(Kpn)、奇异变形杆菌(Pmi)进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方法】提取3种革兰氏阳性菌株基因组并基于tuc、gdh、efs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提取4种革兰氏阴性菌株基因组并基于uid-A、SAL、ITS、ureR的保守区域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引物特异性多重PCR验证同时对扩增条件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优化,建立检测7种病原菌的多重PCR,完成样品检测评估。【结果】广西地区该猪场子宫内膜炎主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粪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退火温度在50℃时最佳。【结论】广西地区该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在本研究中成功地分离鉴定并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广西地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子宫内膜炎 不孕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IFN-α的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9
作者 黄静 王玉旭 +5 位作者 王豪 陈樱 欧阳康 黄伟坚 黄稳妃 韦祖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危害我国生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其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IFN-α除更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外,还可以调节宿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危害我国生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其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IFN-α除更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外,还可以调节宿主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论文构建表达IFN-α的重组PRRSV,分析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IFN-α的生物学活性。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方法将IFN-α插入到PRRSV ORF1b和ORF2a之间,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可以拯救出重组病毒(rGXAM-P-IFN-α)。插入到PRRSV基因组中的IFN-α可遗传稳定9代。重组病毒生长特性分析可发现rGXAM-P-IFN-α复制能力显著低于亲本病毒。rGXAM-P-IFN-α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可显著上调抗病毒基因(PKR,ISG15和ISG54)mRNA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发新型PRRSV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感染性克隆 Α干扰素 抗病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腹泻仔猪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隆美金 陆颖 +8 位作者 李茂宁 易春华 廖梦娟 余科辰 覃一峰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7,共7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腹泻仔猪中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流行毒株,应用套式RT-PCR对广西部分地区2020-2022年173份腹泻猪样品进行检测,并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S 1基因扩增与分析,进一步了解广西地区MRV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特... 为了解广西地区腹泻仔猪中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流行毒株,应用套式RT-PCR对广西部分地区2020-2022年173份腹泻猪样品进行检测,并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S 1基因扩增与分析,进一步了解广西地区MRV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特征。结果显示,2020-2022年173份样品MR总阳性率为18%(32/173),各年阳性率分别为29.6%、9.9%和33%。获得1株S 1基因全长序列,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该序列与其他MRV S 1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3.4%~97.9%,氨基酸同源性为26.1%~97.8%;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获得的毒株序列为MRV3型,与其他猪源MRV3型毒株ZJ2013、IND/MZ/3013789/reo在同一分支上,同属于谱系Ⅳ。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群存在一定程度的MRV感染,为进一步防控广西腹泻猪群中MRV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 S 1基因 序列分析 感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钰兴 邹潍力 +9 位作者 程子馨 莫玉鹏 张凌源 纪宛彤 陈思宇 郑浩东 麻润雯 李珣 李茂宁 王晓晔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7-2706,共10页
【目的】探究A型产气荚膜梭菌在仔猪腹泻中的致病性,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致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培养特性和革兰染色镜检对分离菌进行初步鉴定,通过生化试验、毒素基因PCR扩增、16S rRNA序列比对并构... 【目的】探究A型产气荚膜梭菌在仔猪腹泻中的致病性,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致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培养特性和革兰染色镜检对分离菌进行初步鉴定,通过生化试验、毒素基因PCR扩增、16S rRNA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对可疑菌株进一步鉴定,利用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结果】分离菌株在TSN平板上呈黑色菌落,在血平板上呈α、β双溶血环,革兰染色呈紫色粗大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还原性硝酸盐试验、H_2S试验和明胶液化均呈阳性,甘露醇、吲哚试验和水杨酸结果呈阴性。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与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产气荚膜梭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均>99%,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荚膜梭菌。PCR扩增出plc及cpb2基因,表明该菌株为携带β2毒素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G、庆大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噁唑、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耐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菌后仔猪粪便中可检出大量产气荚膜梭菌,该菌株可引起仔猪腹泻,死亡率达50%;死亡仔猪剖检可见小肠充血、出血、鼓气,从脾脏、小肠中可分离出产气荚膜梭菌,且在损伤严重的空肠肠段中分离出高载量A型产气荚膜梭菌。【结论】本试验成功分离出1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新生仔猪发病,致病性较强,该研究结果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仔猪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产气荚膜梭菌 新生仔猪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吡啶锌配合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12
作者 李霖珅 蒙淑玲 +5 位作者 陈海秀 段晓鸽 罗家其 黄伟洋 江明生 陈海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4-79,共6页
