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勘查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水如 魏俊浩 林建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78,共4页
广西铝土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目前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仅占保有储量的8%,开发利用铝土矿空间广阔。在总结分析铝土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地质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统筹规划,加快勘查与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关键词 铝土矿 地质特征 勘查与开发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黎铜钼矿石英二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2
作者 胡升奇 周国发 +3 位作者 彭松柏 张先进 易顺华 唐国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37,共15页
大黎石英二长(斑)岩岩体出露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地区藤县大黎镇南部一带,LA-ICP-MS测得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U-Pb年龄分别为(102.8±0.9)Ma和(101.7±1.2)Ma。岩体SiO2含量为60.09%~62.91%,Na2O和CaO的含量分别为2.... 大黎石英二长(斑)岩岩体出露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地区藤县大黎镇南部一带,LA-ICP-MS测得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U-Pb年龄分别为(102.8±0.9)Ma和(101.7±1.2)Ma。岩体SiO2含量为60.09%~62.91%,Na2O和CaO的含量分别为2.90%~3.08%,3.32%~4.35%,A/CNK=0.83~0.93,均小于1.0,100Fe3+/(Fe3++Fe2+)的值为37.76~42.93,里特曼指数σ变化范围为2.94~3.07,属于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总体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总体呈具有弱Eu异常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微量元素总体显示相对富集Rb、Th、U、K、La、Ce、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综合分析表明,大黎石英二长(斑)岩为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大黎石英二长(斑)岩是燕山晚期早白垩世晚期后碰撞阶段张性构造环境的产物,与印度板块在该时期北移所引起的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所导致的弧后拉张有关。通过论述区域构造演化,探讨该岩体的基本属性、成因、形成环境,分析了有利成矿条件:①I型石英二长(斑)岩为有利的成矿母岩;②矿区具有相对较高的Cu、Mo、Pb、Sn成矿元素背景值;③研究区的深大断裂和井字形断裂系统是控矿的有利地质构造。推测本矿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年龄与成岩年龄基本一致,为100Ma左右的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二长(斑)岩 大黎铜钼矿 大瑶山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苍梧县社洞钨钼矿床花岗岩类锆石LA-ICP-MS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2
3
作者 陈懋弘 莫次生 +2 位作者 黄智忠 李斌 黄宏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3-978,共16页
广西苍梧县社洞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正在勘查的一个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矿床,目前估算的资源量已达中型,并具有大型矿床的潜力。文章对矿区内的花岗岩类分别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测年和辉钼矿Re-Os测年,获... 广西苍梧县社洞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正在勘查的一个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矿床,目前估算的资源量已达中型,并具有大型矿床的潜力。文章对矿区内的花岗岩类分别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测年和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社山复式岩体花岗斑岩的等时线年龄为(91.05±0.31)Ma,花岗闪长岩为(435.8±1.3)Ma,平头背矿段花岗闪长斑岩脉为(432.0±1.7)Ma,与花岗闪长斑岩脉有关的石英脉型辉钼矿的等时线年龄为(437.8±3.4)Ma。由此推断,其钨钼矿形成于早志留世(即加里东期),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这些高精度测年数据的获得,为讨论华南加里东运动的时限和岩浆作用提供了新证据,并反映出加里东期可能存在一定强度的W-Mo-Cu-(Au)成矿作用,对大瑶山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社洞钨钼矿床 大瑶山隆起 广西苍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紫云-南丹裂陷盆地晚古生代硅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虎 杜远生 +5 位作者 杨江海 陶平 黄宏伟 黄志强 谢春霞 胡丽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94-2010,共17页
