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3例临床病理特征
1
作者 张力行 韦黎黎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x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BIOMED-2方法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患者为1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56岁,组织学表现为肿瘤性小B细胞成分少,主要局限在边缘区,单克隆性PCD细胞数量众多,在扩张的滤泡间区弥漫浸润、融合成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D细胞MUM1、CD38和(或)CD138阳性,Kappa或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罕见,与多种浆细胞众多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时有一定困难,诊断时需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浆细胞分化 眼附属器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鉴别Ⅰ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
2
作者 杜阳春 郑红雨 +4 位作者 陈海宁 郭文文 姚金秀 蓝通柳 肖艳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920-2927,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列线图(DLR_Nomogram)术前无创鉴别Ⅰ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195例EOC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经过数据预处理、感兴趣区域的勾画、特征的提取、筛选及...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列线图(DLR_Nomogram)术前无创鉴别Ⅰ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195例EOC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经过数据预处理、感兴趣区域的勾画、特征的提取、筛选及每个样本最大切面声像图的裁剪提取后,本研究首先构建了3个模型,即影像组学模型(Rad_Sig)、深度迁移学习模型(DTL_Sig)及临床模型(Clinic_Sig);随后构建了融合Rad_Sig、DTL_Sig及Clinic_Sig的联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即DLR_Nomogram。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测试集中,相比Rad_Sig(AUC:0.709, 95%CI:0.539~0.880)、DTL_Sig(AUC:0.842, 95%CI:0.712~0.972)及Clinic_Sig(AUC:0.916, 95%CI:0.827~1.000),DLR_Nomogram(AUC:0.951, 95%CI:0.876~1.000)的预测性能最佳;其拟合度较好(拟合优度检验:P > 0.05);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DLR_Nomogram具有更大的临床净获益。结论 基于超声的DLR_Nomogram对Ⅰ和Ⅱ型EOC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或许能为临床医师术前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超声 影像组学 深度迁移学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巧 王小燕 +3 位作者 康利克 韦海明 贺红光 贺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应用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ARFI)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肾实质弹性变化,探讨ARFI评价CGN病理损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23例CGN患者依据肾穿刺活检病理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损害组,并选择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受... 目的应用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ARFI)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肾实质弹性变化,探讨ARFI评价CGN病理损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23例CGN患者依据肾穿刺活检病理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损害组,并选择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变化,分析SWV测值与肾纤维化Katafuchi评分、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构建ROC曲线确定ARFI评价CGN病理损害程度的价值。结果各组CGN患者与对照组比较,SWV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92,P<0.01);重度损害组SWV低于轻度、中度损害组及对照组(P<0.001);SWV与肾纤维化Katafuchi评分、血肌酐呈负相关(r=-0.481、-0.441,P<0.01),与e-GFR呈正相关(r=0.546,P<0.01);以2.65 m/s、2.50 m/s和2.34 m/s为界值诊断轻度、中度、重度肾损害的敏感度分别为63.4%、71.4%和93.8%,特异度分别为77.8%、71.3%和79.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0.738和0.870。结论 ARFI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定量评价CGN肾纤维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慢性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弹性成像技术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 被引量:7
4
作者 莫祥兰 周祥祯 黄振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研究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复习6例EBV阳性DLBCL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做以下抗体染色:CD3、MUM-1、CD30、EMA、ALK、CD56、CD20、CD79a、PAX-5、CD68、Ki-67、... 目的:研究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复习6例EBV阳性DLBCL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做以下抗体染色:CD3、MUM-1、CD30、EMA、ALK、CD56、CD20、CD79a、PAX-5、CD68、Ki-67、LMP-1,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EB病毒编码的小RNA)表达。结果:6例中3侧为年轻女性,2例血乳酸脱氢酶升高。形态学上。6例均为多形型,肿瘤细胞异型明显。可见R-S细胞样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特征性细胞样巨细胞,伴多量反应性炎性细胞。免疫表型:6例肿瘤细胞均表达PAX-5、MUM-1,并见散在分布的CD30阳性细胞,5例CD20、CD79α、LMP1阳性,Ki-67肿瘤细胞阳性率为80%~95%。原位杂交:6例肿瘤细胞均表达EBER。4例随访3~34个月,其中3例在6个月内死亡。1例随访34个月无瘤生存。结论:EBV阳性DLBCL有其独特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EBV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燕 韦海明 +6 位作者 康利克 蓝春勇 农美芬 黄向红 肖艳菊 董小圆 张泓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08-3010,共3页
