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北平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世涛 马东升 +3 位作者 陆建军 章荣清 蔡杨 丁超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104,共13页
通过对桂北平英花岗质岩体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论证了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及其与宝坛锡矿的成矿关系。该岩体中心相-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表明,其^(206... 通过对桂北平英花岗质岩体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论证了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及其与宝坛锡矿的成矿关系。该岩体中心相-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表明,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34.2±5.1 Ma,属新元古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平英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强过铝质的特征,岩石富集Cs、Rb、U、Ta而亏损Ba、Sr、Ti等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形和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5~0.31)。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介于-12.6^-1.6之间,峰值在-4.8^-3.0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C(Hf)在1.83~2.51 Ga之间,峰值在1.9~2.0 Ga之间。这些特征表明平英岩体形成于该区古元古代富硼基底的部分熔融作用,并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过程。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的新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良好的锡成矿潜力,是华南多时代花岗岩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英岩体 宝坛锡矿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新元古代 桂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苗儿山花岗岩型铀矿控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正庆 范洪海 +3 位作者 陈东欢 肖为 罗桥花 郑可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23-124,共2页
苗儿山花岗岩型铀矿位于苗儿山复式岩体中部印支期小岩体—豆乍山岩体、张家岩体之中(图1)。在这些小岩体内部,主要构造延伸长、规模大,走向为NE、NEE向,部分构造贯穿了整个小岩体;次要构造延伸短、规模小,走向NW、SN、EW及EW向(范立... 苗儿山花岗岩型铀矿位于苗儿山复式岩体中部印支期小岩体—豆乍山岩体、张家岩体之中(图1)。在这些小岩体内部,主要构造延伸长、规模大,走向为NE、NEE向,部分构造贯穿了整个小岩体;次要构造延伸短、规模小,走向NW、SN、EW及EW向(范立亭,2009;Zhao et al.,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铀矿 控矿条件 苗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花山花岗岩铀矿遥感勘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志强 蔡晓凤 +2 位作者 郭建东 时毓 吴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为扩大桂东花山花岗岩体的找铀矿远景,采用了"双定位"反演结合的遥感勘探方案,根据铀元素蜕变的放射成因热原理,在已知矿开展了ETM+对γ能谱异常的敏感波段检测,确定出了ETM+6为铀矿指示遥感数据。通过建立基于辐射传输方程... 为扩大桂东花山花岗岩体的找铀矿远景,采用了"双定位"反演结合的遥感勘探方案,根据铀元素蜕变的放射成因热原理,在已知矿开展了ETM+对γ能谱异常的敏感波段检测,确定出了ETM+6为铀矿指示遥感数据。通过建立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地表温度反演模型M1和基于统计学的γTS能谱异常非线性回归反演模型M2,用遥感线性/断裂构造对γTS作筛选,完成对反演γ能谱异常γTS的"双定位"勘探。主要成果显示:一级反演异常γTS的断裂长度为22.546 km,占断裂总长度的12.44%;二级反演异常γTS的断裂长度为64.718 km,占断裂总长度的35.70%。应用表明,"双定位"遥感勘探技术对寻找花山式铀矿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花岗岩 遥感勘探 花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希林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3期33-35,共3页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优化土地利用、应对资源紧缺的重要策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仅关注土地本身,还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构建,强调“全域性”“全要素”“全部门”“全周期”管理。