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技术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萌 蔡宁生 +1 位作者 寇新建 李林林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4,28,共4页
我国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北部湾港混凝土码头耐久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混凝土码头耐久性病害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北部湾港某泊位混凝土码头为例,进行耐久性检测并分析其损坏程度和实际受力状态,研究混凝土... 我国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北部湾港混凝土码头耐久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混凝土码头耐久性病害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北部湾港某泊位混凝土码头为例,进行耐久性检测并分析其损坏程度和实际受力状态,研究混凝土中氯离子有效和相对扩散系数的随深度变化规律,提出了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为混凝土码头维修加固和耐久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检测技术 氯离子扩散系数 寿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评估(Ⅰ):试验设计及初步结果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贵乾 郑罡 王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894,1013,共7页
根据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三水平、四因素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正交弯曲破坏试验,并以墩顶力-位移滞回曲线、墩顶总位移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应变渗透变形分量及截面平均曲率为主要测试对象,进行了相应... 根据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三水平、四因素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正交弯曲破坏试验,并以墩顶力-位移滞回曲线、墩顶总位移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应变渗透变形分量及截面平均曲率为主要测试对象,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桥墩的弯曲损伤破坏过程相似;纵筋率较低,轴压比较高的桥墩存在一定的剪切机制作用;纵筋直径较小的桥墩在纵筋发生断裂时能承受的循环加载次数较少;墩底区域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对桥墩延性能力的发挥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拟静力正交试验 延性能力 试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仿真的高速公路客货分线设置条件 被引量:6
3
作者 倪娜 杨少伟 +1 位作者 唐国才 王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1-630,共10页
针对高速公路客货分线相关理论及行业规范的不完善,结合国内外客货分离的基本理论和实施状况,提出了高速公路客货分线的概念,并对客货分线的3种型式进行了适应性研究.探讨了客货分线建设的必要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VISSIM仿真对其进行... 针对高速公路客货分线相关理论及行业规范的不完善,结合国内外客货分离的基本理论和实施状况,提出了高速公路客货分线的概念,并对客货分线的3种型式进行了适应性研究.探讨了客货分线建设的必要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VISSIM仿真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由层次分析综合评判法计算的值大于5时,考虑实施客货分线;当道路交通量小于3 500辆/h且货车比率小于30%时,高速公路不适宜实施客货分线;当道路交通量大于4 500辆/h且货车比率为30%~40%时,高速公路适宜实施客货分线,且单向客货专用车道数均为2条;当道路交通量大于4 500辆/h且货车比率大于40%时,高速公路适宜实施客货分线,且单向客车专用车道数为2条,货车专用车道数为3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层次分析法 VISSIM仿真 高速公路 客货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萌 陆宏健 +1 位作者 寇新建 李林林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9,共4页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会导致结构失效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氯离子扩散规律是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的关键工作,在Fick第二扩散定律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环境温度、混凝土材料对氯离子结合作用、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会导致结构失效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氯离子扩散规律是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的关键工作,在Fick第二扩散定律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环境温度、混凝土材料对氯离子结合作用、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性、混凝土应力状态和材料劣化效应的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通过工程算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为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氯离子 有效扩散系数 扩散方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形法的荷载试验车辆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松 杨美云 陈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1,共4页
将桥梁静载试验中车辆布置位置的确定过程视为以车辆布置位置、车辆行驶方向、车辆类型和占用车道数等为设计变量,以非加载截面加载效率不超标为约束条件,以加载截面效率和车辆总数为目标函数的有约束优化问题,利用圆整法对离散变量进... 将桥梁静载试验中车辆布置位置的确定过程视为以车辆布置位置、车辆行驶方向、车辆类型和占用车道数等为设计变量,以非加载截面加载效率不超标为约束条件,以加载截面效率和车辆总数为目标函数的有约束优化问题,利用圆整法对离散变量进行连续化处理,采用复合形法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确定桥梁静载试验中的车辆位置,且保证非加载截面效率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荷载试验 车辆布置 复合形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走廊道路公交线路调整集确定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娇蓉 李铭 王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1,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走廊道路公交线路的优化和调整是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数据,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带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内道路公交线路客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取出位置关... 