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在桂中油茶初产期林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昱晟 吴立潮 +7 位作者 韦雨昕 刘志林 张淀辉 唐亚斌 张敬 欧汉彪 韦铄星 梁树绿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7-63,70,共8页
本研究旨在验证新型无毒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在油茶初产期人工林中的杂草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国有三门江林场江口分场8年生油茶人工林中设置了3个不同体积分数康土抑草菌溶液喷施处理、1个草铵膦... 本研究旨在验证新型无毒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在油茶初产期人工林中的杂草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国有三门江林场江口分场8年生油茶人工林中设置了3个不同体积分数康土抑草菌溶液喷施处理、1个草铵膦溶液喷施处理以及1个人工割草对照处理,并调查施药0、20、40、60 d后的除草效果及杂草物种多样性,且通过最小二乘法预测返青周期。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康土抑草菌溶液处理、草铵膦处理与人工割草对照处理在处理20 d后的综合除草率分别为87.33%~94.00%、88.33%、85.00%,处理40 d后的综合除草率分别为83.33%~88.33%、57.33%、57.67%,处理60 d后的综合除草率分别为44.33%~68.00%、34.33%、0%。施药20 d后,林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降低,康土抑草菌稀释100倍处理和草铵膦处理的林下杂草多样性指数变化最为显著。通过对杂草返青情况调查后发现,康土抑草菌处理样地杂草返青现象少于草铵膦与人工割草处理,且康土抑草菌对杂草的控制周期为73~89 d,而草铵膦处理、人工割草对照处理控制周期分别为73、64 d。基于上述结果可知,相较于草铵膦处理和人工割草对照处理,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具有更多优势,具体表现为综合除草效率高、控草周期长、经济成本较低、环保无毒等特点,综合考虑除草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最佳喷施处理为稀释200倍、喷施周期为2次·a^(-1)。康土抑草菌在油茶人工林栽培中具有广阔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草剂 除草效果 控草周期 返青预测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免炼山林地更新模式的季节动态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子麒 李一华 +10 位作者 黄康庭 李辉 唐亚斌 祝玲月 唐健 石媛媛 林海能 王亚琼 陈利军 卢胜 吴立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52,共14页
【目的】桉树人工林单一树种多代连栽的炼山经营模式对土壤质量及其生态环境产生剧烈扰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采用免炼山造林这种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可能措施之一,然而在免炼山造林模式下,作为土壤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土... 【目的】桉树人工林单一树种多代连栽的炼山经营模式对土壤质量及其生态环境产生剧烈扰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采用免炼山造林这种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可能措施之一,然而在免炼山造林模式下,作为土壤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如何响应,仍知之甚少。【方法】以连续经营15年的3代人工林更新迹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免炼山造林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季节动态响应。研究对象为3种不同采伐剩余物保留措施的随机区组试验:移除采伐剩余物、平铺采伐剩余物、将采伐剩余物带状堆放,并以采伐前的第3代桉树人工林为对照,结合4个季节对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研究,并基于测序结果预测土壤微生物潜在功能差异。【结果】林地更新后3种处理的化学性质均呈现相比于采伐前先下降后随时间恢复趋势,且恢复速度快慢上依次是平铺>带状堆放>移除。3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均在秋冬季相比于采伐前降低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并增加了多样性,其中移除处理的变化幅度最大。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和季节一起显著地改变了门水平上的细菌群落组成,且本研究发现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Chloroflexi和Acidobacteria 4种菌门均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潜在功能预测分析表明,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确实会受到林地更新的影响而激活,并且会随着季节变化出现能量的释放使用和储存维持的现象。Heatmap分析说明了氮含量变化和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变化存在重要联系。【结论】3种免炼山林地更新模式和季节均会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环境产生影响,其中移除处理导致的化学性质恢复速度最慢,对微生物群落的扰动最大,而采用平铺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是三者中相对更优的选择。在季节方面,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中某些菌门和功能基因对季节的变化产生动态响应,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然季节和采伐剩余物管理如何差异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细菌多样性 土壤细菌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炼山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亚琼 王政烨 +10 位作者 温建科 邓永胜 黄康庭 陈晓龙 吴秦展 罗盼 唐健 陆星任 王修海 陈利军 吴立潮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了研究一种能代替炼山的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风炮机”和“二锄法”等高工效免炼山综合管理技术,探究免炼山处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炼山处... 为了研究一种能代替炼山的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风炮机”和“二锄法”等高工效免炼山综合管理技术,探究免炼山处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炼山处理4年后,林分的蓄积量、胸径和树高分别比炼山处理高出20.66%、1.88%和7.97%;免炼山区的树高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炼山区,平均胸径在第3年显著高于炼山区,第3~4年胸径增长速度放缓,可能是未施肥造成的。该免炼山造林技术操作简便,在减少肥料投入量的情况下,免炼山区域桉树人工林生长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剩余物管理 高工效经营 炼山 免炼山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草甘膦残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饶妍茜 陆湘云 +7 位作者 刘胜元 陈晨 刘森 温建科 罗盼 李辉 吴立潮 陈利军 《桉树科技》 2022年第2期15-19,共5页
基于长期施用除草剂草甘膦是否会在土壤中富积而造成土壤污染等问题,本文以5年生、8年生、11年生第一代桉树人工林以及清理尚未种植桉树的林地(CK)为研究对象,探究长期施用草甘膦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 基于长期施用除草剂草甘膦是否会在土壤中富积而造成土壤污染等问题,本文以5年生、8年生、11年生第一代桉树人工林以及清理尚未种植桉树的林地(CK)为研究对象,探究长期施用草甘膦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土壤中草甘膦与AMPA残留浓度平均范围均<0.10 mg·kg^(-1);草甘膦与AMPA在林龄间呈现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林龄间草甘膦残留浓度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但AMPA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pH值在CK土壤中最低,其他林龄间变化表现为先降后升,pH值过低,土壤中草甘膦和AMPA降解速度可能会变慢。研究未发现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有随着林龄增加而逐渐富积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草甘膦 AMPA 代谢产物 残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