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中骁 罗建强 +3 位作者 黄顺荣 赫军 刘天奇 邹全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3月 ,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I期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 结果 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3月 ,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I期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 ,无中转开腹。除 1例术后胆漏经保守方法治愈外 ,其余无并发症发生。术后 2例胆道残余结石 ,经门诊胆道镜取净残余结石。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技术 ,但应掌握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Ligasure刀肝癌切除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天奇 罗建强 +6 位作者 李辛平 潘金飞 黄栋 唐耘天 李梦阳 梁中骁 郑树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05-1706,共2页
目的对腹腔镜下Ligasure刀肝癌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11例进行了腹腔镜下Ligasure刀肝癌切除术的患者的肿瘤大小和部位,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日,近期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1例手术全部成功,全部肿瘤小于7cm:其... 目的对腹腔镜下Ligasure刀肝癌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11例进行了腹腔镜下Ligasure刀肝癌切除术的患者的肿瘤大小和部位,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日,近期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1例手术全部成功,全部肿瘤小于7cm:其中小于3cm的4例,3~5cm的4例,5~7cm的3例。肿瘤分别位于第Ⅱ、Ⅲ、Ⅴ、Ⅵ、Ⅶ肝段。平均手术时间92min(80~126min),术中平均出血81ml(20~200ml),平均术后住院日8d(7~9d),全部病例术后第1天肠功能恢复并进食,全组无手术后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下Ligasure刀肝癌切除术适用于周边型的肝癌的切除,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Ligasure刀 肝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天奇 梁中骁 罗建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8-1509,共2页
目的对老年人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1995~2006年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319例。按我们的分型标准分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10例,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70例,轻症胆道感染239例... 目的对老年人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1995~2006年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319例。按我们的分型标准分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10例,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70例,轻症胆道感染239例,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左外叶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者均置T管引流。结果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组死亡2例,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及确诊型胆囊炎穿孔各1例。胆管结石患者术后住ICU天数:确诊型ACST、先兆型ACST、轻症胆道感染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住院天数确诊型ACST组明显高于先兆型ACST组(P<0.01),先兆型ACST组明显高于轻症胆道感染组(P<0.05)。结论对无禁忌证的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先兆型急性重型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对轻症者应做积极彻底的手术治疗,对先兆型急性重型者应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正确及时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临床分型 手术时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术1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梁中骁 黄顺荣 罗建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32-532,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术 胰腺假性囊肿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手术21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建强 梁中骁 +2 位作者 黄顺荣 赫军 李辛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30-230,232,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 方法 自 1992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 4 88例中 2 1例联合手术 ,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 7例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与胆囊切除术 4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阑尾...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 方法 自 1992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 4 88例中 2 1例联合手术 ,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 7例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与胆囊切除术 4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阑尾切除 4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辅助脾切除 2例 ;腹腔镜假性胰腺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 1例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与右肾囊肿开窗引流 1例 ;腹腔镜右卵巢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 1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边缘型小肝癌切除 1例。 结果  2 1例均顺利完成联合手术 ,无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联合手术 适应证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肝癌再切除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建强 黄栋 赫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的临床价值和手术指征以及再切除方式。方法: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对原发性肝癌施行切除术233例 ,有20例术后复发获再切除共26例次。其中伴肝硬化16例 ,占80 % ;肿瘤<5cm19例次 ,>5cm7例次 ;行肝叶切...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的临床价值和手术指征以及再切除方式。方法: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对原发性肝癌施行切除术233例 ,有20例术后复发获再切除共26例次。其中伴肝硬化16例 ,占80 % ;肿瘤<5cm19例次 ,>5cm7例次 ;行肝叶切除3例 ;肝段切除7例次 ;局部切除12例次 ;肝部分切除3例次 ;右后叶切除1例。结果:无1例死亡,再切除后1~5年生存率为95 %、65 %、35 %、30 %、30 %。有1例经4次再切除已生存10年。结论:1)肝癌术后定期AFP和B超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2)复发性肝癌再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3)复发性肝癌只要肝功能ChildA级 ,病灶局限 ,不侵犯肝门血管 ,余肝有明显代偿性增生 ,应争取再切除。4)复发性肝癌再切除的方式以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较安全 ,尽量不做肝叶或半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再切除术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与PPARγ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华晟 钟宇华 +3 位作者 梁秀就 周少碧 黄宇 詹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45-1146,共2页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及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乳...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及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测定AI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ARγ表达情况。结果:AI及PPARγ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均有表达,AI在腺癌表达高于腺瘤(P<0.01),PPARγ在滤泡性腺癌及腺瘤表达显著高于乳头状腺癌及未分化癌(P<0.01);AI及PPARγ有正相关性(r=0.554,P<0.01)。结论:AI及PPARγ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检测AI及PPARγ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滤泡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细胞凋亡 PPARΓ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人群中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8
作者 唐耘天 李辛平 +3 位作者 刘天奇 杨建荣 罗建强 梁中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人群中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5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检测研究对象该酶的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人群中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5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检测研究对象该酶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型别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出现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变异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与以往结果相一致。结论: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环氧化物水解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