城市轨道交通走廊道路公交线路的优化和调整是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数据,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带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内道路公交线路客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取出位置关系、线路属性、运能条件、线路区位为4个主成分因子。研究发现,线路属性因子及运能条件因子对线路客流变化率有显著影响。依据主成分因子标准化值对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内道路公交线路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线路子集,并结合线路客流变化率确定了待调整的道路公交线路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走廊 主成分因子 线路调整集 线路属性 运能条件 位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车流微观仿真模型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嘉 王子浜 董海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3期14-20,共7页
为了合理准确地模拟车辆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合车流,需要从微观层面来校正仿真模型.针对不同车型和不同道路设施单元,提出了一套基于混合车流特性的微观仿真模型校正方法,包括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参数的校正及校正效果评价等.最后,借... 为了合理准确地模拟车辆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合车流,需要从微观层面来校正仿真模型.针对不同车型和不同道路设施单元,提出了一套基于混合车流特性的微观仿真模型校正方法,包括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参数的校正及校正效果评价等.最后,借助微观仿真软件CORSIM对高速公路路段仿真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在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满足校正目标的情况下,分车型校正能够保证仿真车型合理表达实际车型的交通特性,证实了校正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微观仿真 混合车流 分车型校正 集计校正 CO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莫斌 陈晓燕 +6 位作者 杨以翠 罗帮林 唐菊 宫春明 林芷行 周土金 申云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内容,其值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采用一种新方法——点源入渗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与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 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内容,其值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采用一种新方法——点源入渗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与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土壤初始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基本上是表层土大于下层土;(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差异较大,初渗速率和平均入渗率大小基本表现为林地>坡耕地>草地,稳渗速率则为坡耕地>林地>草地,达到稳渗时间为坡耕地>林地>草地;(3)初渗速率与湿筛MWD值和结构破坏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4)稳渗速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5)平均入渗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和结构破坏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较大,与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本研究可为紫色土区土壤入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性能 点源入渗法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架拱桥横系梁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德耕 罗吉智 +1 位作者 谭洪河 谢肖礼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9,共5页
钦州市钦江二桥主桥为3×63m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针对该桥横系梁的病害及病因,采用附加型钢梁加固法对刚架拱桥横系梁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是,旧的横系梁不用拆除,新附加的型钢梁端部通过高强螺栓与拱肋对穿连接。对该桥加固前、后动... 钦州市钦江二桥主桥为3×63m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针对该桥横系梁的病害及病因,采用附加型钢梁加固法对刚架拱桥横系梁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是,旧的横系梁不用拆除,新附加的型钢梁端部通过高强螺栓与拱肋对穿连接。对该桥加固前、后动力性能和稳定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加固后桥梁成桥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实际情况相吻合;附加型钢梁加固法能够提高桥梁的横向刚度、改善桥梁的动力性能、提高桥梁的稳定承载力,可推广应用于刚架拱桥横系梁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架拱桥 横系梁 加固技术 动力性能 稳定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环境下能量感知的协同内容分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权 彭颖 +3 位作者 王淖 王高才 林俊华 蔡宁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8-2812,共5页
在移动环境下,因为短距离无线技术在传输能效和速率上高于长距离无线技术,所以多个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基站下载共同感兴趣内容时,移动终端之间相互协同进行短距离收发内容比长距离直接接收内容会消耗更少的能量.提出一种具有能量感知的协... 在移动环境下,因为短距离无线技术在传输能效和速率上高于长距离无线技术,所以多个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基站下载共同感兴趣内容时,移动终端之间相互协同进行短距离收发内容比长距离直接接收内容会消耗更少的能量.提出一种具有能量感知的协同内容分发策略.根据无线技术的特点和移动终端的能耗特征,抽象出该策略的能耗优化模型,然后运用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分布式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在NS-2仿真实验中,将本文提出的策略与能耗最小方案以及无协同方案进行比较,给出该策略在节能和能耗公平性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能降低移动终端所消耗的总能量,而且兼顾各移动终端能量消耗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环境 能量感知 能耗优化 能耗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水高速六活口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胜伟 刘先林 陈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研究路堑边坡开挖后滑坡的变形失稳特征,以六活口滑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与形成机理,并结合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再现了六活口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认为该滑坡为推移式切层破碎岩土滑坡,存在浅层... 