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梁吉 梅小平 +2 位作者 王成龙 黄英 秦祖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 目的 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莲花针叩刺、刺拔、吸附。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中医症候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ADL、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14、28 d后两组中医症候、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28 d后两组中医症候、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14 d后;治疗14、28 d后两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28 d后两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14 d后(P<0.05)。组间比较:治疗14、28 d后治疗组中医症候、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风痰瘀阻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领域补中益气汤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威 莫雪妮 +4 位作者 杨益宝 龚志英 黎军宏 翟阳 祁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14-118,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补中益气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医药领域对补中益气汤有关研究的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对纳入的文献分别进行发文趋势,学...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补中益气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医药领域对补中益气汤有关研究的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对纳入的文献分别进行发文趋势,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情况,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情况分析,并绘制出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图谱,并对可视化分析结果展开深入探讨。结果共纳入2313篇文献,文献发表量整体上呈现出稳定的增长,其中中医学、中药学、妇产科学文献发表量较多。该领域共有23位核心作者,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形成,但团队之间缺乏交流。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临床疗效、益气汤、临床观察、便秘、针灸,共形成12个聚类。“针刺”“不良反应”“癌因性疲乏”等关键词为突现至今的关键词。结论补中益气汤是传统中药治疗多种疾病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meta分析、针刺、艾灸等研究手段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但尚存在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对其临床运用有重要意义。同时补中益气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