它...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优化土地利用、应对资源紧缺的重要策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仅关注土地本身,还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构建,强调“全域性”“全要素”“全部门”“全周期”管理。它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相连,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工具。该文从市县、乡镇及村庄规划三个层面,探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路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规划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子江铀矿外围地化特征、元素迁移及铀成矿机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正庆 范洪海 +5 位作者 陈东欢 郑可志 罗桥花 刘军港 王凤岗 王勇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9,共15页
沙子江矿床外围某钻孔不同矿化蚀变位置具有U含量与SiO_2、CaO、Fe_2O_3、LOI、HREE含量正相关、Na均消失殆尽、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相似、LREE呈较富集的右倾特征。与新鲜围岩相比,蚀变围岩Sb、U明显增高,Ni、W略有增加;与新鲜围岩... 沙子江矿床外围某钻孔不同矿化蚀变位置具有U含量与SiO_2、CaO、Fe_2O_3、LOI、HREE含量正相关、Na均消失殆尽、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相似、LREE呈较富集的右倾特征。与新鲜围岩相比,蚀变围岩Sb、U明显增高,Ni、W略有增加;与新鲜围岩和蚀变围岩二者相比,碎裂花岗岩(矿石)中Cd、Sb明显增高,W、Ni、Pb略有增加,Be、Bi明显减少;相对于新鲜围岩,碎裂花岗岩(矿石)和蚀变围岩分别表现出Sb、U和Sb、Cd、U明显增高,共同表现出W、Ni略有增加的特征。矿化蚀变带元素迁移研究表明,矿化蚀变带样品Sb、LOI、CaO、Ni、Cu、In、Sr均迁入,Na2O、FeO、Be、Cs、Th、Nb均迁出,迁入率最大的组分均为Sb,迁出率最大的组分均为Na_2O。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迁移规律指示花岗质围岩是重要的U源及组分来源,成矿流体呈碱性,氧逸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子江铀矿床 矿化蚀变 地球化学 成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南陇瑞洼地浅层岩溶自然电场特征剖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贻祥 覃小群 +7 位作者 黄奇波 甘伏平 韩凯 郑智杰 贺德煌 黄德健 付昱 蒋莹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8,共9页
岩溶洼地地下水渗透流在一定的渗透压力作用下,通过洼地土层过滤后沿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网络或孔隙下渗补给岩溶管道或地下河等深层岩溶水,便会产生离子导电岩土层的自然极化现象和自然电场,这种自然电场的研究方法可用于洼地浅层岩溶水... 岩溶洼地地下水渗透流在一定的渗透压力作用下,通过洼地土层过滤后沿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网络或孔隙下渗补给岩溶管道或地下河等深层岩溶水,便会产生离子导电岩土层的自然极化现象和自然电场,这种自然电场的研究方法可用于洼地浅层岩溶水的探测。研究结果表明,陇瑞洼地浅层岩溶发育带产生的自然电场实测值的平面等值线在洼地中心部位上出现了场幅值-60^-80mV、带宽约40m的带状异常,异常带由北至南呈似"S"状分布;自然电位梯度实测值的平面等值线在岩溶发育带顶部在地面投影中心线附近出现由负值向正值过度的"零值"异常带,"零值"异常带平面分布位置的变化指示了洼地浅层岩溶发育的平面差异与变化。以第18测线为例,陇瑞洼地浅层岩溶自然电位在剖面上分布满足位函数分布特征,即自然电位在浅层岩溶带顶部(615/18测点附近)取得极小值,在极小值的两侧由于逐渐远离岩溶发育带自然电位幅值逐渐减弱,直至趋近于零;自然电场梯度在浅层岩溶带顶部(615/18测点)附近出现由负值向正值过度的"零点"异常,呈似中心对称曲线。水文地质监测钻孔在不同深度揭露了浅层溶洞、溶隙和断层破碎带,从而验证了自然电场法探测岩溶洼地浅层岩溶水资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洼地 浅层岩溶 自然电场 异常特征 探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广子田铀钨矿床成因——沥青铀矿原位U-Pb定年、矿物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7
7
作者 肖为 范洪海 +3 位作者 陈东欢 庞雅庆 郑可志 罗桥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1-844,共14页