目的:观察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 目的:观察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影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乳头状瘤高频超声具有特征性图像、大体可分为3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肿块及肿块周围有扩张的导管型;Ⅱ型:囊实肿块型;Ⅲ型:实性肿块型,可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及边界欠清呈蜂窝状的实质肿块,超声造影多数表现为较均匀及整体性高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呈快上快下型。结论:乳头状瘤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学基础有关,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超声图像 超声造影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Wolffian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霞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Wolffian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恶性Wolffian肿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染色,并进行临床病理观察。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术中可见左侧卵巢囊实性肿瘤,镜下肿瘤细胞...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Wolffian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恶性Wolffian肿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染色,并进行临床病理观察。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术中可见左侧卵巢囊实性肿瘤,镜下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短梭形,形态温和,呈管状、腺泡状、裂隙状或束状排列,核分裂象易见(35/10 HPF)。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vimentin、CD10、Pax-8均呈阳性,EMA、CD117均呈灶阳性,Calretinin、α-inhibin、CD99、ER、PR、CK7、CK20、CD56、Napsin A均呈阴性,p53阳性率约3%,Ki-67增殖指数约30%。结论卵巢恶性Wolffian肿瘤临床罕见,核分裂活跃及高增殖指数可能是诊断恶性Wolffian肿瘤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fian肿瘤 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原发性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莫祥兰 李诗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眼眶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 素。方法 复习7例眼眶原发性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及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S P法重新标记瘤细胞。结果 5例 位于泪腺及结膜,2例... 目的 探讨眼眶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 素。方法 复习7例眼眶原发性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及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S P法重新标记瘤细胞。结果 5例 位于泪腺及结膜,2例位于眼肌,7例均为IE期。瘤细胞以边缘区B细胞为主,混有少量浆细胞及母细胞化的淋巴细胞。位于 泪腺及结膜者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及生发中心植入现象。瘤细胞表达CD45、CD20、IgM、bcl 2及单一的轻链,CD3、CD5、CD10、 cyclinD1、CK均阴性。7例均作手术治疗;1例辅以放疗,2例结合化疗。7例随访4~139个月,均存活。结论 眼眶原发性 MALT淋巴瘤好发于泪腺及结膜,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治疗方法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淋巴瘤 眼眶 原发性 瘤细胞 泪腺 结膜 临床病理观察 结论 复习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原发性淋巴上皮瘤样癌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莫超华 温宗华 +2 位作者 莫祥兰 刘冰薇 梁劲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6,160,共4页
目的:探讨胃淋巴上皮瘤样癌( lymphoepithelioma-like gastric carcinoma, LLGC)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与EB病毒( E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6例LLGC,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小... 目的:探讨胃淋巴上皮瘤样癌( lymphoepithelioma-like gastric carcinoma, LLGC)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与EB病毒( E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6例LLGC,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小RNA( EBER)的表达。结果6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47~68岁,平均55岁,6例均累及胃体。镜检:在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中见散在的未分化癌细胞条索或细胞巢,偶尔在近黏膜表面出现发育差的腺管结构,间质内纤维组织少,见淋巴滤泡形成。瘤细胞表达CKpan、CK19、CEA及EBER,不表达CK7、CK20、CK5/6及LMP1;间质淋巴细胞表达CD3或CD20,不表达EBER。6例患者随访6~57个月,均无瘤存活。结论 LLGC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胃癌亚型,预后较好,与EBV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临床病理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肿瘤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小燕 康利克 +7 位作者 蓝春勇 黄向红 韦海明 农美芬 沈桂新 肖艳菊 董小圆 张泓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4-1907,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109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瘤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分型,并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109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瘤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分型,并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结果恶性组48例,以不均匀部分增强及整体性增强为多;良性组61例,以点状、线状和环状增强为多;恶性组高增强明显多于良性组,低增强及无增强多见于良性组;良性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呈"缓升速降"型及"速升速降"型,恶性组呈"速升缓降"型;峰值强度及明显减退时间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83.61%及90.82%。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的造影特征;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Flt-4和Tiam-1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荣干 黄振录 +2 位作者 周祥祯 丁志敏 莫祥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41-1743,共3页
目的:探讨Kai-1、Flt-4(fms样酪氨酸激酶4)和Tiam-1(T淋巴瘤侵袭转移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寻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Kai-1、Flt-4和Tia... 目的:探讨Kai-1、Flt-4(fms样酪氨酸激酶4)和Tiam-1(T淋巴瘤侵袭转移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寻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Kai-1、Flt-4和Tiam-1表达情况,比较它们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的表达差异;对52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评估Kai-1、Flt-4和Tiam-1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Kai-1、Flt-4和Tiam-1阳性率分别为61%、49%和84%,表达率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Kai-1、Flt-4和Tiam-1表达呈正相关性;Kai-1、Flt-4和Tiam-1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90%、66%和94%,特异度分别为67%、67%和25%,准确度分别为78%、67%和49%;Kai-1在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Kai-1、Flt-4和Tiam-1表达异常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Kai-1和Flt-4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KAI-1 FLT-4 TI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韵 王小燕 +6 位作者 韦海明 贺琰 农美芬 康利克 黄向红 沈桂新 杨海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CEUS增强模式,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值,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各型乳腺癌具有不同CEUS表现。