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筛选及促生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中峰 周龙武 +1 位作者 徐广平 张金池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590-598,共9页
【目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植被修复的因素之一,筛选乡土高效解磷菌株,可以加快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方法】通过调查筛选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检测解磷菌株解磷能力,... 【目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植被修复的因素之一,筛选乡土高效解磷菌株,可以加快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方法】通过调查筛选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检测解磷菌株解磷能力,并将优良菌株培养后接种至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幼苗根际土壤,检测解磷菌对植物的促生效应。【结果】石漠化地区土壤中解磷微生物丰富,共筛选出20株解有机磷菌和24株解无机磷菌,分别属于11个类群,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石漠化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的优势类群。解有机磷菌解磷能力为35.4~79.2μg/mL,解无机磷菌解磷能力为112~253.2μg/mL。接种解磷菌剂对顶果木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植株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14.5%~30.5%,根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7.6%~45.7%。接种IP-HLG1和IP-CTM11处理的植株氮、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处理高9.3%、19.7%和24.6%、20.3%。与对照处理相比,接种菌剂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了34.5%~69.1%,IPHLG1和IP-CTM11处理增加显著。【结论】石漠化土壤中解磷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类群,筛选的解磷菌株IP-HLG1和IP-CTM11对顶果木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对石漠化土壤磷元素活化能力较强,可作为研发微生物肥料的潜在功能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解磷菌 根际促生菌 植被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种广西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新记录
2
作者 黄萍 唐启明 +3 位作者 向友良 何文钏 王顺莉 韦玉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162,共11页
经对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广西百色、桂林、河池和南宁等地采集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标本进行研究,共发现10个广西新记录种,即宽瓣钱苔(Riccia cavernosa Hoffm.)、日本钱苔(R.nipponica S.Hatt.)、疏叶假护蒴苔[Metacalypogeia alternifo... 经对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广西百色、桂林、河池和南宁等地采集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标本进行研究,共发现10个广西新记录种,即宽瓣钱苔(Riccia cavernosa Hoffm.)、日本钱苔(R.nipponica S.Hatt.)、疏叶假护蒴苔[Metacalypogeia alternifolia(Nees)Grolle]、卵叶鞭苔(Bazzania angustistipula N.Kitag.)、异苞唇鳞苔(Cheilolejeunea kitagawae W.Ye&R.L.Zhu)、条瓣疣鳞苔[Cololejeunea magnistyla(Horik.)Mizut.]、管叶苔[Colura calyptrifolia(Hook.)Dumort.]、凹瓣细鳞苔(Lejeunea convexiloba M.L.So&R.L.Zhu)、台湾角苔(Anthoceros angustus Steph.)、微小角苔(A.subtilis Steph.),其中管叶苔是中国内地首次报道,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是广西新记录属。文中列出了新记录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标本信息和地理分布等信息,并提供了图版。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广西及中国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分布 钱苔科 护蒴苔科 指叶苔科 细鳞苔科 角苔科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利娜 侯满福 +5 位作者 许为斌 黄云峰 梁士楚 张远海 蒋忠诚 陈伟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1-764,共14页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以下简称大石围天坑群)是最典型的塌陷型天坑群。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石围天坑群的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综合分析了大石围天坑群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野生种子植物...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以下简称大石围天坑群)是最典型的塌陷型天坑群。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石围天坑群的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综合分析了大石围天坑群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野生种子植物丰富,有137科445属863种;在科级和属级水平上,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中国特有成分相对贫乏;与热带区系的联系主要以泛热带成分为主,与温带区系的联系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大石围天坑群的热带科和温带科之比以及热带属和温带属之比,均小于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其种子植物区系更能反映该地区过去植物组成的"原貌",即温带成分比例过去的比现代的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证据:天坑群保育了82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30属67种野生兰科植物,是现存珍稀濒危植物的"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围天坑群 种子植物区系 气候变暖证据 避难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土壤Ca含量高光谱反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倪隆康 何文 顾大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目的】土壤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必要因子,岩溶区高浓度的土壤Ca含量则影响着当地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基于高光谱反演技术为岩溶区土壤Ca含量的快速测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广西典型喀斯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反射率光谱与室内... 【目的】土壤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必要因子,岩溶区高浓度的土壤Ca含量则影响着当地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基于高光谱反演技术为岩溶区土壤Ca含量的快速测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广西典型喀斯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反射率光谱与室内理化分析同步测量。