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唐盛 龚智峰 +5 位作者 彭小梅 吴潮清 张文欣 刘芸芳 曾春 黄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做好CKD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12月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8~75岁壮族居民进行CKD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留取清洁中段随机尿,化学和...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做好CKD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12月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8~75岁壮族居民进行CKD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留取清洁中段随机尿,化学和沉渣分析,计算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检测血肌酐(S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行肾脏B超。采用国人校正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调查CK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本研究资料完整进入统计分析1 296人,其中男629人,女667人;平均年龄(43.4±17.3)岁。其中高血压患病率15.35%(199/1 296),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3.97%(181/1 296),超重或肥胖患病率9.80%(127/1 296),高脂血症患病率6.71%(87/1 296),糖尿病患病率5.48%(71/1 296)。(2)CKD患病136例,患病率为10.49%。男性和女性居民显性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单纯血尿、肾功能下降、肾脏形态学异常发生率和CKD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年龄和糖尿病是清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年龄、肾结石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西壮族成年人群CKD患病率高,CKD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我们应努力进行CKD防治工作,做好CKD的宣传教育,积极干预CKD的危险因素,减少CK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及与肾损害关系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盛 吴潮清 +4 位作者 王浩宇 彭小梅 伍秋霞 熊礼佳 龚智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77-3379,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情况及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8~74岁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检测血尿酸、肌酐、血糖、血脂,尿清蛋白/肌酐比率、血尿(离心后尿沉渣显微镜检...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情况及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8~74岁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检测血尿酸、肌酐、血糖、血脂,尿清蛋白/肌酐比率、血尿(离心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肾脏B超,用国人校正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各年龄组城镇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高于相应年龄组农村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8~29岁组城镇与农村的女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年龄组城镇与农村的男性及女性居民发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6.00%,其中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19.78%)明显高于农村(12.31%),男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20.39%)高于女性(11.59%),高尿酸血症组的体质指数、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的清蛋白尿、肾功能下降、肾结石和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分别为8.86%、9.35%、15.21%和7.79%,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的4.94%、3.60%、8.07%和6.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达16.00%,城镇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高尿酸血症是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疾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76
3
作者 叶琨 王浩宇 +2 位作者 徐珏 黄云峰 彭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以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NS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17例RNS患者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4例(23.5%),...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以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NS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17例RNS患者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4例(23.5%),显著缓解10例(58.8%),总有效率94.1%。对曾用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无效的RNS患者,改此方案后仍显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尿蛋白、血胆固醇(Tho)、甘油三酯(TG)均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Alb)升高(P<0.05),而转氨酶、肾功能、血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MN)11例(64.7%),此方案治疗显效9例(81.8%)。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RNS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叶琨 彭小梅 +2 位作者 韦俏宇 蓝娇 龚智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27-2330,共4页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5例IgA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活性维...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5例IgA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活性维生素D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均1次/d),每组15例,治疗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血钙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蛋白、血肌酐、血钙及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尿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570±66)mg/24 h与(977±116)mg/24 h;(286±72)mg/24 h与(931±140)mg/24 h〕,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尿蛋白均低于厄贝沙坦组和活性维生素D组〔(607±143)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肌酐、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2.30±0.06)mmol/L与(2.28±0.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未出现高钙血症。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CD4+、CD4+/CD8+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且安全性好;下调CD4+及CD4+/CD8+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骨化三醇 厄贝沙坦 蛋白尿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到肾科就诊时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唐盛 闭闵 +3 位作者 彭小梅 吴潮清 黄文坛 龚智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患者初次到肾病专科就诊时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患者到肾病专科就诊的时机。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6月首次到肾内科就诊,并取得较完整临床资料糖尿病肾病患者138例,男66例,女72例,平均年龄(61±11)岁。观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患者初次到肾病专科就诊时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患者到肾病专科就诊的时机。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6月首次到肾内科就诊,并取得较完整临床资料糖尿病肾病患者138例,男66例,女72例,平均年龄(61±11)岁。观察到肾科就诊的原因、肾功能情况、并发症、治疗用药情况及随访情况等。结果87.15%的患者是由内分泌医生介绍转诊,就诊原因为肾功能衰竭64例(46.38%),顽固性水肿54例(39.13%),大量蛋白尿20例(14.49%)。就诊时52.17%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就诊时合并症:高血压123例(89.13%),贫血95例(68.84%),冠心病56例(40.58%),糖尿病心肌病53例(38.46%),心功能不全49例(35.51%),感染43例(31.16%),心律失常24例(17.39%),高血压心脏病18例(13.04%)。随访维持性血透58例患者至2008年6月已有17例死亡。结论大部分患者就诊较晚,部分已为肾功能衰竭,合并症多,影响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和寿命。糖尿病患者应早期到肾病专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 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贺红光 叶琨 +5 位作者 冯海云 王浩宇 熊礼佳 曾春 唐盛 彭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的临床及病理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1-2014年在我院经肾穿证实、且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13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及无效组,治疗有效包括达...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的临床及病理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1-2014年在我院经肾穿证实、且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13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及无效组,治疗有效包括达到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治疗无效包括治疗未达到缓解、肾脏死亡、临床死亡。结果:133例患者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男78例,女55例,部分缓解及完全缓解115例,缓解率86.47%,肾活检时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血尿、合并早期肾小球节段病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血尿、早期肾小球节段病变3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甘油三酯血症、血尿及早期肾小球节段病变的存在是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血尿及早期肾小球节段病变的存在是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可根据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疗效 免疫抑制剂 甘油三酯 血尿 早期肾小球局灶节段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曾春 叶琨 +3 位作者 龚智峰 伍秋霞 曾金盛 唐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79-4282,共4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IgA肾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VD3)组、厄贝沙坦(ARB)组和联合治疗(ARB+VD3)组,观察8周。