为研究路堑边坡开挖后滑坡的变形失稳特征,以六活口滑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与形成机理,并结合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再现了六活口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认为该滑坡为推移式切层破碎岩土滑坡,存在浅层和深层滑面,由于第一次削坡卸载治理未及时完成,导致坡面长时间暴露,坡体应力经松弛、集中的重新调整,同时受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再发生开裂、坍塌等变形。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二次削坡和补充治理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滑坡的进一步发展,确保了滑坡保持长期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滑坡 变形机制 削坡卸载 数值模拟 滑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入渗及其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莫斌 陈晓燕 +7 位作者 刘涛 杨以翠 黄秀凤 黄启亮 林芷行 简慧 周土金 申云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了研究紫色土丘陵区林草地土壤入渗规律,并对比不同测定方法间的差异性,采用点源入渗法、双环法和环刀法对其入渗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入渗过程呈现的规律性比草地的好,且用点源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进入稳定阶段用时较双环... 为了研究紫色土丘陵区林草地土壤入渗规律,并对比不同测定方法间的差异性,采用点源入渗法、双环法和环刀法对其入渗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入渗过程呈现的规律性比草地的好,且用点源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进入稳定阶段用时较双环法快1倍以上;采用4种入渗模型对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的效果表现为Horton模型(R^2=0.953)>通用经验模型(R^2=0.941)>Kostiakov模型(R^2=0.920)>Philip模型(R^2=0.819),且草地的拟合效果比林地的好;林地的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比草地的大,分别大了21.03%~116%,30.43%~102.56%,26.35%~112.73%;2种地类的初渗速率大小为点源入渗法>双环法>环刀法,稳渗速率表现为双环法>环刀法>点源入渗法,平均入渗率则为双环法>点源入渗法>环刀法;土壤入渗性能各项指标与其理化性质相关性差别较大。点源入渗法在紫色土丘陵区尚属新方法,在研究中应视情况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测定方法 入渗性能 紫色土丘陵区 入渗模型 入渗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19
13
作者 关博文 杨涛 +3 位作者 於德美 张纪阳 马慧 谢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2-157,共6页
在已有水泥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速)与混凝土自身条件(龄期、氯离子吸附效应)对非饱和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的影响,建立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根据运算的复杂程度对Fib... 在已有水泥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速)与混凝土自身条件(龄期、氯离子吸附效应)对非饱和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的影响,建立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根据运算的复杂程度对Fib Model Code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干湿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寿命预测模型,可为实际工况下受氯离子侵蚀钢筋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寿命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干湿循环 氯离子 钢筋锈蚀 对流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M法追踪秦皇岛海域赤潮迁移扩散 被引量:12
14
作者 匡翠萍 谢华浪 +2 位作者 苏平 顾杰 冒小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5-2515,共11页
在Delft3D-FLOW模型模拟水动力的基础上,基于FBM粒子追踪法建立和验证赤潮迁移扩散模型.模拟了秦皇岛海域潮流和风生流,分析了风生流对赤潮迁移扩散的作用,对比分析了FBM法、拉格朗日法和常规布朗运动法在赤潮迁移扩散模拟中的特性,测... 在Delft3D-FLOW模型模拟水动力的基础上,基于FBM粒子追踪法建立和验证赤潮迁移扩散模型.模拟了秦皇岛海域潮流和风生流,分析了风生流对赤潮迁移扩散的作用,对比分析了FBM法、拉格朗日法和常规布朗运动法在赤潮迁移扩散模拟中的特性,测试了模型Hurst指数的敏感性并得出其在赤潮模拟中的合理取值范围.主要结论为:1秦皇岛海域的赤潮主要随潮流的涨落而往复移动,一个涨落潮周期内赤潮的净迁移距离较小;2秦皇岛海域夏季潮流较弱,但风对赤潮迁移具有一定影响,易产生东北向风生流,导致赤潮更易往东北方向迁移;3Hurst指数较明显地影响粒子云的扩散范围,Hurst指数取0.80±0.03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秦皇岛海域赤潮的迁移扩散;4FBM法可模拟赤潮的non-Fickian扩散现象,使其模拟的粒子云扩散范围和分布形状明显优于拉格朗日法和常规布朗运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海域 FBM 赤潮 迁移扩散 粒子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预制2条贯通裂隙类岩材料断裂行为 被引量:56
15
作者 蒲成志 曹平 衣永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08-2716,共9页
在伺服控制单轴加载试验机上,对采用养护前期拔出预埋插片方式制作的含2条贯通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压缩试验;基于滑动裂纹模型理论,并结合试件破坏全应力-应变曲线和贯通破坏面颗粒体破坏形态分析裂隙试件断裂破坏机理。滑动裂纹模型表明... 在伺服控制单轴加载试验机上,对采用养护前期拔出预埋插片方式制作的含2条贯通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压缩试验;基于滑动裂纹模型理论,并结合试件破坏全应力-应变曲线和贯通破坏面颗粒体破坏形态分析裂隙试件断裂破坏机理。滑动裂纹模型表明:驱动裂纹相对错动的有效剪力是裂隙倾角α和裂隙面摩擦因数f的函数。试验中发现:裂隙试件发生破坏时,依据裂隙倾角和岩桥倾角的不同,将会出现单裂隙微裂纹贯通破坏、预制裂隙贯通破坏和无微裂纹发育的脆性破坏;根据裂隙试件岩桥区受力特征的不同,预制裂隙发生贯通破坏时,将呈现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和拉剪复合破坏3种模式,岩桥区贯通面上颗粒体破坏形态随之依次呈现无摩擦、完全摩擦和部分摩擦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 类岩材料 滑动裂纹模型 断裂破坏模式 颗粒体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墩有效刚度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罡 李贵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2,共9页
