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楚雄盆地郝家河铜矿区断裂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徐文 韩润生 +2 位作者 吴海枝 吴鹏 林冰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7-1307,共11页
云南郝家河铜矿床是楚雄盆地砂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在矿区大比例尺构造地质填图的基础上,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进行断裂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划分构造期次,厘定构造体系,并对区内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裂的地质特征... 云南郝家河铜矿床是楚雄盆地砂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在矿区大比例尺构造地质填图的基础上,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进行断裂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划分构造期次,厘定构造体系,并对区内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自燕山期以来该区经历了NE-SW向→近EW向→NW-SE向→近SN向4期构造主压应力的转换。燕山晚期NW向构造对早期成矿物质活化、迁移、重分配,造成铜的初始富集具有控制作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近SN向断裂构造促使成矿物质富集,矿体形态多表现为层状、似层状;喜山早期NE向断裂构造促使含矿热液从地层中萃取大量含矿物质并发生再富集,形成富厚矿体;喜山中晚期近EW向断裂构造主要对已形成的矿体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构造应力演化 成矿作用 郝家河铜矿 楚雄盆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箭猪坡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闪锌矿微量、稀土元素及氢氧同位素的证据
2
作者 何光武 蔡明海 +4 位作者 胡鹏飞 肖俊杰 甘能俭 朱敏杰 吕堂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位于广西右江盆地北东侧的丹池成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箭猪坡矿床是其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成矿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由长期开采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和新发现的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通过闪锌... 位于广西右江盆地北东侧的丹池成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箭猪坡矿床是其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成矿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由长期开采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和新发现的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通过闪锌矿的微量、稀土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对比研究2类矿体成矿特征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箭猪坡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闪锌矿均相对富集Fe、Cu、Pb、Sn、Sb,亏损Ga、Ge、Co、Ni,与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相似。同时,似层状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12.80×10^(-6)~44.31×10^(-6))高于脉状矿体(ΣREE=3.34×10^(-6)),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和Eu亏损。闪锌矿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中,脉状矿体δD=-81.8‰~-69.2‰,δ^(18)O=2.1‰~5.2‰;似层状矿体δD=-109.4‰~-75.2‰,δ^(18)O=-4.0‰~4.0‰,指示2类矿体的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流体。以上特征表明,箭猪坡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脉状矿体和似层状矿体成矿物质(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猪坡矿床 闪锌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氢-氧同位素 矿床成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卦庙金矿化及其围岩蚀变过程的元素迁移 被引量:2
3
作者 翁海蛟 孔凡乾 +2 位作者 韦龙明 陆叶 孙宁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1-726,共6页
根据水岩反应理论,通过围岩与蚀变岩的对比分析,利用图解法求取惰性元素,对八卦庙金矿千枚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金矿化蚀变过程中,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程度不同,迁移规律明显:重稀土元素均为带出元素,... 根据水岩反应理论,通过围岩与蚀变岩的对比分析,利用图解法求取惰性元素,对八卦庙金矿千枚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金矿化蚀变过程中,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程度不同,迁移规律明显:重稀土元素均为带出元素,成矿元素和亲硫元素均为带入,顺层脉旁蚀变岩的Au、Ag带入量明显低于节理脉旁蚀变岩;但Cu、Pb的带入量则相反,表明热液蚀变早期形成的顺层脉主要偏向铜铅锌元素富集,而晚期节理脉主要形成金矿化;Bi元素异常高的带入量,可能暗示八卦庙金矿床成矿与深源物质的带入以及深部岩浆活动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围岩蚀变 八卦庙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特征及成因认识——以北流某稀土矿床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徐文 刘家试 +5 位作者 侯伟 林冰霞 伍磊 杨小龙 梁朝用 龙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79-1180,共2页
桂东南地区位于华南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部的云开地块的北西缘,构造格架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展布。该区以云开隆起为主体,北邻钦州地块,两者以博白-岑溪断裂带为界。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而激烈,特别是在深大断裂带附近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 桂东南地区位于华南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部的云开地块的北西缘,构造格架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展布。该区以云开隆起为主体,北邻钦州地块,两者以博白-岑溪断裂带为界。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而激烈,特别是在深大断裂带附近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随着桂东南地区越来越多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点)的发现,地质工作者对该类型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分布规律、成因演化与矿床成因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陈述,但尚未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此,在'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资助下,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床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REE 稀土元素矿床 风化层 桂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