在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土壤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包络线去除处理,并利用光谱指数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进行土壤Ca的反演研究。【结果】岩溶区土壤钙含量与土壤光谱之间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在600 nm和2300 nm附近出现较高的峰值,且经过一阶导数和包络线去除处理后的土壤光谱反演效果要明显优于原始光谱。其中,一阶导数处理的指数模型RSI(607 nm,2370 nm)的R2达到0.67,均方根误差为26.34,反演效果最好;包络线去除处理的NDSI(599 nm,601 nm)的R2为0.57,均方根误差为18.24;原始光谱的NDSI(603 nm,604 nm)的R2为0.57,均方根误差为27.94。主成分回归分析的R2为0.57,均方根误差11.92,也具备较好的反演能力。【结论】指数反演中RSI指数具有波段指示意义明确,反演精度高等优点,而主成分回归分析的精度高,分析快,但无法筛选敏感波段。该研究结果证明了高光谱手段反演岩溶区土壤Ca含量的可行性,并为快速获取岩溶区土壤Ca含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高光谱反演 光谱指数 土壤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林隙特征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10
5
作者 向悟生 李冬兴 +5 位作者 王斌 李先琨 郭屹立 文淑均 陆树华 梁士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7,共11页
林隙是森林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小尺度森林干扰形式,对促进森林更新和循环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对热带喀斯特森林的林隙干扰目前还了解不多。该文采用Worldview-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对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样地林隙干... 林隙是森林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小尺度森林干扰形式,对促进森林更新和循环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对热带喀斯特森林的林隙干扰目前还了解不多。该文采用Worldview-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对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样地林隙干扰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解译到305个林隙,林隙的密度约为每公顷20个,林隙大小的变化范围为10~371 m^2,平均大小为52.3m^2,林隙面积占森林面积的10.6%;林隙在0~50 m尺度整体表现出聚集分布格局;林隙空间分布与大树(DBH≥10 cm)存在显著空间关联,与小树(DBH<10 cm)和枯立木无显著空间关联;不同生态因子对林隙的数量分布和基本结构影响不同,对林隙数量分布影响最显著的包括凹凸度、干旱度指数、丰富度,而坡向、海拔、丰富度对林隙大小有显著影响,海拔、岩石裸露度、地形湿润度指数、干旱度指数、多度等5个生态因子对林隙周长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隙在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普遍存在,林隙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存在着地形分异特征,是喀斯特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境条件与喀斯特森林自身生物学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 林隙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藓类植物新记录的报道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倩倩 章博远 +2 位作者 李敏 王幼芳 韦玉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8-396,共9页
通过对广西西南部邻近中越边境山地的多次野外采集获得1 952份藓类标本,经鉴定和查阅以往广西的相关文献资料,报道了广西藓类植物新记录47种,隶属25科36属。文中列出了新记录种及其标本信息,结合文献对每个种的分布进行了更新。该研究... 通过对广西西南部邻近中越边境山地的多次野外采集获得1 952份藓类标本,经鉴定和查阅以往广西的相关文献资料,报道了广西藓类植物新记录47种,隶属25科36属。文中列出了新记录种及其标本信息,结合文献对每个种的分布进行了更新。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广西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也为广西乃至中国苔藓植物的区系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新记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植物志》秋海棠属(Begonia L.)增订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莉娜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39,共24页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100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超出1991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19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84种,包括2个变种、11个亚种和46个特有种,新增的65种为《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并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以及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属 广西植物志 增订 特征集要 属下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天坑演化及植被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蒲高忠 王柯懿 +2 位作者 莫凌 曾丹娟 陈霞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32-1643,共12页
喀斯特天坑(Tiankeng)是近年来在喀斯特地区发现的一类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地质奇观,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及地形的约束,喀斯特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该文在系统梳理前... 喀斯特天坑(Tiankeng)是近年来在喀斯特地区发现的一类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地质奇观,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及地形的约束,喀斯特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该文在系统梳理前期天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天坑植被生态系统研究为重点,兼顾天坑分布和演化规律,综述了天坑在这些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新的认识,进而分析了目前天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上述天坑研究领域,提出了天坑研究未来发展的5个研究方向:(1)系统性、大尺度和多学科联合探究天坑成因及其植被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2)天坑内生物资源对坑外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作用及其机制;(3)天坑土壤微生物分布规律及其与植物互作机制;(4)环境变化对喀斯特天坑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5)旅游开发对天坑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天坑 形成与演化 植被生态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长柱开口箭属(天门冬科)植物小志 被引量:2
