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黏性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刘佳丽 张桂连 +2 位作者 罗梅 李玲玲 胡巧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468,51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黏性成像(V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1例HT患者及61例健康志愿者甲状腺腺体的VI及SWE定量参数的差异,分析黏性测值及弹性测值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 目的:探讨超声黏性成像(V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1例HT患者及61例健康志愿者甲状腺腺体的VI及SWE定量参数的差异,分析黏性测值及弹性测值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单独及联合应用对HT的诊断效能。结果:HT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杨氏模量最大值(E_(max))、杨氏模量平均值(E_(mean))、杨式模量最小值(E_(min))、杨氏模量标准差(E_(sd))、频散系数最大值(D_(max))、频散系数平均值(D_(mean))、频散系数最小值(D_(min))、频散系数标准差(D_(sd))、黏度系数最大值(V_(max))、黏度系数平均值(V_(mean))、黏度系数最小值(V_(min))、黏度系数标准差(V_(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_(mean)、E_(sd)、D_(mean)、D_(max)、D_(min)、D_(sd)、V_(mean)与TgAb呈正相关,D_(mean)与TgAb相关性最强(r=0.362,P<0.001),VI及SWE定量参数与TPOAb均呈正相关,E_(mean)与TPOAb相关性最强(r=0.398,P<0.001);E_(mean)、D_(mean)对于HT的诊断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804和0.854。VI及SWE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诊断,AUC为0.873,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80%、88.50%、86.54%、77.14%。结论:VI及SWE均对HT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HT诊断的准确性,有望为临床诊治HT提供无创性诊断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非微小癌超声造影特征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婵 林菲菲 +3 位作者 邓芸霞 张尹俞 肖霞 胡巧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C)与非微小癌超声造影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PTC患者96例(共101枚结节),按照肿瘤最大直径分成PTC组(最大直径≤10 mm)和非微小癌组(最大直径>1...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C)与非微小癌超声造影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PTC患者96例(共101枚结节),按照肿瘤最大直径分成PTC组(最大直径≤10 mm)和非微小癌组(最大直径>10 mm),比较两组结节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均匀性,分析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不同大小的PTC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均匀性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向心性增强、等增强较非微小癌组多见,非微小癌组偏心性、弥漫性增强、低增强及高增强较PTC组多见。PTC组均匀性增强多见,非微小癌组不均匀性增强多见。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TT)、下降时间(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的RT、mTT、FT均高于非微小癌组,两组的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E)、流入相比率(WiR)、流出相比率(WoR)、流入相灌注指数(WiPI)、流入相曲线下面积(WiAUC)、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oAUC)、流入相和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iWo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C超声造影表现多以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为主,不同大小PTC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临床诊断中需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肿瘤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小燕 康利克 +7 位作者 蓝春勇 黄向红 韦海明 农美芬 沈桂新 肖艳菊 董小圆 张泓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4-1907,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109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瘤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分型,并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109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瘤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分型,并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结果恶性组48例,以不均匀部分增强及整体性增强为多;良性组61例,以点状、线状和环状增强为多;恶性组高增强明显多于良性组,低增强及无增强多见于良性组;良性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呈"缓升速降"型及"速升速降"型,恶性组呈"速升缓降"型;峰值强度及明显减退时间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83.61%及90.82%。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的造影特征;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超声造影对产后宫内残留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贺琰 王小燕 +3 位作者 陈海燕 裴华洁 肖艳菊 卢燕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4-927,92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超声造影对产后宫内残留性病变(RPO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及子宫超声造影检查考虑存在RPOC的患者42例,以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分析RPOC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评估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子宫超声造影对产后宫内残留性病变(RPO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及子宫超声造影检查考虑存在RPOC的患者42例,以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分析RPOC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评估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造影清晰显示宫内残留物与子宫内膜及肌壁内的血管灌注情况,观察造影剂灌注的时间变化,诊断宫内胎盘残留28例,胎盘植入11例,宫内积血3例,2例胎盘粘连植入误诊为胎盘残留,诊断符合率为95%,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05,P<0.05),两种检查结果高度一致。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仅为73.8%。结论子宫超声造影对RPOC有特异性的表现,能有效区分产后宫内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及宫内积血,可为临床后续诊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宫内残留性病变 胎盘残留 胎盘植入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宫内积血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利克 刘刚 +3 位作者 王小燕 万里凯 蓝春勇 郑红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高于术前(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肾叶间动脉的血流最高流速、最低流速及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MPCNL对肾脏损伤小,能改善患肾的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监测MPCNL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彩色多普勒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脏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MRI在喉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巧 朱尚勇 +2 位作者 陈功泉 张哲 高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MRI在喉癌诊断及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喉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及MRI检查,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6例喉癌,超声检出34例,MRI检出32例。在T分期中,超声对T1、T2、T3、T4期喉癌分...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MRI在喉癌诊断及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喉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及MRI检查,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6例喉癌,超声检出34例,MRI检出32例。在T分期中,超声对T1、T2、T3、T4期喉癌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90.9%、60.0%、87.5%、85.7%,MRI分别为63.6%、70.0%、75.0%、100%,两者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29、0.220、0.410、1.077,P值均>0.10)。超声和MRI对肿瘤T分期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0.6%和75.0%,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778)。结论:超声能对喉癌的位置、大小及肿瘤浸润范围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可作为纤维喉镜和CT、MRI等检查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肿瘤分期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磁共振联合评价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病变 被引量:12