试验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对三联吡啶锌配合物(LB-ZnI_(2))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剂量递减法确定LB-ZnI_(2)对昆明小鼠的绝对致死剂量(LD_(100))和最大耐受剂量(LD_(0)),采用寇氏法设计动物分组方案及给药剂量,观察小鼠死亡... 试验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对三联吡啶锌配合物(LB-ZnI_(2))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剂量递减法确定LB-ZnI_(2)对昆明小鼠的绝对致死剂量(LD_(100))和最大耐受剂量(LD_(0)),采用寇氏法设计动物分组方案及给药剂量,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临床表现、重要脏器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对昆明小鼠腹腔注射LB-ZnI_(2)的半数致死量(LD_(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66.0 mg/kg·bw和53.8~80.9 mg/kg·bw。当药物剂量小于等于22 mg/kg·bw时,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且主要脏器形态、颜色和组织切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当给药剂量大于33 mg/kg·bw时,小鼠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数量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加,且小鼠的肺脏出现淤血斑,脾脏出现萎缩,组织学观察发现脾脏中淋巴细胞坏死减少,脾小体萎缩,肺脏中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肺间质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同时充满大量红细胞,且这些变化与剂量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根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6—2011年版)中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剂量分级,可将LB-ZnI_(2)判定为中等毒化学物,在后续慢性毒性和药效学研究中的药物剂量应低于22 mg/kg·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取代三联吡啶钴和镍的抗菌活性研究
13
作者 罗家其 马成 +4 位作者 黄清萍 谢芝港 江明生 刘宏鸣 陈海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6-9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4取代三联吡啶钴和镍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及机制。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10种不同的4取代三联吡啶钴和镍金属配合物对6种常见致病菌(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K99、无乳链球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最... 试验旨在研究4取代三联吡啶钴和镍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及机制。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10种不同的4取代三联吡啶钴和镍金属配合物对6种常见致病菌(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K99、无乳链球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其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值普遍较低,其中LB3 NiCl_(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低至5 mg/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和致死曲线显示,LB3 NiCl_(2)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生长,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金属配合物处理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研究表明,4取代三联吡啶钴和镍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 镍配合物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案例及病毒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颖 王亚鹏 +6 位作者 王若木 曾德平 覃一峰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以广西某规模化养殖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PED)为背景进行调查研究,两个养殖场分批采样69份,其中A猪场样品28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率为71.43%(20/28);B猪场样品41份,PEDV阳性率为39.02%(16/41)。通过RT-PCR检测对广西钦州(GXQZ)... 以广西某规模化养殖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PED)为背景进行调查研究,两个养殖场分批采样69份,其中A猪场样品28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率为71.43%(20/28);B猪场样品41份,PEDV阳性率为39.02%(16/41)。通过RT-PCR检测对广西钦州(GXQZ)阳性样品进行PEDV S1部分基因的扩增,GXQZ样品S基因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S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同源性为84.3%~98.7%;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该GXQZ样品氨基酸在多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GXQZ样品属于G2a亚群,对进一步研究广西PEDV的遗传变异提供科学依据,为广西PED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鸟类冠状病毒流行现状及诊断研究进展
15
作者 邓丽玲 汪波瀚 +2 位作者 李杰宁 李晓轩 磨美兰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6期73-77,82,共6页
冠状病毒家族成员庞大、宿主种类繁多、变异性强,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的重要来源,在家禽中具有高度传染性,给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大多数野生鸟类具有飞翔能力,经常集群迁徙,作为禽源流感病毒及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共感染现象普遍,造成... 冠状病毒家族成员庞大、宿主种类繁多、变异性强,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的重要来源,在家禽中具有高度传染性,给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大多数野生鸟类具有飞翔能力,经常集群迁徙,作为禽源流感病毒及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共感染现象普遍,造成携带的病毒传播广泛,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通过回顾冠状病毒的分类、宿主范围、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野生鸟类中冠状病毒的流行现状,探讨了当前用于诊断野生鸟类冠状病毒的主要方法和技术,以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鸟类 冠状病毒 流行现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空肠组织的转录组学分析
16
