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肾炎病毒荧光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赵俊柯 余丹 +7 位作者 喻华英 尹文巧 张艳芳 谢志勤 李小凤 吴嫒琼 谢芝勋 韦英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为建立禽肾炎病毒(ANV)的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T-RA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NV ORF 1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探针中间分别标记FAM荧光基团、BHQ1淬灭基团。提取ANV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以PEGBF/R作... 为建立禽肾炎病毒(ANV)的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T-RA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NV ORF 1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探针中间分别标记FAM荧光基团、BHQ1淬灭基团。提取ANV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以PEGBF/R作为引物,采用PCR扩增ANV ORF 1b基因保守序列,并克隆于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ANV-ORF1b并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模板,采用矩阵法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39℃恒温,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64μmol/L和0.48μmol/L条件下20 min内可实现对目的片段的有效扩增,并且扩增结果可直接观察,由此初步建立了ANV荧光RTRAA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ANV、鸡星状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禽腺病毒等16种禽类常见病原,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检测到ANV,与其他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以10倍倍比稀释后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ANV-ORF1b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RT-RAA方法扩增,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对pANV-ORF1b的检测限为1.5×10^(1)拷贝/μL;对3个不同浓度的pANV-ORF1b在同一时间和3个不同时间点利用建立的荧光RT-RAA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200份采自广西南宁不同地区的临床样品采用本实验建立的荧光RT-RAA方法以及RT-PCR和RT-qPCR方法检测。荧光RT-RA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43份(21.5%),阴性样品为157份(78.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45份(22.5%),阴性样品为155份(77.5%);RT-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38份(19%),阴性样品为162份(81%),荧光RT-RAA检测结果与RT-qPCR和RT-PC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5.55%和88.37%。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ANV荧光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ANV的临床大规模检测,为ANV所致疫病的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肾炎病毒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荧光法 ORF 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喻华英 曾婷婷 +8 位作者 杨宗维 王粲 牙侯勋 万丽君 罗思思 李孟 谢芝勋 于美玲 谢丽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5,共9页
为满足基层实验室对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检测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RPA-LFD)的ALV-K快速检... 为满足基层实验室对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检测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RPA-LFD)的ALV-K快速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通过细胞培养分离鉴定出一株ALV-K,并以此分离株的前病毒DNA作为建立检测方法的模板;其次,针对ALV-K gp85基因保守位置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的引物浓度、探针浓度和反应温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预试验并以预试验检测限优化反应时间;最后,以优化反应时间进行敏感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及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ALV-K RPA-LFD反应体系在引物浓度为0.45 mmol/L,探针浓度为0.14 mmol/L,39℃条件下反应21 min,其检测限为4.86×10^(2) copies/反应的ALV-K DNA,并且不与其他常见禽类病原体核酸发生非特异扩增反应;30份临床病料中有14份ALV-K阳性,与单重PCR方法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ALV-K RPA-LFD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仪器,能够直观地观察结果的优点,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ALV-K,特别是实验室条件有限的检测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星状病毒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赵俊柯 余丹 +4 位作者 喻华英 尹文巧 张艳芳 谢志勤 谢芝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7,共6页
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 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测试。针对从广西南宁不同地区采集的2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RT-PCR和RT-qPCR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建立的实时荧光RT-RAA方法能在20 min内完成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41℃,显示出极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达到1.4×10^(1)copies/μL,比普通RT-PCR高100倍。所设计的引物特异性高,仅能扩增出CAstV病毒,而对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RT-qPCR相比,实时荧光RT-RAA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达98.27%,而普通RT-PCR与RT-RAA相比符合率仅为82.45%。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灵敏且特异性强的实时荧光RT-RAA方法,适用于CAstV的临床大规模鉴别检测,为CAstV感染的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星状病毒 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ORF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GX15株的遗传进化分析及其致病性初探
4
作者 孙倩 宋瑞鹏 +7 位作者 林俊 覃绍敏 陆晨阳 杜泓明 岑敏 劳论邦 刘金凤 吴健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9,共13页
本研究针对1株分离自广西某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X15开展研究。GX15株基因全长为28 042 nt,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毒株属于GⅡb基因亚型,分析其毒力相关基因发现GX15株在S蛋白上的多个中和抗原表位存在变... 本研究针对1株分离自广西某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X15开展研究。GX15株基因全长为28 042 nt,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毒株属于GⅡb基因亚型,分析其毒力相关基因发现GX15株在S蛋白上的多个中和抗原表位存在变异,其中第254位天冬酰胺(N)和第255位色氨酸(W)的缺失不仅涉及病毒的中和表位,还涉及病毒的附着结构域(CAD),影响病毒与细胞间的结合,而ORF3基因虽然具有PEDV高致病性毒株的分子特征,但在ORF3蛋白上却有F70I和A126T 2个突变。动物感染试验发现,GX15株以104.23TCID50的病毒液经消化道途径人工感染6日龄仔猪可引起腹泻并导致仔猪死亡,以101.23TCID50剂量感染仔猪,仔猪出现腹泻但未发生死亡。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建立PEDV动物感染模型并进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体外培养特性 遗传进化分析 动物感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