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宁市攀援绿化与建筑的搭配方式研究
1
作者
汪洋
莫长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1期31-33,共3页
对目前南宁市攀援绿化进行现状调查,从攀援植物与不同建筑相搭配的关系入手,系统地归纳了8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为今后南宁市加大推行攀援绿化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攀援绿化
建筑
植物
广西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过程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承标
黄丹
+3 位作者
刘运华
秦武明
黄光银
李保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48,共6页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4a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太阳辐[射]照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6.6和90.8W....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4a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太阳辐[射]照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6.6和90.8W.m-2,分别占灌草坡植被的50.4%和36.1%;并随着林龄增大林内太阳辐[射]照度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年平均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比灌草坡植被降低0.7~0.8和1.8~2.7℃,并随着林龄增大温度逐渐降低。2种林分各年份空气相对湿度比灌草坡植被提高1~3百分点;并随着林龄增大而使林分内的增湿作用越明显。(3)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到5年生时,对林内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已达到了成熟林分的水平,且厚荚相思林优于尾巨桉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荚相思人工林
尾巨桉人工林
种植恢复过程
灌草坡植被
林内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采伐迹地改植尾巨桉后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黄承标
刘运华
+3 位作者
黄丹
陈桂金
黄光银
李保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8-642,共5页
以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为对照,研究了尾巨桉人工林随着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林地在连续晴天和连续雨天情况下土壤(0~80cm土层)平均含水率依次为18.33%~22.69%和22.29%~26.66%,分...
以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为对照,研究了尾巨桉人工林随着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林地在连续晴天和连续雨天情况下土壤(0~80cm土层)平均含水率依次为18.33%~22.69%和22.29%~26.66%,分别比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减少1.0%~18.1%;(2)尾巨桉林地(0-1m)平均土壤渗透速度为2.72~10.56mm·min-1,比灌草坡增加2.5%~7.1%,而比厚荚相思林减少6.5%~25.4%;(3)尾巨桉林地(0~1m)平均土壤容重为1.219~1.499g·cm-3,比灌草坡下降0.6%~2.6%,而比厚荚相思林增大0.8%~2.5%;(4)尾巨桉林地((0~1m)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依次为8.3%~12.8%、33.2%~36.0%和43.2%~46.0%,比灌草坡提高1.6%~2.4%,而比厚荚相思林降低1.5%~3.2%;(5)尾巨桉林地(0-1m)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最小持水量依次为433.30mm、347.44mm和253.14mm,分别比灌草坡和厚荚相思林降低1.5%~3.3%;(6)尾巨桉林地(0~1m)土壤有效贮水量为265.6mm,比灌草坡和厚荚相思林降低1.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尾巨桉人工林
厚荚相思人工林
灌草坡植被
杉木林采伐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宁市攀援绿化与建筑的搭配方式研究
1
作者
汪洋
莫长斌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西
省
南宁市
绿化
工程管理处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1期31-33,共3页
文摘
对目前南宁市攀援绿化进行现状调查,从攀援植物与不同建筑相搭配的关系入手,系统地归纳了8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为今后南宁市加大推行攀援绿化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攀援绿化
建筑
植物
广西南宁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过程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承标
黄丹
刘运华
秦武明
黄光银
李保平
机构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广西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
广西
高峰林场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48,共6页
基金
广西林业局项目(“十五”林科字2002-66)
文摘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4a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太阳辐[射]照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6.6和90.8W.m-2,分别占灌草坡植被的50.4%和36.1%;并随着林龄增大林内太阳辐[射]照度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年平均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比灌草坡植被降低0.7~0.8和1.8~2.7℃,并随着林龄增大温度逐渐降低。2种林分各年份空气相对湿度比灌草坡植被提高1~3百分点;并随着林龄增大而使林分内的增湿作用越明显。(3)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到5年生时,对林内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已达到了成熟林分的水平,且厚荚相思林优于尾巨桉林。
关键词
厚荚相思人工林
尾巨桉人工林
种植恢复过程
灌草坡植被
林内小气候
Keywords
Acasia crassicarpa forest
Eucalyptus grandis × E. urophylla forest
plantation and recovery
shrnb-herb vegetation
forest micrometeorology
分类号
S718.5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采伐迹地改植尾巨桉后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黄承标
刘运华
黄丹
陈桂金
黄光银
李保平
机构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广西
高峰林场
广西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8-642,共5页
基金
广西“十五”林科字资助项目
文摘
以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为对照,研究了尾巨桉人工林随着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林地在连续晴天和连续雨天情况下土壤(0~80cm土层)平均含水率依次为18.33%~22.69%和22.29%~26.66%,分别比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减少1.0%~18.1%;(2)尾巨桉林地(0-1m)平均土壤渗透速度为2.72~10.56mm·min-1,比灌草坡增加2.5%~7.1%,而比厚荚相思林减少6.5%~25.4%;(3)尾巨桉林地(0~1m)平均土壤容重为1.219~1.499g·cm-3,比灌草坡下降0.6%~2.6%,而比厚荚相思林增大0.8%~2.5%;(4)尾巨桉林地((0~1m)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依次为8.3%~12.8%、33.2%~36.0%和43.2%~46.0%,比灌草坡提高1.6%~2.4%,而比厚荚相思林降低1.5%~3.2%;(5)尾巨桉林地(0-1m)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最小持水量依次为433.30mm、347.44mm和253.14mm,分别比灌草坡和厚荚相思林降低1.5%~3.3%;(6)尾巨桉林地(0~1m)土壤有效贮水量为265.6mm,比灌草坡和厚荚相思林降低1.5%~3.3%。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尾巨桉人工林
厚荚相思人工林
灌草坡植被
杉木林采伐迹地
Keywords
soil hydrology-physical properties
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 plantation
Acasia crassicarpa plantation
shrub-herb vegetation
the cutover land of fir forest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宁市攀援绿化与建筑的搭配方式研究
汪洋
莫长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过程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黄承标
黄丹
刘运华
秦武明
黄光银
李保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杉木采伐迹地改植尾巨桉后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黄承标
刘运华
黄丹
陈桂金
黄光银
李保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