管腔上皮型乳... 目的观察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CEUS增强模式,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值,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各型乳腺癌具有不同CEUS表现。管腔上皮型乳腺癌增强后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率增加(P<0.05);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病灶造影剂灌注缺损率增加(P<0.05)。乳腺癌病灶Ki-67表达情况与梯度、上升支斜率呈正相关(r=0.34,0.26,P均<0.05)。结论乳腺癌CEUS定量分析参数值及增强模式与其分子分型有一定联系,可为临床诊断及个性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增强模式 定量分析 分子分型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逆转鼻咽癌化疗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政 翁敬锦 +5 位作者 兰桂萍 韦海明 覃扬达 覃颖 孙金杰 司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71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因治疗组(27例,行-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放化疗组(24例)和单纯放疗组(20例)。12例同期门诊活检病理为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作为对照。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中鼻咽部瘤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gp、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中P-gp、MRP及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41/71)、57.7%(41/71)、53.5%(38/71),黏膜慢性炎组未见P-gp、MRP及LRP表达。基因治疗组治疗前、后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25.9%、63.0%和33.3%、59.3%和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放化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79.2%、58.3%和70.8%、50%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55.0%、50%和40%、50%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p、MRP和LRP与鼻咽癌的内源性耐药相关;p53基因治疗可一定程度逆转鼻咽癌耐药,可能是其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重组人P53腺病毒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肺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NK/T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志刚 莫祥兰 +3 位作者 苏祖兰 邵春奎 梁琼 梅开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2-2365,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Z-leu-leu-leu-CHO,三肽基乙醛)对NK/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Z-leu-leu-leu-CHO,三肽基乙醛)对NK/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1μmol/LMG132作用24h,HANK1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7.72±7.44)%,而0.1μmol/LMG132作用24h,增殖抑制率仅为(3.98±0.07)%;MG132剂量大,增殖抑制率高;1μmol/LMG132作用24h后,HANK1细胞G1和G2期细胞分别为(72.33±3.44)%和(12.86±1.29)%,对照组为(63.63±2.29)%和(7.94±1.91)%,用药组G1和G2期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分别为(33.57±2.10)%和(16.66±0.47)%,而对照组仅为(7.18±0.82)%和(3.81±1.06)%,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P<0.01)。结论:MG132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G1和G2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很可能成为治疗进展期NK/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HANK1细胞 MG132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肝干细胞分泌表达的End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晓刚 殷舞 +3 位作者 黄顺荣 刘斐 麦威 秦千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观察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分泌表达的内皮抑素蛋白(Endostatin,ES)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本室构建的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WB-ES,收集含有分泌型Endostatin的上清液。将人脐静... 目的观察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分泌表达的内皮抑素蛋白(Endostatin,ES)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本室构建的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WB-ES,收集含有分泌型Endostatin的上清液。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体外增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含倍比稀释Endostatin的上清液,在不同的作用时间(24、48、72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分析载体肝干细胞WB-ES分泌表达的Endostatin对ECV304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载体肝干细胞胞外表达的Endostati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48 h作用达到高峰,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ndostatin作用的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数下降,抑制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P<0.05);实验组细胞存在细胞凋亡增加现象,但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WB-ES胞外表达的Endostatin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载体肝干细胞WB-ES有望成为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肝癌基因治疗载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内皮抑素类 内皮 血管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CEUS特点及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裴华洁 王小燕 +6 位作者 韦海明 蓝春勇 刘腾 贺琰 农美芬 康利克 黄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探讨CEUS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观察CEUS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乳腺肿瘤患者(恶性52例,良性36例)行实时CEUS,分析肿瘤特点,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值,计算MVD。