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鸵鸟源烈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谭奕舟 王乐平 +6 位作者 李军 李常挺 白慧丽 马春霞 尹杨燕 彭昊 王晓晔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42-145,共4页
为分离能够有效裂解鸵鸟源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本试验通过双层平板法,从规模化鸵鸟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烈性噬菌体GXHZ-tn3;投射电镜观察显示,GXHZ-tn3的头部大致呈六角形,直径约为50 nm,尾部长约120 nm,属于长尾... 为分离能够有效裂解鸵鸟源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本试验通过双层平板法,从规模化鸵鸟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烈性噬菌体GXHZ-tn3;投射电镜观察显示,GXHZ-tn3的头部大致呈六角形,直径约为50 nm,尾部长约120 nm,属于长尾科噬菌体;在30℃~60℃可以保持效价稳定,在pH 4.0~11.0可以保持噬菌体活性;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潜伏期为10 min,裂解量为122 PFU/cell;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GXHZ-tn3可以在LB肉汤中有效抑制宿主菌9 h,使得后者迟滞期推迟6 h以上,并将其浓度降低1~2个数量级。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一株鸵鸟源烈性大肠杆菌噬菌体GXHZ-tn3,其特异性强,在较大的pH和温度范围内可保持活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裂解性能,该结果可为未来开发应用耐多药大肠杆菌噬菌体GXHZ-tn3开发新型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噬菌体 大肠杆菌 生物学特性 体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脓皮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常挺 王自豪 +11 位作者 陶立 吴翠兰 谢士杰 白慧丽 彭昊 兰美益 马春霞 李军 冯世文 李小宁 钟舒红 黄波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探究马脓皮病的病原种类及特性,从病马的皮肤脓汁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菌,经16SrDNA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等检测。结果显示,以浓度为9.3×10~8 CFU/mL菌液攻毒小鼠,致死率为40%;... 为探究马脓皮病的病原种类及特性,从病马的皮肤脓汁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菌,经16SrDNA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等检测。结果显示,以浓度为9.3×10~8 CFU/mL菌液攻毒小鼠,致死率为40%;分离菌对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高敏,具有fnbA、hly/hla、hysA、clfA和clfB等5个毒力基因和norA和gyrA 2个耐药基因。此结果可作为诊治马脓皮病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皮病 病原分离鉴定 病原生物学特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羊驼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秦若甫 陶立 +5 位作者 潘建波 李常挺 彭昊 吴翠兰 兰美益 李军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75-77,共3页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高地国家,我国于2002年从澳大利亚首次引入饲养,它具有性情温顺、体型适中、耐粗饲、食量小、定点排泄、载畜量高、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少等优良生物学特性,作为观赏动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1]。202...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高地国家,我国于2002年从澳大利亚首次引入饲养,它具有性情温顺、体型适中、耐粗饲、食量小、定点排泄、载畜量高、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少等优良生物学特性,作为观赏动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1]。2023年6月,广西某市旅游公司的羊驼发生死亡情况,经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剖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由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观赏动物 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传播 羊驼 病例报告 志贺氏菌 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支原体肺炎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4
作者 覃凤娇 陈佩景 +5 位作者 秦若甫 陶立 李常挺 李军 黄色燕 班雪花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59-61,共3页
牛支原体肺炎是由致病性支原体引起,以支气管炎或者间质性肺炎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化脓隐秘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牛羊等动物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当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导致皮肤和内脏... 牛支原体肺炎是由致病性支原体引起,以支气管炎或者间质性肺炎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化脓隐秘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牛羊等动物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当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导致皮肤和内脏等器官发生化脓性感染[2]。2023年8月~9月,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某养牛专业合作社牛场出现牛相续发病死亡的情况,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牛支原体肺炎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道疾病 化脓隐秘杆菌 混合感染 间质性肺炎 条件致病菌 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解剖 化脓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东县山羊脑脊髓丝虫病的诊治与防控
5
作者 李欣章 陈佩景 +4 位作者 覃凤娇 刘春西 李常挻 黄丽娟 班雪花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73-75,共3页