7
作者 钟维章 马隆佰 +4 位作者 李吕力 王小燕 李晓峰 陈渊 梁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对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NASCET法计算狭窄率。结...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对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NASCET法计算狭窄率。结果以DSA诊断为金标准,32例128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88.33%,特异性94.59%,准确性89.84%,Kappa=0.65;MRA诊断的敏感性62.96%,特异性100%,准确性84.38%,Kappa=0.59;超声联合MRA诊断的敏感性为90.74%,特异性94.59%,准确性92.97%,Kappa=0.84。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MRA,适用于人群初选检查。超声联合MRA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DSA一致性较好,但不能完全取代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比较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林韵 王小燕 +6 位作者 韦海明 贺琰 农美芬 康利克 黄向红 沈桂新 杨海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CEUS增强模式,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值,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各型乳腺癌具有不同CEUS表现。管腔上皮型乳... 目的观察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CEUS增强模式,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值,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各型乳腺癌具有不同CEUS表现。管腔上皮型乳腺癌增强后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率增加(P<0.05);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病灶造影剂灌注缺损率增加(P<0.05)。乳腺癌病灶Ki-67表达情况与梯度、上升支斜率呈正相关(r=0.34,0.26,P均<0.05)。结论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值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有一定联系,可为临床诊断及个性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增强模式 定量分析 分子分型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7
9
作者 凌冰 王小燕 +3 位作者 蓝春勇 张冰 陈雪雪 黄小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CEUS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CEUS特征。分析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的差异。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观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CEUS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CEUS特征。分析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的差异。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赋值后、比较各分值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99个甲状腺结节中,30个为恶性结节,69个为良性结节。良、恶性病灶二维声像图特征中,回声、纵横比、形态、边界、钙化、回声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特征中,相对始入时间、环状增强、后期低增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维超声与CEUS参数的总评分≥4分时,可获得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67%(26/30)、78.26%(54/69)。结论二维超声联合CEUS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3例胎儿的产前21-三体综合征超声筛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彦红 许春梅 +7 位作者 严思萍 马刚 莫伟英 王小燕 康利克 张永兵 黄向红 陈美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9-670,F003,共3页
目的 建立超声检测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nuchalskinfoldthickness ,NT)的正常参考值 ,探讨该项指标在产前检出染色体异常中 2 1 三体胎儿的价值。方法 经腹部超声测量 3 2 0 3例中晚孕期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目的 建立超声检测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nuchalskinfoldthickness ,NT)的正常参考值 ,探讨该项指标在产前检出染色体异常中 2 1 三体胎儿的价值。方法 经腹部超声测量 3 2 0 3例中晚孕期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得出 12~ 40孕周胎儿NT的参考值范围 ,应用该项指标超声检测 2 1 三体胎儿 ,其敏感性为66 67% ,特异性为 95 0 6% ,准确性为 95 0 0 %。结论 NT超声测值对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产前 21-三体综合征 超声筛查 颈部软组织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的超声测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彦红 许春梅 +7 位作者 严思萍 万里凯 宁加玲 张永兵 王小燕 马刚 黄向红 康利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 建立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nuchalskinfoldthickness ,NT)的正常参考值 ,以便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参照。方法 经腹超声测量 3 2 0 3例中晚孕期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得出各孕周胎儿NT的参... 目的 建立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nuchalskinfoldthickness ,NT)的正常参考值 ,以便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参照。方法 经腹超声测量 3 2 0 3例中晚孕期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得出各孕周胎儿NT的参考值范围。NT随着孕周增加而增长 ,其回归方程 :NT =-1.44 8+0 .40 1×孕周 (r =0 .790 ,P <0 .0 0 0 1)。结论 NT的变化遵循胎儿发育的规律 ,有其本身的固定图像特征。本文提出的各孕周的NT超声测值 ,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敏感性为 66.67% ,特异性为 95 .0 6% ,准确性为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染色体异常 颈部软组织厚度 产前筛查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肾积水穿刺造瘘术对肾血流灌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利克 郑红雨 +2 位作者 刘刚 王小燕 张步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肾积水穿刺造瘘术对肾血流灌注变化的影响,探讨肾功能可复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3例患者67个积水肾经穿刺造瘘治疗前后的肾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测量积水肾治疗前后的实质厚度,与肾穿刺造瘘治疗后24h...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肾积水穿刺造瘘术对肾血流灌注变化的影响,探讨肾功能可复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3例患者67个积水肾经穿刺造瘘治疗前后的肾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测量积水肾治疗前后的实质厚度,与肾穿刺造瘘治疗后24h引流量比较并分组。对肾实质厚度及肾动脉血流R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组之间RI及肾实质厚度比较,P均<0.01。肾实质厚度及RI与肾功能呈明显相关性(r=0.905,P<0.01;r=-0.893,P<0.01)。肾实质厚度<3mm或RI>0.81,判断肾功能不可复性的敏感度为90.5%,特异性为96.0%。