基于桥墩屈服位移三分量模型,从弯曲、剪切和纵筋滑移变形三方面分析桥墩有效刚度的主要影响参数,提出桥墩有效刚度计算的五参数模型及三参数模型;通过75个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拟静力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标定桥墩有效刚度公式参数。结果... 基于桥墩屈服位移三分量模型,从弯曲、剪切和纵筋滑移变形三方面分析桥墩有效刚度的主要影响参数,提出桥墩有效刚度计算的五参数模型及三参数模型;通过75个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拟静力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标定桥墩有效刚度公式参数。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桥墩有效刚度随轴压比、纵筋率和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材料几何参数的增大而减小;钢筋混凝土墩柱有效刚度的既有公式在平均意义上均严重高估了桥墩有效刚度;与钢筋混凝土墩柱有效刚度的既有公式相比,建议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桥墩试验结果的吻合程度远高于其他公式,可大幅降低高估桥墩有效刚度的程度和可能性,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有效刚度 弯曲变形 剪切变形 纵筋滑移变形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莱19-3溢油运移与归宿数值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匡翠萍 谢华浪 +1 位作者 苏平 陈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5-1594,共10页
通过耦合水动力模型建立渤海海上溢油运移与归宿数学模型,包含漂移、扩散、蒸发、乳化等过程,通过拉格朗日方法模拟漂移过程、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油粒子扩散的随机性,采用变化的紊动扩散系数使溢油所受紊动扩散作用随时间变化.通过率... 通过耦合水动力模型建立渤海海上溢油运移与归宿数学模型,包含漂移、扩散、蒸发、乳化等过程,通过拉格朗日方法模拟漂移过程、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油粒子扩散的随机性,采用变化的紊动扩散系数使溢油所受紊动扩散作用随时间变化.通过率定得到蓬莱19—3溢油模拟中风拖拽系数和扩散系数校正参数b的合理取值范围分别为1.4%-2.3%和0.38-0.42.对蓬莱19-3溢油事故进行了模拟,通过溢油附岸位置与时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风速较大、方向变化较小,风对漂浮于水面上的溢油产生较大作用,且溢油漂移方向与主风向一致;渤海海域内的潮流以往复流、旋转流为主且余流小使其对溢油运移的作用弱于风;溢油初期的蒸发速度较快,后期因挥发组分的减少以及乳化作用使溢油含水率增大使得蒸发速度明显减小;蒸发和附岸是溢油漂浮组分减少的主要原因,也是溢油的主要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上溢油 运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Ⅱ):试验结果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贵乾 郑罡 王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70-1274,1317,共6页
根据桥墩拟静力正交试验现象及数据结果,研究了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变形特征及弯曲强度特性;并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桥墩的位移延性、等效刚度和刚度退化性能以及极限位移状态下累积耗能能力进行了评估,综合考察了剪跨比、轴压比、纵... 根据桥墩拟静力正交试验现象及数据结果,研究了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变形特征及弯曲强度特性;并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桥墩的位移延性、等效刚度和刚度退化性能以及极限位移状态下累积耗能能力进行了评估,综合考察了剪跨比、轴压比、纵筋率、配箍率等因素对桥墩延性性能的影响。可为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拟静力正交试验 延性性能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线路介数中心度的公交骨干线提取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娇蓉 李铭 魏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9-1014,共6页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运用ArcGIS二次开发程序和Ucinet软件进行公交GIS(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分析,提出修正的线路介数中心度指标作为筛选公交骨干线路的新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常规公交线网为例,将应用修正线路介数中心度筛选的公交骨...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运用ArcGIS二次开发程序和Ucinet软件进行公交GIS(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分析,提出修正的线路介数中心度指标作为筛选公交骨干线路的新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常规公交线网为例,将应用修正线路介数中心度筛选的公交骨干线方案与浦东新区公交骨干线实际规划方案从网络重合度、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站间距、客流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说明新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合公交骨干线网规划编制时面临的3种情况,讨论了新规划方法的适应性,提出骨干公交线网方案中约65%的线路可按照新方法进行提取.新方法基于GIS模型进行网络数据提取,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作为公交骨干线规划的有效量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线网 骨干线 复杂网络 线路介数中心度 提取方法 ArcGIS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径斜拉桥响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国辉 郭华东 刘健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对大跨径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别选取了若干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进行频谱特性对比;以某特大跨径斜拉桥为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2类地震动作用下该桥的地震响应。为控制大跨径... 为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对大跨径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别选取了若干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进行频谱特性对比;以某特大跨径斜拉桥为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2类地震动作用下该桥的地震响应。为控制大跨径斜拉桥在2类地震动激励下梁端的位移响应,选用了弹性连接装置和液体粘滞阻尼器2种措施对比研究了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对大跨径桥梁的位移及内力响应影响显著;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弹性连接装置的位移控制效率较低,并会导致结构内力的大幅增加;参数合理的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好的广谱性,即在普通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均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大跨径斜拉桥 地震响应 弹性连接装置 液体粘滞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