山羊脑脊髓丝虫病,以脑脊髓实质受到损害和脑脊髓病变为主要特点,属于寄生虫病之一,由于病羊腰部和肢体神经麻痹,导致走路摇摆,被称之为摆腰病,也称之为“腰麻病”“磨腰疯”[1,2]。山羊脑脊髓丝虫病,源于寄生在牛腹腔中唇乳突丝状线虫... 山羊脑脊髓丝虫病,以脑脊髓实质受到损害和脑脊髓病变为主要特点,属于寄生虫病之一,由于病羊腰部和肢体神经麻痹,导致走路摇摆,被称之为摆腰病,也称之为“腰麻病”“磨腰疯”[1,2]。山羊脑脊髓丝虫病,源于寄生在牛腹腔中唇乳突丝状线虫或者指形丝状线虫的童虫利用蚊子(中华按蚊、雷氏按蚊)为唯一中间媒介,传播到羊体内,移行寄生在羊脑脊髓引起发病,侵入到山羊脊髓硬膜下、脑部实质中,使脑脊髓受到损害,或者脑脊髓病变[3]。2023年6月~10月,广西田东县印茶镇和思林镇养羊户相续出现羊发病死亡的情况,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表现、病理解剖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诊断为山羊脑脊髓丝虫病。现将诊治过程与防控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形丝状线虫 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解剖 养羊户 脑脊髓 神经麻痹 童虫 中华按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星状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6
作者 欧阳海杰 邓晓霞 +5 位作者 陶立 李常挺 彭昊 吴翠兰 兰美益 李军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由该病毒引发的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以腹泻和整个消化道黏膜坏死、糜烂或溃疡为特征[1]。星状病毒是一种近年来新发报道、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与多种动物的腹泻症状相关。牛星状病毒由英...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由该病毒引发的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以腹泻和整个消化道黏膜坏死、糜烂或溃疡为特征[1]。星状病毒是一种近年来新发报道、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与多种动物的腹泻症状相关。牛星状病毒由英国于1978年首次发现,该病毒可引起牛的腹泻、脑炎和脑膜炎以及神经症状[2]。2022年12月,广西某牛场的犊牛发生腹泻并导致死亡,发病数量多,严重影响了牛群的健康生长。经过临床症状观察、死牛剖检和实验室病原检测,发现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星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混合感染 牛星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的结构及全长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雪松 文露婷 +7 位作者 许艺兰 覃俊奇 黄姻 林勇 周康奇 潘贤辉 邓潜 陈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4,共15页
为研究全州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皮肤组织结构和转录组差异、丰富鲤鱼皮肤转录组信息,选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构差异,发现禾花鲤与建鲤相比组织缺乏层... 为研究全州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皮肤组织结构和转录组差异、丰富鲤鱼皮肤转录组信息,选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构差异,发现禾花鲤与建鲤相比组织缺乏层叠排列的鸟嘌呤结晶且黑色素颗粒增多;利用牛津纳米孔(ONT)测序技术分析了转录组特征,获得高质量数据18.49Gb,识别为全长序列17182183条,检测出可变剪接(AS)事件3075个、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57624个,预测新基因编码区序列15615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771个。其中,可变剪接事件中外显子跳跃、内含子保留数量在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5个多聚腺苷酸化位点的转录本数量在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可变剪接和多聚腺苷酸化参与性状形成相关的调控过程;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转录本841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其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粘着斑等通路富集,GO分析发现其在细胞外隙、转录因子复合体、整合素复合物等词条显著富集,且最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和GO词条均与细胞外基质紧密关联,推测这些转录调控的变化可能导致皮肤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密度和构象变化。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鸟嘌呤结晶缺失造成的皮肤性状变化,有助于全州禾花鲤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州禾花鲤 皮肤 性状 全长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巴贝斯虫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彦 陶立 +5 位作者 吴翠兰 兰美益 彭昊 李常挺 高清华 钟传勇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对广西某肉牛场病死牛的病原进行追踪,采用血液涂片检查、寄生虫PCR鉴定和细菌分离培养等方法进行确诊,并对分离菌采用16SrRNA基因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等分析其病原。结果表明,血液涂片检查未发现牛巴贝斯虫虫体;使用牛巴贝斯... 为对广西某肉牛场病死牛的病原进行追踪,采用血液涂片检查、寄生虫PCR鉴定和细菌分离培养等方法进行确诊,并对分离菌采用16SrRNA基因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等分析其病原。结果表明,血液涂片检查未发现牛巴贝斯虫虫体;使用牛巴贝斯虫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约684 bp目的片段;从病死牛肺脏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16SrRNA基因鉴定表明与NCBI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参考株(MN691773)同源性为99.6%;分离菌可使试验小鼠致死;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利福平、红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林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多粘菌素等10种药物耐药。本结果可为牛场防治类似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牛巴贝斯虫 肺炎克雷伯氏菌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草酸对PEDV感染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指数、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赵雯 何颖 +5 位作者 韦明宇 蒋家霞 张胜斌 胡庭俊 张宁 赵凌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2-1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莽草酸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指数、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20头感染PEDV的7日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处理1组、2组、3组分别每日给感... 