水城-紫云-南丹裂陷盆地位于右江盆地北缘,晚古生代该盆地内广泛分布包括硅质岩在内的碳酸盐岩台盆相沉积,其沉积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大陆架型以及增生杂岩中硅质岩。对盆地内硅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南丹上泥盆统榴江... 水城-紫云-南丹裂陷盆地位于右江盆地北缘,晚古生代该盆地内广泛分布包括硅质岩在内的碳酸盐岩台盆相沉积,其沉积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大陆架型以及增生杂岩中硅质岩。对盆地内硅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南丹上泥盆统榴江组底部和河池中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硅质沉积物多为基性火山喷发相关的火山热液成因,其具有较低的Al/(Al+Fe+Mn)值和Al2O3/TiO2值,紫云中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硅质沉积物的Al/(Al+Fe+Mn)值和Al2O3/TiO2值分别为0.62±0.16和11.70±4.30,为含有火山碎屑的非热液成因,其他硅质沉积物多为正常海相沉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盆地内硅质沉积物多与泥岩和灰岩共生,硅质沉积物常具有中等Ce负异常(多在0.60~0.85之间)以及较高的Y/Ho值(多在30~45之间),除去SiO2稀释作用的影响后,其具有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REE+Y含量相当于PAAS组成的3倍以下)。而伴随着盆地的裂陷和扩张,到早中二叠世,盆地内硅质沉积物多与深灰色厚层灰岩共生,硅质沉积物常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0.06~0.61)以及与开阔洋盆海水相似的Y/Ho值(40~92),除去SiO2稀释作用的影响后,其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REE+Y含量相当于PAAS组成的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硅质沉积物 台盆相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丹池盆地晚古生代震积岩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宏伟 杜远生 +1 位作者 黄志强 陈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2-599,723-724,共10页
广西丹池盆地(即南丹—河池盆地)为晚古生代与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共生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盆地从早泥盆世晚期开始裂陷,与相邻地区形成条块分割的深水裂陷槽(条)和孤立台地(块)间列的局面。该盆地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 广西丹池盆地(即南丹—河池盆地)为晚古生代与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共生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盆地从早泥盆世晚期开始裂陷,与相邻地区形成条块分割的深水裂陷槽(条)和孤立台地(块)间列的局面。该盆地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在丹池裂陷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典型的震积岩及与地震相关的滑塌构造。地震形成的沉积构造包括沉积岩墙、地裂缝、沉积岩脉、微褶皱、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滑塌构造(滑塌不整合、滑塌褶皱、角砾岩化)等。丹池盆地的震积岩反映晚古生代处于强烈的伸展活动期,震积岩及其伴生的滑塌构造序列反映盆地的幕式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丹池盆地(南丹—河池盆地) 晚古生代 震积岩 滑塌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丹县大厂矿田铜坑锡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型和找矿预测标志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昌明 陈远荣 +1 位作者 陈晓雁 李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 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经研究发现,该区成矿组分复杂,具有多期次脉动成矿的特征,各组分在纵向上产生明显的轴向分带和多个浓集中心。根据区内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预测,认为本区深部还存在铜、锌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厂矿田铜坑锡矿 地球化学模型 找矿预测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丹池盆地F-F界线事件沉积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宏伟 杜远生 +4 位作者 黄志强 张哲 杨江海 黄虎 吴勘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6,共7页
广西丹池(南丹—河池)盆地内部在上泥盆统弗拉斯阶与法门阶分界线上普遍发育事件沉积作用,自台地边缘到台内裂陷槽盆地事件沉积分为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岩石分别为砾屑灰岩、含砾砂屑灰岩、递变层砂屑灰岩等。该事件沉积具有等时... 广西丹池(南丹—河池)盆地内部在上泥盆统弗拉斯阶与法门阶分界线上普遍发育事件沉积作用,自台地边缘到台内裂陷槽盆地事件沉积分为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岩石分别为砾屑灰岩、含砾砂屑灰岩、递变层砂屑灰岩等。该事件沉积具有等时性、成因相关性和广布性。事件沉积绝大部分位于linguiformis带和triangularis带之间。这些事件沉积可以和广西横县六景、桂林杨堤、德保都安、武宣南峒、象州香田、崇左那艺、上林云攀以及比利时的Hony剖面、美国内华达的Devil sGate剖面、摩洛哥的Atrous剖面、南乌拉尔、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Fore-Kolyma、波兰—摩拉维亚盆地南部(Holy Cross山脉,Cracow和Brno地区)法门阶底部的浊积岩和角砾岩对比。如此广泛的全球性分布的等时性的事件沉积可以和巨大的外行星撞击地球而引起的全球性海啸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泥盆纪 F-F群集绝灭 事件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堆积型铝土矿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瑞湖 李梅 蒙永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26-1532,共7页