结果良、恶性肿瘤在CEUS... 目的探讨CEUS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观察CEUS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乳腺肿瘤患者(恶性52例,良性36例)行实时CEUS,分析肿瘤特点,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值,计算MVD。结果良、恶性肿瘤在CEUS增强强度、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及有无穿支血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肿瘤峰值减半差值时间(ΔHT)、峰值强度(PI)、MVD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5)。结论 CEUS有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且肿瘤增强强度与MV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那度胺二线治疗老年多中心型Castleman病长期缓解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杨明 石仁州 +3 位作者 蓝梅 李学军 温宗华 陆晓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8-372,共5页
一线治疗失败或复发的老年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患者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国外文献报道来那度胺对于复发/难治的MCD有一定疗效,但中文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2例来那度胺二线治疗老年复发/难治的MCD患者后取得长期缓解,并对相关文献... 一线治疗失败或复发的老年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患者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国外文献报道来那度胺对于复发/难治的MCD有一定疗效,但中文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2例来那度胺二线治疗老年复发/难治的MCD患者后取得长期缓解,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示来那度胺治疗MCD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复发/难治MCD的一种选择。老年MCD患者本身可能一般状况差,存在各种合并症,从而可能从以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 老年人 来那度胺 复发 难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hevelled-1,3影响肺癌细胞侵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月 孙波 +4 位作者 高路 韦强 罗茹予 殷舞 王恩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散乱蛋白(Dvl)亚家族成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存在过表达,但不同亚型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尚不清楚。方法检测转染Dvl-1和Dvl-3后肺癌细胞系T细胞转录因子(Tcf)转录活性的改变,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p120连环蛋... 目的散乱蛋白(Dvl)亚家族成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存在过表达,但不同亚型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尚不清楚。方法检测转染Dvl-1和Dvl-3后肺癌细胞系T细胞转录因子(Tcf)转录活性的改变,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p120连环蛋白(p120ctn)的表达,以及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Dvl-1和Dvl-3过表达后,肺癌细胞中p120ctn蛋白水平均上调,但Dvl-3可明显上调p120ctn mRNA水平。同时,Dvl-1过表达后Tcf转录活性明显上调,而Dvl-3未明显影响Tcf转录活性。应用β-catenin和p120ctn抗体抑制β-catenin和p120ctn蛋白作用后,可分别显著抑制由Dvl-1和Dvl-3增强的细胞侵袭能力。结论 Dvl-1可能主要通过经典Wnt通路中的β-catenin,而Dvl-3则可能主要通过与非经典Wnt通路相关的p120ctn影响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蛋白 Β-连环蛋白 P120连环蛋白 肺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莫祥兰 苏祖兰 +2 位作者 周祥祯 周敏燕 梁钦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881,共3页
目的:研究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ANK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抑制Skp2基因表达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方法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目的:研究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ANK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抑制Skp2基因表达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方法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kp2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Skp2-shRNA表达载体明显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G1期停滞,凋亡细胞增多。结论:抑制Skp2蛋白功能可能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好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HANK1细胞 SKP2 RNAI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桂荣 夏凤鸣 +8 位作者 秦志强 冯广弘 周怀海 梁秋妹 刘航 梁亮 韦海明 黄宝芹 韦彩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0-687,共8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CT-GPLB)诊断肺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22年8月109例临床怀疑肺感染性疾病患者CT-GPLB病原学诊断结果,并与痰、血、支气管镜常规病原学检查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109例肺...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CT-GPLB)诊断肺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22年8月109例临床怀疑肺感染性疾病患者CT-GPLB病原学诊断结果,并与痰、血、支气管镜常规病原学检查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109例肺感染性疾病患者中,47例(43.1%)明确病原体,其中真菌24例(其中1例与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细菌9例,结核分枝杆菌12例,病毒1例,快速生长型偶发分枝杆菌1例。CT-GPLB病原学诊断率42.2%,另1例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但其他检查方法阴性。CT-GPLB组织培养阳性率21.1%,病理学阳性率28.4%,肺组织涂片阳性率7.3%。CT-GPLB肺组织病原体总诊断率42.2%(46/109)高于痰标本检查4.1%(3/73)、血标本检查3.1%(1/32)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9.8%(8/82)。CT-GPLB组织培养阳性率21.1%(23/109)高于痰培养阳性诊断率2.7%(2/73)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诊断率7.3%(6/82)。结论 CT-GPLB组织检查对明确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率高于常规病原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检 支气管镜 肺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前臂炸伤继发肾皮质大面积坏死尸解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全岳 刘伟信 +3 位作者 周立 农江 黄振录 付小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右前臂炸伤 肾皮质大面积坏死 尸体解剖 火器伤 形态学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