9
作者 农东新 彭玉德 +1 位作者 余丽莹 许为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1-925,共5页
该文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标本查阅与鉴定及文献考证的基础上,订正了广西长柱开口箭属(Tupistra Ker-Gawl.)植物,确定广西目前分布有3种,其中红柱开口箭(Tupistra cardinalis Aver.,N.Tanaka&Son)为中国新记录植物。同时,还详细... 该文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标本查阅与鉴定及文献考证的基础上,订正了广西长柱开口箭属(Tupistra Ker-Gawl.)植物,确定广西目前分布有3种,其中红柱开口箭(Tupistra cardinalis Aver.,N.Tanaka&Son)为中国新记录植物。同时,还详细描述了红柱开口箭的形态特征,并提供广西产长柱开口箭属植物照片和地理分布信息以及国产长柱开口箭属的分类检索表,以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开口箭 石灰岩植物区系 天门冬科 新记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越边境的外来入侵植物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象钦 唐赛春 +2 位作者 韦春强 潘玉梅 王云波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47-155,共9页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是中国通往东盟各国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越边境的外来入侵植物,保障中越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掌握中越边境外来...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是中国通往东盟各国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越边境的外来入侵植物,保障中越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掌握中越边境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信息。【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拍照和采集标本,分析广西中越边境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和危害程度等;通过文献资料,了解所调查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和入侵途径等。【结果】广西中越边境外来入侵植物共121种,隶属于38科,其中菊科最多,有26种,豆科次之,有11种;外来入侵植物以草本为主,有102种,占总种数的84.30%;原产地来源最多的是美洲,有92种,占总种数的68.66%;人为有意引入有68种,占总种数的56.20%;严重危害的有23种,中等危害的有32种,一般危害的有66种。【结论】广西中越边境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且分布范围广、传播途径复杂、危害严重种类多,急需对广西中越边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预防和控制,特别是要严密监控新发生入侵种类的动态,积极控制已产生危害的严重种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中越边境 外来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莎草科薹草属植物小志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昭岑 陈海玲 +1 位作者 覃营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03-2212,共10页
薹草属(Carex L.)是广西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大属,目前记录的物种达100种,然而广西薹草属植物资源仍然不清楚,缺乏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该文基于馆藏薹草属植物标本鉴定,文献收集整理和野外调查等基础上,对广西薹草属植物的前期研究进行系统... 薹草属(Carex L.)是广西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大属,目前记录的物种达100种,然而广西薹草属植物资源仍然不清楚,缺乏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该文基于馆藏薹草属植物标本鉴定,文献收集整理和野外调查等基础上,对广西薹草属植物的前期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广西薹草属植物物种编目简况进行了概述;另外,广西薹草属植物特有性高,通过对16个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的类群进行系统梳理,考证其模式产地准确性,补充分布信息,确定目前广西特有薹草属植物共8种;报道了广西薹草属植物8个新记录种,即禾状薹草(C.alopecuroides D.Don)、仲氏薹草(C.chungii Z.P.Wang)、糙毛囊薹草(C.hirtiutriculata L.K.Dai)、秆叶薹草(C.insignis Boott)、云雾薹草(C.nubigena D.Don)、仙台薹草(C.sendaica Franch.)、伴生薹草(C.sociata Boott)、横果薹草(C.transversa Boott),提供其形态特征集要与凭证标本照片,并对广西薹草属植物的多样性、特有性、地理分布以及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讨论,该研究结果为薹草属的后续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草科 薹草属 物种多样性 特有植物 新记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维管植物五新记录属 被引量:1
12
作者 农素芸 陆昭岑 +1 位作者 陈海玲 许为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96-2202,共7页
该文报道了广西维管植物5个新记录属和种,即双角草属(Diodia L.)、伏金腰箭属(Calyptocarpus Less.)、兔儿伞属(Syneilesis Maxim.)、凤头黍属(Acroceras Stapf)和落芒草属(Piptatherum P.Beauv.),以及隶属于该5属的双角草(Diodia virgi... 该文报道了广西维管植物5个新记录属和种,即双角草属(Diodia L.)、伏金腰箭属(Calyptocarpus Less.)、兔儿伞属(Syneilesis Maxim.)、凤头黍属(Acroceras Stapf)和落芒草属(Piptatherum P.Beauv.),以及隶属于该5属的双角草(Diodia virginiana L.)、金腰箭舅(Calyptocarpus vialis Less.)、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Bunge) Maxim.]、山鸡谷草[Acroceras tonkinense(Balansa) C.E.Hubbard ex Bor]和钝颖落芒草(Piptatherum kuoi S.M.Phillips&Z.L.Wu)。其中双角草和金腰箭舅为归化种,文中提供了2个新归化种的形态描述和照片,并对其入侵性给予了评估;兔儿伞、山鸡谷草和钝颖落芒草为本土植物,提供了其特征集要描述和照片,并对其生物地理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植物区系 新记录属 归化种 禾本科 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小志
13
作者 邹春玉 孟世勇 +1 位作者 许为斌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3-2223,共11页