检测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钙。结果:治疗后ARB组尿...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IgA肾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VD3)组、厄贝沙坦(ARB)组和联合治疗(ARB+VD3)组,观察8周。检测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钙。结果:治疗后ARB组尿蛋白较基线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尿蛋白较基线明显下降(P<0.01),较之ARB组及VD3组其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生高钙血症。结论: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可以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疗效优于单独用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骨化三醇 1 25-二羟维生素D3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巧 康利克 +3 位作者 王小燕 吴潮清 陈海宁 黄小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实质SWV测值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567,P<0.001),与CKD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16,P<0.001);以2.52、2.46、2.24和2.21m/s为界值诊断≥2期、≥3期、≥4期以及5期CKD的敏感度分别为84.4%、88.4%、84.9%和82.4%,特异度分别为70.0%、64.7%、68.7%和62.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29、0.832和0.775。结论 VTQ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价CKD肾实质弹性变化,进而分期诊断慢性肾病,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巧 王小燕 +3 位作者 康利克 韦海明 贺红光 贺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应用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ARFI)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肾实质弹性变化,探讨ARFI评价CGN病理损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23例CGN患者依据肾穿刺活检病理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损害组,并选择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受... 目的应用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ARFI)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肾实质弹性变化,探讨ARFI评价CGN病理损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23例CGN患者依据肾穿刺活检病理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损害组,并选择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变化,分析SWV测值与肾纤维化Katafuchi评分、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构建ROC曲线确定ARFI评价CGN病理损害程度的价值。结果各组CGN患者与对照组比较,SWV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92,P<0.01);重度损害组SWV低于轻度、中度损害组及对照组(P<0.001);SWV与肾纤维化Katafuchi评分、血肌酐呈负相关(r=-0.481、-0.441,P<0.01),与e-GFR呈正相关(r=0.546,P<0.01);以2.65 m/s、2.50 m/s和2.34 m/s为界值诊断轻度、中度、重度肾损害的敏感度分别为63.4%、71.4%和93.8%,特异度分别为77.8%、71.3%和79.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0.738和0.870。结论 ARFI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定量评价CGN肾纤维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慢性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弹性成像技术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ctalkine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狼疮性肾炎小鼠Treg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敬雪 巩奇明 +2 位作者 潘秀虹 何林檩 尤燕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51-2957,共7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对狼疮性肾炎(LN)小鼠Treg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LN小鼠模型,使用FKN中和抗体(Anti-FKN)、p38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SB203580)、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剂(U-46619)作用于正常小鼠及模型小鼠...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对狼疮性肾炎(LN)小鼠Treg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LN小鼠模型,使用FKN中和抗体(Anti-FKN)、p38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SB203580)、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剂(U-46619)作用于正常小鼠及模型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肾组织中FKN、磷酸化p38(p-p38)及Foxp3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模型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使用腺病毒转染细胞的方式敲低FKN的表达水平,同时使用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及激活剂(U-46619)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验证FKN敲低的成功转染、检测p38、p-p38、Foxp3、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及Cyt-c)的蛋白表达。结果:LN小鼠肾组织中的FKN及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明显上调,低表达FKN可降低LN小鼠肾组织及Treg细胞中FKN和p-p38的表达,增加Foxp3的表达,同时增加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而减少促凋亡因子Bax及Cyt-c蛋白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上述因子的作用与低表达FKN相似,其激活剂可以逆转这些因子在LN小鼠Treg细胞中的表达。结论:FKN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LN小鼠Treg细胞凋亡,为阐明LN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KINE P38MAPK CD4^(+)CD25^(+)Treg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15
11
作者 彭小梅 刘园园 +4 位作者 吴潮清 曾春 刘芸芳 熊礼佳 叶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AVF术的MHD患者303例,根据内瘘功能分为失功组(n=97)和通畅组(n=206)。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AVF术的MHD患者303例,根据内瘘功能分为失功组(n=97)和通畅组(n=206)。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失功组女性比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通畅组,年龄及清蛋白、血小板、血磷、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亦高于通畅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红蛋白、D-二聚体、血钙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血小板水平、血磷、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内瘘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高龄、高血小板水平、高磷血症、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可加速内瘘失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输血 自体 动静脉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14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凤英 唐君 +7 位作者 黄文祥 刘成伟 于香安 陈家存 朱述阳 韩晓雯 彭小梅 郦俊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8-870,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对入组的286例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纳入临床疗效FAS人群分析的病例数为284例,试验组... 目的评价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对入组的286例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纳入临床疗效FAS人群分析的病例数为28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1例和143例;纳入PPS人群分析的病例数为26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3例。试验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每次500mg/31.25mg,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每次500mg/125mg,用法均为2次/d,疗程均为5~10d。结果疗程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总细菌清除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普通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随机双盲对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31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新海 韦明欣 叶任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2期874-875,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31例SLE心脏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国的检出率,并分析其预后。结果:临床检出率明显低于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检出率。有明显临床休征者只...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31例SLE心脏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国的检出率,并分析其预后。结果:临床检出率明显低于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检出率。有明显临床休征者只占25.8%,超声心动图异常占677%,以心包炎是多见,而心电图异常者高达80.6%,以ST-T异常最为常见。死亡以合并心衰者居多。结论:对SLE患者,常规作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心脏病变的检出率,积极防治心衰,可能是降低SLE心脏损害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损害 预后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