试验旨在研究莽草酸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指数、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20头感染PEDV的7日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处理1组、2组、3组分别每日给感染PEDV仔猪灌服800、400、200 mg/kg莽草酸,处理4组每日给感染PEDV仔猪灌服400 mg/kg绿原酸,处理5组每日给感染PEDV仔猪灌服2万单位庆大霉素,处理6组为阳性对照组,另选选择20头健康仔猪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期为5 d,之后观察3 d。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2组、3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升高(P<0.05)。处理1组和2组仔猪的PEDV感染治愈率均达到85%,处理5组仔猪的PEDV感染治愈率为65%;处理1组、2组、3组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处理1组、2组、3组仔猪血清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莽草酸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指数,增强血清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对PEDV感染仔猪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草酸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林市规模禽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新疫苗株免疫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香林 黄宇 +7 位作者 甘一波 李汝 梁俊武 李苗 丁伟 梁兆德 何颖 段振华 《广西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164-166,共3页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以其基因序列和对家禽致病力不同,又可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PAIV)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以其基因序列和对家禽致病力不同,又可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PAIV)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LPAIV)[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养禽业 禽流感 AIV H7亚型 免疫效果 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快速致三黄鸡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关静渊 严钰璋 +1 位作者 曾芸 李军 《广西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198-203,共6页
为了快速获得鸡肠道菌群失调模型,便于益生素产品研发。本研究用体外抑菌实验分别筛选出对日龄为3、14、35、49的三黄鸡肠道菌群敏感的抗菌药,灌服敏感抗菌药后,采用活菌数计数方法结合16Sr DNA细菌鉴定方法,持续监测肠道菌群变化。结... 为了快速获得鸡肠道菌群失调模型,便于益生素产品研发。本研究用体外抑菌实验分别筛选出对日龄为3、14、35、49的三黄鸡肠道菌群敏感的抗菌药,灌服敏感抗菌药后,采用活菌数计数方法结合16Sr DNA细菌鉴定方法,持续监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14日龄三黄鸡建模效果最佳,分段丝状细菌、双歧杆菌属、乳球菌属等下降。本研究成果为益生素产品效果观察提供了直观、快速、经济、实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三黄鸡 肠道菌群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水牛痒螨病的诊治报告
12
作者 李常挺 陶立 +3 位作者 彭昊 吴翠兰 马春霞 李军 《广西畜牧兽医》 2022年第3期117-118,共2页
螨病俗称癞病,其病因是由于疥螨科或痒螨科的螨虫寄生在畜禽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是痒螨病的主要病征[1]。痒螨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面积发病,甚至会引起患畜死亡,给... 螨病俗称癞病,其病因是由于疥螨科或痒螨科的螨虫寄生在畜禽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是痒螨病的主要病征[1]。痒螨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面积发病,甚至会引起患畜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2021年3月至4月,广西某牛场的水牛出现剧痒、脱毛、结痂增厚、肿块等症状,经询问调查、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痒螨科螨虫感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传染性 寄生性 痒螨科 痒螨病 疥螨科 询问调查 螨虫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对山羊的致病性
13
作者 秦树英 刘金凤 +9 位作者 马玲 许力士 杨磊 陈凤莲 韦珊珊 陆晨阳 林俊 韦珏 覃绍敏 吴健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4553-4561,共9页
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 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天后,出现间歇性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皮下和静脉接种组的山羊于接毒第3~8天出现腹泻、眼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接种GXLCH16-70的所有山羊于感染第2~10天均出现病毒血症,感染第8天后均产生AKAV中和抗体,且一直持续到第21天。颅内组剖检可见大脑非化脓性脑脊髓炎,肺充血出血、脾边缘有出血点等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颅内组呈现为脑膜和皮质血管周围见有多层胶质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样结构。荧光定量RT-PCR对脑组织、脊髓等样品进行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颅内组几乎在大脑的所有区域都检测到AKAV-S RNA片段;同时,静脉组和皮下组在部分脑组织和脊髓中也能检测到病原。结果表明,新型竹鼠源AKAV GXLCH16-70株经人工感染可导致山羊全身多器官和组织系统性病变,并且可引起山羊脑脊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 阿卡斑病毒 山羊 致病性 颅内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