结论:肾动脉血流RI>0.81或实质厚度<3mm时,可以反映积水肾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及肾血流灌注变化,并可作为临床上评价肾功能可复性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造口术 经皮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超声评分与肺功能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向红 韦丽思 黄小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肺超声评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4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ILD患者,1周内均行HRCT、肺超声、肺功能检查,按照肺超声图像表现(胸膜厚度、胸膜表面情况、胸膜下结节、B线条数最多的一个切面所显示的B线条数)...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肺超声评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4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ILD患者,1周内均行HRCT、肺超声、肺功能检查,按照肺超声图像表现(胸膜厚度、胸膜表面情况、胸膜下结节、B线条数最多的一个切面所显示的B线条数)进行肺超声评分,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残气量(R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_LCO)、弥散系数(D_LCO/V_A))、胸部HRCT图像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肺超声评分总分、胸膜评分、B线评分与部分肺功能指标(FVC、FEV1、D_LCO、D_LCO/V_A)呈负相关,其中D_LCO与肺超声评分总分(r=-0.570,P<0.000),胸膜评分(r=-0.563,P<0.000)、以及B线评分(r=-0.594,P<0.000)相关关系最显著,肺超声评分在HRCT间质病变早期和晚期图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D的肺超声评分与肺功能的主要指标呈负相关,肺超声评分在HRCT间质病变早期和晚期图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超声评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部受累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红雨 张步林 +2 位作者 康利克 许春梅 沈桂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早期鉴别诊断妇科肿瘤的良恶性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妇科检查。目前二维超声是妇科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早期鉴别诊断妇科肿瘤的良恶性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妇科检查。目前二维超声是妇科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率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燕 韦海明 +6 位作者 康利克 蓝春勇 农美芬 黄向红 肖艳菊 董小圆 张泓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08-3010,共3页
目的:观察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 目的:观察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影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乳头状瘤高频超声具有特征性图像、大体可分为3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肿块及肿块周围有扩张的导管型;Ⅱ型:囊实肿块型;Ⅲ型:实性肿块型,可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及边界欠清呈蜂窝状的实质肿块,超声造影多数表现为较均匀及整体性高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呈快上快下型。结论:乳头状瘤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学基础有关,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超声图像 超声造影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殷红霞 覃君菊 +4 位作者 甘耐炎 吕凯 陈海燕 李华贵 赵毅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行经导管介入... 目的分析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行经导管介入在X线下透视结合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E)/舒张晚期充盈峰(A)。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未出现死亡病例,28例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现心房水平残余分流及术后并发症,2例手术失败患者均改体外循环开胸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对照组患者中25例手术成功,未发现心房水平残余分流及术后并发症,5例手术失败患者均改体外循环开胸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EVF、LVEDD、LVESD及E/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_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及E/A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8个月并采用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未发现封堵伞移位、心房水平残余分流情况。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具有位置固定、塑形良好及无残余分流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食管超声 经胸小切口 封堵器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时间-空间相关技术联合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红雨 康利克 +2 位作者 李燕 邬华 沈桂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STIC)技术辅助诊断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疑诊VSD的43胎胎儿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均加行STIC检查。对比常规超声与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的敏感度。结果产后确诊VSD 27胎。常规超声诊...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STIC)技术辅助诊断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疑诊VSD的43胎胎儿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均加行STIC检查。对比常规超声与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的敏感度。结果产后确诊VSD 27胎。常规超声诊断19胎VSD,诊断敏感度为70.37%(19/27);单独使用STIC诊断VSD 20胎,诊断敏感度74.07%(20/27);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 25胎,诊断敏感度92.59%(25/27),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能为诊断胎儿VSD提供更多信息,可作为常规超声检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徒手揉压法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2
18
作者 蓝春勇 林英忠 +6 位作者 王小燕 凌冰 邓金龙 伍广伟 黄宗燕 王孟杰 农美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5-1437,共3页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临床动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PSA的无创性治疗方法有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ultrasound-guided compression repair,UGCR)、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临床动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PSA的无创性治疗方法有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ultrasound-guided compression repair,UGCR)、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等。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徒手揉压法治疗PSA,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徒手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康利克 王小燕 +2 位作者 农美芬 许春梅 黄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超声诊断 声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卵巢恶性甲状腺肿子宫附件超声及造影表现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琰 王小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属于卵巢成熟畸胎瘤中的一种,是来源于单胚层的生殖细胞肿瘤,其内以甲状腺组织为主,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极少数有恶变倾向[1]。因SO发病率低,恶性发病率更低,对其超声图像认识不足,...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属于卵巢成熟畸胎瘤中的一种,是来源于单胚层的生殖细胞肿瘤,其内以甲状腺组织为主,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极少数有恶变倾向[1]。因SO发病率低,恶性发病率更低,对其超声图像认识不足,在临床诊断中,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子宫附件超声造影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手段,对于判断子宫及附件区肿块的良恶性有其明显的优势。近期我院诊治了1例恶性SO患者,现就其术前子宫附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图像特点,结合手术及术后病理等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