在区域成矿特征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广西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和遥感特征,深入分析了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堆积型... 在区域成矿特征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广西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和遥感特征,深入分析了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堆积型铝土矿进行了综合定位和定量预测,共圈定了102个最小预测区,估算未查明预测资源量3.03×108t。该成果对广西堆积型铝土矿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型铝土矿 成矿控制因素 矿产预测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绥第四系萨伦托型铝土矿淋滤成矿过程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文超 张启连 +2 位作者 杜远生 陈粤 梁裕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1-634,共14页
位于广西扶绥地区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存在二叠系合山组原生岩溶型铝土矿层与第四系萨伦托型(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两种赋存形式,前者覆盖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合山组的不整合面上,后者属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是原生铝土矿层被改造的... 位于广西扶绥地区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存在二叠系合山组原生岩溶型铝土矿层与第四系萨伦托型(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两种赋存形式,前者覆盖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合山组的不整合面上,后者属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是原生铝土矿层被改造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广西扶绥铝土矿区内不同类型矿石样品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分析,力图恢复从二叠系原生铝土矿的形成到最终成为萨伦托型铝土矿的矿石演化过程。不同采样点所代表的矿石可能经历的环境类型如下:ZK15108代表未受现代地下水改造的深埋状态;ZK4353代表受到现代地下水改造的浅埋状态;剖面MY代表暴露地表的原生矿层;剖面KL代表典型的萨伦托型矿床剖面。在该过程中,矿石内以高岭石与绿泥石为代表的黏土矿物有向一水软铝石及一水硬铝石等铝矿物转化的趋势。所有矿床均显示易迁移元素如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等几乎全部流失,而Ti与Al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是红土化及铝土矿化过程中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导致的结果。质量变化计算结果显示,在原始的铝土矿层剖面中,所有元素均呈现亏损,但Al因亏损程度较小因此呈现相对富集。当矿层接受现代地下水系统改造时,矿层内元素的迁移特征出现分异。而当进入到地表淋滤状态时,杂质元素被带走而Al出现富集。在广西原生铝土矿向萨伦托型铝土矿转变的过程中,淋滤作用的强度及地下水排泄通畅程度是控制矿石质量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型铝土矿 成矿过程 二叠系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瑞湖 李梅 陈定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3-1311,共9页
在对区域成矿特征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成矿的控制因素。进而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 在对区域成矿特征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成矿的控制因素。进而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进行了综合定位和定量预测,共圈定了42个最小预测区,估算未查明预测资源量7.67×108t。该成果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进一步勘查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 矿产预测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丹池地区泥盆纪盆地演化与成矿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宏伟 杜远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9-676,共8页
广西(南)丹(河)池盆地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开始裂陷,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海西期地壳运动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基底断裂控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二者联合控制盆地的岩... 广西(南)丹(河)池盆地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开始裂陷,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海西期地壳运动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基底断裂控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二者联合控制盆地的岩石地层格架,为后期成矿提供良好空间。事件沉积与成矿关系密切,赋矿层位均为事件沉积的高峰期。盆地内部次级北西向断陷槽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场所,由次级基底断裂控制的海底火山喷气或喷流作用是盆地内部重要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丹池盆地 泥盆纪 热水沉积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苍梧社洞钨钼矿床花岗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被引量:35