广子田矿床是桂北地区典型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同时具有铀钨共伴生的独特属性,前人对该矿床研究程度较低,对该矿床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缺乏必要的约束。本文在精细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EPMA)开展了白钨矿和沥青铀矿元素成分... 广子田矿床是桂北地区典型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同时具有铀钨共伴生的独特属性,前人对该矿床研究程度较低,对该矿床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缺乏必要的约束。本文在精细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EPMA)开展了白钨矿和沥青铀矿元素成分分析,利用LA-ICP-MS方法开展了沥青铀矿U-Pb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含量分析。LA-ICP-MS U-Pb同位素结果表明,沥青铀矿中含有较高的的普通铅,利用Tera—Wasserburg图解计算其下交点年龄为30.8±4.2 Ma(MSWD=0.13),其普通铅初始[n(^(207)Pb)/n(^(206)Pb)]_(0)为0.22,为异常铅,表明其来源于积累了部分放射性成因铅的富铀源区。电子探针和LA-ICP-MS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沥青铀矿以较高的UO_(2)、CaO和WO_(3)含量和较低的SiO_(2)、ThO_(2)含量为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LREE/HREE值、中等程度的负δCe异常和负δEu异常,白钨矿则具有较高的MoO_(3)含量,结合(LREE/HREE)_(N)—∑REE图解,认为晚期铀成矿流体为富U、W的中低温、中低盐度氧化性成矿流体。广子田矿床沥青铀矿中具有较高的W含量,其LREE/HREE值及初始[n(^(207)Pb)/n(^(206)Pb)]_(0)与前人对其北部独石岭钨矿中白钨矿LREE/HREE和热液榍石初始[n(^(207)Pb)/n(^(206)Pb)]_(0)的研究结果相近,表明早期形成的钨矿体(床)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 铀钨矿床 沥青铀矿 LA-ICP-MS 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乐家测区地电提取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欧阳菲 罗先熔 +3 位作者 同锐灵 韩淑朋 杨笑笑 王葆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66,共13页
相山是我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储备基地,但其中部地区因火山盆地的基底深度大而未取得找矿进展。为了构建大深度铀矿探测技术体系,发展地球化学勘查的深部找矿技术,选择乐家测区作为研究区,在相山中部地区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找矿预测工作... 相山是我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储备基地,但其中部地区因火山盆地的基底深度大而未取得找矿进展。为了构建大深度铀矿探测技术体系,发展地球化学勘查的深部找矿技术,选择乐家测区作为研究区,在相山中部地区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U、Th、Mo等元素异常反映了主要成矿作用,而U、Th元素的背景值变化主要受基底深度控制,呈NW向带状分布,与物探AMT推测结果较吻合;Pb、As、Sb元素可能反映了酸性岩浆和热液作用。以上特征说明各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山火山盆地结构、铀矿化密切相关,地电提取测量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可以为深部找矿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根据上述分析,圈定了杏树下、上家岭、乐家北东侧等3处找矿远景区,其中杏树下远景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深部找矿 地电化学勘查 找矿预测 找矿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上二叠统合山组富锂黏土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4
9
作者 姚双秋 庞崇进 +5 位作者 温淑女 梁航 卢光辉 尹本纯 覃丰 罗桥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962,共12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桂西平果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含铝土矿层上部黏土岩呈现锂矿化现象。Li2O品位可达0.20%~0.53%,局部达到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矿床工业指标,具有良好的勘查开发潜力。XRD分析结果表明锂绿泥石和蒙脱石是合山组Li超富集黏土岩中... 本文首次报道了桂西平果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含铝土矿层上部黏土岩呈现锂矿化现象。Li2O品位可达0.20%~0.53%,局部达到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矿床工业指标,具有良好的勘查开发潜力。XRD分析结果表明锂绿泥石和蒙脱石是合山组Li超富集黏土岩中最重要的锂赋存矿物。本文推测Li主要以锂的独立矿物——锂绿泥石形式存在,部分Li可能以离子吸附形式赋存于蒙脱石中。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合山组黏土岩主要来源于下伏基底碳酸盐岩以及晚二叠世中酸性火山岩。本次工作为探讨桂西平果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黏土岩Li赋存状态和物质来源提供了初步约束,对下一步查明富锂黏土岩的时空分布和明确锂矿找矿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 富锂黏土岩 锂绿泥石 碳酸盐岩和中酸性火山岩 桂西平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