该文基于文献考证、馆藏标本鉴定及野外调查,对广西景天属(Sedum L.)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概述,确定目前分布有17种,其中有6个新记录种。该文概述了广西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订正了藓状景天(S.polytrichoid... 该文基于文献考证、馆藏标本鉴定及野外调查,对广西景天属(Sedum L.)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概述,确定目前分布有17种,其中有6个新记录种。该文概述了广西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订正了藓状景天(S.polytrichoides Hemsl.),简述了6个新记录种,即钝萼景天(S.leblancae Hamet.)、黎平景天(S.lipingense R.B.Zhang,D.Tan&R.X.Wei)、龙泉景天(S.lungtsuanense S.H.Fu)、圆叶景天(S.makinoi Maxim.)、细小景天(S.subtile Miq.)、土佐景天(S.tosaense Makino),并提供其形态特征集要与彩色照片。该文还对广西景天属植物的多样性以及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讨论,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和各个分类群在广西的分布情况,为该属后续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天科 景天属 物种多样性 新记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分布差异与微生物活性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艳琼 沈育伊 +5 位作者 黄玉清 徐广平 蒲高忠 何成新 王新桂 莫凌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4期24-34,共11页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8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土壤含水率、pH、土壤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钾AK)和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BR、土壤呼吸势PR、微生物熵...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8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土壤含水率、pH、土壤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钾AK)和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BR、土壤呼吸势PR、微生物熵qMB和代谢熵qCO_2)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会仙湿地大部分植物群落土壤pH呈弱碱性,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且土壤pH值和含水量随着群落积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2)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除铺地黍群落外)、土壤基础呼吸和呼吸势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各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土壤微生物熵和代谢熵在垂直剖面的分布并无明显规律;(3)8个植物群落中,华克拉莎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呼吸势均最高;田间鸭嘴草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熵显著高于其它群落(P<0.05);(4)会仙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基础呼吸、呼吸势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微生物熵和全钾、速效氮均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在水位梯度变化的驱动下,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特征存在差异,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环境适应和土壤质量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湿地 植物群落类型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指数的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定量估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文 余玲 姚月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4-926,共13页
为了探讨适合于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的光谱指数,在总结以往基于光谱指数的植物生化参数估算研究基础上发现,常用光谱指数通常采用差值、比值、归一化以及倒数差值方式来构建。因此,我们通过上述4种光谱指数构建方式对所采集的... 为了探讨适合于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的光谱指数,在总结以往基于光谱指数的植物生化参数估算研究基础上发现,常用光谱指数通常采用差值、比值、归一化以及倒数差值方式来构建。因此,我们通过上述4种光谱指数构建方式对所采集的4种典型喀斯特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盐麸木(Rhus chinensis)、朴树(Celtis sinensis)和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叶片原始光谱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值与同步测定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遍历分析,以期获得最优光谱指数并将其应用于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定量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常用光谱指数中,改良红边归一化指数(modified red-edg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mND705)对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效果较好(决定系数为0.45,均方根误差为0.26 mg·g^(-1))。(2)虽然荧光比值(fluorescence ratio index,FRI1)和叶绿素吸收面积光谱指数(chlorophyll absorption area index,CAAI)在估算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能力相当,但是其估算精度相对较低(决定系数小于0.45)。(3)通过差值、比值、归一化以及倒数差值方式构建的光谱指数无论是基于植物叶片原始光谱反射率,还是其一阶导数值,相比常用光谱指数都能更好地估算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决定系数大于0.60)。其中,基于植物叶片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值的差值光谱指数[dD(760,769)]对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算精度最好,其决定系数为0.71,均方根误差为0.19 mg·g^(-1)。综上可知,结合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光谱指数模型可快速定量估算喀斯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为典型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诊断及其对环境胁迫适应性评价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光谱指数 光谱转换 高光谱模型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沉水植物水菜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銮凤 张同同 +3 位作者 向文倩 梁惠婷 谭珂 申益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该研究分析了水菜花的花部形态、性比、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反射光谱、花粉限制与无融合生殖及其传粉者类型与行为。结果表明:(1)水菜花雌雄异株,雌、雄个体的性比约为1∶2;水菜花雌、雄花形态相似,但雌花略大于雄花。(2)水菜花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在花蕾期和开放期均较高。(3)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水菜花的主要传粉者,传粉效率较高且访问雄花的频率显著高于雌花。(4)水菜花雄蕊、雌蕊间的花色距离显著高于中华蜜蜂辨别的阈值(P<0.001)。(5)在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水菜花坐果率分别为95.29%和98.42%,并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综上所述,水菜花两性模拟的欺骗性传粉并不完美,传粉者可以从视觉上区分雌花和雄花;而由于水菜花雄花数量较多,传粉者低频率的“错访”足以达到水菜花雌花的繁殖需求。