12
作者 陈懋弘 黄智忠 +1 位作者 李斌 黄宏伟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9-212,共14页
广西苍梧社洞钨钼矿是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矿区主要花岗岩类包括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具有低Si、K,富Na、Al和基性组分特征,属于强过铝质的正常钙碱性系列岩石;稀... 广西苍梧社洞钨钼矿是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矿区主要花岗岩类包括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具有低Si、K,富Na、Al和基性组分特征,属于强过铝质的正常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弱负Eu异常(δEu=0.62~0.70);Ti、Nb、Ta亏损,Th、U、Pb、Zr、Hf富集,Rb/Sr平均值为0.78,明显富集W、Cu、Mo,属于I型花岗岩,为陆内造山带碰撞早期挤压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表现为对钨、钼、铜的成矿专属性。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具有高Si、K,贫Na、Ca和基性组分,属于强过铝质的高钾-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强负Eu异常(δEu=0.03~0.06);Ti、Ba、K、Eu亏损,Th、U、Sm、Dy、Y、Ho、Yb、Lu富集程度更高,Rb/Sr平均值为7.56,明显富集Sn、Bi,属于燕山晚期岩浆演化程度较高的S型花岗岩,为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板内花岗岩,表现为对锡、金的成矿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 成矿专属性 社洞钨钼矿 广西苍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苍梧县武界钨钼矿点成岩成矿年龄及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懋弘 郭云起 +1 位作者 梁宾 黄宏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共13页
广西苍梧县武界钨钼矿点是大瑶山南缘新发现的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矿点。为了评价其找矿前景,对其成岩成矿年龄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 广西苍梧县武界钨钼矿点是大瑶山南缘新发现的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矿点。为了评价其找矿前景,对其成岩成矿年龄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4.5±0.84)Ma,6个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8.4±3.3)Ma,上述年龄与相邻的社洞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基本相同,即大致集中在(435±5)Ma,证实上述两个矿床(点)钨钼矿均形成于早志留世(加里东期),与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武界矿点与相邻的社洞钨钼矿床具有类似的成岩成矿条件、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蚀变矿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近年的新资料表明,大瑶山地区可划分出加里东期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矿成矿系列。该成矿系列是今后大瑶山地区寻找矽卡岩-斑岩型W-Mo-Cu矿床的主攻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钼矿点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加里东期 武界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锡铅锌锑银资源总量预测
14
作者 杨斌 彭省临 +1 位作者 李水如 何海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04-505,共2页
关键词 资源量 资源总量 德尔菲法 矿床 广西 金属资源 平均品位 意见征询表 专家经验 关联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于岩浆岩型与剪切带型之间的脉状钨锡矿床--广西珊瑚钨锡矿床新认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安伟 汪劲草 +5 位作者 莫志明 张知春 严小敏 程雄卫 王永东 李庚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对广西珊瑚钨锡矿床矿脉的结构与构式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岩型"与"剪切带型"脉状矿床的过渡类型。早期,矿床受逆-平移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其初始破裂体系在平面上呈左行雁列,在横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晚期,由... 通过对广西珊瑚钨锡矿床矿脉的结构与构式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岩型"与"剪切带型"脉状矿床的过渡类型。早期,矿床受逆-平移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其初始破裂体系在平面上呈左行雁列,在横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晚期,由于岩浆矿液的大量喷涌,早期破裂体系中的流体压力剧增,导致矿脉扩展由构造致裂转变为流体致裂,矿脉呈现树型分叉。矿脉分维值为1.39,其值介于流体型破裂与构造型破裂之间。根据珊瑚钨锡脉状矿床的新构造模型,认为该矿床F1断层东侧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矿床 流体致裂 构造致裂 花状构造 珊瑚钨锡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国发 吕古贤 +2 位作者 申玉科 郭涛 李威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三山岛金矿床产于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属胶东地区典型的超大型焦家—玲珑式金矿。