作者 曾德平 陆颖 +8 位作者 余科辰 卢峥朴 柏家果 秦秋英 隆美金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可引起严重腹泻,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为探究PEDV感染仔猪空肠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收集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可引起严重腹泻,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为探究PEDV感染仔猪空肠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收集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RNA-seq结果显示,与正常未感染仔猪相比,PEDV感染仔猪存在33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82个上调基因,157个下调基因。GO分子功能结果显示,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球蛋白和受体结合、T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以及RIG-I受体信号通路等;最后再利用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结果与转录组学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EDV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应答变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 RNA-SEQ 先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塞内卡病毒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与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何启杰 农作荣 +7 位作者 王豪 牛晨霞 莫勇芳 欧阳康 陈樱 黄伟坚 黄稳妃 韦祖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依据A型塞内卡病毒(SVA)结构蛋白VP2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VP2,经转化和诱导,表达出VP2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集血清获得VP2的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VP2抗体效价,并用Western blot与IFA验证其... 依据A型塞内卡病毒(SVA)结构蛋白VP2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VP2,经转化和诱导,表达出VP2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集血清获得VP2的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VP2抗体效价,并用Western blot与IFA验证其特异性。随后建立竞争ELISA方法,并对实验室收集的2016-2019年广西11个地区64个规模猪场592份猪血清进行SV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诱导表达出的重组VP2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血清中VP2抗体效价大于1∶64000,且制备的VP2抗体能特异结合SVA感染细胞中的VP2蛋白。竞争ELISA检测结果显示广西地区猪场SVA血清阳性率高达76.6%,血清样品阳性率高达55.9%,研究结果为SVA的检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塞内卡 VP2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
18
作者 黄香梅 王旭英 +9 位作者 耿鑫梅 奚媖牡 廖奕洁 张广欣 莫筱可 陈樱 欧阳康 韦祖樟 黄伟坚 覃一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经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CFSE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发现,位于gD蛋白上的多肽^(371)CVYIFFRL^(378)可显著激活CD8^(+)T细胞产生IFN-γ,并促进CD8^(+)T细胞明显增殖,说明该表位属于PR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将该表位氨基酸序列与NCBI上16株参考毒株及作者实验室2株PRV毒株的gD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研究鉴定的T细胞表位高度保守,提示该表位可刺激机体产生对不同亚型PRV感染的交叉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PRV表位疫苗的研制及PRV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CD8^(+)T细胞表位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系1和8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19
作者 邹舟 黎颖 +2 位作者 韦莹莹 刘惠僮 韦祖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2023年从广西疑似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场的病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PRRSV,将其命名为GXWZ20230831。采用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分析遗传进化特点。结果显示,GXWZ20230831能够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且产... 2023年从广西疑似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场的病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PRRSV,将其命名为GXWZ20230831。采用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分析遗传进化特点。结果显示,GXWZ20230831能够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且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该毒株全基因组长度为15019个核苷酸(nt),与基因2型PRRSV谱系1 NADC30-like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4.0%,与基因1型PRRSV代表毒株Lelystad virus同源性最低,仅为60.0%;通过Nsp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GXWZ20230831存在NADC30-like典型的131(111+1+19)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模式;与美洲型代表株VR2332相比,GXWZ20230831的GP5蛋白在非中和抗原表位发生了V27A、V185A以及R191K 3处突变,同时在GP5蛋白中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构建的全基因组序列、nsp2基因、ORF5基因遗传进化树均显示该毒株处于谱系1的分支;重组分析表明,GXWZ20230831是1株以谱系1经典毒株NADC30为骨架,谱系8毒株提供重组片段的重组毒株,重组断点位于基因组的nsp1(458-1821 nt)和Nsp4(5405-8179 nt)中。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广西地区的PRRSV遗传变异规律提供参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鉴定 重组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免疫:免疫原与佐剂的新思考
20
作者 周子博 黄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尽管传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已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保护期较短、交叉保护效果不佳、...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尽管传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已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保护期较短、交叉保护效果不佳、使用不便以及不良反应等突出问题,促使业界重新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地设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文章系统总结了RA免疫原和疫苗佐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RA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等免疫原在疫苗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各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类型、佐剂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一种设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的新思路,即在合理选择免疫原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佐剂结合黏膜递送可能起到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开发新一代高效、安全、可靠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疫苗 免疫原 佐剂 黏膜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