因此,在今后开展水菜花迁地保护、人工种群恢复等保育工作时,应重视水菜花种群大小、性别比例和当地传粉者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 欺骗性传粉 繁育系统 花粉限制 水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长成 王斌 +3 位作者 郭柯 李先琨 侯满福 刘玉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8-1631,共14页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极其丰富。该文对已发表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和近期的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依据《中...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且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区域。喀斯特植被物种组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极其丰富。该文对已发表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和近期的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依据《中国植被志》的分类原则,在群系尺度上编制了中国喀斯特植被分类系统,包括3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和554个群系。探讨了喀斯特植被的分类系统与原有分类系统的衔接,并依据相关资料,对喀斯特生境专性群系进行了识别和判定,以期为喀斯特区域的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植被 植被类型 植被分类系统 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现状与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7
18
作者 温放 符龙飞 +2 位作者 辛子兵 熊驰 韦毅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5-798,共14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已知苦苣苔科植物共有80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45个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地区,其中特有种和狭域种十分丰富。由于苦苣苔科大部分种类仅适应于某些特化的微生境,因此极易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干...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已知苦苣苔科植物共有80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45个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地区,其中特有种和狭域种十分丰富。由于苦苣苔科大部分种类仅适应于某些特化的微生境,因此极易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致危。为更好地了解中国苦苣苔科已知物种的濒危风险,该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且结合最近发表的新分类群中关于濒危等级评估的相关内容,辅以近年来实地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苦苣苔科已知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重新评估。同时,依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专业委员会、广西植物研究所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和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平台,首次创新了从新种发现和发表到濒危状况评估、即时启动保育和园艺新品种培育同步进行的物种保护新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紧迫性的认识;(2)针对濒危的尤其是被评估为极危(CR)和濒危(EN)的类群开展“抢救性”保护、迁地与就地保护和野外回归;(3)积极开展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以上结果和建议是将来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CN 苦苣苔科 物种多样性 濒危状况评估 新分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珍稀濒危金花茶组植物的嫁接繁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丹娟 江海都 +2 位作者 符笋 柴胜丰 邹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156,共5页
以毛瓣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为接穗,红皮糙果茶、大果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和岑溪软枝油茶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试验,分析不同砧木和嫁接方法(芽苗芽接、芽苗根接和小苗嫁接)对两种金花茶嫁接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金花... 以毛瓣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为接穗,红皮糙果茶、大果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和岑溪软枝油茶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试验,分析不同砧木和嫁接方法(芽苗芽接、芽苗根接和小苗嫁接)对两种金花茶嫁接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金花茶均以红皮糙果茶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且嫁接苗的株高和地径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3种砧木处理。毛瓣金花茶芽接成活率高于根接,且芽接苗的长势优于根接苗;而显脉金花茶表现为芽接成活率低于根接,芽接苗长势弱于根接苗。两种金花茶小苗嫁接的成活率均明显低于芽苗砧嫁接。以红皮糙果茶为砧木,对毛瓣金花茶进行芽苗芽接,显脉金花茶进行芽苗根接,均能取得较好的嫁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毛瓣金花茶 显脉金花茶 嫁接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与失:苦苣苔科新的属级界定与分类系统——中国该科植物之变迁(英文) 被引量:39
20
作者 MOLLER Michael 韦毅刚 +2 位作者 温放 CLARK John L. WEBER Anton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60,113,共18页
过去20年对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经极大地拓展了对这个科的种间关系与属一级之界定的理解。该文提供了一个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与传统的经典形态学分类系统比较,这一新系统被认为能更好地反映科下分类单元彼此之间的自然... 过去20年对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经极大地拓展了对这个科的种间关系与属一级之界定的理解。该文提供了一个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与传统的经典形态学分类系统比较,这一新系统被认为能更好地反映科下分类单元彼此之间的自然关系。众多传统意义上的属被分割、合并或者重新定义,这些巨大的分类变动正在影响着中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系统分类。此外,基于最近采集的材料,一些新属得以建立,一方面说明在中国还有相当多的野外工作需要做;而另一方面则再次证明了中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是如此之丰富。在此,针对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分类结论,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新分类系统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并深入地讨论了部分传统分类学上存在困惑的疑难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分类 苦苣苔科 分子系统学 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