随着资源量的不断减少,有必要对该矿进行成矿远景分析和找矿预测,以便更好地指导深部外围地质找矿工作。在综合分析Ⅰ号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和矿石品位厚度... 三山岛金矿床产于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属胶东地区典型的超大型焦家—玲珑式金矿。随着资源量的不断减少,有必要对该矿进行成矿远景分析和找矿预测,以便更好地指导深部外围地质找矿工作。在综合分析Ⅰ号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和矿石品位厚度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特点,认为Ⅰ号矿体深部延长>2 000 m,矿体在平面、剖面上均以膨胀狭缩、尖灭再现透镜体形式存在,矿化规模与蚀变岩带水平宽度呈正相关,主控矿断裂下盘存在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金石英脉型矿体。此外,研究显示Ⅰ号矿体中部矿段(28~40线)深部、北部矿段(40~48线)深部及其以北区域存在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认为三山岛金矿具有相当可观的资源量,找矿前景较好,值得对其深部外围投入大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预测 地质特征 三山岛金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金矿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海洲 郑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为摸清广西金矿资源储量和利用现状,建立完善的储量管理、矿山开发和环境治理等资料基础和信息平台,保障金矿资源持续稳定供给,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对广西金矿查明资源储量的数量、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等基础数据进行系... 为摸清广西金矿资源储量和利用现状,建立完善的储量管理、矿山开发和环境治理等资料基础和信息平台,保障金矿资源持续稳定供给,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对广西金矿查明资源储量的数量、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等基础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金矿规模以小型为主,资源总量不大,分布较为分散,品位偏低,勘查程度中等偏低;金矿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尤其是氧化矿,保有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仅能满足至2025年低保障率的矿山黄金生产需求。最后,对广西金矿资源勘查、开发及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储量管理 资源开发 广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沉积型铝土矿层中金的富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广西地区沉积铝土矿成矿所需的地层条件、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及构造条件的研究,结合铝土矿的成矿过程,分析了金在沉积铝土矿成矿过程中迁移与富集的可能。
关键词 沉积铝土矿 红土型金矿 成矿条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黑水河流域岩溶水系统结构及其概念模型
19
作者 黄春阳 孙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826-6828,共3页
以广西黑水河流域为研究单元,对流域内岩溶水系统进行了划分,黑水河流域是一个完整的岩溶水系统,可划分为地下河系统、分散流系统、岩溶大泉水系统和表层岩溶泉系统。然后,分析论述了各子系统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 以广西黑水河流域为研究单元,对流域内岩溶水系统进行了划分,黑水河流域是一个完整的岩溶水系统,可划分为地下河系统、分散流系统、岩溶大泉水系统和表层岩溶泉系统。然后,分析论述了各子系统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最后提出黑水河流域岩溶水系统水循环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河 岩溶水系统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的格局和转换 被引量:129
20
作者 杜远生 黄虎 +5 位作者 杨江海 黄宏伟 陶平 黄志强 胡丽沙 谢春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是在夷平的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再生裂陷的大陆边缘盆地,该盆地的形成与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关系密切,是一个具有台地与台间海槽相间结构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右江盆地自早泥盆世埃姆斯晚期开始裂...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是在夷平的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再生裂陷的大陆边缘盆地,该盆地的形成与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关系密切,是一个具有台地与台间海槽相间结构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右江盆地自早泥盆世埃姆斯晚期开始裂陷,到石炭纪盆地与越北地块之间出现一个与古特提斯洋相关的局限小洋盆或深海盆。至二叠纪,该洋盆开始向西南俯冲于越北地块之下,形成活动大陆边缘。早三叠世晚期以后,随着该洋盆的闭合和碰撞造山,在凭祥、那坡等地出现同碰撞型的火山活动,右江盆地也于中三叠世转变为以复理石为特征的前陆盆地。因此右江盆地经历了裂谷盆地(早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被动大陆边缘(早石炭世—早三叠世)、前陆盆地(中三叠世)的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三叠纪 沉积盆地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